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金属件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20:54: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件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制造业中,大量使用金属制品,在金属制品上镀层也是常见的生产方法。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现有的电镀装置,大都结构复杂,并且在对可收卷的电镀件进行电镀后,电镀件移动离开开口时,电解液容易随着电镀件的移动而大量溢出,之后需要对电解液进行循环回收利用,并且随着电镀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不利于对电镀件进行附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操作方便、散热快的金属件电镀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件电镀装置,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内的电解槽、位于电解槽两侧的收集槽、设于电解槽下方的集液槽、位于集液槽两侧的汇水槽、设有多个位于电解槽和收集槽上的开口、设于开口上的密封装置、位于密封装置上的散热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开口上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配合的旋转块、设于旋转块内的第一旋转槽、位于第一旋转槽内的固定部件、设有多个与旋转块相连的支撑柱、设有多个位于支撑柱内的第一滑动槽、设有多个位于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一弹簧、设有多个位于第一滑动槽内与第一弹簧配合的第一滑动杆、位于第一滑动杆一端的密封块、设于密封块内的密封部件;当电镀件从开口向外移动时,位于密封块两侧的第一弹簧会顶动密封块向中间移动,对开口上的电镀件移动密封,可以有效防止因为电镀件移动,而导致电解液大量流失造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装置对电镀件移动密封,使得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不会有大量流失,其中通过通过密封部件与第一固定块的配合,使得在使用操作时方便快捷;并且在电解槽上设置有散热装置、使得在电解过程中热量被散热装置大量吸走,从而使得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温度可以保持在稳定状态。
5.所述密封部件包括设于密封块上的滑动开口、位于密封块两侧的第二滑动槽、与第二滑动槽相连的第三滑动槽、设于第二滑动槽的第一顶位杆、设于第三滑动槽动槽内与第一顶位杆相连的顶位块、位于第三滑动槽内与顶位块配合的第一移动块、设有多个位于第三滑动槽内的第四滑动槽、设有多个位于第四滑动槽内与第一移动块相连的第二顶位杆、设于开口侧壁上的密封槽、位于密封块内与第四滑动槽相连的第五滑动槽、设于第五滑动曹槽内与第二顶位杆相连的第二移动块、位于第二移动槽上与密封槽配合的密封环;通过设于开口两侧的密封块贴合,使得密封块内的第一顶位杆顶动顶位块在第三滑动槽内向内移动,从而使得顶位块顶动第一移动块向开口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多个位于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二移动杆向开口方向移动,推动第二移动块上的密封环向密封槽内移动,使得开口
上周围被密封。
6.所述滑动开口包括设有多个位于滑动开口内上下两侧的第二旋转槽、设有多个位于第二旋转槽内的旋转轮;所述旋转轮采用橡胶材质,使得多个设于滑动开口内上下两侧的旋转轮与电镀件贴合,从而使得电镀件在移动过程中,电解液被阻隔在开口内,有效防止电解液的大量流失。
7.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于第一固定块上的旋转环、设有多个位于旋转块内的滚珠、设于第一旋转槽内与滚转配合的第三移动块、位于第三移动块上的斜面凹槽、与旋转块配合的转动环、设于转动环内与斜面凹槽配合的斜面顶块;所述固定部件通过转动旋转环,使得斜面顶块顶动斜面凹槽,从而使得第三移动块挤压滚珠,进而使得密封部件被牢牢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上,当密封部件需要进行调整时,通过转动转动环,使得斜面顶块不在顶动斜面凹槽,进而使得密封部件可以在第一固定块上旋转,进行与电镀件的调整。
