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20:49: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驱动装置容器和分离器容器的吸尘器,该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可松开地连接并具有提手,以便从驱动装置容器移除并携带。


背景技术:

2.在ep2459044b1中描述了这样的吸尘器,其中,分离器容器垂直于吸尘器的行进方向布置并可竖直移除和插入。分离器容器可以借助提手从驱动装置容器向上移除。然而,分离器容器的直接移除由另一提手阻止,该另一提手布置在驱动装置容器处。该另一提手必须首先折叠,以便可以竖起分离器容器的提手。只有这样才能将分离器容器从驱动装置容器移除。此外,以对设备稳定可靠的方式拉出分离器容器是不够的。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面临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提供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的安全且直观的自定位以及分离器容器的对用户来说清楚可识别的方便的松开和释放,而不会影响吸尘器的稳定可靠性。
4.根据本发明,该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吸尘器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从以下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5.本发明可实现的优点除了将分离器容器从驱动装置容器非常简单、不言自明的移除之外,还将分离器容器直观地、自发现地定位在驱动装置容器中和/或驱动装置容器处。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驱动装置容器中和/或驱动装置容器处移除和插入分离器容器的符合人体工程学且用户友好的解决方案。
6.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其具有驱动装置容器和分离器容器,所述分离器容器具有提手,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容器和所述分离器容器可松开地连接,并且所述提手如此可旋转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分离器容器处,使得当所述提手旋转提升时,所述分离器容器相对于所述吸尘器的行进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容器松开并可向上移除。
7.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在最终位置处致动提手,可将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分离和移除,在所述最终位置处,分离器容器与处于操作就绪位置的驱动装置容器连接。由此,不会影响吸尘器和驱动装置容器的稳定性。
8.良好识别且直接可通达的提手优选地如此构成,使得所述提手不仅对于将分离器容器插入驱动装置容器,而且对于将分离器容器从驱动装置容器移除都实现单手操作。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涉及吸尘器的行进方向。
9.驱动装置容器优选地具有容器单元和收纳单元,在所述容器单元中安置有驱动装置,分离器容器可以可松开地连接在所述收纳单元中和/或所述收纳单元处。
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容器具有导轨,所述分离器容器当所述提手旋转提升时沿所述导轨被引导。通过提手的旋转提升,分离器容器在导轨上向上移动并
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被移除,其中,分离器容器由导轨引导。由此,进一步确保了在移除分离器容器时吸尘器的稳定可靠性。
11.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容器具有侧向固定元件,所述侧向固定元件构成为将所述提手固定在最终位置处,并且所述提手当其旋转提升时与所述侧向固定元件松开。通过提手的旋转提升,分离器容器在导轨上向上滑动并且此时提手优选地从驱动装置容器的安装在侧部的固定元件解锁。固定元件优选地构成为闩锁件,更优选地构成为卡扣钩。在分离器容器与处于操作就绪位置的驱动装置容器连接所在的最终位置处,分离器容器和驱动装置容器如此闩锁,使得提供了空气流引导件的所需密封性。
