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升降桌脚架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1:10: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桌脚架,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不同类型的致动模组安装的升降桌脚架。


背景技术:

2.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体型、身高及使用者的习惯,市面上设计有许多可做高低位置调整的电动升降桌,以供使用者依照自身需求调整高度,达到最舒适的使用目的。在一般现有的升降桌脚架中,少数的致动模组以手动的方式来调整高低位置,而大多数的则是通过电动机来进行升降,或是使用控制盒来进一步直接控制升降的高度。
3.然而,一般升降桌脚架的致动模组通常在出厂时便已经设定好且安装完成,因此消费者无法依照不同的需求来自行选择,使得在购买时所能挑选的种类便已受限制。故如何使升降桌脚架可同时适用于不同的致动模组,以方便使用者能够依照不同的需求来自行更换是亟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成为本技术的改良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供不同类型的致动模组安装的升降桌脚架,以达到通用升降桌脚架的作用。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桌脚架,包括一对伸缩立柱、承载体、致动模组及受动机构,各伸缩立柱间隔配置并分别包括多个管体,各管体彼此相互套接且能够相对地伸缩移动,承载体包括横梁及一对支撑构件,横梁跨设于各伸缩立柱,各支撑构件分别垂直连接于横梁的两端,各支撑构件和横梁固定在各管体,致动模组包括承接构件及连接承接构件的驱动器,承接构件可组卸地设置于横梁,受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及一对齿轮组,各齿轮组分别配置在各内管内,传动轴穿设驱动器并且连接各齿轮组。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器为直切式马达、电控马达或手转机构中的任一种。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控马达的致动模组还包括控制盒,控制盒用以控制电控马达。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手转机构包括旋转把手及转接头,转接头将旋转把手转动时所产生的动力转递至传动轴。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伸缩立柱还包括连接构件,每个连接构件包括第一对接板及垂直连接第一对接板的第二对接板。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管体包括外管及设于外管内的内管,每个内管具有接合面及垂直于接合面的外侧面,且各伸缩立柱的各接合面位于同一平面,各第一对接板分别固定于各接合面,各第二对接板分别固定于各外侧面。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横梁固定于各第一对接板,各支撑构件分别固定于各第二对
接板。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升降桌脚架还包括多个螺固元件,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分别设有多个螺孔,支撑构件和横梁分别设有多个固定孔,各螺固元件分别穿过各固定孔后与各螺孔锁固。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连接构件通过焊接固定于各内管。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一体成型。
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分别固定在各内管上的各连接构件,可直接将承载体装设在各连接构件上而能够快速简单地安装及拆卸。借由折弯所形成的u字型连接构件,能够有效减轻连接构件的重量。通过受动机构,可将致动模组所产生的转动带动内管中的螺杆来作升降。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18.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19.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是本技术伸缩立柱与连接构件的立体外观图。
21.图5是图3的立体组合图。
22.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23.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24.图8、图9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二)。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伸缩立柱;
27.11:外管;
28.12:内管;
29.121:接合面;
30.122:外侧面;
31.13:螺杆;
32.14:连接构件;
33.141:第一对接板;
34.142:第二对接板;
35.143:螺孔;
36.20:承载体;
37.21:支撑构件;
38.22:横梁;
39.23:固定孔;
40.30:受动机构;
41.31:传动轴;
42.32:齿轮组;
43.40:致动模组;
44.40a:承接构件;
45.41:直切式马达;
46.42:电控马达;
47.421:控制盒;
48.43:手转机构;
49.431:旋转把手;
50.432:转接头;
51.a:桌板;
52.b、c:螺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53.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进行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技术。
54.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桌脚架,用以承载桌板a。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对伸缩立柱10、承载体20、致动模组40及受动机构30。
