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肉牛保定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2: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肉牛体重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肉牛保定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养殖牲畜的过程中,测量人员定期对牲畜进行体重测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使用地磅测量肉牛体重是一种最常见的测量方式。现实生活中,对肉牛进行称重前需要先对肉牛进行固定,测量人员通常采用束缚网对肉牛进行固定或者在牛腿之间插接限位杆用于限制肉牛活动范围的方式。
3.采用束缚网的方式通常需要将肉牛驱赶至束缚网体内,接着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对束缚网体进行收缩,从而对肉牛进行固定。但是,束缚网的质地一般较为柔软,塑形能力差,当将肉牛从束缚网内释放出来后,需要对束缚网体进行整理,从而便于对下一个肉牛进行固定,操作较为麻烦。
4.采用在牛腿之间插接限位杆的方式,需要等肉牛进入指定位置时,且需要肉牛的腿部正好位于两个插孔之间才能将两个限位杆插在牛腿的两侧,操作也较为不便。
5.综上所述,测量人员在对肉牛进行称重时,对肉牛进行固定的方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一种肉牛保定称重系统,具有对肉牛进行称重时,便于对肉牛进行固定的效果。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肉牛保定称重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肉牛保定称重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安装于底板上表面的安装架、安装于底板下表面且沿其周向设置的多个支脚以及安装于每个支脚与底板之间的称重传感器,所述安装架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闸门机构,所述闸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左、右两侧的门扇,位于前端的两个所述门扇相互靠近的端面均设置有用于夹持肉牛脖子的避让口,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同端的两个门扇相互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架内的左、右两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调节机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测量人员将肉牛驱赶至底板上后,同时启动驱动组件和调节机构,驱动组件驱动同端的两个门扇相互靠近,后端的两个门扇关闭,用于阻止肉牛从安装架的后端跑出,前端的两个门扇关闭,能够将肉牛的脖子夹在两个门扇的避让口内,同时,调节机构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牛身夹持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以此对肉牛进行固定,较为方便快捷;同时,称重传感器工作,便于测量出肉牛的体重。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夹持肉牛头部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两侧的弧形杆和用于驱动弧形杆移动的驱移组件,所述驱移组件包括固接于门扇外侧壁且与门扇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门扇的一端铰
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接于弧形杆的侧壁,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固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向靠近门扇的方向延伸,所述门扇的外侧壁铰接有第四固定杆,所述门扇的外侧壁铰接有驱移伸缩件,所述驱移伸缩件的活动杆与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的活动端同轴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驱移伸缩件与第四固定杆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肉牛的脖子进行固定之后,接着同时启动两侧的驱移伸缩件,驱移伸缩件工作驱动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同时移动,从而驱动两个弧形杆相向移动,进而便于将牛头夹在两个弧形杆之间,以此对牛头进行固定。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的顶部均铰接于安装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距离的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包括固接于安装架外侧壁的固定轴、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轴套、一端固接于轴套外侧壁的第一连接杆、一端固接于轴套外侧壁的第二连接杆、铰接于安装架外侧壁的调距伸缩件以及一端固接于第二夹紧门底部的连接板,所述调距伸缩件的活动杆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固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中部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联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架铰接于第一夹紧门的底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缩小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时,调距伸缩件工作驱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驱动轴套转动,轴套转动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转动驱动连接板向靠近第一夹紧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紧门向靠近第一夹紧门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连接杆转动驱动联动杆转动,由于联动杆的中部与固定轴同轴转动连接,联动杆转动驱动传动杆向靠近第二夹紧门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