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离式的空压机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2:33: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离式的空压机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离分离是油气分离的一种手段,在电离分离过程中,需要先对油气混合物中发射电子,而电子会附着在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滴上,使带有电荷的油气混合物经过阳极板时,附有电子的油滴会吸附在阳极板上,从而实现油和气的分离;在实现油气分离后,需要将分离后的油液回流,从而实现循环利用,现有技术中,油液一般通过液泵抽入到空压结构中,然而,由于分离后油液中仍带有一部分电荷,在通过液泵叶轮时,由于叶轮转速较快,液泵处温度较高,带电的油液与叶轮发生摩擦后,会增加起火的危险,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用于空压机的具有电场油气分离功能的油气分离器”,其公告号为cn201822268692.4,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中上部的进气口以及设置于筒体顶部的出气口,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油气混合物的内筒体,内筒体设置有上下开口,内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吸附油气混合物的电场组件,内筒体的上开口连通筒体的出气口,内筒体的下开口连通筒体的内腔;筒体内设置有电离管,电离管内壁凸出成型有多个能够发射电子的启晕电极,电离管的连通进气口。该油气分离器利用电场力对带电悬浮微粒、油粒进行吸附收集,油气分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然而,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分离后的油液需要通过液泵再次导入到空压结构中,而带有电荷的油液在与叶轮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电离的方式进行油气分离后,油液需要通过液泵导入到空压结构中,从而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离式的空压机油气分离结构,可以在油气分离后,不使用液泵,自动将油液回流到空压结构中,从而确保油液回流的安全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电离式的空压机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可以进行自动回油的油气分离循环结构,所述油气分离循环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进气通道、空压结构、连接通道、分离结构、出气通道、集油槽和回油通道,所述空压结构通过主机带动运转,所述主机安装在油气分离循环结构上,所述空压结构和分离结构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接,所述连接通道上安装有用于向连接通道内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器件,所述分离结构内包括若干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用于吸附带电油滴的阳极板,所述阳极板上设有用于让气体通过的气孔,所述阳极板的下端位于汇油槽中,所述汇油槽位于集油槽的上方并与集油槽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一端位于所述集油槽中,另一端与所述空压结构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中安装通过所述主机控制的调压阀门组件。
6.本专利中,空压结构和分离结构和集油槽均位于同一个壳体内,结构更紧凑,通过
所述调压阀门组件的开闭可以控制进气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当进气通道开启时,气体进入空压结构进行压缩,当进气通道关闭时,由于空压结构只排气不进气,空压结构内会形成负压,从而使得集油槽中的油液通过回油通道被压入到空压结构中,实现自动回油。
7.作为优选,所述空压结构包括空压筒,所述空压筒内偏心安装有压缩转轴,所述压缩转轴与主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压缩转轴外侧周向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适配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在转动到压缩转轴的下侧时从安装槽中伸出,在转动到压缩转轴的上侧时被压入安装槽中;通过该结构可以使进入空压筒内的空气被相邻的伸缩板分为若干个部分,并且,由于压缩板的回缩,每个部分中的空气随着压缩转轴的转动都会被压缩,直到空气进入连接通道。
8.作为优选,所述调压阀门组件通过所述主机控制;可以使得主机启动后,调压阀门组件即可实现自动的间隔开关,无需额外为调压阀门组件设置控制器。
9.作为优选,所述调压阀门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上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端设有伸入进气通道中的调压阀门,主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轮,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与所述输出轮同步转动的传动轮;通过该结构使得主机输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转动,并使得推杆不断上下运动,进而实现调压阀门的间隔开关。
10.作为优选,所述汇油槽中安装有振动板,所述阳极板安装在所述振动板上,通过所述振动板的振动,可以使得阳极板上附着的油滴更容易滴下,从而确保阳极板吸附油滴的效率。
11.作为优选,所述振动板上方安装有用于撞击振动板的凸轮,所述凸轮通过主机带动转动;通过该结构使得主机运转的同时还能带动凸轮转动,无需使用额外的驱动装置来驱动凸轮,节省了成本。
