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阻止进入飞机的区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3:17: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阻止进入飞机的区域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不可避免的是,在长的飞行中,机组人员成员必须打开驾驶舱门,不管是为了进厕所或为了使飞行机组人员取餐。打开固定的驾驶舱门是一个安全风险。当驾驶舱门在飞行期间必须打开时,存在保护驾驶舱的不同的方法。所述访问区域可以由机组人员成员观察。其他的机组人员成员可以进入道路中。道路也可能被炊事车堵住。备选地,装配附加的阻隔物、所谓的二次阻隔物。通过所述二次阻隔物可以比通过临时安排的、未固定安装的阻隔物例如炊事车亦或相比于纯人的阻隔物实现较高的安全级别。
3.这样的二次阻隔物的示例在us 2006/0000946 a1、us 2003/0136878 a1以及us 8925863 b2中说明。
4.对所有解决方案共同的是,应该为驾驶舱机组人员提供再次闭锁驾驶舱门的足够的时间。所谓的二次阻隔物应该因此优选不可快速地打开,从而留有足够时间对驾驶舱门闭锁。例如应该对100kg的人在达到驾驶舱门之前阻止至少5秒。
5.用于阻止进入飞机的一区域的这样的装置必须满足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当飞机在地面上时,其应该不造成干扰,同时其应该可靠并且尽可能简单地可补充装备。此外其应该轻并且在不使用时要求尽可能少的空间并且当不需要时尽可能少地伸到通过区域中。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装置,其操作简单并且尤其是满足其他的上述要求。
7.该任务在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中解决。
8.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构成。
9.用于阻止进入飞机的一区域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竖直的第一框架支柱和竖直的第二框架支柱。所述竖直的第一框架支柱和竖直的第二框架支柱固定在飞机结构上。此外,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具有阻隔元件。所述阻隔元件与第一框架支柱可偏移地连接。其与第二框架支柱能可脱开地耦联。至少一个联锁元件用于此。当阻隔元件可脱开地与第二框架支柱连接时,已经阻止进入要保护的区域。阻隔元件的夹紧或在框架支柱之间的通道的关闭简单和快速地进行。可是打开应该只时间延迟地实现。本发明设置抑制解锁运动的延迟单元。所述延迟单元构成用于在时间延迟之后释放所述至少一个联锁元件。时间延迟这样确定,使得阻隔元件在经过时间延迟之前不可以从第二框架支柱脱开。
10.延迟单元具有弹簧加载的缓冲缸体。可以称为活塞缸体单元的这样的缓冲缸体具有尤其是以液压流体填充的缸体,所述缸体包括沿拉力和压力方向的不同的缓冲特性。缓冲缸体可通过联锁运动克服弹簧力偏移到缓冲位置中。通过联锁运动预张紧弹簧,从而弹簧力形成或提高。所述弹簧力可以是压力。弹簧力抑制联锁运动。弹簧力的方向相反于联锁
运动的方向。用于弹簧力的弹簧元件、尤其是螺旋压力弹簧可以支承在阻隔元件的支座或缓冲缸体上。尤其是缓冲缸体的活塞杆处于弹簧内。由此节省结构空间并且同时引导弹簧。