8.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设于电解槽上的密封板、位于密封板上的散热框架、设于散热框架内的吸气槽、与吸气槽相连的汇聚槽、设于吸气槽上方的散热槽、设于散热槽内的散热部件、位于密封板内与汇聚槽相连的连接管、设于集液槽上方与连接管相连的连接板、位于连接板内与连接管相连的连接槽;所述散热框架上设有风扇和上下移动部件,通过设于散热框架上的吸气槽与风扇配合,使得电解槽内蒸发的气体被风扇从散热槽内吸走,从而使电解槽内的温度被带走,并且气体在汇聚槽内聚集成水珠,并流入连接管内,所述连接槽与连接管倾斜设置,可以有效使得汇聚的水流集中在汇水槽内。
9.所述散热部件包括设于散热槽内的第一固定槽、位于第一固定槽内的第二固定块、设于散热框架内与第一固定槽配合的第二固定槽、位于第二固定槽内与第二固定块配合的挤压块、设于挤压块上的冷凝块、位于框架外的第三固定块、设于第三固定块内的第三旋转槽、设有多个位于第三旋转槽内与挤压块配合的齿轮、设于第三固定块上与齿轮配合的转轮;通过转动转轮带动齿轮旋转,使得挤压块在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之间旋转,对冷凝块进行挤压,所述令凝块采用海绵设置,当散热槽从电解槽内吸取热气时,冷凝块上的水流被挤压汇聚在汇聚槽内,可以保持冷凝块水分不会过大,并且使得热量可以快速抽离。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装置对电镀件移动密封,使得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不会有大量流失,并且通过固定装置,使得密封装置可以随着电镀件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在电解槽上设置有散热装置、使得在电解过程中热量被散热装置大量吸走,从而使得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温度可以保持在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3沿着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15.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6.图6为图3沿着b-b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8图7沿着c-c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19.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10为图8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11为图7沿着d-d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22.图12为图1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12所示,一种金属件电镀装置,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内的电解槽1、位于电解槽1两侧的收集槽4、设于电解槽1下方的集液槽5、位于集液槽两侧的汇水槽、设有多个位于电解槽和收集槽上的开口6、设于开口上的密封装置7、位于密封装置7上的散热装置8;所述密封装置7包括第一固定块9、旋转块10、第一旋转槽11、固定部件12、支撑柱13、第一滑动槽14、第一弹簧15、第一滑动杆16、密封块17及密封部件18;所述第一固定块9设于开口上,所述旋转块10与第一固定块9旋转配合,所述第一旋转槽11设于旋转块10内,所述固定部件12位于第一旋转槽11内,所述支撑柱13共设有三个,与旋转块10相连,所述第一滑动槽14共设有三个,分别三个位于支撑柱13内,所述第一弹簧15共设有三个,分别位于第一滑动槽14内,所述第一滑动杆16共设有三个,分别位于第一滑动槽14内,所述密封块17位于第一滑动杆16一端,所述密封部件18设于密封块17内;当电镀件从开口向外移动时,位于密封块17两侧的第一弹簧15会顶动密封块17向中间移动,对开口上的电镀件移动密封,可以有效防止因为电镀件移动,而导致电解液大量流失造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装置7对电镀件移动密封,使得电解槽1内的电解液不会有大量流失,并且在电解槽1上设置有散热装置8、使得在电解过程中热量被散热装置8大量吸走,从而使得电解槽1内电解液的温度可以保持在稳定状态。
