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疗内窥镜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5:35: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内窥镜主动调焦检测组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内窥镜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医疗内窥镜,也叫内窥镜,是医疗领域的重要设备,通常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3.由于在使用时,内窥镜与人体被检测部位的位置并非固定,想要医疗内窥镜稳定的发挥作用,就需要医疗内窥镜能够在多个物距上均满足成像要求。因此,对内窥镜进行生产时,通常会进行三个物距的调焦检测组装。
4.现有技术对内窥镜进行这三个物距的调焦检测时,通常是使用aa设备(aa,即active alignment,解释为中文即主动对位,是一项确定零配件装配过程中相对位置的技术。aa设备主要用于摄像头模组的对准和装配过程)来进行调试和检测。其检测过程为,在第一个物距设置好参照物后,将内窥镜安装到aa设备上的检测位置,再对内窥镜进行检测调节,以使其满足当前物距的成像要求;通过第一个物距的测试后,将内窥镜的镜头拆下来,并安装到在第二个物距上设置好参照物的aa设备上,再进行检测调节;调节好第二个物距后,再按照上述流程进行第三个物距的检测调节。
5.这样的检测调节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更为重要的是,在调节好内窥镜某个物距的成像后,进行内窥镜的下一个物距调节时,之前已经调节好的物距的成像又会再一次受到影响。这样,就可能出现下一个物距调节好后,之前已经调节好的物距不再满足成像要求的情况。因此,使用现有的医疗内窥镜检测方法,医疗内窥镜的良级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内窥镜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内窥镜的良级率。
7.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8.一种医疗内窥镜检测方法,包括:
9.模拟分析步骤,模拟内窥镜工作时的光路后,根据检测需求,在光路的各检测物距上分别模拟设置透明的标板,并按预设的标记要求在各标板上模拟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得到安装方案;其中,标记要求为,光路从较小物距标板的标记点之外的空间穿过后,能够打到较大物距标板上的标记点;
10.设备安装步骤,按照安装方案,在aa设备的各检测物距上安装透明的标板,并在各标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
11.调试检测步骤,将内窥镜安装到aa设备上的检测位置后,对内窥镜进行检测调节。
12.基础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13.使用本方法,虽然还是使用aa设备进行检测,但跳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思路,即直接一次检测内窥镜的一个物距,而是先模拟设计一次性检测所有物距的检测方案后,再直接同时对所有的物距进行检测。
14.具体的,在模拟分析步骤中,在软件上模拟出内窥镜的光路后,根据检测需求,即需要检测的物距数量及各物距的具体数值,分别在光路的各物距出模拟设置透明的标板,即,光路可直接穿过的标板;之后,按预设的标记要求在各标板上模拟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并得到安装方案。之后,再按照安装方案在aa设备的各检测物距上安装透明的标板,并在各标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再将内窥镜安装到aa设备上的检测位置后,对内窥镜进行检测调节。
15.由于满足标记要求时,光路从较小物距标板的标记点之外的空间穿过后,能够打到较大物距标板上的标记点;换个说法,光路能够同时打到所有标板上的所有标记点。并且,由于各标记点分别设置在各物距的标板上,通过这些标记点的成像表现,就可以直接了解内窥镜在所有物距上的成像表现。对内窥进行调节时,不用担心现有技术中各焦距调节检测时顾此失彼的情况。
16.只要是通过了本方案的检测,就可以保证该内窥镜在所有物距的成像质量。
17.综上,本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内窥镜的良级率。并且,由于一个型号的内窥镜只需要设计一套安装方案,还可以提升内窥镜的整体检测效率。
18.进一步,安装方案中,各标板上标记点的数量为3—8。
19.有益效果:在保证各物距检测范围的同时,可兼顾安装方案的设计效率和实施效率。
20.进一步,安装方案中,任一标板上的标记点依次连接,可形成一个无内凹角的多边形。
21.有益效果:这样的设置,在后续分析单个物距的成像质量时,便于快速找到对应标板上所有的标记点。
22.进一步,标记要求为,光路从较小物距标板的标记点连接形成的多边形内部穿过后,能够打到较大物距标板上的标记点。
