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作业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2:58: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工具,例如将紧固元件打入到基底中的安置工具。


背景技术:

2.这种作业工具通常具有作业活塞,该作业活塞被设置成用于沿着作业轴线运动。作业活塞由驱动装置驱动,该驱动装置使作业活塞加速。wo 2018/104406 a1描述了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电容器、被布置在作业活塞上的鼠笼式转子以及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在电容器快速放电时被电流流过并且产生磁场,以便使作业活塞加速。
3.安置工具通常具有用于紧固元件的容纳部,被容纳在该容纳部中的紧固元件沿着安置轴线从该容纳部被输送到基底中。为此,驱动装置沿着安置轴线朝向紧固元件来驱动作业元件。由us 6,830,173 b2已知一种具有驱动装置的安置工具,该驱动装置具有电容器和线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安置工具,其中确保高效率和/或良好的安置质量。
5.该目的在一种优选手动操作的作业工具中得以实现,该作业工具具有:作业活塞,该作业活塞被设置成用于沿着作业轴线运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设置成用于沿着该作业轴线驱动该作业活塞,其中该驱动装置具有电容器、被布置在该作业活塞上的鼠笼式转子以及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在该电容器快速放电时被电流流过并且产生磁场,该磁场使该作业活塞加速,其中该作业工具具有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制成的框架,该框架包围该励磁线圈并且相对于该作业轴线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其中该框架具有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的中断部,这些中断部在该框架的相对于该作业轴线的径向延伸部的大部分上延伸。
6.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电容器应理解为将电荷和与此相关的能量储存在电场中的电气构造元件。电容器尤其具有两个导电的电极,当这些电极不同地荷电时,在这些电极之间产生电场。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紧固元件例如应理解为钉、销、钳、夹、栓(尤其是螺栓)或类似物。
7.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软磁性材料应理解为具有高磁饱和通量密度并且因此增强穿透材料的磁场的材料。框架的软磁性材料尤其具有至少1.0t、优选至少1.3t、特别优选至少2t的饱和通量密度。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导电材料应理解为具有高的比电导率的材料,使得穿透材料的磁场在该材料中产生旋涡电流。框架的导电材料尤其具有至少104s/m、优选至少105s/m、特别优选至少106s/m的比电导率。框架的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优选地由铁磁性材料、特别优选地由铁磁性金属(例如铁、钴、镍)或具有一种或多种铁磁性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组成。
8.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中断部应理解为具有比框架的导电材料明显更小的比电导率的区域,从而抑制或中断在框架中流动的电流。中断部尤其具有最高102s/m、优选最高100s/
m、特别优选最高10-2
s/m的比电导率。优选地,中断部包围间隙(例如空气间隙或真空间隙)或不导电的气态的、液态的和/或固态的材料(例如塑料、陶瓷、玻璃或类似物)。中断部优选地借助于“电化学机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锯开(例如用切割盘)、铣削、侵蚀、水射流切割、蚀刻或激光切割来产生。
9.该至少一个中断部在框架的相对于作业轴线的径向延伸部的大部分上延伸,并且优选地还在相对于作业轴线的轴向方向的大部分上延伸,从而抑制或中断在相对于作业轴线的环绕方向上在框架中流动的电流。优选地,框架在径向方向和/或轴向方向上完全被该至少一个中断部穿透。框架的径向延伸部或轴向延伸部的大部分应理解为框架的径向延伸部或轴向延伸部的优选至少50%、特别优选至少80%、特别优选至少90%。中断部在中断方向上的厚度优选地介于0.3mm与0.8mm之间、特别优选地介于0.4mm与0.5mm之间。
10.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作业工具被设计为用于将紧固元件打入到基底中的安置工具,该作业工具具有容纳部,该容纳部被设置成用于容纳紧固元件,其中该作业活塞被设置成用于沿着该作业轴线将容纳在该容纳部中的紧固元件输送到该基底中,并且其中该驱动装置被设置成用于沿着该作业轴线朝向该紧固元件来驱动该作业活塞。
11.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至少4个和/或最多50个中断部、优选最多36个中断部,这些中断部在该框架的径向延伸部的大部分上延伸。由此确保了框架的足够的机械稳定性。
12.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在该框架的径向延伸部的至少80%上、优选在该框架的径向延伸部的至少90%上延伸。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延伸直至该框架的径向延伸部的内边缘。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延伸直至该框架的径向延伸部的外边缘。
13.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在该框架的相对于该作业轴线的轴向延伸部的至少80%上、优选在该框架的轴向延伸部的至少90%上延伸。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延伸直至该框架的相对于该作业轴线的轴向延伸部的端侧边缘。
14.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完全穿透该框架。
15.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是缝隙形的。
16.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用气体(尤其空气)或液体填充或者被排空。