12.优选地,用于将分离器容器固定和/或止动在驱动装置容器处的所有机械可移动的固定和/或止动元件布置在驱动装置容器的顶部处以及分离器容器的提手处。将所有可机械移动的固定和/或止动元件布置在吸尘器的顶部处确保了高度的灰尘不敏感性。因此,由于顶部定位而确保了灰尘的滴落。这种将所有固定几何结构和止动几何结构直接固定附接在可旋转提手处也保证了高度的坚固性和灰尘不敏感性。用于将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锁定的呈滑块形式的另外的可移动传动元件不是必需的。当移除分离器容器时,所有止动点和引导轮廓都可以自由通达且必要时可以清洁。为了将分离器容器固定在驱动装置容器中和/或驱动装置容器处,驱动装置容器优选地具有布置在驱动装置容器的顶部处的侧向固定元件和水平作用的止动件。
1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在侧壁处具有滚动元件,所述滚动元件布置在旋转轴线上方,并且当所述手柄旋转提升时,所述滚动元件改变其角度位置。优选地,滚动元件径向布置在旋转轴线上方。优选地,滚动元件支撑在驱动装置容器处的提手的侧壁处。通过提手的旋转运动而改变其角度位置。角度位置的改变又迫使分离器容器离开其最终位置,当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以操作就绪的方式连接时,分离器容器占据该最终位置。在优选地由提手的可达到的接合高度来确定的最终位置处,滚动元件优选地保留在驱动装置容器的接触表面处。通过进一步提升已与驱动装置容器松开的分离器容器,可以在导轨上移除该分离器容器。
14.优选地,所述分离器容器处的端部止挡件和所述提手处的端部止挡件界定所述角度位置。由此,优选地还界定提手的竖起位置。进一步防止了分离器容器在携带时不受控制的倾翻。提手优选地保留在分离器容器的清空的重心中央。因此在携带期间,分离器的自重将提手保持在另一最终位置处。为了清空而对分离器容器进行的处理和控制由此得到显著改善。
1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如此构成,使得所述分离器容器可竖直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容器上。优选地,驱动装置容器除了安置有驱动装置的容器单元之外还具有顶部敞开的轮廓。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的连接优选地首先通过将分离器容器插入到顶部敞开的轮廓中来进行。导轨优选地集成在驱动装置容器的侧部处并且构成为漏斗状。优选地,导轨如此设计,使得分离器容器最初可以放置在驱动装置容器上的方便的、用户友好的垂线处。优选地,导轨如此构成,使得通过分离器容器的自重和/或通过在导轨上推动分离器容器而使分离器容器以其提手滑入到驱动装置容器的限动位置。当提手布置在限动位置处时,分离器容器的支座优选地布置在驱动装置容器的底部中。
16.优选地,导轨的斜度随着驱动装置容器中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将分离器容器导
入到驱动装置容器中所需要的移动运动学优选地如此进行,使得分离器容器可以在位于地面的驱动装置容器中和/或驱动装置容器处几乎垂直地移除和插入并且在接触位置密封。优选地,驱动装置容器中的导轨的斜度最初是平坦的。斜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分离器容器处的支座中的斜度顺序互补地进行。在最下方的第一接触点处,导轨优选地在分离器容器的可移除且牢固闩锁的侧挡板处的轨迹具有最大斜度并且朝向端部具有减小的斜度。
17.由此,插入并向后倾斜的分离器容器总是最初定位在垂直的法线连接方向上,然后才滑入到驱动装置容器的限动位置。由此,驱动装置容器中的u形斜槽构成为分离器容器的收纳单元。u形斜槽的端侧边缘和分离器容器的前侧优选地界定分离器容器在驱动装置容器中的最前接合位置。优选地,驱动装置容器具有斜槽的向上延伸的侧壁,这些侧壁与分离器容器的互补楔形形状相结合而允许用户最大可能有针对性地将分离器容器插入到驱动装置容器中。通过分离器容器在深度上增加的定心和导轨相对于彼此的轨迹的执行来提供在驱动装置容器的不直接可见的最终位置处的自发现的分离器定位。提手如此优选地构成,使得其在最终位置处的翻折导致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的闩锁固定。
