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土茯苓育苗方法与流程

2022-03-02 03:1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土茯苓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又名草禹余粮、仙遗粮、刺猪苓、土萆薢。长江流域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其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为清热祛湿,泄浊解毒的常用中药。以前土茯苓资源主要是野生资源,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野生资源已难以满足需求,已有部分地区开始人工种植。土茯苓种植处于起始状态,很难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尤其是其幼苗移栽后成活率低、根系深、采收成本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常规的土茯苓种植为栽植1年生实生苗,但1年生苗叶片少、根系发达,遇到7-9月的高温天气时极易死亡,存活率极低。并且,常规的土茯苓种植后会经历根系的快速伸长,根系向地下扎,第二次的根系伸长也向下进行,因此土茯苓的根系都较深,采收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长势好、根系发达、后期可在浅层采收的育苗方法对于土茯苓种植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土茯苓苗的育苗方法,旨在得到一种提高了土茯苓育苗的成活率,使所得土茯苓根系更为发达且适合浅层种植。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土茯苓苗的育苗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6.(1)4-5月采收成熟的土茯苓种子,洗去果皮,晾晒去表面的水分;
7.(2)将土茯苓种子置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进行表面消毒;
8.(3)将土茯苓种子点播于营养袋中,每袋1粒,表面覆土1-2cm;
9.(4)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及时淋水、除草以及防虫等;
10.(5)第二年的2-3月准备好移栽,取方形(长宽均为1m)的育苗盘,形状不限,盘深10-11cm左右,底部有透水孔,然后装入消毒后的土壤,土层表面至盘边沿1.5-2.5cm左右;
11.(6)将营养袋中的土茯苓苗取出,除去绝大部分土壤(根系上附着的不必除净),然后将苗定植于育苗盘的4个角处,苗的根部与盘底部平行,茎折弯后与盘地面垂直,苗成“l”行,用土将苗埋好后将表土摊平;
12.(7)将育苗地搭遮阴网防晒,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及时淋水、除草、防止病虫害;此外,每月喷洒一次生根剂;所述的生根剂为abt1号和abt2号混合=1:1质量比,配成300mg/l的浓度所得;
13.(8)第三年2-3月正式定植于种植园。
14.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质量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消毒液进行表面小杜10min。
15.优选地,步骤(3)中育苗袋采用的基质为按照体积比黄土:草木灰=8:2,然后加入基质总重量2%的聚丙烯酰胺,作为保水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经过培育3年的苗茎叶和根系都极为发达,可适应较为恶劣的天气,存活率和后期的长势更好,大幅的提高了土茯苓移栽的成活率;本发明中将土茯苓苗茎“l”在育苗盘中育苗时,根系的伸长与地面平行,后期通过生根剂的使用加速了根系的分枝,且后期的根系也向地面平行,因此绝大部分的根系都保持在种植地的浅层,极大的降低了采收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试剂若无特殊说明,皆为市售所得。
19.实施例1
20.一种土茯苓苗的育苗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如下:
21.(1)4-5月采收成熟的土茯苓种子,洗去果皮,晾晒去表面的水分;
22.(2)将土茯苓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消毒液中进行表面消毒10min;
23.(3)将土茯苓种子点播于营养袋中,每袋1粒,表面覆土1-2cm;育苗袋采用的基质为按照体积比黄土:草木灰=8:2,然后加入基质总重量2%的聚丙烯酰胺,作为保水剂;
24.(4)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及时淋水、除草以及防虫等;