12.作为优选,所述回油通道位于所述集油槽中的一端上设有朝下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可以使得集油槽中的油液更容易被压入回油通道中。
13.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在油气分离后,不使用液泵,自动将油液回流到空压结构中,从而确保油液回流的安全性;(2)通过将空压结构、分离结构和集油槽设置在同一壳体中,简化了装置整体的结构;(3)可以通过振动板加速阳极板上油液的滴落,从而确保阳极板吸附油滴的效率;(4)装置通过主机的运转可以同时带动调压阀门组件间隔开闭,还可以带动振动板振动,简化了控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空压结构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调压阀门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进气通道
ꢀꢀ
2、空压结构
ꢀꢀ
3、连接通道
ꢀꢀ
4、分离结构
ꢀꢀ
5、出气通道
ꢀꢀ
6、集油槽
ꢀꢀ
7、回油通道
ꢀꢀ
8、电子发射器件
ꢀꢀ
9、阳极板
ꢀꢀ
10、汇油槽
ꢀꢀ
11、调压阀门组件 12、空压筒
ꢀꢀ
13、压缩转轴
ꢀꢀ
14、安装槽
ꢀꢀ
15、伸缩板
ꢀꢀ
16、开口
ꢀꢀ
17、转盘
ꢀꢀ
18、推杆
ꢀꢀ
19、调压阀门
ꢀꢀ
20、输出轮
ꢀꢀ
21、传动轮
ꢀꢀ
22、振动板
ꢀꢀ
23、凸轮
ꢀꢀ
24、凸轮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19.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电离式的空压机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可以进行自动回油的油气分离循环结构,所述油气分离循环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进气通道1、空压结构2、连接通道3、分离结构4、出气通道5、集油槽6和回油通道7,所述空压结构通过主机带动运转,所述主机安装在油气分离循环结构上,所述空压结构和分离结构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接,所述连接通道上安装有用于向连接通道内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器件8,所述分离结构内包括若干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用于吸附带电油滴的阳极板9,所述阳极板上设有用于让气体通过的气孔,所述阳极板的下端位于汇油槽10中,所述汇油槽位于集油槽的上方并与集油槽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一端位于所述集油槽中,另一端与所述空压结构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中安装有调压阀门组件11,所述进气通道的下端设有朝下的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朝向所述空压结构的一端的方向为斜向下,用于避免空压结构内的油液从进气通道流出,所述连接通道连接空压结构和分离结构;所述集油槽位于壳体的下部,所述回油通道位于所述集油槽中的一端上设有朝下的喇叭口;所述空压结构包括空压筒12,所述空压筒内偏心安装有压缩转轴13,所述压缩转轴与主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压缩转轴外侧周向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中适配安装有伸缩板15,所述伸缩板在转动到压缩转轴的下侧时从安装槽中伸出,在转动到压缩转轴的上侧时被压入安装槽中,所述空压筒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开口16,所述压缩转轴的上部与空压筒的内壁相切,并且切点位于所述开口的后方,如图2所示,当压缩转轴逆时针转动时,切点设置于开口左侧,当压缩转轴顺时针转动时,切点设置于开口右侧;所述调压阀门组件通过主机控制,并且包括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转盘17,所述转盘的一侧上安装有推杆18,所述推杆的下端设有伸入进气通道中的调压阀门19,主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轮20,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与所述输出轮同步转动的传动轮21;所述汇油槽中安装有振动板22,所述阳极板安装在所述振动板上;所述振动板上方安装有用于撞击振动板的凸轮23,所述凸轮安装在凸轮转轴24上,所述凸轮转轴连接在压缩转轴上,通过主机带动转动。
20.在装置工作的过程中,主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压缩转轴转动,从而使若干块伸缩板转动,当伸缩板转动到压缩转轴的下侧时,会从安装槽中伸出,从而在相邻两块伸缩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随着伸缩板的继续转动,该封闭空间会逐渐缩小,直到封闭空间与开口连通,使得油气混合物进入连接通道,进入连接通道的油气混合物在经过电子发射器时,油滴上会附上电子,而附上电子的油滴在经过阳极板时会被吸附在阳极板上,经过吸附后的纯净压缩气体会从出气通道被导出,而附在阳极板上的油滴则会向下滴落;在主机输出轴转动的同时,所述凸轮转轴会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凸轮间隔击打振动板,而振动板会带动阳极板振动,从而加速阳极板上的油滴滴落;油滴滴落后落入集油槽中;主机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转盘带动推杆不断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调压阀门在进气通道中间隔打开和关闭;当调压阀门打开时,气体进入空压筒,当调压阀门关闭时,空压筒内形成负压,油液从集油槽被压入空压筒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