11.延迟单元可以具有非常小的结构尺寸并且尤其是非常细长。这具有优点,即,在第二框架支柱上这样良好地不需要伸出的构件。
12.当阻隔元件附加地可以这样贮藏,使得其尽可能不伸出到通过区域中,即,整个装置在打开位置中只需要在飞机驾驶室中的非常少的结构空间。
13.此外利用本发明能实现的是,非常快速地构造阻隔物。延迟单元为此尤其是只沿一个方向作用,即相反于解锁运动。在从上向下的线性的联锁运动中,延迟单元还没有时间延迟地作用。在解锁时、即当联锁元件应该再次释放时,延迟单元抑制解锁运动,尤其是对于至少5秒的持续时间,并且按照需要也对于30秒、1分钟亦或较长。延迟单元可更换并且可适配。
14.在现有技术中提出,将联锁单元不可容易地达到地例如在地面附近放置或按照杠杆原理在一个盒、另一个盒、另一个盒等中放置,以便以这种方式延迟打开过程,而以第一实施方式集成到阻隔元件中的延迟单元在本发明中承担该任务。阻隔元件相对于第二框架支柱可偏移。由此可以借助阻隔元件相对于第二框架支柱实施联锁运动,以便将阻隔元件可脱开地与第二框架支柱连接。第二框架支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关闭板设计。其用于接纳从阻隔元件伸出的所述至少一个联锁元件。
15.延迟单元可以在联锁时与在第一框架支柱上的卡锁空隙处于嵌接中。在延迟单元上可以设置卡锁凸起部,所述卡锁凸起部嵌入到卡锁空隙中。延迟单元与卡锁凸起部一起相对于卡锁空隙运动。当阻隔元件以例如30mm下降时,卡锁凸起部被向上挤压。通过所述卡锁凸起部,缓冲缸体的活塞杆相反于弹簧力从缓冲缸体中拉出。用于弹簧力的弹簧元件、尤其是螺旋压力弹簧可以为此支承在阻隔元件的支座上。
16.在延迟单元相反于弹簧力偏移到缓冲位置中之后,阻隔元件应该保持在该位置中,然后其再次释放。因此有利的是,当阻隔元件通过在阻隔元件和第二框架支柱之间的作用的锁止元件可锁定在联锁位置中。锁止元件尤其是可线性移动。所述锁止元件优选设置在阻隔元件中或上并且可以嵌入到第二框架支柱中的锁止开口中。所述锁止元件可以被弹簧加载并且相反于弹簧力偏移到联锁位置中。为了解锁,锁定元件可以释放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随后在弹簧力的影响下再次往回推到其打开的初始位置中。也可设想,弹簧力持久作用到锁止元件上,所述弹簧力将锁止元件挤压到关闭位置中。在该情况中,锁止元件为了解锁必须克服弹簧力被主动拉回,以便将阻隔元件从第二框架支柱脱开。
17.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中,阻隔元件是柔性的阻隔物,其具有阻隔支柱。阻隔支柱是应该与第二框架支柱连接的元件。阻隔支柱尤其是刚性的,而阻隔物是柔性的。柔性的阻隔物尤其是是纺织品材料、尤其是网状物或织物。该柔性的阻隔物可以卷起、折叠或折弯并且由此在最狭窄的结构空间上贮藏。
18.阻隔支柱优选具有所述至少一个联锁元件、例如至少一个伸出的包括端侧的加粗部的销以及延迟单元。所述延迟单元以缓冲缸体的形式可以沿阻隔支柱的纵向方向设置,同样如用于延迟单元的复位的弹簧元件。当所述阻隔支柱在不使用时节省空间地贮藏时,联锁元件在阻隔支柱上不产生干扰。优选多个、例如3-5个联锁元件在阻隔支柱的高度上分布地设置。
19.为了简化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操作,阻隔支柱可以在其底部区域中具有侧向的伸出的悬臂,以用于借助脚操纵的联锁运动。脚操纵允许,通过自身的体重施加相对高的力。以这种方式,抑制联锁运动的弹簧力可以非常容易地被克服并且阻隔元件可以在第二支柱上锁入。
20.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中,延迟单元设置在第二框架支柱中。