夹紧门向靠近第二夹紧门的方向移动,以此缩小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变大的传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综上所述,调距伸缩件作为动力源驱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同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便于将肉牛的牛身夹持固定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均向安装架的外侧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空间结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倾斜角度的调角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肉牛的身体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前腿或者两个后腿之间的距离,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均倾斜设置,从而形成上宽下窄的空间结构,进而有利于肉牛进入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测量人员通过调角组件能够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倾斜的角度,从而便于夹紧不同体型的肉牛。
16.优选的,所述调角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架顶部且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调节杆、一端固接于调节杆的侧壁且与调节杆垂直设置的延伸杆以及一端铰接于安装架顶部的调角伸缩件,所述调角伸缩件的活动杆与延伸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杆的侧壁固接有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杆插接固定于调节板的中间位置,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均铰接有铰接板,每个所述铰接板远离调节板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铰接板的一端固接于第一夹紧门或第二夹紧门的顶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倾斜的角度时,测
量人员启动调角伸缩件,调角伸缩件工作驱动延伸杆转动,延伸杆转动驱动调节杆转动,调节杆转动驱动调节板转动,调节板转动驱动两个铰接板同时转动,铰接板转动驱动固定架转动,由于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的底端均铰接,当两个固定架转动时,从而能够驱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同时转动,进而能够同时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倾斜的角度。
1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于两个门扇相互远离的底部边角的第一铰接杆、固接于门扇顶部侧壁的第二铰接杆以及一端铰接于安装架顶部的驱动伸缩件,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门扇的一端铰接于底板的侧壁,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门扇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架的顶部,所述驱动伸缩件的活动杆铰接于门扇的顶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门扇移动时,测量人员同时启动两侧的驱动伸缩件,由于门扇底部通过第一铰接杆铰接于底板的侧壁,门扇的顶部通过第二铰接杆铰接于安装架的顶部,驱动伸缩件工作驱动门扇发生转动,从而便于推动同端的两个门扇同时启闭。
20.优选的,所述弧形杆的侧壁固接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为方管结构,所述第五固定杆插接于第二固定杆内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弧形杆长期使用发生变形后,测量人员拧松螺栓,便可将第五固定杆从第二固定杆内抽出,从而便于对弧形杆进行更换,装卸方便。
22.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上均设置有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靠近安装架的后端设置,所述第二活动门上设置有检测区和排杂区,所述检测区位于排杂区的上侧,且所述检测区上安装有检测门,所述排杂区上安装有排杂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人员可打开第一活动门,从而进入安装架内,对肉牛的尾部进行检测,而且,测量人员也可打开检测门,对牛的身体进行检测或者接种疫苗等操作,测量人员也可打开排杂门,不仅能够对肉牛的腿部进行检测,而且能够通过排杂区对肉牛的排泄物进行清理。
24.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门上的第二活动门与第一夹紧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门上的第二活动门与第二夹紧门铰接,且所述第二夹紧门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活动门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活动门作为备用门,当肉牛不愿意从安装架的前、后端出去时,测量人员可打开第二活动门,将肉牛从第二活动门赶出。