23.有益效果:这样的设置,进行成像质量分析时,各标板上的标记点形成的无内凹角的多边形,会按照物距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外到内分布。这样当存在不满足成像要求的标记点时,通过该标记点所处的层级,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了解不满足要求的检测距离,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24.进一步,模拟分析步骤中,检测需求中,物距的数量为3—5。
25.有益效果:通过这个数量的物距检测,在满足内窥镜检测需求的同时,可以兼顾安装方案的设计效率,以及后续设备安装时的安装效率。
26.进一步,检测需求中,物距的数量为3;3个物距从小到大分别为3-5mm、7-11mm、和90-110mm。
27.有益效果:根据实践,同时满足这3个物距的成像要求的内窥镜,大部分型号都已经足以满足使用需求,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安装方案的设计效率和实施效率。
28.进一步,标板为透明玻璃基材。
29.有益效果:在保证透光率的同时,可控制整体成本。
30.进一步,标记点为铬层。
31.有益效果:铬层,即玻璃基底(标板)经过抛光、清洗后,在玻璃表面镀铬膜,然后经过激光刻画或者化学蚀刻出的图形。这样的设置,可保证标记点与标板的一体性。
32.进一步,还包括记录步骤,记录内窥镜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不满足要求时,还记录具体的原因。
33.有益效果:当存在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同时满足各检测物距的成像的内窥镜时,可及时了解情况,便于后续分析。除此,通过对具体原因的记录,如某个物距始终不满足成像要求,工作人员可直观的了解该内窥镜的具体问题。
34.进一步,还包括统计分析步骤,对不满足要求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占比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原因进行排序。
35.有益效果:根据统计分析步骤得到的排序结果,厂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后续加工的内窥镜进行改进。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各标板上标记点的成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9.由于aa设备在对镜头进行检测调节时,都是每次对一个物距进行检测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都是这样,基于此,本领域较为负责的工作人员在提升良级率时,会在某个检测物距对内窥镜进行了调节后,再放到之前的物距上进行验证。但这样的方式非常耗时耗力,并且当需要检测的内窥镜较多时,流程易出现混乱,良级率依然不稳定。
40.本方案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良级率低的问题经过分析后,发现要稳定的提升良级率,就不能沿着本领域的检测思路,即,一次检测一个物距,因为在某一个物距调节内窥镜之后,其他物距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良级率低、并且调节时会束手束脚。但重新单独设置内窥镜的检测装置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对厂商而言,多一个型号的检测设备就需要多一块放设备的空间,很多厂商用于进行检测的空间并不充足,可行性不是特别的高。
41.基于此,申请人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对现有aa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进的方案,以达到花费很小的成本就能够稳定提高内窥镜的检测效率与良级率的目的。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检测内窥镜时,要么利用aa设备一次检测一个物距,要么花费高额成本研发新检测设备的技术偏见。
42.实施例一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模拟分析步骤,可通过pc上的模拟制图软件完成。设备安装步骤,则直接对现有的aa设备进行改动即可。
44.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疗内窥镜检测方法,包括:
45.模拟分析步骤,模拟内窥镜工作时的光路后,根据检测需求,在光路的各检测物距上分别模拟设置透明的标板,并按预设的标记要求在各标板上模拟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
得到安装方案;其中,标记要求为,光路从较小物距标板的标记点之外的空间穿过后,能够打到较大物距标板上的标记点。
46.具体的,检测需求中,物距的数量为3—5,本实施例中物距的数量为3。通过这个数量的物距检测,在满足内窥镜检测需求的同时,可以兼顾安装方案的设计效率,以及后续设备安装时的安装效率。3个物距从小到大分别为3-5mm、7-11mm、和90-110mm。本实施例中,3个物距分别为4mm、9mm、100mm。根据实践,同时满足这3个物距的成像要求的内窥镜,大部分型号都已经足以满足使用需求,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安装方案的设计效率和实施效率。