17.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由非传导的材料组成。这些中断部的比电阻为优选至少0.12μωm、特别优选至少0.3μωm和/或最高0.9μωm。
18.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框架由金属或合金组成。优选地,框架由钢组成,特别优选地由铁比例为至少95%和/或硅含量介于1%与3%之间的钢组成。
19.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在该径向方向上延伸。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以相对于该径向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
20.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在相对于该作业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以相对于该作业轴线的轴向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
21.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框架由多个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的层形成,这些层通过该一个或多个中断部彼此分离。优选地,该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的这些层在堆叠方向上彼此堆叠,该堆叠方向相对于该作业轴线是倾斜的。特别优选地,该堆叠方向相对于该作业轴线呈直角地倾斜。
22.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的这些层围绕缠绕轴线缠绕。优选地,该缠绕轴线平行于该作业轴线定向。一个替代性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的这些层是大体上平坦的。
23.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电路,借助于该电路触发快速放电。
附图说明
24.在附图中以多个实施例展示了本发明。
25.图1以纵截面示出了安置工具,
26.图2以纵截面示出了安置工具的驱动装置,
27.图3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28.图4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29.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0.图6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1.图7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2.图8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的一个节段,
33.图9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4.图10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5.图11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6.图12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7.图13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
38.图14以透视的纵截面示出了框架,
39.图15以透视图示出了框架,并且
40.图16以透视视图示出了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41.图1中以纵截面展示了用于将紧固元件打入到未示出的基底中的手动操作的安置工具10。安置工具10具有被设计为栓形件引导部的容纳部20,在该容纳部中容纳有被设计为钉的紧固元件30,以用于沿着安置轴线a打入到基底中(在图1中向左)。为了将紧固元件供应至容纳部,安置工具10包括存放仓40,紧固元件单独地或以紧固元件条50的形式仓装地被容纳在该存放仓中并且陆续地被输送到容纳部20中。存放仓40为此具有未详细标示的受弹簧加载的推动元件。安置工具10具有作业活塞60,该作业活塞包括活塞托板70和活塞杆80。作业活塞60被设置成用于将紧固元件30沿着安置轴线a从容纳部20输送到基底中。在此,作业活塞60以其活塞托板70在引导缸体95中沿着安置轴线a受到引导。
42.作业活塞60自身由驱动装置65驱动,该驱动装置包括被布置在活塞托板70处的鼠
笼式转子90、励磁线圈100、软磁性框架105、电路200和内电阻为5mohm的电容器300。鼠笼式转子90由优选环形的、特别优选圆环形的、具有小电阻的元件组成,例如由铜组成,并且在活塞托板70的背离容纳部20的一侧被紧固(例如拧接、铆接、钎焊、焊接、粘接、夹紧或形状配合地连接)在活塞托板70处。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活塞托板本身被设计为鼠笼式转子。电路200被设置为用于实现先前已充电的电容器300的快速放电,并且因此引导流动的放电电流通过嵌入在框架105中的励磁线圈100。
43.在作业活塞60的准备安置的位置(图1)中,作业活塞60用活塞托板70以如下方式沉入框架105的未详细标示的环形凹部中,使得鼠笼式转子90相对于励磁线圈100以较小距离布置。由此,由于流过励磁线圈的励磁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的激励磁场穿透鼠笼式转子90并且在鼠笼式转子90其本身中感应出环形环绕的次级电流。所形成的并且因此改变的这种次级电流进而产生次级磁场,该次级磁场与激励磁场相反,由此使鼠笼式转子90经受被励磁线圈100排斥的洛伦兹力,该洛伦兹力朝向容纳部20以及其中容纳的紧固元件30驱动作业活塞60。
44.此外,安置工具10包括:壳体110,驱动装置65被容纳在该壳体中;把手120,该把手具有被设计为扳机的操作元件130;被设计为蓄电池的电能储存器140;控制单元150;触发开关160;压紧开关170;用于检测励磁线圈100的温度的装置,该装置被设计为布置在框架105上的温度传感器180;以及电连接线路141、161、171、181、201、301,这些电连接线路将控制单元150与电能储存器140、触发开关160、压紧开关170、温度传感器180、电路200或电容器300连接。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代替电能储存器140或除电能储存器140之外,借助于电源线为安置工具10供应电能。控制单元包括电子构件、尤其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这些电子构件优选地在电路板上彼此互连成一个控制电路或多个控制电路。