26.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二活动门的活动端且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三个插杆和固接于第二夹紧门侧壁的三个弹簧销,所述弹簧销与插杆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弹簧销与插杆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三个所述弹簧销的侧壁共同固接有一根控制杆,所述控制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二夹紧门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安装架内侧的一端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控制杆的齿槽相啮合。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活动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销处于复位状态,此时插杆位于第二夹紧门和弹簧销之间,从而对插杆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二活动门进行限位;当需要打开第二活动门时,测量人员可转动把手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驱动控制杆上升,从而带动三个弹簧销上升,进而使弹簧销解除对插杆的限位作用,以此便于测量人员打开第二活动门。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当测量人员将肉牛驱赶至底板上后,同时启动驱动组件和调节机构,驱动组件驱动同端的两个门扇相互靠近,后端的两个门扇关闭,用于阻止肉牛从安装架的后端跑出,前端的两个门扇关闭,能够将肉牛的脖子夹在两个门扇的避让口内,同时,调节机构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牛身夹持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以此对肉牛进行固定,较为方便快捷;同时,称重传感器工作,便于测量出肉牛的体重;
30.2、当需要缩小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时,调距伸缩件工作驱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驱动轴套转动,轴套转动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转动驱动连接板向靠近第一夹紧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紧门向靠近第一夹紧门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连接杆转动驱动联动杆转动,由于联动杆的中部与固定轴同轴转动连接,联动杆转动驱动传动杆向靠近第二夹紧门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夹紧门向靠近第二夹紧门的方向移动,以此缩小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的距离变大的传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综上所述,调距伸缩件作为动力源驱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同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便于将肉牛的牛身夹持固定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之间;
31.3、当需要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倾斜的角度时,测量人员启动调角伸缩件,调角伸缩件工作驱动延伸杆转动,延伸杆转动驱动调节杆转动,调节杆转动驱动调节板转动,调节板转动驱动两个铰接板同时转动,铰接板转动驱动固定架转动,由于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的底端均铰接,当两个固定架转动时,从而能够驱动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同时转动,进而能够同时改变第一夹紧门和第二夹紧门倾斜的角度。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调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安装架;21、水平杆;22、竖直杆;221、通孔;23、桁架;231、上支撑板;232、下支撑板;3、支脚;4、称重传感器;5、闸门机构;51、门扇;511、避让口;52、驱动组件;521、第一铰接杆;522、第二铰接杆;523、驱动伸缩件;61、第一夹紧门;62、第二夹紧门;7、调节机构;71、调距组件;711、固定轴;712、轴套;713、第一连接杆;714、第二连接杆;715、调距伸缩件;716、连接板;717、联动杆;718、传动杆;72、调角组件;721、调节杆;722、延伸杆;723、调角伸缩件;724、调节板;725、铰接板;726、固定架;8、夹持机构;81、弧形杆;82、驱移组件;821、第一固定杆;822、第二固定杆;823、第三固定杆;824、第四固定杆;825、第五固定杆;826、驱移伸缩件;91、第一活动门;92、第二活动门;921、检测区;9211、检测门;922、排杂区;9221、排杂门;10、锁紧组件;101、插杆;102、弹簧销;103、控制杆;1031、齿槽;104、把手;105、齿轮;11、分隔条;12、观察板;121、观察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本技术公开一种肉牛保定称重系统,参照图1,包括底板1、安装架2、支脚3、闸门机构5、调节机构7以及夹持机构8。底板1为矩形板体结构且水平设置,底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固接有支脚3,从而便于将底板1放置在地面上。每个支脚3与底板1之间均安装有称重传感器4,从而便于测量出进入底板1上的肉牛的体重。安装架2安装于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架2包括四个水平杆21和四个竖直杆22,四个竖直杆22均竖直设置且依次固接于底板1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四个水平杆21均水平设置且依次固接于相邻两个竖直杆22的顶部。底板1和安装架2组合成一个立体的框架结构。
40.参照图1,闸门机构5设置有两组,两组闸门机构5依次设置于安装架2的前端和后端,从而便于控制肉牛进出于安装架2内。安装架2内的左、右两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均竖直设置。调节机构7用于调节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对站立于底板1上的肉牛进行固定。夹持机构8设置于安装架2的前端,从而便于对牛头进行固定。安装架2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接有结构相同的桁架23,每组桁架23包括上支撑板231和下支撑板232,下支撑板232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下支撑板232固接于相对的两个水平杆21的顶部,上支撑板231通过连接块固接于下支撑板232的正上方,且上支撑板231与下支撑板232之间有距离。
41.参照图1和图2,位于安装架2后端的闸门机构5用于控制肉牛进出于底板1上,位于安装架2前端的闸门机构5用于夹持肉牛的脖子。每组闸门机构5包括对称设置于底板1左、右两侧的门扇51和用于驱动两个门扇51启闭的驱动组件52。位于安装架2前端和后端的闸门机构5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位于前端的两个门扇51相对的端面均开设有避让口511,两个相对的避让口511用于夹持固定肉牛的脖子。
