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13 19:5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纳米硅与热解碳源或其水溶液混合,从而在纳米硅表面包覆碳源,以得到第一预包覆材料;第二步骤:将所述第一包覆材料加热至500-650℃下以进行预碳化以得到第一包覆材料;第三步骤:重复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形成第二包覆材料;第四步骤:将第二包覆材料放入高温炉内中部进行碳化,在炉内进气端和出气端,加入粒径为1μm至1mm的冶金硅粉作为还原保护剂,并将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950至1000℃以进行高温碳化4-8h,从而得到硅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第一和第三步骤中,所述纳米硅的粒径是1nm至200nm;所述的热解碳源包括选自葡萄糖、蔗糖、淀粉、硬脂酸钠、硬脂酸钙、沥青和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第一和第三步骤中,每次混合的碳源的量为纳米硅的质量的10%~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第一和第三步骤中,每次混合的碳源的量为纳米硅的质量的20%~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第四步骤中,所述的冶金硅粉的粒径为10μm至300μm;所述高温碳化过程中,通入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或氩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在第四步骤中,所述的冶金硅粉的粒径为200μm。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纳米硅与热解碳源或其水溶液混合,从而在纳米硅表面包覆碳源,以得到第一预包覆材料;第二步骤:将所述第一包覆材料加热至500-650℃下以进行预碳化以得到第一包覆材料;第三步骤:重复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形成第二包覆材料;第四步骤:将第二包覆材料放入高温炉内中部进行碳化,在炉内进气端和出气端,加入粒径为1μm至1mm的冶金硅作为还原保护剂,并将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950至1000℃以进行高温碳化4-8h,从而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公开的冶金硅粉可以防止硅碳复合材料在碳化中被氧化,且其成本低并可多次使用,适合大规模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平 张文广 郑曦 李慧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9.11
技术公布日:2022/3/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