18.优选地,驱动装置容器具有步进按钮。优选地,步进按钮布置在顶部中间。优选地,步进按钮如此布置和构成,使得分离器容器在最终位置处部分地低于布置在驱动装置顶部中间的步进按钮。
1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器容器具有引导拱顶,所述引导拱顶与在最终位置处的所述驱动装置容器的所述固定元件连接。所述连接优选地构成为闩锁,更优选地构成为可听见的锁合式卡扣闩锁。优选地,引导拱顶具有后圆柱形表面并且侧向布置和开槽。优选地,引导拱顶的圆柱形表面支撑在阶梯式驱动装置容器轮廓中的提手的壁处。随着提手的角度位置变得更平坦,分离器容器在其插入到驱动装置容器中时向前移动到驱动装置容器的待密封的空气引导件并移动到驱动装置容器的水平作用的止动几何结构之下。优选以卡扣钩形式的侧向固定元件优选地如此构成,使得当提手翻折以到达最终位置时,这些侧向固定元件锁合到引导拱顶的开槽轮廓中。不仅可见的上提手表面到分离器容器的通常一致的设计线向用户显示了分离器容器在驱动装置容器中的正确最终位置,而且卡扣连接的可听见的闩锁也表明了这一点。分离器容器在驱动装置容器中和/或驱动装置容器处的闩锁不仅防止在支柱阈值测试(pfosten-schwellentest)期间即调整待经过的障碍物期间分离器容器掉落,而且防止在吸尘器倒置期间分离器容器掉落。因此,能够将整个吸尘器旋转180
°
,而不会使分离器容器掉落。只有通过有意松开提手,才能从驱动装置容器移除分离器容器。通过这种立即松开机构,禁止了在提手处提升整个吸尘器。
20.优选地,所述提手支承在半球体上。这些半球体确保了自定心和防尘密封。优选地,这些半球体连接有呈球形减小的轴。该连接的呈球形减小的轴运走可能已经从支承位置渗出的任何灰尘。这种非常精确、稳定和灰尘不敏感的支承使分离器容器能够精确定位在驱动装置容器中。
21.分离器容器具有收集区域,在所述收集区域中收集有所吸入的吸入物料。分离器容器还具有中央过滤器,所述中央过滤器构成为精细过滤器。中央过滤器优选地是在由驱动装置在操作期间产生的空气流流到位于驱动装置容器中的驱动装置之前的最后过滤级。
22.分离器容器具有前侧、后侧和侧部。当分离器容器与驱动装置容器连接时,其前侧朝向驱动装置容器指向,而其后侧背离驱动装置容器指向。侧部优选地均具有侧挡板。侧挡
板中的一个优选地牢固安装在分离器容器中,而另一侧挡板优选地构成为可移除。侧挡板优选地具有与驱动装置容器的导轨的至少一部分互补的另外的导轨。优选地,分离器容器还具有底挡板,通过所述底挡板可以清空收集区域,在所述收集区域中收集由所吸入的吸入物料。分离器容器优选地具有用于打开和止动底挡板的致动元件。优选地,致动元件布置在分离器容器的后侧处并因此对用户来说是清晰可见的。分离器容器的仍然打开的底挡板优选地通过插入到驱动装置容器中而自动关闭。在侧向导轨上滑动期间,敞开的底挡板与驱动装置容器的关闭的底板接触。优选地,底挡板具有滑板,这些滑板构成为通过在驱动装置容器的水平止动下向下按压提手而将底挡板如此向上按压,使得致动元件自动锁合到可见的后侧上。
2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器构成为旋风吸尘器。旋风吸尘器应理解为一种无袋吸尘器,其中在进入的空气流中产生涡流和任何旋涡,从而由于离心力而将诸如污物颗粒之类的吸入物料沿预定方向压送并分离。表述“无袋”应理解为吸尘器中的吸入物料直接被收集在分离器容器的收集区域中,而没有在该收集区域中布置有用于收纳吸入物料的袋或类似的可更换过滤介质,从而用户不会从分离器容器中移除袋或类似物以从分离器容器中清空吸入物料。然而,吸尘器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过滤介质,该过滤介质防止吸入物料到达驱动装置中。
24.优选地,所述吸尘器是地面吸尘器。该地面吸尘器优选地设置有具有插头的电缆。地面吸尘器还优选地具有轮,借助所述轮,使用者可以在操作时在待吸尘的地面上移动吸尘器。驱动装置容器优选地具有另一提手,借助所述另一提手可以携带吸尘器。
附图说明
25.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纯示意性示出并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附图以示意性且未按比例示出。
2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吸尘器的侧视图;
