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易切削齿轮钢晶粒度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3:3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易切削齿轮钢晶粒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齿轮钢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变速箱,由于其使用过程要求力学性能稳定,相同的成分体系,晶粒度越小,其强度越高。因此,齿轮钢往往要求晶粒度达到8.0级以上。为控制晶粒度,往往靠轧制工艺优化、成分优化来实现。目前比较有效的是通过在钢中加入ti、al、b等元素,形成tin、aln、bn等析出物,实现齿轮钢的晶粒细化。
3.现有技术中,存在类似的研究。
4.中国专利申请cn202010128336.1公开一种超纯净高温细晶粒齿轮钢、制造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地,n=(0.80~1.0)
×
(0.5%al 0.7%b),式中元素符号代表元素的含量,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氧化物特征值达到k1≤10,钢中按比例加入的al、b、n,在基体中生产大量的细小质点,使得在960℃以上的高温渗碳处理后的基体晶粒度在6.0级以上。
5.中国专利申请cn202011200022.4公开了齿轮钢及其奥氏体晶粒度的细化方法。齿轮钢及其奥氏体晶粒度的细化方法,该申请通过合理的钛和n含量及配比,有效决定氮化钛的形态和数量,并有效细化氮化钛的晶粒,控制并细化奥氏体晶粒度,提高齿轮钢的性能。
6.基于以上,有必要开发一种在齿轮钢中形成aln促进晶粒细化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易切削齿轮钢晶粒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以及方坯连铸,从而得到易切削齿轮钢用棒材;
9.其中,所述rh精炼的过程包括通过向钢液添加铝粒将酸溶铝含量控制在0.02wt%-0.04wt%,硫含量控制在0.018wt%-0.032wt%,再向钢包内加入硅钙线和氮化硅包芯线;得到的钢液中酸溶铝和氮的含量比为酸溶铝/氮=2-4。
10.进一步地,所述易切削齿轮钢用棒材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碳0.19%~0.21%、硅0.08%~0.12%、锰1.25%~1.35%、磷≤0.015%、硫0.018%~0.032%、铬1.15%~1.28%、钛≤0.02%、硼≤0.0005%,酸溶铝0.025%~0.035%,余量为铁及杂质。
11.进一步地,所述转炉冶炼的出钢过程中,进行深脱氧,脱氧后再加入铝线,得到的钢液中酸溶铝的含量在0.02wt%-0.06wt%。
12.进一步地,所述lf精炼中,向钢包内加入高碱度精炼渣、活性石灰、调渣剂以及萤石进行造渣,lf精炼出站钢包渣碱度控制在2-8,al2o3含量控制在20wt%-40wt%,caf2含量控制在5wt%-20wt%。
13.进一步地,所述rh精炼得到的钢液中的钙含量0.0005wt%-0.0020wt%,钢液中的氮含量0.0100wt%-0.0200wt%。
14.进一步地,所述氮化硅包芯线的芯粉重量140-160g/m,其中,所述氮化硅包芯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氮25%-35%、硅45%-5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15.进一步地,加入所述氮化硅包芯线为钢液增加的氮含量通过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16.氮化硅包芯线的增氮的量=((钢液中酸溶铝/2-0.0050%)*钢液量)/氮的收得率/包芯线的氮含量/包芯线的每米重量。
17.进一步地,所述方坯连铸采用200mm
×
200mm的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以及长水口采用吹氩气保护浇铸。
18.进一步地,所述方坯连铸的连铸过程拉速1.2m/min-1.6m/min,过热度控制在20-40℃。
19.进一步地,所述易切削齿轮钢用棒材的晶粒度≥8.0级。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齿轮钢晶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同时提高钢液中的氮含量,保证钢液中形成大量氮化铝,从而实现齿轮钢晶粒细化。本技术提供的在齿轮钢中形成氮化铝(aln)促进晶粒细化的方法还是尚属首例。