55.各伸缩立柱10彼此间隔配置,并分别包括多个管体,各管体彼此相互套接且能够相对地伸缩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管体包括外管11、内管12及螺杆13。内管12设于外管11内,并通过螺杆13而让内管12能够相对于外管11做伸缩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1及内管12由碳钢或合金钢的中空方管所构成,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例如外管11及内管12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中空管或合金中空管,且中空管的外型也可以为角形、圆形或是多边形。
56.承载体20由碳钢或合金钢的金属材质所构成。承载体20包括横梁22及一对支撑构件21。横梁22跨设在各伸缩立柱10,各支撑构件21则分别垂直连接于横梁22的两端。较佳地,横梁22与各支撑构件21通过焊接加工来固定,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例如横梁22与各支撑构件21也可以由螺固元件b、c来固定。各支撑构件21和横梁22固定在各内管12的顶端,且各支撑构件21和横梁22共同承载桌板a。借此内管12在外管11中伸缩移动时,便可同时带动承载体20及桌板a一同作升降。
57.致动模组40包括承接构件40a及连接承接构件40a的驱动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为直切式马达41,并可配合两个极限开关(图未示出)的位置来控制升降时的上下高度极限。承接构件40a由碳钢或合金钢的金属材质所构成,其呈l型的板状结构,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承接构件40a可组卸地连同驱动器一起设置于横梁22上,从而达到更换不同类型的致动模组40的作用。
58.受动机构30包括传动轴31及对齿轮组32。各齿轮组32分别配置在各内管12内并啮合相对应的螺杆13,传动轴31则穿设承接构件40a上的驱动器并且连接各齿轮组32。借此致动模组40的驱动器能够带动传动轴31旋转,并借由各齿轮组32来驱动相对应的螺杆13使各内管12在各外管11中作升降。较佳地,传动轴31的断面为六边形,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例如传动轴31的断面也可以为四边形或五边形。借此能够使传动轴31良好地被致动模组40带动旋转。
59.进一步说明,伸缩立柱10还包括一对连接构件14,连接构件14由碳钢或合金钢的
金属板材所构成,其包括有第一对接板141及垂直连接第一对接板141的第二对接板142。较佳地,第一对接板141和第二对接板142以弯折加工而一体成型。第一对接板141和第二对接板142的上下两个长边向内弯折而分别呈u字型,且上下两个长边分别与内管12连接固定。较佳地,第一对接板141和第二对接板142通过焊接加工来与内管12固定。借此能够有效减轻连接构件14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内管12分别具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接合面121,以及与各接合面121垂直的外侧面122;其中,第一对接板141固定在接合面121上,第二对接板142则固定在外侧面122上,且各第一对接板141供横梁22连接固定,各第二对接板142则分别供各支撑构件21连接固定。
60.又,第一对接板141和第二对接板142上分别设有多个螺孔143,支撑构件21和横梁22上则分别设有多个固定孔23。本技术的升降桌脚架还包括有多个螺固元件b、c,各螺固元件b、c分别穿过各固定孔23后与各螺孔143锁固,借此可将承载体20固定于各内管12的各连接构件14上。
61.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6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差别在于致动模组40的驱动器为电控马达42且致动模组40还包括控制盒421,控制盒421用以控制电控马达42。借此通过控制盒421能够直接控制电控马达42的旋转圈数,从而灵活地依照不同需求来调整高度。请参考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其主要差别在于致动模组40的驱动器为手转机构43,且手转机构43包括有旋转把手431及转接头432。转接头432设置于承接构件40a上,而旋转把手431通过另一传动轴来与转接头432连接。转接头432可将旋转把手431在转动时所产生的动力转递至传动轴31,再由传动轴31驱动各齿轮组33来使伸缩立柱10升降。借此能够在没有电力的地方使用,并依照不同需求来手动调整升降桌脚架的高度。
62.特别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致动模组40的安装方式如下:先将直切式马达41锁固于承接构件40a上,接着将传动轴31穿设连接直切式马达41,最后将承接构件40a锁固在横梁22上即完成致动模组40的安装。
63.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致动模组40的安装方式如下:先将电控马达42锁固于承接构件40a上,接着将传动轴31穿设连接电控马达42,再将承接构件40a锁固在横梁22上,最后将控制盒421锁固于桌板a即完成致动模组40的安装。
64.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致动模组40的安装方式如下:先将转接头432锁固于承接构件40a上,接着将传动轴31穿设连接转接头432,再将承接构件40a锁固在横梁22上,最后将旋转把手431与转接头432连接即完成致动模组40的安装。
65.综观本技术的三种实施例,各致动模组40都能够共用本技术的升降桌脚架来控制升降,且在欲更换致动模组40时只需依照前述三种实施例中任一种的组装方式反向操作,便可将承接构件40a连同驱动器自横梁22卸下,再将另一种类型的致动模组40依照前述的组装方式安装至横梁22上即可。借此生产端可依照不同的出货需求来将不同的致动模组40安装至承接构件40a上,从而降低仓储的备货量及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可以在有不同的需求时,自行快速且简易地更换致动模组40,而不需要再以多余的花费购买另一种致动模组40的升降桌脚架。
66.特别说明,请参照图8及图9所示,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升降桌脚架高度最低的示意图,且此时各内管12近乎完全缩回于各外管11内。图9是升降桌脚架上升时的示意图,此时直切式马达41持续转动而驱动传动轴31旋转,并让连接传动轴31的
各齿轮组32跟着旋转,借此带动相对应的螺杆13旋转来让各内管12在各外管11中上升。
67.综上所述,本技术已具有产业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完全符合专利申请要求,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发明构思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演化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