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2:52: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现行建筑物一般采用烧结粘土砖、加气砼砌块、粉煤灰砌块等作为墙体填充砌筑材料,而后在砌筑后的墙体表面进行抹灰层的打底及表层施工。
3.在建筑工程竣工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墙体材料热胀冷缩、材料干燥收缩含水量下降、施工材料、质量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填充墙体上的抹灰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起鼓裂缝,影响建筑物美观及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处理方式一般是在起鼓裂缝出现处铲除抹灰层、凿毛墙体重新进行抹灰施工,此方式治标不治本,随着时间推移,墙体抹灰层还会再次出现裂缝。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1)将墙体发生裂缝部位的抹灰层铲除掉:
8.(2)在铲除掉抹灰层的墙体上通过钻头开设数个倾斜的孔洞:
9.(3)将切割好的数根钢筋分别插入数个孔洞内;
10.(4)将插入的钢筋与孔洞之间的空隙处注入灌浆料;
11.(5)将数根钢筋位于孔洞外的一端均与钢丝网片焊接;
12.(6)在钢丝网片外表面进行抹灰施工。
13.进一步地,所述孔洞深度为墙体的5/7,倾斜度为15
°‑
45
°

14.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直径小于孔洞内径。
15.进一步地,所述灌浆料为cgm灌浆料(即为市售水泥基灌浆材料)。
16.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加工制作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快捷,费用低廉,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功效、杜绝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再次产生;解决了墙体抹灰层裂缝反复出现的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顺利实施,达到了安全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7.图1为采用本发明施工的墙体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0.如图1-2所示,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包括:
21.(1)将墙体1发生裂缝部位的抹灰层铲除掉,面积为0.5~16平方米:
22.(2)在铲除掉抹灰层的墙体上通过钻头开设数个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孔洞2,孔洞深度为墙体的5/7,倾斜度为15
°‑
45
°
,优选孔洞为6个,孔洞内径φ为7.5~14毫米;
23.(3)将切割好的数根钢筋3分别插入数个孔洞2内,钢筋直径φ为6~12毫米,小于孔洞内径,一端露出孔洞2外2~5毫米;
24.(4)将所有插入的钢筋3与孔洞2之间的空隙处注入灌浆料,具体为市售的cgm灌浆料,具有轻微膨胀固定作用,使得钢筋植入牢固不易被拔出;
25.(5)将数根钢筋3位于孔洞外的一端均与切割好的面积为0.5~16平方米适配钢丝网片4焊接;
26.(6)在钢丝网片4外表面进行抹灰层5的打底与表层施工。
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墙体发生裂缝部位的抹灰层铲除掉:(2)在铲除掉抹灰层的墙体上通过钻头开设数个倾斜的孔洞:(3)将切割好的数根钢筋分别插入数个孔洞内;(4)在插入的钢筋与孔洞之间的空隙处注入灌浆料;(5)将数根钢筋位于孔洞外的一端均与钢丝网片焊接;(6)在钢丝网片外表面进行抹灰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深度为墙体的5/7,倾斜度为15
°‑
4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直径小于孔洞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为cgm灌浆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抹灰层裂缝处理方法,包括:将墙体发生裂缝部位的抹灰层铲除掉:在铲除掉抹灰层的墙体上通过钻头开设数个倾斜的孔洞:将切割好的数根钢筋分别插入数个孔洞内;在插入的钢筋与孔洞之间的空隙处注入灌浆料;将数根钢筋位于孔洞外的一端均与钢丝网片焊接;在钢丝网片外表面进行抹灰施工。本发明解决了墙体抹灰层裂缝反复出现的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顺利实施。确保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顺利实施。确保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顺利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向 彭立勃 屈小光 段晓红 李昌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