22.本技术的提高易切削齿轮钢晶粒度的方法通过喂入氮化硅(sin)包芯线来实现钢液中氮(n)含量的稳定控制。由于工业生产中氮含量的稳定控制问题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仅靠吹氮气实现氮含量的增加,氮含量不能实现稳定控制。并且,由于本技术可以实现n含量的稳定控制,因此本技术可以进一步控制酸溶铝和氮的含量比控制在2.0~3.0,实现了更精细化的控制,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2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易切削齿轮钢晶粒度的控制方法,通过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控制齿轮钢产品晶粒度≥8.0级。本实施例适用于易切削齿轮钢20crmn5sh,其主要成分为:碳0.19%~0.21%、硅0.08%~0.12%、锰1.25%~1.35%、磷≤0.015%、硫0.018%~0.032%、铬1.15%~1.28%、钛≤0.02%、b≤0.0005%,酸溶铝(als)0.025%~0.035%,余量为铁及杂质。
25.本实施例的提高易切削齿轮钢晶粒度的方法采用的工艺流程为:120t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200mm
×
200mm小方坯连铸,从而得到易切削齿轮钢用棒材。
26.1)120t转炉冶炼:
27.转炉冶炼的出钢过程中,进行深脱氧,脱氧后再加入铝线,得到的钢液中酸溶铝的含量在0.02wt%-0.06wt%,更优选的为0.03wt%-0.05wt%。
28.2)lf精炼:
29.lf精炼中,向钢包内加入高碱度精炼渣、活性石灰、调渣剂以及萤石进行造渣,lf精炼出站钢包渣碱度控制在2-8,更优选的为4-6,al2o3含量控制在20wt%-40wt%,更优选的为25wt%-35wt%,caf2含量控制在5wt%-20wt%,更优选的是8wt%-12wt%。
30.高碱度精炼渣cao含量≥70wt%,sio2含量≤10wt%,al2o3含量20-30wt%。
31.3)rh精炼:
32.rh精炼的过程包括通过向钢液添加铝粒将酸溶铝含量控制在0.02wt%-0.04wt%,更优选的是0.025%-0.035wt%;硫含量控制在0.018wt%-0.032wt%,更优选地0.020%-0.026wt%;再向钢包内加入硅钙线400-1000m,更优选600m-800m;再喂入氮化硅包芯线100-600m,更优选为200-400m。确保钢液中的钙含量0.0005wt%-0.0020wt%,更优选为0.0008wt%-0.0015wt%。钢液中的氮含量为0.0100wt%-0.0200wt%,更优选0.0100wt%-0.0150wt%。得到的钢液中酸溶铝和氮的含量比为酸溶铝/氮在2-4范围内,更优选地在2-3范围内。所述氮化硅包芯线的芯粉重量140-160g/m,其中,所述氮化硅包芯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氮25%-35%、硅45%-5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3.加入所述氮化硅包芯线为钢液增加的氮含量通过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34.氮化硅包芯线的增氮的量=((钢液中酸溶铝/2-0.0050%)*钢液量)/氮的收得率/包芯线的氮含量/包芯线的每米重量=((钢液中als/2-0.0050%)*钢水量)/0.75/0.3/0.15=((钢液中als/2-0.0050%)*钢水量)/0.03375
35.上式中:n的收得率为0.75,包芯线的氮含量为0.3,包芯线的每米重量为150g。
36.4)连铸
37.方坯连铸采用200mm
×
200mm的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以及长水口采用大流量吹氩气保护浇铸,防止二次氧化。方坯连铸的连铸过程拉速1.2m/min-1.6m/min,更优选地为1.3m/min,过热度控制在20-40℃,更优选地为15-30℃。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适用于易切削齿轮钢20crmn5sh,其主要成分为:碳0.19%~0.21%、硅0.08%~0.12%、锰1.25%~1.35%、磷≤0.015%、硫0.018%~0.032%、铬1.15%~1.28%、钛≤0.02%、b≤0.0005%,酸溶铝(指als)0.025%~0.035%,余量为铁及杂质。
40.1、转炉工序
41.转炉工序出钢过程中,进行深脱氧,脱氧后再喂入铝线,钢液中als含量在0.03%。
42.2、lf工序
43.lf处理过程向钢包内加入高碱度精炼渣、活性石灰、调渣剂以及萤石进行造渣,lf出站钢包渣碱度控制在4,al2o3含量控制在25%,caf2含量控制在8%。
44.3、rh精炼
45.rh精炼过程通过向钢液添加铝粒将als含量控制在0.025%,s含量控制在0.020%,再向钢包内喂入硅钙线600m和氮化硅铁包芯线200m。钢液钙含量0.0008%,钢液氮含量0.0100%,钢液中als/n为2。sin包芯线为心粉重量140g/m,n含量25%%,si含量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6.4、连铸
47.本发明采用的是200mm
×
