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1:19: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像磁场均匀区域的大小是有限的,扫描成像时,如果超出此区域,那么图像就会发生变形、伪影、信噪比低、均匀度差等问题。为得到更好的图像,需要将病灶、线圈 都放置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场均匀区域内。为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将病人的病灶及线圈放置到磁场的均匀区域,磁共振成像系统一般都配备定位装置,比如激光灯定位、标尺定位等等。使用激光灯定位虽然方便,激光的能量也不高,但是如果直接照射到患者的眼睛,还是有一定的不舒适情况,如果照射时间过长,对患者眼睛可能也会有一定的伤害。标尺定位,虽然比激光定位安全,但是每次定位,都需要记录初始定位的位置,再移动固定的距离到均匀区域,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磁共振系统中线圈定位装置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及操作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其中,第一定位组件具有第一光纤传感组件且设置在接收线圈的上方,用于将人体的病灶与接收线圈进行初步定位;第二定位组件具有第二光纤传感组件且设置在外壳上位于磁体下方的侧壁上;第三定位组件具有反光标识且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相对应的位置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相配合,以确定所述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磁场均匀区域中。
5.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位于屏蔽舱对接部的预设位置处,且该预设位置位于磁场均匀区域的中心延长线上。
6.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光纤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第一发射光纤、第一接收光纤和第一光纤镜头;其中,
7.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发射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一接收光线的第一端相连接;
8.所述第一发射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收光纤的第二端熔接;
9.所述第一光纤镜头设置在所述发射光纤和所述接收光线的熔接端。
10.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光纤镜头设置于所述屏蔽舱对接部的中心处且位于所述磁场均匀区域的中心延长线上。
11.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其中,
12.各所述第二光纤传感组件均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用以分别识别人体不同部位
的病灶。
13.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二光纤传感组件包括:第二光纤放大器、第二发射光纤、第二接收光纤和第二光纤镜头;其中,
14.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二发射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接收光线的第一端相连接;
15.所述第二发射光纤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收光纤的第二端熔接;
16.所述第二光纤镜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光纤和所述第二接收光线的熔接端。
17.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光源为led光源。
18.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若干反光标识;其中,
19.相邻两个所述反光标识的间距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中相邻两个光纤传感组件的间距相等。
20.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还包括:控制器;其中,
2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中的各第二光纤放大器的光反射信号,并在各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光反射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阈值相一致时,确定对应的所述人体的病灶部位进入所述磁场均匀区域中;
22.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中的第一光纤传感组件的光反射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的光反射信号强度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屏蔽舱罩处于关闭状态。
23.进一步地,上述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状态指示灯,用以指示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所述磁场均匀区域中。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实现人体的病灶与接收线圈进行初步定位,避免了每次定位都需要记录初始定位位置的繁杂操作;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中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中的反光标识相配合,以确定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磁共振系统的均匀区域中,操作便捷,且在实现病灶定位的同时,还能检测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屏蔽舱罩是否关闭,从而有利于保证磁共振系统的检测精准性。
附图说明
2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第一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中第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线圈定位装置对患者进行初步定位的侧视图;
30.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线圈定位装置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的侧视图;
31.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线圈定位装置对患者颈部进行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3.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组件1、第二定位组件2和第三定位组件3;其中,第一定位组件1具有第一光纤传感组件11且设置在接收线圈4的上方,用于将人体的病灶与接收线圈4进行初步定位;第二定位组件2具有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且设置在外壳5上位于磁体6下方的侧壁上;第三定位组件3具有反光标识31且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4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相对应的位置上,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相配合,以确定所述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磁场均匀区域中。