45.如果安置工具10被压紧到未示出的基底(图1中向左)处,那么未详细标示的压紧元件致动压紧开关170,该压紧开关由此借助于连接线路171将压紧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150。被其触发,控制单元150开始电容器充电过程,其中电能借助于连接线路141从电能储存器140被引导至控制单元150并且借助于连接线路301从控制单元150被引导至电容器300,以便对电容器300充电。控制单元150为此包括未详细标示的开关变换器,该开关变换器将来自电能储存器140的电流转换成适合用于电容器300的充电电流。如果电容器300已充电并且作业活塞60位于其在图1中展示的准备安置的位置,那么安置工具10处于准备安置的状态。通过藉由将安置工具10压紧到基底处来实现对电容器300的充电,只有当安置工具10被压紧到基底处时才能够实现安置过程,以提高周围站立的人员的安全性。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开启安置工具或在将安置工具从基底上抬起或在结束先前的打入过程时,控制单元就已经开始电容器充电过程。
46.如果在安置工具10准备安置的情况下操作操作元件130,例如用抓握把手120的手的食指拉动该操作元件,那么操作元件130致动触发开关160,该触发开关由此借助于连接线路161将触发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150。被其触发,控制单元150开始电容器放电过程,其中通过使电容器300放电,将储存在电容器300中的电能借助于电路200从电容器300引导至励磁线圈100。
47.为此,在图1中示意性展示的电路200包括两条放电线路210、220,这两条放电线路将电容器300与励磁线圈100相连接,并且其中至少一条放电线路210被常开的放电开关230
中断。电路200与励磁线圈100和电容器300构成振荡电路。这个振荡电路的来回振荡和/或对电容器300的负充电在特定情况下对驱动装置65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可以借助于续流二极管240中断。放电线路210、220借助于电容器300的布置在电容器300的朝向容纳部20的端侧360上的电触点370、380分别与电容器300的电极310、320电连接,例如通过钎焊、焊接、拧接、夹持或形状配合来连接。放电开关230优选地适合用于开关具有高电流强度的放电电流并且例如被设计为晶闸管。除此之外,放电线路210、220具有相对彼此较小的距离,因此由这些放电线路感生出的寄生磁场尽可能小。例如,这些放电线路210、220被组合成汇流排(“bus bar”)并且藉由合适的装置(例如接线柱或夹)保持在一起。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续流二极管与放电开关电并联连接。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电路中不设置续流二极管。
48.为了开始电容器放电过程,控制单元150借助于连接线路201闭合放电开关230,由此电容器300的放电电流以高电流强度流经励磁线圈100。快速升高的放电电流感生出激励磁场,该激励磁场穿透鼠笼式转子90并且在鼠笼式转子90本身中感生出环形环绕的次级电流。所形成的这种次级电流进而产生次级磁场,该次级磁场与激励磁场相反,由此使鼠笼式转子90经受被励磁线圈100排斥的洛伦兹力,该洛伦兹力朝向容纳部20以及其中容纳的紧固元件30驱动作业活塞60。一旦作业活塞60的活塞杆80击中紧固元件30的未详细标示的头部,紧固元件30就被作业活塞60打入到基底中。作业活塞60的多余动能被由弹簧弹性材料和/或阻尼材料(例如橡胶或弹性体)制成的制动元件85吸收,其方式为,作业活塞60以其活塞托板70朝向制动元件85运动并且被该制动元件制动直到静止为止。随后,作业活塞60由未详细标示的复位设备复位到准备安置的位置。
49.电容器300(尤其是其重心)在安置轴线a上被布置在打入元件60的后方,与此相反,容纳部20被布置在打入元件60的前方。即,相对于安置轴线a,电容器300被布置成相对于打入元件60在轴向上偏置并且与打入元件60在径向上重叠。由此一方面可以实现放电线路210、220的较小的长度,由此可以降低其电阻并且因此可以提高驱动装置65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安置工具10的重心与安置轴线a的较小的距离。由此在打入过程期间在安置工具10反冲的情况下翻转力矩较小。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电容器围绕打入元件布置。
50.电极310、320被布置、尤其沉积在围绕缠绕轴线缠绕的载体箔片330的彼此相反的侧面上,例如通过使载体箔片330金属化,其中缠绕轴线与安置轴线a重合。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载体箔片与电极以如下方式围绕缠绕轴线缠绕,使得沿着缠绕轴线留有通道。尤其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例如围绕安置轴线布置。载体箔片330在电容器300的充电电压为1500v的情况下具有介于2.5μm与4.8μm之间的箔片厚度,在电容器300的充电电压为3000v的情况下具有例如9.6μm的箔片厚度。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载体箔片本身由两个或更多个彼此重叠分层的单个箔片组合而成。电极310、320具有50ohm/

的层电阻。
51.电容器300的表面具有柱形的形状,尤其是正圆柱形的形状,其柱体轴线与安置轴线a重合。这个柱体在朝向缠绕轴线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体上与其垂直于缠绕轴线测量的直径大小相等。由于柱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较小,在电容器300的电容相对高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小的内电阻并且特别实现了安置工具10的紧凑的构造方式。电容器300的较小的内电阻还通过电极310、320的较大的线路横截面积来实现,尤其通过电极310、320的较大的层厚度来实现,其中考虑到了层厚度对电容器300的自愈效应和/或使用寿命的影响。
52.电容器300以借助于阻尼元件350受阻尼的方式被支承在安置工具10的其余部分处。阻尼元件350沿着安置轴线a对电容器300相对于安置工具10的其余部分的运动进行阻尼。阻尼元件350被布置在电容器300的端面360上并且完全地遮盖端面360。由此使载体箔片330的各个线匝均匀地受到安置工具10的反冲的荷载。在此,电触点370、380从端面360突出并且穿透阻尼元件350。为此目的,阻尼元件350具有相应的挖空部,电触点370、380穿过这些挖空部突出。为了补偿电容器300与安置工具10的其余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连接线路301分别具有未详细展示的荷载释放环和/或膨胀环。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电容器处(例如在其背离容纳部的端面处)布置有另一个阻尼元件。电容器于是优选地在两个阻尼元件之间张紧,即,阻尼元件以预应力贴靠电容器。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线路具有刚性,该刚性随着与电容器的距离的增加而持续降低。