42.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52与门扇51一一对应设置,一组驱动组件52用于驱动一个门扇51发生转动。驱动组件52包括第一铰接杆521、第二铰接杆522以及驱动伸缩件523,第一铰接杆521的一端铰接于底板1的外侧壁,第一铰接杆521的另一端铰接于门扇51底部的外侧边角。第二铰接杆522的形状呈“v”字型,第二铰接杆522的两个支撑臂连接在一起的一端铰接于下支撑板232的顶壁,第二铰接杆522的两个支撑臂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接于门扇51的侧壁。驱动伸缩件523的一端铰接于上支撑板231的侧壁,驱动伸缩件523的活动杆铰接于门扇51的顶壁,且驱动伸缩件523的活动杆的铰接点位于第二铰接杆522的两个支撑臂相互远离的端面之间。
43.测量人员先将肉牛驱赶至底板1上,接着使肉牛的头部伸出安装架2的前端,当需要固定肉牛的脖子时,测量人员同时启动位于前端的两个驱动伸缩件52,由于门扇51底部通过第一铰接杆521铰接于底板1的侧壁,门扇51的顶部通过第二铰接杆522铰接于桁架23上,驱动伸缩件523工作驱动门扇51发生转动,从而便于推动前端的两个门扇51同时启闭,进而便于将肉牛的脖子通过两个避让口511夹持固定在前端的两个门扇51之间。后端的闸门机构5的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44.参照图1和图3,夹持机构8包括弧形杆81和驱移组件82,弧形杆81设置有两个,驱移组件82设置有四组,一个弧形杆81对应设置有两组驱移组件82,四组驱移组件82用于驱动两个弧形杆81同时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两个弧形杆81均向底板1的外侧弯曲设置,两个避让口511位于两个弧形杆81之间,且弧形杆81的长度大于避让口511的长度。一组驱移
组件82位于弧形杆81的上端,另一组驱移组件82位于弧形杆81的下端,这里以下端的驱移组件82为例。
45.参照图1和图3,位于下端的驱移组件82包括第一固定杆821、第二固定杆822、第三固定杆823、第四固定杆824、第五固定杆825以及驱移伸缩件826。第一固定杆821的一端固接于门扇51的外侧壁,且第一固定杆821与门扇51相垂直设置。第二固定杆822为方管结构,第二固定杆82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固定杆821的另一端。第三固定杆823的一端固接于第二固定杆822的顶部,第四固定杆824的一端铰接于门扇51的外侧壁。驱移伸缩件826的一端铰接于门扇51的外侧壁,且驱移伸缩件826与门扇51铰接的一端靠近底板1的外侧,驱移伸缩件826的活动杆与第三固定杆823、第四固定杆824的活动端同轴铰接。第五固定杆825的一端固接于弧形杆81的底端,第五固定杆825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固定杆822内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46.测量人员同时启动四个驱移伸缩件826,第二固定杆822在第三固定杆823、第四固定杆824以及驱移伸缩件826的活动杆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五固定杆825和弧形杆81发生转动,两个弧形杆81同时转动,进而便于夹持固定肉牛的头部。而且能够控制两个弧形杆81之间的距离,从而夹持不同尺寸的牛头。
47.参照图1和图4,调节机构7包括调距组件71和调角组件72,调距组件71用于调节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的距离,调角组件72用于调节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倾斜的角度。调距组件71包括固定轴711、轴套712、第一连接杆713、第二连接杆714、调距伸缩件715以及连接板716,调距组件71设置有两组,一组调距组件71设置于第一夹紧门61的前端,另一组调距组件71设置于第一夹紧门61的后端,这里以后端的调距组件71为例。
48.参照图1和图4,固定轴711通过支架固接于竖直杆22的外侧壁,且固定轴711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轴套712套接于固定轴711且与固定轴71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713和第二连接杆714的一端均固接于轴套712的侧壁,且均沿轴套712的径向延伸,第一连接杆713和第二连接杆714之间有夹角。竖直杆22底部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21,连接板71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夹紧门62的底部的后端,连接板716的另一端穿过通孔221与第二连接杆714的另一端铰接。调距伸缩件715的一端铰接于竖直杆22的外侧壁,调距伸缩件715的活动杆铰接于第一连接杆713的另一端。固定轴711位于调距伸缩件715与竖直杆22的铰接点和连接板716与第二连接杆714的铰接点之间。第一夹紧门61底部的端面均铰接有传动杆718,传动杆718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架2的外侧且铰接有联动杆717,联动杆717的中部与固定轴711转动连接,联动杆717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一连接杆713的侧壁。
49.当需要缩小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的距离时,调距伸缩件715的活动杆向上移动驱动第一连接杆713向上转动,第一连接杆713向上转动驱动固定轴711转动,固定轴711转动驱动第二连接杆714向上转动,第二连接杆714向上转动驱动连接板716向靠近第一夹紧门6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紧门62向靠近第一夹紧门61的方向移动。同时,由于联动杆717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固定轴711,第一连接板716向上转动驱动联动杆717的另一端向下转动,联动杆717的另一端向下转动推动传动杆718向靠近第二夹紧门62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紧门61向靠近第二夹紧门62的方向移动。综上所述,当调距伸缩件715工作时,能够推动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同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肉牛的牛身夹紧固定在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同时
