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3:5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中药的加工提取主要将中药材与水混合后放入加热筒内煎煮,并将药渣过滤,以提取无药渣的药液,如今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将药渣与药液分离,会在使用过滤包包裹药材,然后放入滤筒内,将滤筒放入加热筒内进行煎煮,在煎煮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将滤筒提起,并使用两个棍状工具穿过滤筒,将滤筒悬空在加热筒内,与药液分离,然后使用压板挤压滤筒内的过滤包,将过滤包内残留的药液挤出,防止造成浪费,但是将滤筒悬挂在加热筒内,需要工作人员寻找额外的棍状工具,穿过滤筒的滤孔,将滤筒架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容易对滤筒的滤孔造成损坏,同时由于两个棍状工具需要从滤筒中部穿过,便十分影响工作人员使用压板挤压过滤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侧装配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上设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上端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中部套设有滤筒,所述滤筒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条,所述安装环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与限位条相匹配的缺口,两个所述缺口内壁均设有台阶孔,两个所述台阶孔内侧均装配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有伸出台阶孔的t形锁件,两个所述限位条均由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与t形锁件相匹配的锁孔,所述安装环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装配有两个拉线,两个所拉线的一端分别伸入两个台阶孔内,且分别与两个t形锁件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装配有与拉线相匹配的缠绕机构。
6.所述缠绕机构包括有缠绕杆与转动把手,所述缠绕杆与安装环转动连接,所述缠绕杆一端伸入内腔,两个所述拉线的一端均与缠绕杆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缠绕杆另一端与转动把手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转动缠绕杆时,可对两个拉线进行缠绕拉扯,从而拉动两个t形锁件完全收入台阶孔内。
7.所述安装环上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装配有泄压阀。当工作人员将密封盖拧紧在固定环上时,便可对加热筒进行密封,当加热时加热筒内的气压可通过泄压阀排出到外界。
8.所述滤筒上侧内壁转动装配有拉环。工作人员可使用拉环将滤筒从加热筒内提起。
9.所述机体装配有与加热筒内壁连通的水咀。工作人员可通过水咀将加热筒内的中
药排出加热筒。
10.所述滤筒设有透明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中药煎煮状态。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很好将滤筒悬挂在加热筒内,工作人员可根据药液的高度,调整滤筒的的固定高度,不会对后期使用压板挤压过滤包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实施例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实施例的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0.机体1、控制面板11、加热筒12、安装环13、滤筒14、限位条15、缺口 16、台阶孔17、弹簧18、t形锁件19、锁孔191、内腔2、拉线21、缠绕杆22、转动把手23、固定环24、密封盖25、泄压阀26、拉环3、水咀31。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生产用的提取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前侧装配有控制面板11,机体1上设有加热筒12,加热筒12上端设有安装环13,安装环13中部套设有滤筒14,滤筒14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条15,安装环13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与限位条15相匹配的缺口16,两个缺口16内壁均设有台阶孔17,两个台阶孔17内侧均装配有弹簧18,两个弹簧18均固定连接有伸出台阶孔17的t形锁件19,两个限位条15均由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与t 形锁件19相匹配的锁孔191,安装环13设有内腔2,内腔2装配有两个拉线21,两个所拉线21的一端分别伸入两个台阶孔17内,且分别与两个t形锁件19后侧固定连接,安装环13装配有与拉线21相匹配的缠绕机构。
23.在进行重要煎煮时,工作人员可将装有重要的过滤包放入滤筒14内,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缠绕机构拉动两个拉线21,两个拉线21拉动两个t形锁件19完全拉入台阶孔17内,弹簧18压缩,此时工作人员可将装有过滤包的滤筒14放入加热筒12内,两个限位条15分别插入两个缺口16内,直至滤筒14完全放入加热筒12内,滤筒14下表面放置在加热筒12下侧,此时工作人员松开缠绕机构,通过两个弹簧18伸张,将两个t形锁件19顶出台阶孔17,两个t形锁件 19分别插入两个限位条15最上侧的锁孔191内,此时便对滤筒14进行限位,此时便可进行中药煎煮;当中药煎煮完成后,与上同理,使用缠绕机构对两个拉线21进行拉动,将两个t形锁件19完全收入台阶孔17内,两个弹簧18压缩,此时工作可向上提起滤筒14,两个限位条15在缺口16内向上移动,将滤筒14 脱离药液提高到合适高度后,工作人员松开缠绕机
构,弹簧18伸张,将t形锁件19顶出台阶孔17,将t形锁件19顶出台阶孔17,使两侧的t形锁件19抵紧限位条15,然后微调滤筒14位置,使t形锁件19与相邻的锁孔191位置相匹配,然后通过弹簧18伸张,将t形锁件19锁入锁孔191内从而对滤筒14进行限位,此时工作人员可使用压板对过滤包进行挤压;多个锁孔191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药液高度,将滤筒14固定在不同高度。
24.缠绕机构包括有缠绕杆22与转动把手23,缠绕杆22与安装环13转动连接,缠绕杆22一端伸入内腔2,两个拉线21的一端均与缠绕杆22表面固定连接,缠绕杆22另一端与转动把手23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转动缠绕杆22时,可对两个拉线21进行缠绕拉扯,从而拉动两个t形锁件19完全收入台阶孔17内。
25.安装环13上侧设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5,密封盖25 装配有泄压阀26。当工作人员将密封盖25拧紧在固定环24上时,便可对加热筒12进行密封,当加热时加热筒12内的气压可通过泄压阀26排出到外界。
26.滤筒14上侧内壁转动装配有拉环3。工作人员可使用拉环3将滤筒14从加热筒12内提起。
27.机体1装配有与加热筒12内壁连通的水咀31。工作人员可通过水咀31将加热筒12内的中药排出加热筒12。
28.滤筒14设有透明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中药煎煮状态。
29.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