200mm的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长水口采用大流量吹氩气保护浇铸,防止二次氧化,连铸过程拉速1.3m/min,过热度15℃。
48.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连铸坯轧制成棒材后,晶粒度8.0级。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适用于易切削齿轮钢20crmn5sh,其主要成分为:碳0.19%~0.21%、硅0.08%~0.12%、锰1.25%~1.35%、磷≤0.015%、硫0.018%~0.032%、铬1.15%~1.28%、钛≤0.02%、b≤0.0005%,酸溶铝(指als)0.025%~0.035%,余量为铁及杂质。
51.本实施例采用的工艺流程为:120t转炉—lf精炼—rh精炼—200mm
×
200mm小方坯连铸
52.1、转炉工序
53.转炉工序出钢过程中,进行深脱氧,脱氧后再喂入铝线,钢液中als含量在0.05%。
54.2、lf工序
55.lf处理过程向钢包内加入高碱度精炼渣、活性石灰、调渣剂以及萤石进行造渣,lf出站钢包渣碱度控制在6,al2o3含量控制在35%,caf2含量控制在12%。
56.3、rh精炼
57.rh精炼过程通过向钢液添加铝粒将als含量控制在0.035%,s含量控制在0.026%,再向钢包内喂入硅钙线800m和氮化硅铁包芯线400m。钢水钙含量0.0015%,钢水氮含量0.0150%,钢液中als/n为2.3。所述sin包芯线为心粉重量160g/m,n含量35%,si含量5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8.4、连铸
59.本发明采用的是200mm
×
200mm的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长水口采用大流量吹氩气保护浇铸,防止二次氧化,连铸过程拉速1.3m/min,过热度30℃。
60.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连铸坯轧制成棒材后,晶粒度9.0级。
61.实施例3
62.本实施例适用于易切削齿轮钢20crmn5sh,其主要成分为:碳0.19%~0.21%、硅0.08%~0.12%、锰1.25%~1.35%、磷≤0.015%、硫0.018%~0.032%、铬1.15%~1.28%、钛≤0.02%、b≤0.0005%,酸溶铝(指als)0.025%~0.035%,余量为铁及杂质。
63.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流程为:120t转炉—lf精炼—rh精炼—200mm
×
200mm小方坯连铸
64.1、转炉工序
65.转炉工序出钢过程中,进行深脱氧,脱氧后再喂入铝线,确保钢液中als含量在0.04%。
66.2、lf工序
67.lf处理过程向钢包内加入高碱度精炼渣、活性石灰、调渣剂以及萤石进行造渣,lf出站钢包渣碱度控制在5,al2o3含量控制在30%,caf2含量控制在10%。
68.3、rh精炼
69.rh精炼过程通过向钢液添加铝粒将als含量控制在0.03%,s含量控制在0.024%,再向钢包内喂入硅钙线700m和氮化硅铁包芯线260m。钢水钙含量0.0012%,钢水氮含量0.0118%,钢液中als/n为2.03。所述sin包芯线为心粉重量150g/m,n含量30%,si含量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70.4、连铸
71.本发明采用的是200mm
×
200mm的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长水口采用大流量吹氩气保护浇铸,防止二次氧化,连铸过程拉速1.3m/min,过热度22℃。
72.采用该方法生产的连铸坯轧制成棒材后,晶粒度8.5级。
73.对比例1
74.与实施例1的其它步骤一致,所不同的步骤是转炉工序中:出钢过程不脱氧不喂入
铝线,钢液中als含量仅为0.0001%。
75.精炼过程中无法稳定控制als,lf出站als仅为0.0002%,无法满足al/n比控制要求。
76.最终棒材晶粒度评级仅为6.0级。
77.对比例2
78.与实施例2的其它步骤一致,所不同的步骤是lf精炼工序中,caf2含量仅为2%。
79.rh精炼过程中,向钢包内加入sin包芯线时,钢包渣发泡,不断膨胀,流出钢包,生产中断,钢材全部判废。
80.对比例3
81.与实施例3的其它步骤一致,所不同的步骤是在rh处理后,s含量控制为0.010%,硅钙线的加入量为0m。
82.加工成棒材后,棒材夹杂物评级a类夹杂物严重超标,切削性能差,钢材判废。
83.对比例4
84.与实施例3的其它步骤一致,所不同的步骤是在连铸过程中,过热度为40℃,连铸坯出现大量角部裂纹,钢材判废。
85.对比例5
86.与实施例3的其它步骤一致,所不同的步骤是在连铸过程中,长水口未进行大流量吹氩气,钢水吸氧严重,als烧损严重,成品als仅为0.01%,棒材产品晶粒度为7.5级。
87.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88.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