34.具体而言,人体躺卧于磁共振系统的床板7上,将接收线圈4套设在人体的病灶部位,实际中,根据人体的病灶部位选择相应的接收线圈4。第一定位组件1位于屏蔽舱对接部9的预设位置处,且该预设位置位于磁场均匀区域的中心延长线上。第一定位组件1中的第一光纤传感组件11,通过向接收线圈4中发射光斑,以便操作者判断人体的病灶定位点是否与接收线圈4的定位标记对准,从而便于将承载人体的床板7与磁共振系统锁定后开始进行病灶的定位及扫描。
35.由于第一定位组件1与第二定位组件2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通过第一定位组件1将人体的病灶与接收线圈4上的定位光圈进行初步定位,即可找准初始基准点,对于每台磁共振系统而言,就能确定床板7的推动距离使得病灶对准磁场均匀区域。
36.第二定位组件2中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可以设置在外壳5上靠近磁场均匀区域的位置,能够通过光反射的原理识别到接收线圈4中的病灶是否进入磁场均匀区域。
37.第三定位组件3中可以对应设置有反光标识,以便于与第二定位组件2中的光纤传感组件相配合。
38.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控制器(图中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中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的光反射信号,并在各光纤传感组件的光反射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阈值相一致时,确定对应的所述人体的病灶部位置于磁场均匀区域中;这里的第一预设阈值范围可以根据接收线圈4的反光强度及第三定位组件3中的定位标识的反光强度确定。
39.所述控制器还可以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中的第一光纤传感组件11的光反射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光纤传感组件11的光反射信号强度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屏蔽舱罩10处于关闭状态。该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可以根据病灶部位的定位点与屏蔽舱罩10的光反射强度确定。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5上设置有状态指示灯8,用以指示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所
述磁场均匀区域中。
41.具体而言,状态指示灯8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可以向状态指示灯8发送状态指示信号,从而控制状态指示灯8将相应的位置信号灯点亮,以便于操作者观察病灶是否置于磁场均匀区域中。
42.上述显然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实现人体的病灶与接收线圈进行初步定位,避免了每次定位都需要记录初始定位位置的繁杂操作;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中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中的反光标识相配合,以确定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磁共振系统的均匀区域中,操作便捷,且在实现病灶定位的同时,还能检测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屏蔽舱罩是否关闭,从而有利于保证磁共振系统的检测精准性。
43.参阅图2,所述第一光纤传感组件11包括: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第一发射光纤112、第一接收光纤113和第一光纤镜头114;其中,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发射光纤1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一接收光线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发射光纤1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收光纤113的第二端熔接;所述第一光纤镜头114设置在所述发射光纤和所述接收光线的熔接端。其中:
44.第一发射光纤112与第一接收光纤113可以为同种类型的光纤。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光源可以为led光源,其具有发射led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功能,根据接收到反射光线的强度及设定的光线强度阈值,确定是否检测到物体,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光线强度阈值需要根据人体病灶部位定位点及屏蔽舱罩10自身的光反射强度来确定,以便于在整个定位操作完毕后,检测屏蔽舱罩10是否关闭。 本实施例中,病灶部位定位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病灶部位未头部,那么可以选择眉心作为病灶部位的定位点。
45.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纤镜头114设置于所述屏蔽舱对接部9的中心处且位于所述磁场均匀区域的中心延长线上,以便与接收线圈4上的定位光圈对准。
46.为了避免进入第一光纤镜头114的光纤过于发散,第一定位组件1中,第一光纤镜头1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光纤聚焦镜头115,其具有将发散光准直、聚焦的作用,避免光的发散,导致光线面积过大的问题,方便人眼观察、定位,以及提高光亮度,增加接收光强度。实际中,第一光纤聚焦镜头115可以与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固定件相连接。
47.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其中,各所述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均穿设于所述外壳5的侧壁,用以分别识别人体不同部位的病灶。
48.具体而言,磁共振系统的外壳5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道,用以容置各光纤传感组件。第二定位组件2中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的数量根据病灶部位的数量进行确定,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在外壳5侧壁上的穿设位置根据不同类型的磁共振系统进行确定。实际中,各光纤传感组件靠近磁场均匀区域设置;优选的,各光纤传感组件可以靠近磁场均匀区域的中心区域分布。
49.参阅图3,所述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包括: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第二发射光纤212、第二接收光纤213和第二光纤镜头214;其中,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二发射光纤2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二接收光纤21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发射光纤2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收光纤213的第二端熔接;所