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50.参照图4和图5,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分隔条11,多个分隔条11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且每个分隔条11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将底板1的上表面分割出多个空间,进而将肉牛的排泄物进行分隔,以此便于测量人员对肉牛的排泄物进行清理。底板1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观察板12,观察板12水平设置且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观察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观察槽121,观察槽121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从而便于测量人员及时观察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的距离。
51.参照图1和图5,在肉牛进入底板1上之前,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均向安装架2的外侧倾斜设置,从而使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空间,进而便于肉牛进入底板1上。调角组件72包括调节杆721、延伸杆722、调角伸缩件723以及调节板724。调节杆721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安装架2的上方,调节杆72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板231的顶壁。延伸杆722的一端固接于调节杆721的侧壁,且延伸杆722与调节杆721相垂直设置。调角伸缩件723的一端铰接于水平杆21的顶部,调角伸缩件723的活动杆铰接于延伸杆722的活动端。调节板724插接固定于调节杆721的侧壁,且调节板724的两端与调节杆721之间的距离等距设置。调节板724的两端均铰接有铰接板725,每个铰接板725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架726,一个固定架726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一夹紧门61的顶壁,另一个固定架726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夹紧门62的顶壁,且固定架726向靠近安装架2的内部倾斜设置。
52.当需要改变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倾斜的角度时,测量人员启动调角伸缩件723,调角伸缩件723工作驱动延伸杆722转动,延伸杆722转动驱动调节杆721转动,调节杆721转动驱动调节板724转动,调节板724转动驱动两个铰接板725同时转动,铰接板725转动驱动固定架726转动,由于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的底端均铰接,当两个固定架726转动时,从而能够驱动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同时转动,进而能够同时改变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倾斜的角度。
53.参照图1和图2,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上均设置有第一活动门91和第二活动门92,第一活动门91靠近安装架2的后端,第二活动门92位于第一活动门91的前侧,且第二活动门92的面积大于第一活动门91的面积。第二活动门92上设置有检测区921和排杂区922,检测区921位于排杂区922的上侧,且检测区921上铰接有检测门9211,排杂区922上铰接有排杂门9221,检测门9211与排杂门9221的活动端均通过弹簧插销进行固定。第一夹紧门61上的第二活动门92与第一夹紧门61固定连接,第二夹紧门62上的第二活动门92的一端与第二夹紧门62铰接,且第二夹紧门6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活动门92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10。
54.参照图2和图6,第二活动门92的活动端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固接有三个相互平行的插杆101,锁紧组件10包括固接于第二夹紧门62侧壁的三个弹簧销102,弹簧销102与插杆101一一对应设置,且弹簧销102与插杆101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三个弹簧销102的侧壁共同固接有一根控制杆103,控制杆103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齿槽1031,齿槽1031位于控制杆103远离第二活动门92的一侧,第二夹紧门6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把手104,把手104靠近安装架2内侧的一端固接有齿轮105,齿轮105与控制杆103的齿槽1031相啮合。
55.测量人员可打开第一活动门91,从而进入安装架2内,对肉牛的尾部进行检测。而
且,测量人员可打开检测门9211,对牛的身体进行检测或者接种疫苗等操作。测量人员也可打开排杂门9221,不仅能够对肉牛的腿部进行检测,而且能够通过排杂区922将牛的排泄物取出。当第二活动门92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销102处于复位状态,此时插杆101位于第二夹紧门62和弹簧销102之间,从而对插杆101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二活动门92进行限位。当需要打开第二活动门92时,测量人员可转动把手104驱动齿轮105转动,齿轮105转动驱动控制杆103上升,从而带动三个弹簧销102上升,进而使弹簧销102解除对插杆101的限位作用,以此便于测量人员打开第二活动门92。
56.驱动伸缩件523、调距伸缩件715、调角伸缩件723以及驱移伸缩件826可以为液压缸、气缸以及电动推缸,本实施例优选为气缸。
57.工作原理:当安装架2前、后两端的门扇51均处于开启状态时,测量人员将肉牛从安装架2的后端驱赶至底板1上,当驱动伸缩件523工作时,驱动伸缩件523工作驱动两端的门扇51逐渐关闭,前端的两个门扇51通过避让口511将肉牛的脖子夹住,后端的两个门扇51关闭,从而防止肉牛从安装架2的后端跑出。当调距伸缩件715工作时,调距伸缩件715工作驱动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同时相互靠近,从而将肉牛的牛身夹持固定在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之间。当调角伸缩件723工作时,能够根据肉牛的体型改变第一夹紧门61和第二夹紧门62倾斜的角度。当驱移伸缩件826工作时,驱移组件82工作驱动两个弧形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对肉牛的牛头进行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对肉牛进行固定的效果,操作较为便利。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