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文件加密的一种方法与实施与流程

2022-02-23 01:21: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0001]“文件加密的一种方法与实施”,旨在提高文件加密的强度,保护文件安全,属于数据信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对文件进行加密,必须采用一定的“密码算法”,“密码算法”是文件加密方法中的核心。在一个文件加密方法中一般都只对文件加密,采用单一的一种“密码算法”,不会采用两种“密码算法”。如,公开号为cn106878013b的专利在其摘要中阐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件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初始密码;读取所述文件中待加密数据;取所述文件中已加密数据长度,基于所述初始密码和所述已加密数据长度计算得到加密密码;使用所述加密密码对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通过加密密码对文件中的每个字节进行加密,较于传统的加密方法而言,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密码被破解的难度,提升了数据安全性。”从摘要可知,该专利介绍了对文件本身的加密过程,即一种对文件加密的密码算法,该专利仅涉及这一种密码算法。但是,与该专利不同,本发明对文件加密的方法采用了两种“密码算法”,一种是对称密码,另一种是非对称密码。前者负责对文件本身加密,后者负责在必要时对加密中使用的“密钥”进行加密。当文件在网络上传送时,本发明中文件加密方法不但可以对文件加密,还可以对文件加密用的“密钥”加密,可简称之为“双加密”。“文件”加密之前称为“明文”,加密之后称为“密文”。经过本发明文件加密方法“双加密”之后,第三方要破译“密文”,就务必先破译被加密了的“密钥”,否则要破译“密文”是难上加难。因此,本发明中的“双加密”增加了第三方破译“密文”的难度,提高了文件加密的强度,可更有效地保护文件的安全。再则,在文件安全系统中,常用的实现方式分为静态加密方式和动态加密方式两种。动态加密方式(也称实时加密,透明加密),是指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动态)自动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操作。静态加密方式是指在加密期间,待加密的数据处于未使用状态(静态),这些数据一旦加密,在使用前,需首先通过静态解密得到明文,然后才能使用。目前市场上许多加密软件产品就属于这种加密方式,本发明对文件的加密,也属于静态加密方式。文件加密,属于数据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是这个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市场上有广泛的需求,机关、企业的机要文件需要安全保护,个人隐私也需要安全保护,所以,不仅机关、企业有需求,个人也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对文件加密的方法采用了两种“密码算法”,其中一种是“流密码”,属于对称密码,负责对文件加密。本发明中“流密码”是通过分形中的曼德勃罗图形来生成的。曼德勃罗特图形是分形中最奇异、最瑰丽的图形。曼德勃罗图形看上去,有的地方像海岸线,有的地方像燃烧的火焰,而且,不管把图形放大多少倍,都能看到更加复杂的局部,这些局部图形与整体图形虽不完全相同,但又有某种相似之处。它的这些特征完全符合“流密码”的要求,且增加了“流密码”的加密强度。曼德勃罗图形产生于一个二次项迭代式:
[0004]zi 1
=z
i2
c(i=0,1,2,3...)
[0005]
其中zi和c都是复数。对于每一个c,从z=0 0i开始计算,如果序列zi(i=0,1,2,3...)收敛,则复数c存在于曼德勃罗特图形之中,满足该条件的所有复数c构成的集合就是曼德勃罗图形。
[0006]
本发明中文件加密方法采用的第二种“密码算法”是非对称密码,即密码sm2,负责对加密中使用的“密钥”进行加密。相对于rsa,sm2是一种更先进更安全的“密码算法”。本发明中密码sm2的实现,建立在大数库miracl基础之上,借用了一个平台将包含在几十个文件中的库函数生成为一个“动态链接库”,再加载之。
[0007]
本发明的文件加密方法既可对文件加密,又可对“密钥”进行加密,简称之为“双加密”。“文件”加密之前称为“明文”,加密之后称为“密文”。文件经过“双加密”之后,第三方要破译“密文”,务必先破译被加密了的“密钥”,否则破译“密文”难上加难。也就是说,破译“密文”要经过两道门槛。因此,本发明对文件“双加密”,增加了第三方破译“密文”的难度,更加提高了文件加密的强度,更有效地保护了文件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文件加密的一种方法与实施”实施框图,框图中的小方框编有序号1、2、3