53.图2中以纵截面部分地展示了用于将紧固元件打入到未示出的基底中的安置工具410。安置工具410具有被设计为栓形件引导部的容纳部420,在该容纳部中容纳有被设计为钉的紧固元件430,以用于沿着安置轴线b打入到基底中(在图2中向左)。安置工具410包括具有活塞托板470和活塞杆480的作业活塞460,该作业活塞在引导缸体495中沿着安置轴线b受到引导。作业活塞460由驱动装置465驱动,该驱动装置包括被布置在活塞托板470上的鼠笼式转子490、励磁线圈500、软磁性框架505、未详细标示的电路和电容器590。鼠笼式转子490在活塞托板470的背离容纳部420的一侧上被紧固在活塞托板470处。
54.电容器590在安置轴线b上被布置在打入元件460的后方,与此相反,容纳部420被布置在打入元件460的前方。相对于安置轴线b,电容器590被布置成相对于打入元件460在轴向上和径向上偏置、但是与该打入元件在径向上重叠。电容器590以借助于阻尼元件595受阻尼的方式被支承在安置工具410的其余部分处,其中阻尼元件595从电容器590的朝向容纳部420的端面591延伸至电容器590的背离容纳部420的端面592。
55.在作业活塞460的准备安置的位置(图2)中,作业活塞460用活塞托板470以如下方式沉入框架505的环形凹部506中,使得鼠笼式转子490相对于励磁线圈500以较小距离布置。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鼠笼式转子相对于励磁线圈以较小距离布置,而不沉入框架的凹部中。在安置过程结束时,在特定情况下,作业活塞460尤其以其活塞托板470击中制动元件485,并且随后(尤其是紧接着)被未详细标示的复位设备复位到准备安置的位置。
56.在图3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6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600由金属(例如铁)组成或者由合金(例如饱和密度为1.6t并且比电导率为8x 106s/m的钢)组成,并且该框架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c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尤其,外轮廓的柱体轴线与作业轴线c重合。框架6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c位于中央的通孔6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c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600。
57.此外,框架600具有十八个中断部620,这些中断部在框架600的相对于作业轴线c的径向延伸部的94%上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地穿透框架600。中断部620被设计为缝隙形的,尤其被设计为通风孔,并且延伸直至框架600的径向延伸部的外边缘630,从而从外部对框架600开设缝隙。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中断部用另一种气体或液体填充或被排空。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中断部由非传导性材料构成,例如由塑料、橡胶、粘合剂或类似物制成的灌料构成。中断部620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直至框架600的在图3中被遮盖的前端侧
边缘并且直至框架600的后端侧边缘640,使得框架600在轴向上完全被中断部620穿透。中断部6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
58.中断部620实现对框架600中的旋涡电流的抑制,从而减小可能由旋涡电流产生的不希望的磁场并且提高驱动装置和作业工具的效率。
59.在图4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7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7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d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d重合。框架7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d位于中央的通孔7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d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700。
60.此外,框架700具有十六个中断部720,这些中断部在框架700的相对于作业轴线d的径向延伸部的96%上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地穿透框架700。中断部720被设计为缝隙形的并且延伸直至框架700的径向延伸部的内边缘750,从而从内部对框架700开设缝隙。中断部720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直至框架700的在图4中被遮盖的前端侧边缘并且直至框架700的后端侧边缘740,使得框架700在轴向上完全被中断部720穿透。中断部7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
61.在图5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8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8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e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e重合。框架8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e位于中央的通孔8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e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800。
62.此外,框架800具有十八个中断部820,这些中断部在框架800的相对于作业轴线e的径向延伸部的95%上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800。中断部820被设计为缝隙形的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延伸直至框架800的径向延伸部的外边缘830和内边缘850,从而以交替的方式从外部和内部对框架800开设缝隙。中断部820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直至框架800的前端侧边缘860并且直至框架800在图5中被遮盖的后端侧边缘,使得框架800在轴向上完全被中断部820穿透。中断部8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
