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3:2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术后伤口的恢复是疾病恢复的关键之一,伤口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整体的疾病治疗,在手术缝合之前,对伤口进行盐水、双氧水或碘伏等消毒制剂的冲洗,其目的就是要去除伤口内的细菌和异物,术后对它的缝合目的是减少伤口的张力,这对伤口的愈合以及减小瘢痕是十分必要的。
3.现在的创口的保护装置多为一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创口保护装置需要病患直接穿戴在身体上,在医生进行后期的治疗及涂药过程中,需要病患反复的穿戴及拆卸,导致在伤口特别是胸外伤口治疗过程中舒适性降低,更容易造成伤口的崩裂,并且创口保护装置主要通过纱布对伤口进行缠绕,难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对按压及保护的范围进行调节,导致在长时间的保护过程中,会影响伤口附近的皮肤呼吸,导致局部的皮肤发生红肿的情况,进而导致伤口容易发炎情况发生。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创口保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创口保护装置需要病患直接穿戴在身体上,需要病患反复的穿戴及拆卸,创口保护装置主要通过纱布对伤口进行缠绕,难以根据患者的体型对按压及保护的范围进行调节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矩形保护盘,其外侧嵌套连接有创口护理板,且创口护理板的外侧热压合连接有塑胶扣带,所述塑胶扣带的外侧嵌套连接有纽扣,矩形保护盘,其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合金扣环,且合金扣环的外侧嵌套连接有a束腰带,包括:b束腰带,其外侧缝合连接有魔术贴,横向托板,其安装固定在创口护理板的内部,且横向托板的外侧贯穿开设有螺纹孔;驱动电机,其安装在矩形保护盘内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一侧轴连接有鼓风扇叶,所述矩形保护盘的外侧贯穿开设有排气孔,且矩形保护盘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储液冰袋。
7.优选的,所述矩形保护盘与创口护理板通过纽扣与塑胶扣带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塑胶扣带呈矩形分布在创口护理板的外侧,并且创口护理板为聚乙烯材质。
8.优选的,所述b束腰带与a束腰带胶合为一体式结构,且b束腰带的厚度小于a束腰带厚度,并且a束腰带为橡胶材质,利用b束腰带与a束腰带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方便对按压结构进行定位。
9.优选的,所述横向托板的外侧包括有a保护基盘和b保护基盘;a保护基盘,其正下
方嵌套连接有矩形导轨,且a保护基盘的外侧嵌套连接有a加压气囊,所述a保护基盘的外侧连接有驱动气泵;b保护基盘,其外侧粘接固定有b加压气囊,且b加压气囊的上表面开设有置药凹槽,利用b加压气囊对药棉进行固定,便于定期对患者创口进行治疗消毒。
10.优选的,所述a保护基盘与a加压气囊通过矩形导轨与横向托板构成滑动结构,且a保护基盘的纵截面为圆台形结构,并且a保护基盘与a加压气囊相互贴合,利用a加压气囊在装置外侧进行移动,根据创口位置进行相应的移动。
11.优选的,所述b保护基盘与创口护理板通过横向托板和螺纹孔连接,且横向托板交错分布在b保护基盘外侧,利用创口护理板对b保护基盘的底部进行定位,避免b保护基盘发生偏移情况。
12.优选的,所述排气孔等间距分布在矩形保护盘的外侧,且矩形保护盘与b 束腰带为相互平行,利用排气口对装置下方的皮肤进行通风操作,避免长时间不通风影响皮肤坏死。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
14.1.采用矩形导轨及横向托板,利用矩形导轨对横向托板的底部进行定位导向,根据患者的创口的部位对横向托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提升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按压保护的灵活性,利用横向托板分别对不同类型的b保护基盘与a 保护基盘进行定位,根据伤口的尺寸对其类型选择及固定,避免a保护基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情况,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15.2.