……
,这些小方框分别称为方框1、方框2、方框3
……
。框图的左边设为甲方,右边设为乙方。假设甲方要将“文件”(称为“明文”)在网络上安全地传送给乙方,过程如下:第一步,乙方使用“公钥”对文件加密所使用的“密钥”进行加密,由方框1、方框2、方框3、方框4和方框5完成,其中方框1是“非对称密码公私钥对生成器”,生成器每次生成一对公钥私钥,方框4是“非对称密码加密模块”,负责对“密钥”加密,方框5是加密后的密钥;第二步,乙方将“加密后的密钥”传送给甲方;第三步,甲方使用公钥私钥对中相应的私钥对“加密后的密钥”解密,由方框6、方框7、方框8和方框9完成,方框8是“非对称密码解密模块”,负责对“加密后的密钥”解密,方框9是解密后的“密钥”;第四步,甲方使用解密后的“密钥”[0009]
对文件加密,由方框10、方框11和方框12完成,方框11是“对称密码加密模块”,负责对文件加密,方框12是文件加密后的结果“密文”;第五步,甲方将“密文”传送给乙方;第六步,乙方将“密文”解密为“明文”,由方框13和方框14完成,方框13是“对称密码解密模块”负责“密文”解密,方框 14是解密后的“明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1、本发明中文件加密方法采用的“流密码”,属于对称密码,负责对文件加密。本发明中“流密码”是通过分形中的曼德勃罗图形来生成的。曼德勃罗图形产生于一个二次项迭代式:
[0011]zi 1
=z
i2
c(i=0,1,2,3...)
[0012]
其中zi和c都是复数.对于每一个c,从z=0 0i开始计算,如果序列zi(i=0,1,2,3...)收敛,则复数c存在于曼德勃罗图形之中,满足该条件的所有复数c构成的集合就是曼德勃罗图形。
[0013]
2、本发明中文件加密方法采用的第二种“密码算法”是非对称密码sm2。sm2是国标密码,相对于rsa, sm2更先进更安全。本发明中密码sm2建立在大数库miracl基础之上,运
用一个平台将包含在几十个文件中的库函数生成为一个“动态链接库”,加载这个“动态链接库”之后再引用库函数。下面是公钥私钥生成器的部分代码:
[0014]
(dlldemoapiproc34)(123,q1);
[0015]
(dlldemoapiproc10)(30,q1,ptr,true);
[0016]
(dlldemoapiproc2)(q1,ptr);
[0017]
(dlldemoapiproc34)(0,p);
[0018]
(dlldemoapiproc34)(0,a);
[0019]
(dlldemoapiproc34)(0,b);
[0020]
(dlldemoapiproc34)(0,n);
[0021]
(dlldemoapiproc34)(0,x);
[0022]
(dlldemoapiproc34)(0,y);
[0023]
(dlldemoapiproc34)(0,key1);
[0024]
(dlldemoapiproc2)(p,cfig-》p);
[0025]
(dlldemoapiproc2)(a,cfig-》a);
[0026]
(dlldemoapiproc2)(b,cfig-》b);
[0027]
(dlldemoapiproc2)(n,cfig-》n);
[0028]
(dlldemoapiproc2)(x,cfig-》x);
[0029]
(dlldemoapiproc2)(y,cfig-》y);
[0030]
(dlldemoapiproc3)(a,b,p,mr_projective);g=epoint_init();
[0031]
pb=epoint_init();
[0032]
(dlldemoapiproc6)(time(null) seed_const);
[0033]
(dlldemoapiproc7)(n,key1);
[0034]
(dlldemoapiproc8)(key1,g,pb);
[0035]
(dlldemoapiproc9)(pb,x,y);
[0036]
*wxlen=(int)(dlldemoapiproc10)(0,x,(char*)wx,false);
[0037]
*wylen=(int)(dlldemoapiproc10)(0,y,(char*)wy,false);
[0038]
*privkeylen=(int)(dlldemoapiproc10)(0,key1,(char*)privkey,false);
[0039]
(dlldemoapiproc11)(key1);
[0040]
(dlldemoapiproc11)(p);
[0041]
(dlldemoapiproc11)(a);
[0042]
(dlldemoapiproc11)(b);
[0043]
(dlldemoapiproc11)(n);
[0044]
(dlldemoapiproc11)(x);
[0045]
(dlldemoapiproc11)(y);
[0046]
(dlldemoapiproc12)(g);
[0047]
(dlldemoapiproc12)(pb);
[0048]
3、本发明中文件加密方法已用c语言编程实现,并进行了大量测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