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梁板模板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4:06: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大梁板模板搭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板模板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某些大型厂房建设时,厂房层高超过8米,二层梁板为超高梁板,且其截面尺寸大,规格有:600mm
×
1500mm、500mm
×
1500mm、600mm
×
1200mm、650mm
×
1000mm,600mm
×
1000mm、500mm
×
1000mm、450mm
×
1000mm、400mm
×
1000mm、350mm
×
1000mm、400mm
×
800mm、350mm
×
800mm、300mm
×
800mm、250mm
×
800mm、250mm
×
500mm、200mm
×
600mm等。由上述规格可看出,超高梁板中含有大量超重梁。采用传统的梁模支架时,不仅组装费工、费时,综合成本高,而且需要通过调节支架的位置以对准梁模板,而支架采用了数量庞大的钢管、木方、u托等,重量大,不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板模板支架结构。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包括梁模、立杆,所述梁模为木夹板合围制造,梁模两侧设有多根侧肋和多根对拉螺杆,梁模下方依次设有第一层龙骨、第二层龙骨;所述立杆搭设与梁模下方两侧,立杆至少有两排,每排立杆上沿纵向布置有水平杆,立杆上部设有上托,所述第二层龙骨置于上托内。
6.所述立杆的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横向间距不小于梁宽度并不大于900mm。
7.所述立杆下端设有垫板。
8.所述水平杆的步距不大于1.2m。
9.所述第二层龙骨为φ48
×
3.5的双钢管,双钢管纵向放置于上托内。
10.所述第一层龙骨为50
×
100mm的木枋。
11.所述梁模采用厚度为18mm的木夹板。
12.所述对拉螺杆采用采用φ14的螺杆制造。
13.所述侧肋为50
×
100mm的木枋。
14.在梁模与既有结构柱相遇处,结构柱外侧合围有包围木夹板,木夹板外侧设有横向的第一包围钢管和纵向的第二包围钢管,第二包围钢管一端固定于上托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费工时较少,综合成本低;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杆上部安装上托,上托内布置第二层龙骨,第二层龙骨上布置第一层龙骨,依托第一层龙骨搭建梁模,因此梁模在纵向跨度上稳定性好,变形量小,保证了梁的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梁模与既有结构柱的抱柱连接示意图。
19.图中:1-梁模;2-立杆;3-侧肋;4-对拉螺杆;5-第一层龙骨;6-第二层龙骨;7-水平杆;8-上托;9-垫板;10-结构柱;11-包围木夹板;12-第一包围钢管;13-第二包围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1.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包括梁模1、立杆2,所述梁模1为木夹板合围制造,梁模1两侧设有多根侧肋3和多根对拉螺杆4,梁模1下方依次设有第一层龙骨5、第二层龙骨6;所述立杆2搭设与梁模1下方两侧,立杆2至少有两排,每排立杆2上沿纵向布置有水平杆7,立杆2上部设有上托8,所述第二层龙骨6置于上托8内。
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费工时较少,综合成本低;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杆2上部安装上托8,上托8内布置第二层龙骨6,第二层龙骨6上布置第一层龙骨5,依托第一层龙骨5搭建梁模1,因此梁模1在纵向跨度上稳定性好,变形量小,保证了梁的浇筑质量。
24.所述立杆2的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横向间距不小于梁宽度并不大于900mm。便于保证立杆2之间有充足的空间布置梁模1,并且防止横撑、龙骨的悬空距离过长,保证了整体稳定性。
25.所述立杆2下端设有垫板9。便于分散载荷,提高稳定性,防止将混凝土地面压伤。
26.所述水平杆7的步距不大于1.2m。便于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27.所述第二层龙骨6为φ48
×
3.5的双钢管,双钢管纵向放置于上托8内。保证了第二层龙骨6位置稳定,不发生窜动,采用该规格双钢管,保证了刚性,且材料重量小,安装方便。
28.所述第一层龙骨5为50
×
100mm的木枋。保证了上端面平整,使其对梁模1的支撑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
29.所述梁模1采用厚度为18mm的木夹板。
30.所述对拉螺杆4采用采用φ14的螺杆制造。
31.所述侧肋3为50
×
100mm的木枋。
32.在梁模1与既有结构柱10相遇处,结构柱10外侧合围有包围木夹板11,木夹板外侧设有横向的第一包围钢管12和纵向的第二包围钢管13,第二包围钢管13一端固定于上托8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模(1)、立杆(2),所述梁模(1)为木夹板合围制造,梁模(1)两侧设有多根侧肋(3)和多根对拉螺杆(4),梁模(1)下方依次设有第一层龙骨(5)、第二层龙骨(6);所述立杆(2)搭设与梁模(1)下方两侧,立杆(2)至少有两排,每排立杆(2)上沿纵向布置有水平杆(7),立杆(2)上部设有上托(8),所述第二层龙骨(6)置于上托(8)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的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横向间距不小于梁宽度并不大于90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下端设有垫板(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7)的步距不大于1.2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龙骨(6)为φ48
×
3.5的双钢管,双钢管纵向放置于上托(8)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龙骨(5)为50
×
100mm的木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模(1)采用厚度为18mm的木夹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4)采用φ14的螺杆制造。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肋(3)为50
×
100mm的木枋。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梁模(1)与既有结构柱(10)相遇处,结构柱(10)外侧合围有包围木夹板(11),木夹板外侧设有横向的第一包围钢管(12)和纵向的第二包围钢管(13),第二包围钢管(13)一端固定于上托(8)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板模板支架结构,包括梁模、立杆,所述梁模为木夹板合围制造,梁模两侧设有多根侧肋和多根对拉螺杆,梁模下方依次设有第一层龙骨、第二层龙骨;所述立杆搭设与梁模下方两侧,立杆至少有两排,每排立杆上沿纵向布置有水平杆,立杆上部设有上托,所述第二层龙骨置于上托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费工时较少,综合成本低;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杆上部安装上托,上托内布置第二层龙骨,第二层龙骨上布置第一层龙骨,依托第一层龙骨搭建梁模,因此梁模在纵向跨度上稳定性好,变形量小,保证了梁的浇筑质量。保证了梁的浇筑质量。保证了梁的浇筑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袁肖 何家亮 施正阳 周雨婷 左海宏 赵红霞 赵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3/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