21.延迟单元可以在该情况下与闭锁体连接,所述闭锁体具有操纵元件并且在第二框架支柱内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联锁时,闭锁体可以与延迟单元一起相对于第二框架支柱通过操纵元件手动移动。通过沿纵向方向尤其是从上向下的移动,缓冲缸体的活塞杆相反于弹簧力在缓冲缸体运动中,所述弹簧力用于延迟力的回位。用于弹簧力的弹簧元件、尤其是螺旋压力弹簧可以支承在缓冲缸体上。
22.在延迟单元相反于弹簧力偏移到缓冲位置中之后,闭锁体应该保持在该位置中,然后其再次释放。因此有利的是,闭锁体通过在闭锁体和第二框架支柱之间作用的锁止元件可锁定在联锁位置中。锁止元件尤其是可线性移动。所述锁止元件优选设置在闭锁体中或上并且可以嵌接到第二框架支柱中的锁止开口中。锁止元件可以被弹簧加载并且相反于弹簧力偏移到联锁位置中。为了解锁,锁定元件可以释放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随后在弹簧力的影响下再次回移到其打开的初始位置中。也可设想,弹簧力持久作用到锁止元件上,所述弹簧力将锁止元件挤压到关闭位置中。在该情况中,锁止元件必须为了解锁克服弹簧力被主动拉回,以便将闭锁体从第二框架支柱脱开。
23.当延迟单元设置在第二框架支柱中时,阻隔元件可以同样是具有阻隔支柱的柔性的阻隔物。阻隔支柱是应该与第二框架支柱中的闭锁体连接的元件。阻隔支柱尤其是刚性的,而阻隔物是柔性的。柔性的阻隔物尤其是纺织品的材料、尤其是网状物或织物。该柔性的阻隔物可以被卷起、折叠或折弯并且由此在最狭窄的结构空间上贮藏。阻隔支柱优选具有所述至少一个联锁元件、例如至少一个伸出的包括端侧的加粗部的销以及延迟单元。在真正的联锁运动之前,阻隔元件推入闭锁体中。如果所述阻隔支柱在不使用时节省空间地贮藏,联锁元件在阻隔支柱上不进行干扰。优选多个、例如3-5个联锁元件在阻隔支柱的高度上分布地设置。
24.看作特别有利的是,联锁运动的方向平行于第二框架支柱。尤其是实施相反于重力的从上向下的联锁运动。所述联锁运动在20至50mm上进行。
25.视为特别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联锁元件按照蘑菇头联锁装置的原理在关闭位置中从背面嵌接开口的棱边。所述开口处于第二框架支柱或闭锁体上。所述开口可以是框架支柱或闭锁体的一件式的组成部分。包括在横截面中加粗的头部的销形式的联锁元件可以导入开口中,所述开口为此目的在一个端部上加宽,以便接纳销的加粗的头部。通过平行于第二框架支柱的联锁运动,加粗的头部到达开口的棱边后面,仅销的轴穿过所述开口接合。由此阻隔元件不再可以朝第一门柱方向偏移。这样保持的联锁元件在关闭位置中通过锁止元件固定,所述锁止元件阻止阻隔支柱或闭锁体的偏移。
26.在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成中,在第一框架支柱上设置框架上部,所述框架上部向上可朝第二框架支柱方向偏转。框架上部用于引导柔性的阻隔物的上边缘或用于从第一框架支柱向第二框架支柱引导阻隔支柱。优选框架上部可与第二框架支柱耦合。可以涉及形锁合的连接,例如其方式为,第二框架支柱具有由框架上部搭接的突出部。也可设想相反
的配置。
27.偏转围绕水平的偏转轴进行,从而框架上部在不使用时可以向下偏转到移入的柔性的阻隔物上。所述阻隔物可以通过向下偏转的框架上部在不使用时保持在第一框架支柱上。
28.在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成中,在第一框架支柱上设置框架下部。所述框架下部也可以称为门槛。该框架下部向下朝第二框架支柱方向可偏转。框架下部用于保护地面,但也可以用于引导阻隔支柱和柔性的阻隔物的下侧。为了使框架下部在不使用时不构成绊倒隐患,框架下部也可以在不使用时再次朝第二框架支柱的方向偏转。恰如框架上部,框架下部可以将柔性的阻隔物在不使用时保持在第一框架支柱上。