述第二光纤镜头214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光纤212和所述第二接收光线的熔接端。
50.具体而言,第二发射光纤212与第二接收光纤213可以为同种类型的光纤。优选的,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光源为led光源,其具有发射led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功能,根据接收到反射光线的强度及设定的光线强度阈值,确定是否检测到物体,本实施例中,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光纤强度阈值需要根据第三定位组件3及接收线圈4自身的光反射强度来确定。
5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纤传感组件21还包括:第二光纤聚焦镜215头;其中,所述第二光纤聚焦镜215头与所述第二光纤镜头214的固定件相连接,用以对进入所述第二光纤镜头214的发散光线进行准直和聚焦。
52.具体而言,每个第二光纤镜头2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光纤聚焦镜215,其具有将发散光准直、聚焦的作用,避免光的发散,导致光线面积过大的问题,方便人眼观察、定位,以及提高光亮度,增加接收光强度。实际中,第二光纤聚焦镜215可以与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固定件相连接。
53.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纤放大器111和第二光纤放大器211均采用led光源,而非激光光源,而且光强度较弱,即使直接照射到人的眼睛,也不会使人的眼睛受到伤害,保证了人体的安全性。
54.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三定位组件3包括:若干反光标识31;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反光标识31的间距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中相邻两个光纤传感组件的间距相等。
55.具体而言,反光标识31可以为条状或板状结构,反光标识31可以粘贴在接收线圈4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在接收线圈4上。反光标识31的数量根据病灶的数量确定,例如在有头部和颈部两个病灶的情况下,可以将线圈套设在相应的病灶部位处。反光标识31作为定位标记,其具有较高的反射光的能力,相对于反光标识31周围的反射面,反射光强较大,能够使第二光纤放大器211接收到的光强高于设定的阈值,从而识别出标记,即识别出接收线圈4是否进入磁场均匀区域。第三定位组件3中的反光标识31设置在接收线圈4上与磁共振系统外壳5上设置有光纤传感组件穿设通道的侧壁相靠近的一侧。反光标识31的数量与第二定位组件2中的光纤传感组件的数量保持一致。相邻的两个反光标识31的间距确定,在通过其中一个反光标识31对病灶在磁场均匀区域中进行定位后,即可明确床板的移动距离,以进行另一个病灶在磁场均匀区域中的定位操作。
56.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2可以包括: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图1中右侧)和第二组光纤传感组件(图1中左侧)。第三定位组件3对应包括:头部反光标识(图1中左侧)和颈部反光标识31(图1中右侧)。其中,头部反光标识位于线圈上靠近头部的位置,颈部反光标识位于线圈上靠近颈部的位置。
57.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2中的各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光反射信号,并在各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211的光反射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阈值相一致时,确定对应的所述人体的病灶部位进入所述磁场均匀区域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相连,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中的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光反射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光反射信号强度超出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屏蔽舱罩10处于关闭状态。
58.以病灶部位是人体的头部和颈部为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装置的工作过程如
下:
59.参阅图4,首先打开屏蔽舱罩10,将患者的眉心对准第一定位组件1的第一光纤镜头114发射的光斑,然后将接收线圈4套于患者头部,使光斑对准接收线圈4上的定位标识并将接收线圈4与床板7锁定,这样即可完成患者、接收线圈4和磁共振系统的初步定位;
60.参阅图5,图中与反光标识31对应处的直线代表第二光纤传感组件的第二光纤放大器发出的光线,待患者定位后,推动床板7带动患者和接收线圈4向磁体6内部移动,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二组光纤传感组件实时获取光反射信号,当接收线圈4上的头部反光标识31对准磁共振系统外壳5上的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时,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会向控制器发送光信号,控制器判断出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获取的光反射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阈值一致,此时,确认完成患者头部在磁场均匀区域内扫描定位,可以进行磁共振扫描;相应的,控制器向状态显示灯发送信号,以显示正在进行头位扫描;
61.参阅图6,图中与反光标识31对应处的直线代表第二光纤传感组件的第二光纤放大器发出的光线,待患者定位后,推动床板7带动患者和接收线圈4向磁体6内部移动,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二组光纤传感组件实时获取光反射信号,当接收线圈4上的头部反光标识对准磁共振系统外壳5上的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且接收线圈4上的颈部反光标识对准磁共振系统外壳5上的第二组光纤传感组件时,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二组光纤传感组件会均向控制器发送光信号,控制器判断出第一组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二组光纤传感组件获取的光反射信号强度均与第一预设阈值一致,此时,确认完成患者颈部在磁场均匀区域内扫描定位,可以进行磁共振扫描;相应的,控制器向状态显示灯发送信号,以显示正在进行颈位扫描;
62.头部或颈部定位操作完成以后,且关闭屏蔽舱后,屏蔽舱罩10会把光反射到第一光纤放大器111中,进而超过第一光纤放大器111的设定阈值,实现屏蔽状态的检测,进而可实现提示操作人员,避免忘记关闭屏蔽舱。
63.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磁共振系统的线圈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实现人体的病灶与接收线圈进行初步定位,避免了每次定位都需要记录初始定位位置的繁杂操作;通过第二定位组件中的第二光纤传感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中的反光标识相配合,以确定人体的病灶是否置于磁共振系统的均匀区域中,操作便捷,且在实现病灶定位的同时,还能检测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屏蔽舱罩是否关闭,从而有利于保证磁共振系统的检测精准性。
6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