27.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分离器容器的立体图;
28.图3是图1所示的提手的立体图;
29.图4是图1所示的吸尘器在分离器容器移除时的立体局部侧视图;以及
30.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吸尘器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吸尘器的侧视图。吸尘器具有驱动装置容器10和分离器容器1,在该驱动装置容器10中布置有驱动装置(未示出),该驱动单元容器10和该分离器容器1可松开地彼此连接。分离器容器1具有提手2以及底挡板17和分配给该底挡板17的致动元件19,该致动元件19布置在分离器容器1的后侧处。驱动装置容器10具有步进按钮20和吸入口24,在该吸入口24处可以布置有吸入软管(未示出)。吸尘器构成为地面吸尘器并具有轮23,吸尘器借助这些轮5可在行进方向r上继续移动。
32.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分离器容器的立体图。分离器容器1具有提手2。提手2在侧壁7处具有滚动元件6,这些滚动元件6布置在旋转轴线5上方,并且当提手2旋转提升时,这些滚动元件6改变其角度位置。提手还具有引导拱顶14。分离器容器1还具有止动件15,这些止
动件15水平构成。底挡板17具有滑板18。分离器容器1还具有支座12。分离器容器1还具有带有中央过滤器表面22的中央过滤器(未示出)。致动元件19布置在分离器容器1的后侧处,而中央过滤器表面22布置在前侧并且当与驱动装置容器(未示出)连接时朝向该驱动装置容器指向,而后侧背离该驱动装置容器指向。分离器容器1还具有侧挡板25,这些侧挡板25的其中一个在图2中可见。侧挡板25还具有另外的导轨3,这些另外的导轨3构成为与驱动装置容器(未示出)的导轨(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部分互补。
33.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提手的立体图。提手2还具有端部止挡件8。在分离器容器(未示出)处和在提手处的分别安装在两侧的相对应的端部止动件8界定滚动元件6的角度位置或提手2的竖起位置。
34.图4是图1所示的吸尘器在分离器容器移除时的立体局部侧视图。驱动装置容器10具有导轨3,分离器容器(未示出)当提手2旋转提升时沿该导轨3被引导。导轨3的斜度随着驱动装置容器10中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驱动装置容器10还具有另外的侧壁13。驱动装置容器10还具有侧向固定元件4,尤其是卡扣钩的形式,这些侧向固定元件4构成为固定尤其是闩锁提手(未示出),并且当提手旋转提升时,提手与这些侧向固定元件4松开。当分离器容器布置在驱动装置容器10中的最终位置时,固定元件4与图2所示的分离器容器的引导拱顶连接,在该最终位置处固定元件4以操作就绪的方式连接。驱动装置容器10还具有限动位置11和水平作用的止动件15,这些止动件15作用在提手(未示出)上。
35.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吸尘器的横截面视图。分离器容器1具有提手2。底挡板17具有滑板18。
36.附图标记说明:
37.r
ꢀꢀꢀꢀꢀꢀ
行进方向
[0038]1ꢀꢀꢀꢀꢀꢀ
分离器容器
[0039]2ꢀꢀꢀꢀꢀꢀ
提手
[0040]3ꢀꢀꢀꢀꢀꢀ
导轨
[0041]4ꢀꢀꢀꢀꢀꢀ
固定元件
[0042]5ꢀꢀꢀꢀꢀꢀ
旋转轴线
[0043]6ꢀꢀꢀꢀꢀꢀ
滚动元件
[0044]7ꢀꢀꢀꢀꢀꢀ
侧壁
[0045]8ꢀꢀꢀꢀꢀꢀ
端部止挡件
[0046]9ꢀꢀꢀꢀꢀꢀ
侧挡板
[0047]
10
ꢀꢀꢀꢀꢀ
驱动装置容器
[0048]
11
ꢀꢀꢀꢀꢀ
限动位置
[0049]
12
ꢀꢀꢀꢀꢀ
支座
[0050]
13
ꢀꢀꢀꢀꢀ
另外的侧壁
[0051]
14
ꢀꢀꢀꢀꢀ
引导拱顶
[0052]
15
ꢀꢀꢀꢀꢀ
止动件
[0053]
16
ꢀꢀꢀꢀꢀ
半球体
[0054]
17
ꢀꢀꢀꢀꢀ
底挡板
[0055]
18
ꢀꢀꢀꢀꢀ
滑板
[0056]
19
ꢀꢀꢀꢀꢀ
致动元件
[0057]
20
ꢀꢀꢀꢀꢀ
步进按钮
[0058]
21
ꢀꢀꢀꢀꢀ

[0059]
22
ꢀꢀꢀꢀꢀ
中央过滤器表面
[0060]
23
ꢀꢀꢀꢀꢀ

[0061]
24
ꢀꢀꢀꢀꢀ
吸入口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