采用锥形齿轮及b保护基盘,利用b保护基盘对设备的外侧进行定位,根据患者的创口的位置对b保护基盘的位置进行调节,b保护基盘通过外侧的加压气囊对创口进行加压保护,根据患者的体型和伤口的大小对加压气囊的尺寸进行调节,利用锥形齿轮带动两侧的鼓风扇叶进行转动,鼓风扇叶加速空气的流动的速度,便于皮肤进行呼吸处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创口护理板背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a保护基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形保护盘正剖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矩形保护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矩形保护盘;2、创口护理板;3、塑胶扣带;4、纽扣;5、合金扣环;6、a束腰带;7、b束腰带;8、魔术贴;9、横向托板;91、a保护基盘;92、a加压气囊;93、b保护基盘;94、b加压气囊;95、置药凹槽;96、矩形导轨;97、驱动气泵;10、螺纹孔;11、驱动电机;12、锥形齿轮;13、鼓风扇叶;14、排气孔;15、储液冰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矩形保护盘1,其外侧嵌套连接有创口护理板2,且创口护理板2的外侧热压合连接有塑胶扣带3,塑胶扣带3的外侧嵌套连接有纽扣4,矩形保护盘1,其左右两侧焊接固定有合金扣环5,且合金扣环5 的外侧嵌套连接有a束腰带6,包括:
24.b束腰带7,其外侧缝合连接有魔术贴8,横向托板9,其安装固定在创口护理板2的内部,且横向托板9的外侧贯穿开设有螺纹孔10;
25.驱动电机11,其安装在矩形保护盘1内部,且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锥形齿轮12,锥形齿轮12的一侧轴连接有鼓风扇叶13,矩形保护盘1的外侧贯穿开设有排气孔14,且矩形保护盘1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储液冰袋15。
26.矩形保护盘1与创口护理板2通过纽扣4与塑胶扣带3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塑胶扣带3呈矩形分布在创口护理板2的外侧,并且创口护理板2为聚乙烯材质。
27.b束腰带7与a束腰带6胶合为一体式结构,且b束腰带7的厚度小于a 束腰带6厚度,并且a束腰带6为橡胶材质。
28.横向托板9的外侧包括有a保护基盘91和b保护基盘93;
29.a保护基盘91,其正下方嵌套连接有矩形导轨96,且a保护基盘91的外侧嵌套连接有a加压气囊92,a保护基盘91的外侧连接有驱动气泵97;
30.b保护基盘93,其外侧粘接固定有b加压气囊94,且b加压气囊94的上表面开设有置药凹槽95。
31.a保护基盘91与a加压气囊92通过矩形导轨96与横向托板9构成滑动结构,且a保护基盘91的纵截面为圆台形结构,并且a保护基盘91与a加压气囊92相互贴合。
32.b保护基盘93与创口护理板2通过横向托板9和螺纹孔10连接,且横向托板9交错分布在b保护基盘93外侧。
33.排气孔14等间距分布在矩形保护盘1的外侧,且矩形保护盘1与b束腰带7为相互平行。
3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胸外科用创口保护装置时,根据图1至图5所示,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医护人员首先将储液冰袋15放置到矩形保护盘1,根据伤口的类型,将a保护基盘91 与b保护基盘93分别与横向托板9对齐,将螺栓插入到螺纹孔10的内部,对b保护基盘93与横向托板9进行连接固定,并拉动横向托板9在矩形导轨 96的外侧进行滑动,对横向托板9及a保护基盘91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a 加压气囊92与伤口相互对齐,将创口护理板2插入到矩形保护盘1的内部,通过拉伸塑胶扣带3,将塑胶扣带3与合金扣环5进行连接固定;
35.随后将矩形保护盘1及创口护理板2放置到患者的胸口,通过a束腰带6 与b束腰带7分别固定在患者的胸口外侧,利用魔术贴8对b束腰带7的外侧进行连接固定,打开驱动气泵97,利用驱动气泵97对a加压气囊92与b 加压气囊94进行注入气体,医护人员将消毒棉和药剂放置到置药凹槽95的内部,利用b加压气囊94对伤口外侧进行抵压消毒处理,同时打开驱动电机 11,驱动电机11带动锥形齿轮12进行转动,锥形齿轮12带动两侧的锥形齿轮12及鼓风扇叶13进行转动,利用鼓风扇叶13加速空气的流动,排气孔14 将气体导入皮肤的表面,加速皮肤冷却的速度。
36.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3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