25.(5)第二年的2-3月准备好移栽,取方形(长宽均为1m)的育苗盘,形状不限,盘深10cm左右,底部有透水孔,然后装入消毒后的土壤,土层表面至盘边沿2cm左右;
26.(6)将营养袋中的土茯苓苗取出,除去绝大部分土壤(根系上附着的不必除净),然后将苗定植于育苗盘的4个角处,苗的根部与盘底部平行,茎折弯后与盘地面垂直,苗成“l”行,用土将苗埋好后将表土摊平;
27.(7)将育苗地搭遮阴网防晒,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及时淋水、除草、防止病虫害;此外,每月喷洒一次生根剂(abt1号和abt2号混合=1:1质量比,配成300mg/l的浓度);
28.(8)第三年2-3月正式定植于种植园,定植后1个月统计成活率。
29.实施例2
30.一种土茯苓苗的育苗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如下:
31.(1)4-5月采收成熟的土茯苓种子,洗去果皮,晾晒去表面的水分;
32.(2)将土茯苓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消毒液中进行表面消毒10min;
33.(3)将土茯苓种子点播于营养袋中,每袋1粒,表面覆土1-2cm;育苗袋采用的基质为按照体积比黄土:草木灰=8:2,然后加入基质总重量2%的聚丙烯酰胺,作为保水剂;
34.(4)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及时淋水、除草以及防虫等;
35.(5)第二年的2-3月准备好移栽,取方形(长宽均为1m)的育苗盘,形状不限,盘深11cm左右,底部有透水孔,然后装入消毒后的土壤,土层表面至盘边沿2.5cm左右;
36.(6)将营养袋中的土茯苓苗取出,除去绝大部分土壤(根系上附着的不必除净),然后将苗定植于育苗盘的4个角处,苗的根部与盘底部平行,茎折弯后与盘地面垂直,苗成“l”行,用土将苗埋好后将表土摊平;
37.(7)将育苗地搭遮阴网防晒,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及时淋水、除草、防止病虫害;此外,每月喷洒一次生根剂(abt1号和abt2号混合=1:1质量比,配成300mg/l的浓度);
38.(8)第三年2-3月正式定植于种植园,定植后1个月统计成活率。
39.采用常规的土茯苓育苗方法育苗,定植后1个月统计其成活率,结果如表1所示:
40.育苗方法定植成活率常规1年生育苗30%本发明实施例1育苗95%本发明实施例2育苗94%
41.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土茯苓苗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4-5月采收成熟的土茯苓种子,洗去果皮,晾晒去表面的水分;(2)将土茯苓种子置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进行表面消毒;(3)将土茯苓种子点播于营养袋中,表面覆土1-2cm;(4)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及时淋水、除草以及防虫;(5)第二年的2-3月移栽,取育苗盘,形状不限,盘深10-11cm,底部有透水孔,然后装入消毒后的土壤,土层表面至盘边沿1.5-2.5cm;(6)将营养袋中的土茯苓苗取出,除去绝大部分土壤,然后将苗定植于育苗盘的4个角处,苗的根部与盘底部平行,茎折弯后与盘地面垂直,苗成“l”行,用土将苗埋好后将表土摊平;(7)将育苗地搭遮阴网防晒,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及时淋水、除草、防止病虫害;此外,每月喷洒一次生根剂;所述的生根剂为abt1号和abt2号混合=1:1质量比,配成300mg/l的浓度所得;(8)第三年2-3月正式定植于种植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质量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消毒液进行表面小杜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育苗袋采用的基质为按照体积比黄土:草木灰=8:2,然后加入基质总重量2%的聚丙烯酰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茯苓苗的育苗方法:(1)采收土茯苓种子;(2)表面消毒;(3)点播于营养袋中覆土;(4)常规管理;(5)第二年的2-3月移栽,取育苗盘,装入消毒后的土壤;(6)将营养袋中的土茯苓苗取出,定植于育苗盘的4个角处,苗的根部与盘底部平行,茎折弯后与盘地面垂直,苗成“L”行,用土将苗埋好后将表土摊平;(7)将育苗地搭遮阴网防晒,做好日常管护工作;(8)第三年2-3月正式定植。本发明经过培育3年的苗茎叶和根系都极为发达,可适应较为恶劣的天气,存活率和后期的长势更好,大幅的提高了土茯苓移栽的成活率。移栽的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史艳财 邓丽丽 秦惠珍 韦霄 蒋运生 熊忠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