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2022-02-22 19:33: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一种病情容易反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控制率(49.2%)处于较低水平,患者的自我监测管理意识在糖尿病控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社区糖尿病患者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3-2020)”进行管理,其中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采用的是非个体化普及性宣教,定期复查血糖、随访等方法,由于执行效率低下、患者重视不足等因素成为糖控不良的主要原因。
3.症状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有关糖尿病症状研究及其与血糖的相关关系国内外研究极少,并且多数停留在“三多一少”的认识水平,但在十余年前的中医糖尿病研究和近期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调查中发现典型的“三多一少”临床症状已发生改变,原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改变以及早期诊断和用药有关。临床观察显示,及时进行血糖监测且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群体中有超过40%患者对自身症状改变与血糖值(空腹、餐后、hba1c)变化间的规律有一定认识,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呈个体化表现的症状特征,如饮水量增加、尿泡沫增多,皮肤瘙痒加剧等,随后查空腹或餐后血糖会升高,症状消失或减轻时下降,每位患者都有对自身症状变化与血糖波动相关性的体会;二是症状变化往往先于血糖波动,部分患者在意识到症状出现或加重的当时空腹或餐后血糖并无改变,随后才升高,延后的时间数小时或数天不等,症状减轻或缓解后血糖也是延后下降,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4.在当前的技术领域,症状监测的优点在于

症状是患者是时时刻刻的切身感受,比抽象的理化指标和理论宣传更具说服力,配合示例宣教能够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与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多种影响血糖监控因素的相关性小;

临床常见的情况往往是症状先于理化指标发生变化,是疾病的进展趋势的预示,这是由于病因作用于机体产生内环境改变,触发神经生理反应即症状的同时机体会启动代偿调节机能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至失代偿后理化指标才会产生改变。部分糖尿病患者症状先于血糖变化的特点,有利于做到早期预防及时干预。

症状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反映目前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符合患者因症状而就医检查的思维习惯,执行监测时依从性高;

在监测过程中会使患者了解自身特点的症状改变与血糖检测值间的相关规律,从而强化对糖尿病症状意义的认识。
5.中国专利文献:cn202022019306.5,申请日2019.09.12,专利名称为: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系统,该专利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笔式针的位移测量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连接到位移测量设备的移动设备;以及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到移动设备的远程服务器;位移测量设备将与位移相关的数据提供到移动设备,并且移动设备将数据的至少一部分传送到远程
服务器静态部分包括夹持笔式针的主体的夹持机构;移动部分包括夹持笔式针的致动器的夹持机构,该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系统。
6.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0311832.3,申请日2018.04.09,专利名称为: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从医疗数据中心获取的用户诊疗计划,在预设的监控周期内监测用户在预设时间的血糖值;信息处理装置将用户在预设时间的血糖值与用户诊疗计划中对应时间的血糖值阈值进行对比,并统计预设的监控周期内的对比结果;根据预设的监控周期内的对比结果,确定该监控周期内的血糖监控结果,向用户发送血糖监控结果对应的血糖调整计划,供用户执行血糖调整计划。
7.上述专利文献cn202022019306.5中的一种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系统,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连接到位移测量设备的移动设备,以及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到移动设备的远程服务器,实现了糖尿病管理的系统;而专利文献cn201810311832.3中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则通过在预设的监控周期内监测用户在预设时间的血糖值并与用户诊疗计划中对应时间的血糖值阈值进行对比,该发明能够根据用户诊疗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参数监测、提醒和执行干预,从而提高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进度和治疗效果。但是关于一种便捷、低成本、高依从性的糖尿病管控辅助模式,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水平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8.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便捷、低成本、高依从性的糖尿病管控辅助模式,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水平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捷、低成本、高依从性的糖尿病管控辅助模式,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水平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12.首先为每一位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由患者及家属保存的个人专用二维码,扫描后即进入该患者移动互联服务系统,服务系统由下列模块组成:
13.症状信息采集模块;
14.症状信息分析模块;
15.用户宣教模块。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症状信息采集模块,其步骤包括:
17.步骤1、确立与hba1c相关的目标自觉症状,包括:肢体沉重无力、肢体麻木或加重、眼干涩视物模糊或加重、易饥欲食、口干渴并喜饮、皮肤瘙痒或加重、口粘腻或口苦、怕热、皮肤瘙痒、夜间或醒时出汗、情绪低落、头晕、大便常干结、尿有泡沫或增多、夜尿》2次;
18.步骤2、采集患者经症状界面选择上述症状的中的阳性症状。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症状信息分析模块对目标自觉症状进行评估的方
法,步骤包括:
20.步骤1、通过实例分析,建立hba1c与目标自觉症状间的关联方程:hba1c=6.209 0.646肢体沉重无力 0.355肢体麻木或加重 0.809眼干涩视物模糊或加重 0.817易饥欲食 0.942口干渴喜饮 0.744口粘腻或口苦 0.565怕热 0.305皮肤瘙痒 0.455夜间或醒时出汗 0.804情绪低落 0.293头晕 0.353大便常干结 0.745尿有泡沫或增多 0.654夜尿》2次;
21.步骤2、设定hba1c计算值由低到高的预警等级。
2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用户宣教模块将宣教信息返回用户端,内容包括:对目标症状症状信息分析的结果和预警提示、进一步诊疗措施提示、针对该患者症状分析后关联的宣教文章、视频。
23.一种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监测症状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24.s1、确立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的目标自觉症状,采集患者通过症状界面选择的目标自觉症状;
25.s2、与症状信息采集模块相连,通过建立hba1c值与目标自觉症状间关联方程,对采集的症状进行评估并分级预警;
26.s3、症状信息分析模块相连,将推送评估结果、建议以及宣教文章、视频等返回用户端宣教界面。
27.本发明优点在于:
28.1、症状是患者时时刻刻的切身感受,比抽象的理化指标和理论宣传更具说服力,配合个体化定制的示例宣教更能够引起患者的重视,并且不受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多种影响血糖监控因素的制约。
29.2、临床常见的情况往往是症状先于理化指标发生变化,是疾病进展趋势的预示,通过症状监测,使患者了解自身血糖变化与自觉症状间的相关性,更有利于血糖升高及并发症发展趋势的控制。
30.3、症状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反映目前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符合患者因症状而就医检查的思维习惯,执行监测的依从性高。因此,症状监测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执行力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的辅助模式。
附图说明
31.附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33.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34.1.症状信息采集模块
ꢀꢀꢀꢀꢀꢀꢀꢀꢀꢀꢀ
2.症状信息分析模块
35.3.用户宣教模块
36.实施例1
3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38.首先为每一位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由患者及家属保存的个人专用二维码,二维码
依据身份证号或医保卡号等制作具有唯一识别特征,可在门诊等场所或授权自行在网上建立,扫码后即进入该患者移动互联服务系统。糖尿病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应用手机等互联网设备存在较多困难,这种设计极大方便周围护理人员及亲属为其服务。
39.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服务系统由下列模块组成:
40.症状信息采集模块1,其步骤包括:
41.步骤1、确立与hba1c相关的目标自觉症状。
42.目标自觉症状的设计过程通过参考2型糖尿病中医阴虚、气虚、阳虚、血瘀、湿热、痰湿、气滞等常见证候的症状特征以及相关文献和专家临床经验制定,共计46组症状,经应用德尔菲法选择排序靠前的18组症状作为调查的目标自觉症状(表1),症状描述达到普通文化水平的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感知的程度,其中7组症状采用最小化证候内涵的症状组设计,即按症状不同特征细分数个分症状。
43.通过调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中713例成年(>18岁并有1次以上因糖尿病就诊的门诊或住院记录,其诊断标准符合指南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自觉症状,定义hba1c≥6.5%判别为血糖控制不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hba1c的间相关关系,以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44.表1
45.[0046][0047]
注:

