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2:36: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调理仪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腰椎间盘突出多功能脊柱治疗仪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一般可以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并可消除神经根水肿、无菌性炎症,祛除风湿、疼痛。市场上有许多品牌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仪,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仪从腰部疾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疾病的发病原因入手,文武双全,标本兼治,顺势整骨疗法、深度理疗、能量补充,矫正恢复人体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彻底根治腰疾的疗目的,安全、经济、科学,是目前最具创新的治疗手段。
3.在使用脊柱调理仪时需要患者将背部以及脊椎挺直,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坐姿,患者坐在靠椅上,但由于患者自身挺直背部困难,特别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患者会产生不适的感觉,因此现有的脊柱调理仪的背部支撑结构不具有辅助固定背部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脊柱调理仪的背部支撑结构不具有辅助固定背部的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椅背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对称开设在座椅的椅背上,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道内,且所述u形座可沿着滑道移动,所述滑道内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分别贯穿u形座,所述导向杆端部固连在座椅上,所述u形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弹性带,所述u形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弹性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可粘接在一起。
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椅背上且可调节u形座的高度。
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在u形座的上下端且固连在座椅的椅背后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u形座并与u形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端部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上。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转轴贯穿支撑板并与螺杆固连。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固
定机构,将u形座移动至适合患者身高的高度,再通过将对应的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绑在患者上半身,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在一起进行固定,且根据患者的体型,改变第一魔术贴与不同位置的第二魔术贴粘接在一起,可调节松紧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通过转动转盘带动螺杆转动,使u形座沿着滑道上下移动,且可保持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的固定机构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15.图中:座椅1、滑道2、u形座3、导向杆4、第一弹性带5、第二弹性带6、第一魔术贴7、第二魔术贴8、支撑板9、螺杆10、转盘11。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实施例1:
18.参照图1-3,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包括座椅1,座椅1的椅背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道2,两个滑道2对称开设在座椅1的椅背上,固定机构还包括u形座3,u形座3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道2内,且u形座3可沿着滑道2移动,滑道2内均设置有导向杆4,导向杆4分别贯穿u形座3,导向杆4端部固连在座椅1上,u形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弹性带5,u形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弹性带6,第一弹性带5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魔术贴7,第二弹性带6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魔术贴8,第一魔术贴7与第二魔术贴8可粘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将u形座3移动至适合患者身高的高度,再通过将对应的第一弹性带5、第二弹性带6绑在患者上半身,通过第一魔术贴7与第二魔术贴8粘接在一起进行固定,且根据患者的体型,改变第一魔术贴7与不同位置的第二魔术贴8粘接在一起,可调节松紧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19.实施例2:
20.参照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机构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椅背上且可调节u形座3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9,两个支撑板9间隔设置在u形座3的上下端且固连在座椅1的椅背后侧,两个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螺杆10,螺杆10贯穿u形座3并与u形座3螺纹连接,螺杆10端部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9上。调节机构还包括转盘11,转盘11的转轴贯穿支撑板9并与螺杆10固连。由于u形座3易出现上下松动,需要通过调节机构对其进行高度调节和位置固定,通过转动转盘11带动螺杆10转动,使u形座3沿着滑道2上下移动,且可保持位置固定。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椅背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道(2),两个所述滑道(2)对称开设在座椅(1)的椅背上,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u形座(3),所述u形座(3)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道(2)内,且所述u形座(3)可沿着滑道(2)移动,所述滑道(2)内均设置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分别贯穿u形座(3),所述导向杆(4)端部固连在座椅(1)上,所述u形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弹性带(5),所述u形座(3)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弹性带(6),所述第一弹性带(5)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魔术贴(7),所述第二弹性带(6)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魔术贴(8),所述第一魔术贴(7)与第二魔术贴(8)可粘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椅背上且可调节u形座(3)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9),两个所述支撑板(9)间隔设置在u形座(3)的上下端且固连在座椅(1)的椅背后侧,两个所述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贯穿u形座(3)并与u形座(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端部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转轴贯穿支撑板(9)并与螺杆(10)固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调理仪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脊柱调理仪用背部支撑结构,包括座椅,座椅的椅背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道,固定机构还包括U形座,滑道内均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分别贯穿U形座,导向杆端部固连在座椅上,U形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弹性带,U形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弹性带,第一弹性带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魔术贴,第二弹性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魔术贴;将U形座移动至适合患者身高的高度,再通过将对应的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绑在患者上半身,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在一起进行固定,可调节松紧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可调节松紧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可调节松紧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邓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壹一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3/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