29.框架下部尤其是可与第二框架支柱耦联。所述耦联可以通过相互的形锁合的嵌接进行。为此突出部设置在框架下部上,所述突出部在框架支柱上的空隙中嵌接,或框架支柱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嵌接到框架下部上的空隙中。
30.在打开所述装置、即拉回柔性的阻隔物之后,框架下部可以再次抬起。为此可以在框架下部上设置带或条,从而操作者无须向框架下部弯腰。同样地,框架上部也可以设有带或条,以便将框架上部抓紧并且拉下来。
31.框架下部和框架上部显著提高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保险功能,因为通过在框架上部和框架下部上的导向装置阻止阻隔物的搭接或从下面嵌接。
32.在本发明的一种进一步构成中设置为,框架上部与举升缸连接,所述举升缸将力施加到框架上部上,以便将框架上部保持在打开位置中。所述举升缸尤其是与第一框架支柱连接。当上面的框架部分从向下偏转的位置中脱开时,举升缸、尤其是气压缸可以将框架上部向上压并且使其与对置的框架支柱联锁。阻隔元件事先不可以运动。在打开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之后,框架上部不往下掉,因为举升缸将其保持在上面。当框架上部手动再次向下偏转时,则举升缸伸入。为此需要的力可以借助手抓部、例如借助紧固在框架上部上的带或条施加。
33.优选第一框架支柱设有容器,柔性的阻隔物在不使用时设置在所述容器中。阻隔物可以尤其是卷起或折叠并且非常节省空间地在高的并且细长的容器中安放。所述容器同时也接纳框架支柱。所述容器可以具有盖或关闭元件,所述盖或关闭元件阻止阻隔物自动从容器中脱开。同时可以容器通过框架上部或框架下部闭锁。也可设想,框架上部和框架下部形成容器的至少一个壁。
34.按照地点的给定条件,所述容器可以围绕垂直轴线可偏转地支承在框架支柱上。在飞机中的方位情况可能不允许,将包括容器的框架支柱设置在通道中。但可设想,将这样的框架支柱设置在通道外的角区域中。所述框架支柱于是当然不直接与第二框架支柱相对置。通过围绕竖直轴线可偏转地支撑在框架支柱上的容器,所述容器可以在不使用时节省空间地定位在通道外并且仅当应该构造阻隔物时偏转到所述通道中。
附图说明
35.接着借助在纯示意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解释本发明。:
36.图1示出通过包括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飞机的前部区域的横截面;
37.图2示出在关闭的位置中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视图;
38.图3示出在半打开的位置中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
39.图4示出在打开的位置中的图2和3的按照本发明的装置;
40.图5示出第二框架支柱和阻隔支柱的部分区域的纵剖面的侧视图;
41.图6示出沿箭头vi的方向到图5的布置结构上的视图;
42.图7示出在中间位置中的联锁阶段期间第二框架支柱和阻隔元件的部分区域的纵剖面;
43.图8示出沿箭头viii的方向的图7的布置结构的纵剖面;
44.图9示出在联锁位置中的第二框架支柱的纵剖面的部分区域;
45.图10示出沿箭头x方向的图9的布置结构的纵剖面的视图;