2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件18包括滑动开口19、第二滑动槽181、第三滑动槽182、第一顶位杆183、顶位块184、第一移动块185、第四滑动槽186、第二顶位杆187、密封槽188、第五滑动槽189、第二移动块1810及密封环1820;所述滑动开口19设于密封块17上,所述第二滑动槽181位于密封块17两侧,所述第三滑动槽182与第二滑动槽181相连,所述第一顶位杆183设于第二滑动槽181,所述顶位块184设于第三滑动槽182动槽内与第一顶位杆183相连,所述第一移动块185位于第三滑动槽182内与顶位块184滑动配合,所述第四滑动槽186位于第三滑动槽182内,所述第二顶位杆187位于第四滑动槽186内与第一移动块185相连,所述密封槽188设于开口侧壁上,所述第五滑动槽189位于密封块17内与第四滑动槽186相连,所述第二移动块1810设于第五滑动曹槽内与第二顶位杆187相连,所述密封环1820位于第二移动槽上与密封槽188密封配合;通过设于开口两侧的密封块17贴合,使得密封块17内的第一顶位杆183顶动顶位块184在第三滑动槽182内向内移动,从而使得顶位块184顶动第一移动块185向开口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多个位于第一移动块185上的第二移动杆向开口方向移动,推动第二移动块1810上的密封环1820向密封槽188内移动,使得开口上周围被密封。
25.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开口19包括第二旋转槽191和旋转轮192;所述第二旋转槽191位于滑动开口19内上下两侧,共设有八个,所旋转轮192共设有八个,分为位于八个第二旋转槽191内;所述旋转轮192采用橡胶材质,使得多个设于滑动开口19内上下两侧的旋转轮192与电镀件贴合,从而使得电镀件在移动过程中,电解液被阻隔在开口内,有效防止电解液的大量流失。
26.具体的,所述固定部件12包括旋转环121、滚珠122、第三移动块123、斜面凹槽124、转动环125及斜面顶块126;所述旋转环121设于第一固定块9上,所述滚珠122共设有十二组,均匀分布在旋转环上;所述第三移动块123设于第一旋转槽11内,用于挤压滚珠;所述斜面凹槽124位于第三移动块123上,所述转动环125与旋转块10旋转配合,所述斜面顶块126设于转动环125内,通过转动环挤压斜面凹槽124;所述固定部件12通过转动旋转环121,使得斜面顶块126顶动斜面凹槽124,从而使得第三移动块123挤压滚珠122,进而使得密封部件18被牢牢固定在第一固定块9上,当密封部件18需要进行调整时,通过转动转动环125,使得斜面顶块126不在顶动斜面凹槽124,进而使得密封部件18可以在第一固定块9上旋转,进行与电镀件的调整。
27.具体的,所述散热装置8包括密封板81、散热框架82、吸气槽83、汇聚槽84、散热槽85、散热部件20、连接管86、连接板87及连接槽88;所述密封板81设于电解槽1上,所述散热框架82位于密封板81上,所述吸气槽83设于散热框架82内,所述汇聚槽84与吸气槽83相连,所述散热槽85设于吸气槽83上方,所述散热部件20设于散热槽85内,所述连接管位于密封板81内与汇聚槽84相连,所述连接板设于集液槽5上方与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槽位于连接板内与连接管相连;所述散热框架82上设有风扇和上下移动部件,通过设于散热框架82上的吸气槽83与风扇配合,使得电解槽1内蒸发的气体被风扇从散热槽85内吸走,从而使电解槽1内的温度被带走,并且气体在汇聚槽84内聚集成水珠,并流入连接管内,所述连接槽与连接管倾斜设置,可以有效使得汇聚的水流集中在汇水槽6内。
28.所述散热部件20包括第一固定槽201、第二固定块202、第二固定槽203、挤压块204、冷凝块205、第三固定块206、第三旋转槽207、齿轮208、转轮209;所述第一固定槽201设于散热槽85内,所述第二固定块202位于第一固定槽201内,所述第二固定槽203设于散热框架82内,所述挤压块204位于第二固定槽203内与第二固定块202旋转配合,所述冷凝块205设于挤压块204上,所述第三固定块206位于框架外,所述第三旋转槽207设于第三固定块206内,所述齿轮208位于第三旋转槽207内与挤压块204旋转配合,所述转轮209设于第三固定块206上与齿轮208旋转配合;通过转动转轮209带动齿轮208旋转,使得挤压块204在第二固定块202和第三固定块206之间旋转,对冷凝块205进行挤压,所述令凝块采用海绵设置,当散热槽85从电解槽1内吸取热气时,冷凝块205上的水流被挤压汇聚在汇聚槽84内,可以保持冷凝块205水分不会过大,并且使得热量可以快速抽离。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