63.在图6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9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9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f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f重合。框架9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f位于中央的通孔9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f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900。
64.此外,框架900具有十八个中断部920,这些中断部在相对于作业轴线f的径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900并且在框架900在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部的94%上延伸。中断部920被设计为缝隙形的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直至框架900的径向延伸部的前端侧边缘950,从而从前部对框架900开设缝隙。中断部9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
65.在图7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10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10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
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g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g重合。框架10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g位于中央的通孔10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g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1000。
66.此外,框架1000具有十八个中断部1020,这些中断部完全穿透框架1000,即,在相对于作业轴线g的径向方向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即从框架1000的在图7中被遮盖的正向端侧边缘直至框架700的背向端侧边缘1040。因此,框架1000由十八个单独的节段1070构成,这些节段在环绕方向上分别在20
°
的角度上延伸。中断部10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
67.在图8中以透视图展示了这种节段1070。节段1070在其表面上设有(例如涂覆有)不导电的层1080,以便抑制多个节段上的不希望的旋涡电流。
68.在图9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11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11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h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h重合。框架11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h位于中央的通孔11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h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1100。
69.此外,框架1100具有十八个中断部1120,这些中断部完全穿透框架1100,即,在相对于作业轴线h的径向方向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因此,框架1100由十八个单独的节段1170构成,这些节段在环绕方向上分别在20
°
的角度上延伸。中断部11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框架1100设有支撑元件1190,该支撑元件尤其被设计为环形并且在径向外边缘处包围节段1170。支撑元件1190抵抗尤其在运行期间例如由于磁场而出现的径向向外作用的力来支撑节段1170。优选地,支撑元件1190由不导电材料、例如纤维增强塑料组成,从而避免支撑元件1190内的不希望的旋涡电流。
70.在图10和图11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12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12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j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j重合。框架1200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j位于中央的通孔12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j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1200。
71.此外,框架1200具有十八个中断部1220,这些中断部被设计为缝隙形的,尤其被设计为通风孔,并且延伸直至框架1200的径向延伸部的外边缘1230,从而从外部对框架1200开设缝隙。中断部1220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直至框架1200的前端侧边缘1260并且直至框架1200的后端侧边缘1240,使得框架1200在轴向上完全被中断部1220穿透。中断部122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不倾斜。此外,框架1200具有冷却元件1290,这些冷却元件被布置在外边缘1230处。冷却元件被设计为冷却鳍片并且实现增大框架1200的表面积并且因此支持框架1200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传递。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冷却元件替代性地或额外地被布置在前端侧边缘和/或后端侧边缘处。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冷却元件被设计为销或突起或者设计为凹部。