46.图11示出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支柱和阻隔支柱的部分区域的纵剖面的侧视图;
47.图12示出沿箭头xii方向到图11的布置结构上的视图;
48.图13示出在中间位置中的联锁阶段期间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支柱和阻隔支柱的部分区域的纵剖面;
49.图14示出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支柱和阻隔支柱的部分区域在联锁位置中的纵剖面;
50.图15示出在联锁的位置中的锁止元件的纵剖面的视图以及
51.图16示出在打开的位置中的锁止元件的纵剖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图1示出包括驾驶舱2和驾驶舱门3的飞机1的部分区域,所述驾驶舱门将wc空间5和飞机厨房6之间的通道4分开。按照本发明的装置7对角地设置在wc5和飞机厨房6的角区域之间。图2的示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装置7。所述装置在驾驶舱门3打开期间阻止对通道4或驾驶舱2的进入。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竖直的第一框架支柱8并且与第一框架支柱8隔开距离具有竖直的第二框架支柱9。两个框架支柱8、9与飞机的结构连接,即,在图1的实施例中一方面与wc空间5另一方面与飞机厨房6的壁连接。垂直的第一框架支柱8两部分式地构造。其具有紧固区段10。该紧固区段10要与飞机厨房6的壁连接。通过带式铰链形式的铰链11,框架支柱的第二部分与紧固区段10连接。框架支柱8的第二部分是容器12,阻隔元件13可以安放在所述容器中。阻隔元件13在图2中在第一框架支柱8和第二框架支柱9之间张开。阻隔元件13与第一框架支柱8可偏移地连接。所述阻隔元件紧固在第一框架支柱8上。为了关闭通道4,所述阻隔元件可以与第二框架支柱9可脱开地连接。
53.阻隔元件13为此具有阻隔支柱14。阻隔支柱14尤其是由轻的但坚固的材料例如铝制成。阻隔支柱14和第一框架支柱8的容器12之间设置的阻隔物15在该情况中由能形成阻碍的网状物构成。在阻隔物15中设置把手16,以便抓住阻隔支柱14并且以便将阻隔元件13挂到第二框架支柱9中。穿透开口17处于阻隔物15的上面的区域中,以便可以在阻隔元件13的对置的侧上对操作元件进行操纵。
54.图3示出在中间位置中的阻隔元件13。通过阻隔支柱14从第二框架支柱9脱开,按照本发明的装置7刚好打开。可看出,在阻隔支柱14上,在四个不同的高度区域中设置联锁元件18。所述联锁元件可以在关闭位置中与第二框架支柱9置于形锁合的嵌接中。
55.阻隔元件13在上侧和在下侧在上面的框架部分19中或在门槛的区域中设置的框架部分20中引导。所述其他的框架部分19、20通过两个沿水平方向指向的偏转轴s1、s2可偏转运动地与第一框架支柱8连接。
56.当阻隔元件13推移到容器12中,则容器12关闭。为此借助大致紧固在下面的框架部分20上的中间的区域中的绳状的手抓部21,下面的框架部分20向上偏转。上面的框架部分19由举升缸22保持在伸出的位置中,即使阻隔元件13伸入。上面的框架部分19随后同样向下翻转。该布置结构在图4中示出。下面的框架部分20和上面的框架部分19在此具有双重的功能。它们一方面作为导向装置配置并且以其端部接纳阻隔支柱14并且在其中也接纳阻隔物15的端部。同时导向装置在图4中示出的关闭位置中用于构成容器,阻隔元件13完全贮藏在所述容器中。这样形成的可偏转的容器12朝框架支柱8的紧固区段10方向偏转。由此通道完全释放。框架支柱8的容器12基于在其中接纳的阻隔元件13具有比对置的框架支柱9大的结构体积,所述结构体积在功能上在一定程度上是用于与阻隔元件13连接的封闭板。