:p《0.05
[0048]
提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者作为目标自觉症状,包括:肢体沉重无力、肢体麻木或加重、眼干涩视物模糊或加重、易饥欲食、口干渴并喜饮、皮肤瘙痒或加重、口粘腻或口苦、怕热、皮肤瘙痒、夜间或醒时出汗、情绪低落、头晕、大便常干结、尿有泡沫或增多、夜尿》2次等。
[0049]
步骤2、采集患者经服务系统症状界面选择的上述症状中的阳性症状。
[0050]
症状信息分析模块2:与症状信息采集模块相连,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步骤包括:
[0051]
步骤1、建立目标自觉症状建立与hba1c间的回归方程,并经参数调整和回溯验证,最终得出hba1c值与目标自觉症状间关联方程:
[0052]
hba1c=6.209 0.646肢体沉重无力 0.355肢体麻木或加重 0.809眼干涩视物模糊或加重 0.817易饥欲食 0.942口干渴喜饮 0.744口粘腻或口苦 0.565怕热 0.305皮肤瘙痒 0.455夜间或醒时出汗 0.804情绪低落 0.293头晕 0.353大便常干结 0.745尿有泡沫或增多 0.654夜尿》2次。hba1c在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简称指南)”中列为2型糖尿病诊断和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标准。
[0053]
步骤2、设定hba1c计算值由低到高的预警等级。对方程计算出的相关hba1c值从6.20至14.05建立由白至红色至绛色的色阶显示,以此表达警示提醒。
[0054]
用户宣教模块3:与症状信息分析模块相连,将宣教信息返回用户端宣教界面。包括:对目标症状症状信息分析的结果和预警显示、进一步诊疗措施提示、针对该患者症状分析后的宣教如与阳性症状关联的并发症发展趋势进行说明的文章、视频等。
[0055]
示例1:一66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表现双侧手指麻木、双下肢沉重乏力、口渴并饮水量增加、尿中泡沫较前时增加、夜尿次数3次,根据方程计算相关hba1c值:6.209 0.355 0.646 0.942 0.745 0.654=9.551,患者通过用户界面选择症状后,即显示血糖控制不良红色预警,建议栏中提醒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由于肢体麻木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表现、泡沫尿和夜尿增加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密切相关,宣教内容部分会推送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肾病病变相关的症状与发展过程文章和病变视频,这种针对性的宣教可以引起
患者足够重视。
[005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目标症状仅是当前病例调查后选取的症状,未来随着研究病例数的增加,调查症状数量包括非症状依据也会随之增加,所形成的血糖与症状间的方程,包括症状和相应参数也会随之改变。
[0057]
与现有社区糖尿病管理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

症状是患者时时刻刻的切身感受,比抽象的理化指标和理论宣传更具说服力,配合个体化定制的示例宣教更能够引起患者的重视,并且不受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多种影响血糖监控因素的制约;

临床常见的情况往往是症状先于理化指标发生变化,是疾病进展趋势的预示,通过症状监测,使患者了解自身血糖变化与自觉症状间的相关性,更有利于血糖升高及并发症发展趋势的控制;

症状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反映目前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符合患者因症状而就医检查的思维习惯,执行监测的依从性高。因此,症状监测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执行力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的辅助模式。
[00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