72.在图12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13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13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
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k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k重合。框架1300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k位于中央的通孔13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k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1300。
73.框架1300由可弯曲的板1305形成,该板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制成,该板围绕缠绕轴线缠绕。在此,缠绕轴线与作业轴线k平行地定向并且尤其与作业轴线k重合。通过缠绕,板1305形成多个层1315,这些层通过多个中间层彼此分离并且在堆叠方向上彼此堆叠,其中堆叠方向尤其相对于作业轴线k呈直角地倾斜,并且总体上例如在相对于缠绕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由于尤其在所提到的堆叠方向上的堆叠,层1315抵抗尤其在运行期间例如由于磁场而出现的径向向外作用的力来支撑未示出的嵌入框架1300中的励磁线圈。
74.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中间层构成一个单一的中断部1320,该中断部相对于作业轴线k从内向外螺旋形地延伸。中断部1320延伸直至框架1300的外边缘1330并且直至框架的内边缘1350,使得框架1300在径向上完全被中断部1320穿透。中间层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直至框架1300的前端侧边缘1360并且直至框架1300的在图12中不可见的后端侧边缘,使得框架1300在轴向上完全被中断部1320穿透。中断部1320由于其螺旋形状而相对于径向方向倾斜,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不倾斜。
75.在图13、图14和图15中以透视图或以透视纵截面(图14)展示了框架14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14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l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l重合。
76.框架1400包括多个子块1445,这些子块分别由多个平坦的层1415形成,这些层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制成,并且这些子块尤其星形地围绕作业轴线l布置。层1415例如由板形成。层1415通过多个中间层彼此分离并且在堆叠方向上彼此堆叠,该堆叠方向相对于作业轴线l尤其呈直角地倾斜并且在相应的子块1445中是相同的、然而在不同子块中是不同的。子块1445之间的中间层以及中间空间形成中断部1420,这些中断部完全穿透相应的子块1445,即,在垂直于作业轴线l方向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子块。中断部1420在垂直于作业轴线l的方向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不倾斜。层1415优选地用不导电材料涂覆,使得中断部1420由该材料组成。
77.励磁线圈1495被嵌入框架1400中并且尤其被布置在框架1400的未详细标示的凹部中。框架1400设有支撑元件1490,该支撑元件尤其被设计为环形并且在径向外边缘处包围子块1445。支撑元件1490抵抗尤其在运行期间例如由于磁场而出现的径向向外作用的力来支撑子块1445。优选地,支撑元件1490由不导电材料、例如纤维增强塑料组成,从而避免支撑元件1490内的不希望的旋涡电流。例如,支撑元件1490由注塑成型件组成,子块1445和尤其励磁线圈1495被注塑到该注塑成型件中。第二支撑元件1496在轴向方向上支撑框架1400并且优选地由不导电材料组成和/或优选地同样设有中断部。
78.在图16中以透视图展示了框架1500,该框架可以插入作业工具、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安置工具10或在图2中示出的安置工具410中。框架1500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尤其正圆柱形的外轮廓并且相对于作业工具的作业轴线m在环绕方向上延伸。外轮廓的柱体轴线尤其与作业轴线m重合。框架1500具有相对于作业轴线m位于中央的通孔1510,该通孔在相对于作业轴线m的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1500。此外,框架1500具有环形凹部1555,作业活塞
和/或鼠笼式转子沉入该环形凹部中。凹部1555具有内壁1565、外壁1575以及底部1585,其中未示出的励磁线圈被布置在底部1585处,使得在必要时鼠笼式转子相对于励磁线圈以较小距离布置。
79.框架1500由多个平坦的层1515形成,这些层由软磁性且导电的材料制成,这些层通过多个中间层彼此分离。层1515例如由板形成。层1515在堆叠方向1525上彼此堆叠,该堆叠方向相对于作业轴线m尤其呈直角地倾斜并且在整个框架1500中是相同的。中间层构成中断部1520,这些中断部完全穿透框架1500,即,在垂直于作业轴线m的方向1535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完全穿透框架。中断部1520在垂直于作业轴线m的方向1535上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轴向方向不倾斜。通过将层1515设计为平坦的并且至少相对于柱体轴线平行地偏置,中断部1520局部地相对于径向方向倾斜。层1515优选地用不导电材料涂覆,使得中断部1520由该材料组成。
80.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冷却元件,这些层中的一些层相对于其他层轴向和/或径向地突出。对框架的冷却在特定情况下改善了传递到鼠笼式转子上的能量的恒定性。
81.已经借助一系列在附图中展示的以及未展示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只要不存在冲突,不同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彼此任意组合的方式使用。应指出,根据本发明的安置工具还可以在其他应用中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