57.在第二框架支柱9上在上面的端部上设置突出部23,所述突出部设置用于,与在上面的框架部分19的自由的端部上的空隙24到达嵌接中,如在图2中示出的。下面的框架部分20也具有这样的空隙,所述空隙当然在透视图中被遮盖。以相同的方式,下面的框架部分20相对于第二框架支柱9在打开位置中进行支承取向。
58.图5和6要共同考虑。图5示出通过框架支柱9以及平行地并且在框架支柱9上贴靠的阻隔支柱14的中间区域的剖面图。图5示出在两个支柱联锁之前的情况。阻隔支柱14如此程度地引导到框架支柱9上,使得联锁单元18嵌接到第二框架支柱9上的所属的空隙25中。联锁元件18构成为包括在直径方面加粗的头部26的销。其为按照蘑菇头联锁装置的式样的连接。多个联锁元件18全部同时与第二框架支柱首先松动地置于嵌接中并且随后通过沿联锁方向v的运动向下运动。
59.联锁方向v平行于框架支柱9和阻隔支柱14延伸。由此头部26从背面嵌接空隙25的较窄的缝隙形的区域。这在图7和8或9和10中分别在两个不同的视图中示出。最终位置在图9和10中达到。这是联锁位置。
60.在从按照图5和6的起始位置到按照图9和10的联锁位置中的行程上,延迟单元27预张紧。延迟单元27在该实施例中具有弹簧加载的缓冲缸体28,所述缓冲缸体沿阻隔支柱14的纵向方向延伸。缓冲缸体28具有活塞杆29,所述活塞杆在阻隔支柱14内线性地引导。弹簧元件30构成用于,将弹簧力f施加到阻隔支柱14的支座31上。弹簧力f的方向相反于联锁方向或联锁力指向。更确切地说是,弹簧元件30同时也支承在支承体32上,所述支承体与活塞杆29连接,当然弹簧元件30通过阻隔支柱14的运动向下预张紧。弹簧元件30是压力弹簧。该预紧力是沿联锁方向v向下运动的结果。弹簧元件30被压缩。为了压缩,紧固在活塞杆29上的支承体32与活塞杆29一起从缓冲缸体28中被拉出。为此卡锁凸起部33设置在支承体32上。卡锁凸起部33横向从支承体32伸出并且接合到第二框架支柱9上的卡锁空隙34中。当两个支柱应该相互连接时,卡锁凸起部33总是处于正确的位置中,因为弹簧元件30施加一定的预紧力并且将活塞杆29总是再次挤压到初始位置中,如其在图5和6中示出的。可看出,头部26对空隙25的较窄的区域从背面嵌接。在该位置中,阻隔元件13已经不再可以朝第一框架支柱8的方向被拉回。所述阻隔元件必须再次向上朝钥匙孔形的空隙25的加宽的区域的方向偏移。活塞杆29通过第一部分区域从缓冲缸体28中被拉出。压力弹簧形式的弹簧元件
30部分地预张紧。
61.由图8和7的示图此外识别,与阻隔支柱14沿联锁方向v的方向向下的偏移同时,在阻隔支柱14中设置的锁止元件35也同时向下偏移。锁止元件35具有插销36(图9),所述插销由压力弹簧37包围并且首先保持在伸入的位置中,即,不超过框架支柱14的长侧伸出。所述插销设置用于,在达到如在图9和10中示出的最终位置时,接合到锁入开口38中,所述锁入开口设置在第二框架支柱9中。第二框架支柱9基于用于联锁元件18的头部26的需要的背切双壁地实施,或其具有空腔。锁入开口38延伸穿过空腔并且在第二框架支柱9的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壁上延伸。
62.如果到达锁入位置,则插销36借助操纵元件39手动移动到锁入位置中,如其在图9和10中示出的。现在操作者可以松开阻隔元件13,因为所述阻隔元件保持在锁入的位置中。所述阻隔元件不可以相反于联锁方向v亦即沿解锁方向e向上偏移。所述阻隔元件也不可以从第二框架支柱9脱开,因为阻隔元件13通过联锁元件18的头部26保持在所述空隙25的缝隙形的区域中。弹簧元件30现在最大地预张紧。
