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底漆层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的二次电池袋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4 22:44: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上述二次电池袋膜按相应顺序至少包括外层、金属层、底漆层、密封剂层或至少包括外层、金属层、底漆层、熔融挤出树脂层、密封剂层,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层上涂敷底漆层组合物并加热来干燥底漆层组合物以及固化上述底漆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干燥工序,使用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作为上述底漆层,上述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包含酸改性聚丙烯及固化剂,固化起始温度为150℃以下,干燥工序温度为150℃以下,在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中,当贴合密封剂层时,不进行热层压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化起始温度为135℃~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干燥工序温度为135℃~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为双组分固化型组合物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双组分固化型组合物类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的固化剂为环氧类固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双组分固化型组合物类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包含酸改性聚丙烯作为主剂部分,包含环氧固化剂及醚聚合物作为固化剂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还包含用于调节固化起始温度的催化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上述干燥工序时,将干燥工序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将第一个区域与最后一个区域之间的非端区域的设定温度设定为高于第一个区域的设定温度及最后一个区域的设定温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中,当贴合密封剂层时,在常温下进行时效工序。10.一种二次电池袋膜的成型性提高方法,上述二次电池袋膜按相应顺序至少包括外层、金属层、底漆层、密封剂层或至少包括外层、金属层、底漆层、熔融挤出树脂层、密封剂层,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成型性提高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层上涂敷底漆层组合物并加热来干燥底漆层组合物以及固化上述底漆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干燥工序,使用双组分固化型组合物类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作为上述底漆层,上述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包含酸改性聚丙烯及固化剂,固化起始温度为135℃~150℃,干燥工序温度为135℃~150℃,在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中,当贴合上述密封剂层时,不进行热层压工序,在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中,当贴合上述密封剂层时,在常温下进行时效工序。11.一种二次电池袋膜,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包括夹介于金属层与熔融挤出树脂层或密封剂层之间的底漆层,其特征在于,
成型性为6.5mm以上,初始剥离强度为14.0n/15mm以上,耐氢氟酸强度为5.0n/15mm以上,耐电解液强度为初始剥离强度的90%以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初始剥离强度为14.0n/15mm以上,耐电解液强度为14.0n/15mm以上,耐氢氟酸强度为5.0n/15mm以上,穿刺强度为21.0n以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成型性为6.5~6.8mm,初始剥离强度为14.0~15.0n/15mm,耐电解液强度为14.0~14.5n/15mm,耐氢氟酸强度为6.0~6.4n/15mm,穿刺强度为21.0~23.0n。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袋膜,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由基材层、金属层、在上述金属层的至少一侧形成的防腐蚀层、在上述金属层的内侧形成的底漆层、作为熔融挤出树脂层的聚丙烯挤出层、作为密封剂层的未拉伸聚丙烯(cpp)层构成,上述基材层由聚酯膜及聚酰亚胺膜中的一种以上形成,上述金属层由铝形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上述二次电池袋膜按相应顺序至少包括外层、金属层、底漆层、密封剂层或至少包括外层、金属层、底漆层、熔融挤出树脂层、密封剂层,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层上涂敷底漆层组合物并加热来干燥底漆层组合物以及固化上述底漆层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的干燥工序,使用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作为上述底漆层,上述有机溶剂型乳液组合物包含酸改性聚丙烯及固化剂,固化起始温度为150℃以下,优选为135℃~150℃,干燥工序温度为150℃以下,优选为135℃~150℃,在上述二次电池袋膜的制备方法中,当贴合密封剂层时,不进行热层压工序。压工序。压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宋禄政 朴汉徹 韩喜植 李智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栗村化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2/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