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层弹力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0:4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力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弹力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纺织品的服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由于弹性织物不仅使穿着者活动自由、灵活,而且能适应各种体型,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所以应用日益广泛,发展迅速,但是现有的弹性面料舒适性较差,对于皮肤比较娇嫩的孩童来说,穿着感受比较差,而且透气性也不够好,易闷热。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包括基面,所述基面顶部外壁缝接有第一弹力层,且第一弹力层顶部外壁缝接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包括防水涂层和防水涂层底部外壁复合有涤纶面,且涤纶面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壁固定有包裹囊,且包裹囊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所述基面底部外壁缝接有第二弹力层,且第二弹力层底部外壁缝接有亲肤层。
6.优选的,所述亲肤层是由棉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而成。
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力层包括相互交织的弹力纤维和弹力纤维相交处夹层内壁设有弹力腔,且弹力腔内壁安装有弹力筋。
8.优选的,所述防水涂层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9.优选的,所述基面、第一弹力层、防水透气层、第二弹力层和亲肤层通过经线和纬线相缝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设计的双层弹力面料,通过亲肤层提高面料舒适性和穿着感,通过防水透气层的防水涂层可以在提高的面料的防水性,通过透气孔和包裹囊内部安装的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除味效果,通过设置的两层弹力层可以提高的面料的弹性和延展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的第一弹力层结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的防水透气层结构剖视图。
15.图中:1基面、2第一弹力层、201弹力纤维、202弹力腔、203弹力筋、3防水透气层、301防水涂层、302透气孔、303包裹囊、304活性炭颗粒、305涤纶面、4第二弹力层、5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参照图1-3,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包括基面1,所述基面1顶部外壁缝接有第一弹力层2,且第一弹力层2顶部外壁缝接有防水透气层3,所述第一弹力层2包括相互交织的弹力纤维201和弹力纤维201相交处夹层内壁设有弹力腔202,且弹力腔202内壁安装有弹力筋203,所述防水透气层3包括防水涂层301和防水涂层301底部外壁复合有涤纶面305,且涤纶面305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302,所述防水涂层301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透气孔302内壁固定有包裹囊303,且包裹囊303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304,所述基面1底部外壁缝接有第二弹力层4,且第二弹力层4底部外壁缝接有亲肤层5,所述亲肤层5是由棉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基面1、第一弹力层2、防水透气层3、第二弹力层4和亲肤层5通过经线和纬线相缝接,通过亲肤层5提高面料舒适性和穿着感,通过防水透气层3的防水涂层301可以在提高的面料的防水性,通过透气孔302和包裹囊303内部安装的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304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除味效果,通过设置的两层弹力层可以提高的面料的弹性和延展性。
18.工作原理:当使用者使用该台设备时,在穿着使可以通过亲肤层5提高面料舒适性和穿着感,当遇到阴雨天气时通过防水透气层3的防水涂层301可以在提高的面料的防水性,并且在运动时可以通过透气孔302和包裹囊303内部安装的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304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除味效果,通过设置的两层弹力层可以提高的面料的弹性和延展性。
1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包括基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1)顶部外壁缝接有第一弹力层(2),且第一弹力层(2)顶部外壁缝接有防水透气层(3),所述防水透气层(3)包括防水涂层(301)和防水涂层(301)底部外壁复合有涤纶面(305),且涤纶面(305)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302),所述透气孔(302)内壁固定有包裹囊(303),且包裹囊(303)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304),所述基面(1)底部外壁缝接有第二弹力层(4),且第二弹力层(4)底部外壁缝接有亲肤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5)是由棉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层(2)包括相互交织的弹力纤维(201)和弹力纤维(201)相交处夹层内壁设有弹力腔(202),且弹力腔(202)内壁安装有弹力筋(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301)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1)、第一弹力层(2)、防水透气层(3)、第二弹力层(4)和亲肤层(5)通过经线和纬线相缝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弹力面料,属于弹力面料技术领域,针对透气和舒适性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基面,所述基面顶部外壁缝接有第一弹力层,且第一弹力层顶部外壁缝接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包括防水涂层和防水涂层底部外壁复合有涤纶面,且涤纶面顶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壁固定有包裹囊,且包裹囊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本实用新型通过亲肤层提高面料舒适性和穿着感,通过防水透气层的防水涂层可以在提高的面料的防水性,通过透气孔和包裹囊内部安装的等距离分布的活性炭颗粒可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除味效果,通过设置的两层弹力层可以提高的面料的弹性和延展性。可以提高的面料的弹性和延展性。可以提高的面料的弹性和延展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沙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独创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