63.为了脱开阻隔元件13,必须对操纵元件39进行操纵,从而弹簧37将插销36再次拉入初始位置中。现在弹簧力f这样作用到支座31上,使得阻隔元件13在图平面中向上相反于于联锁方向v偏移。箭头e表示解锁方向e。弹簧力f和解锁方向e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向。
64.当然缓冲缸体28抑制活塞杆29的插入运动。活塞在缓冲缸体28中这样配置,使得活塞杆29虽然可以容易地被拉出,从而阻隔元件13可以快速地关闭,然而当活塞杆29应该再次推动到缓冲缸体28中时,所述缓冲通过液压液体引起。这导致沿解锁方向e的运动的时间延迟。所述时间延迟可以通过粘性和活塞在缓冲缸体28内的构造控制。所述延迟时间为至少5秒。当活塞杆29再次完全伸入时,如在图5和6中示出的那样,则联锁元件18以其加粗的头部26再次处于空隙25的加宽的区域中。现在阻隔元件13可以再次被拉回并且整个装置被打开并且被贮藏。
65.另一个实施形式在图11至16中示出。其接着被解释。该第二实施形式尽量基于如在图1至4中示出的第一实施形式。显著的区别是延迟单元27的另一种布置结构。对于基本上相同的构件,进一步使用在按照图1至10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附图标记。
66.图11和12应被共同考虑。图11示出通过按照第二实施形式的第二框架支柱9a以及平行并且与第二框架支柱9a对置的阻隔支柱14a的中间区域的剖面图。图13示出在两个所述支柱联锁之前的情况。在第二实施形式中,在空心的第二框架支柱9a内沿纵向方向设置闭锁体40。闭锁体与延迟单元27的活塞杆29连接并且具有操纵元件41。借助该操纵元件41,闭锁体平行于第二框架支柱9a的纵向方向可移动。阻隔支柱14a为了联锁如此程度地引导到第二框架支柱9a上,使得联锁单元18嵌接到第二框架支柱9a的所属的空隙25中和闭锁体40的所属的空隙25a中。联锁方向v平行于框架支柱9a并且平行于阻隔支柱14a延伸。联锁元件18作为包括在直径方面加粗的头部26的销构成。这涉及按照蘑菇头联锁装置式样的连接。联锁元件18与闭锁体40首先松动地置于嵌接中。随后联锁元件18通过闭锁体40沿联锁方向v的运动定位到空隙25a的缝隙形的区域后面,所述运动借助在闭锁体40上的操纵元件41实施。由此头部26从背面嵌接空隙25a的较窄的缝隙形的区域。这在图14中示出,其中达到联锁位置。
67.在从按照图13的起始位置到按照图14的联锁位置中的行程上,对延迟单元27预张
紧。延迟单元27在该实施例中具有弹簧加载的缓冲缸体28,所述缓冲缸体沿第二框架支柱9a的纵向方向延伸。缓冲缸体28具有活塞杆29,所述活塞杆沿纵向方向在第二框架支柱9a内运动。弹簧元件30构成用于,构成到第二框架支柱9a内的闭锁体40上的弹簧力f。弹簧力f的方向相反于联锁方向或联锁力指向。更确切地说是弹簧元件30同时也支承压力缸28,所述压力缸与活塞杆29连接,然而弹簧元件30通过闭锁体40的运动向下预张紧。弹簧元件30是压力弹簧。该预紧力是沿联锁方向v向下运动的结果。弹簧元件30压缩。为了压缩,与活塞杆29连接的闭锁体40向下引导,由此活塞杆引导到缓冲缸体中。可看出,联锁元件18的头部26在该位置中从背面嵌接空隙25的较窄的区域。这样阻隔元件13已经不再可以朝第一框架支柱8的方向被拉回。活塞杆29引导到缓冲缸体28中。压力弹簧形式的弹簧元件30预张紧(图14)。闭锁体40必须为了打开向上偏移,从而空隙25a的加宽的部分再次处于头部26的高度中。