47.安装方案中,各标板上标记点的数量为3—8,且任一标板上的标记点依次连接,可形成一个无内凹角的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各标板上的标记点数量均为4,任一标板上的标记点依次连接可形成一个矩形;标记要求为,光路从较小物距标板的标记点连接形成的多边形内部穿过后,能够打到较大物距标板上的标记点。
48.设备安装步骤,按照安装方案,在aa设备的各检测物距上安装透明的标板,并在各标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其中,标板为透明玻璃基材,标记点为铬层。铬层,即玻璃基底(标板)经过抛光、清洗后,在玻璃表面镀铬膜,然后经过激光刻画或者化学蚀刻出的图形。这样的设置,可保证标记点与标板的一体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各标板上标记点的区分度,设置标记点时,可使同一标板上的所有标记点的形状相同,且任意两个标板标记点的形状均不相同。
49.调试检测步骤,将内窥镜安装到aa设备上的检测位置后,对内窥镜进行检测调节。检测时,为了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具体哪个间距的成像仍不满足要求,可通过软件中设置辅助线的方式,对各标板上的标记点进行归类。
50.实际操作时,将组装医疗内窥镜相关物料(芯片与镜头)通过aa设备检测调焦好后,将芯片与镜头在aa设备上点胶封合为一个整体内窥镜即可。
5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52.使用本方法,虽然还是使用aa设备进行检测,但跳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思路,即直接一次检测内窥镜的一个物距,而是先模拟设计一次性检测所有物距的检测方案后,再直接同时对所有的物距进行检测。
53.具体的,模拟分析步骤中,在软件上模拟出内窥镜的光路后,根据检测需求,即需要检测的物距数量及各物距的具体数值,分别在光路的各物距出模拟设置透明的标板,即光路可直接穿过的标板;之后,按预设的标记要求在各标板上模拟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并得到安装方案。之后,再按照安装方案在aa设备的各检测物距上安装透明的标板,并在各标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不透光的标记点;再将内窥镜安装到aa设备上的检测位置后,对内窥镜进行检测调节。
54.由于各标记点分别设置在各物距的标板上,通过这些标记点的成像表现,就可以直接同时了解内窥镜在所有物距上的成像表现。对内窥进行调节时,不用担心现有技术中各焦距调节检测时顾此失彼的情况。同时,由于任一标板上的标记点依次连接,可形成一个无内凹角的多边形,且满足标记要求时,光路从较小物距标板的标记点连接形成的多边形内部穿过后,能够打到较大物距标板上的标记点。在进行成像质量分析时,各标板上的标记点形成的无内凹角的多边形,会按照物距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外到内分布。这样,当
存在不满足成像要求的标记点时,通过该标记点所处的层级,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了解不满足要求的检测距离,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而只要是通过了本方案的检测,就可以保证该内窥镜在所有物距的成像质量。
55.综上,本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内窥镜的良级率。并且,由于一个型号的内窥镜只需要设计一套安装方案,还可以提升内窥镜的整体检测效率。
56.实施例二
57.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记录步骤和统计分析步骤。本实施例中,记录步骤由工作人员通过pc上的软件进行录入,统计分析步骤则可直接通过pc上的软件自动进行。
58.记录步骤,记录内窥镜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不满足要求时,还记录具体的原因;
59.统计分析步骤,对不满足要求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占比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原因进行排序。
60.这样的设置,当存在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同时满足各检测物距的成像的内窥镜时,可及时了解情况,便于后续分析。除此,通过对具体原因的记录,如某个物距始终不满足成像要求,工作人员可直观的了解该内窥镜的具体问题。而根据统计分析步骤得到的排序结果,厂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后续加工的内窥镜进行改进。
6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