68.同时随着闭锁体沿联锁方向v的方向向下的偏移,在闭锁体40中设置的锁止元件35也向下偏移。锁止元件35具有插销36,所述插销由压力弹簧37包围(图15、16)。首先插销36通过与空心的框架支柱9a的内壁的接触保持在伸入的位置中,即,其不伸出超过闭锁体40的长侧。压力弹簧预张紧在该位置中。插销36设置用于在达到如在图14和15中示出的最终位置时,接合到锁入开口38a中,所述锁入开口设置在第二框架支柱9a的壁中。如果插销36锁入,则操作者可以放开在闭锁体40上的操纵元件41,因为所述闭锁体保持在锁入的位置中。所述闭锁体不可以相反于联锁方向v、亦即沿解锁方向e向上偏移。阻隔元件13在该位置中也不可以从第二框架支柱9a脱开,因为阻隔元件13通过联锁元件18的头部26保持在空隙25的缝隙形的区域中。弹簧元件30现在最大地预张紧。
69.为了脱开阻隔元件13,必须操纵操纵元件39,从而弹簧37将插销36再次拉到初始位置中(图16)。现在弹簧力f这样作用到闭锁体40上,使得闭锁体在图平面中向上相反于联锁方向v偏移。箭头e表示解锁方向e。弹簧力f和解锁方向e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向。
70.然而,缓冲缸体28抑制活塞杆29的拉出运动。活塞在缓冲缸体28中这样配置,使得活塞杆29虽然可以容易地压入,从而阻隔元件13可以快速地关闭,然而当活塞杆29应该再次从缓冲缸体28中拉出时,通过液压液体引起缓冲。这导致沿解锁方向e的运动的时间延迟。所述时间延迟可以通过粘性和活塞在缓冲缸体28内的构造控制。所述延迟时间为至少5秒。当活塞杆29再次处于解锁位置中,如其在图13中示出的,则联锁元件18以其加粗的头部26再次处于空隙25a的加宽的区域中。现在阻隔元件13可以再次被拉回并且整个装置被打开和贮藏。
71.附图标记列表
[0072]1ꢀꢀꢀ
飞机
[0073]2ꢀꢀꢀ
驾驶舱
[0074]3ꢀꢀꢀ
驾驶舱门
[0075]4ꢀꢀꢀ
通道
[0076]5ꢀꢀꢀ
wc空间
[0077]6ꢀꢀꢀ
飞机厨房
[0078]7ꢀꢀꢀ
用于阻止进入的装置
[0079]8ꢀꢀꢀ
第一框架支柱
[0080]9ꢀꢀꢀ
第二框架支柱
[0081]
9a
ꢀꢀ
第二框架支柱
[0082]
10
ꢀꢀ
8的紧固区段
[0083]
11
ꢀꢀ
8的铰链
[0084]
12
ꢀꢀ
8的容器
[0085]
13
ꢀꢀ
阻隔元件
[0086]
14
ꢀꢀ
阻隔支柱
[0087]
14a 阻隔支柱
[0088]
15
ꢀꢀ
阻隔物
[0089]
16
ꢀꢀ
把手
[0090]
17
ꢀꢀ
穿透开口
[0091]
18
ꢀꢀ
联锁元件
[0092]
19
ꢀꢀ
上面的框架部分
[0093]
20
ꢀꢀ
下面的框架部分
[0094]
21
ꢀꢀ
20上的手抓部
[0095]
22
ꢀꢀ
19上的举升缸
[0096]
23
ꢀꢀ
突出部
[0097]
24
ꢀꢀ
空隙
[0098]
25
ꢀꢀ
9中的空隙
[0099]
25a 40中的空隙
[0100]
26
ꢀꢀ
18的头部
[0101]
27
ꢀꢀ
延迟单元
[0102]
28
ꢀꢀ
缓冲缸体
[0103]
29
ꢀꢀ
28的活塞杆
[0104]
30
ꢀꢀ
弹簧元件
[0105]
31
ꢀꢀ
14上的支座
[0106]
32
ꢀꢀ
29上的支承体
[0107]
33
ꢀꢀ
卡锁凸起部
[0108]
34
ꢀꢀ
卡锁空隙
[0109]
35
ꢀꢀ
锁止元件
[0110]
36
ꢀꢀ
35的插销
[0111]
37
ꢀꢀ
35的弹簧
[0112]
38
ꢀꢀ
用于在9中的36的锁入开口
[0113]
38a 用于在14a中的36的锁入开口
[0114]
39
ꢀꢀ
操纵元件
[0115]
40
ꢀꢀ
闭锁体
[0116]
41
ꢀꢀ
40上的操纵元件
[0117]eꢀꢀꢀ
解锁方向
[0118]fꢀꢀꢀ
弹簧力
[0119]
s1 偏转轴
[0120]
s2 偏转轴
[0121]vꢀꢀ
联锁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