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动力电池的托盘、箱体、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3:20: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托盘、箱体、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托盘边框型腔结构多数为规则形状,如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可以起到增强边框强度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整车厂商对于托盘抗挤压要求越来越高,并且随着挤压力的增大,边框会发生整体变形,挤压到内部的电芯,导致元器件短路,发生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的托盘,所述动力电池的托盘的抗挤压能力提高,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述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托盘。
5.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上述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箱体。
6.本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包括:底板;多个边框,所述多个边框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的四周,位于所述底板的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至少一个边框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所述缓冲吸能结构被构造成当所述托盘受到外力时能够缓冲吸能以减少所述边框的变形。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通过在位于底板的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至少一个边框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由此,当托盘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抗挤压能力,减少边框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进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框容易变形、使用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9.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的至少一个型腔内设有所述缓冲吸能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吸能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型腔内顶壁和/或内底壁的齿状结构。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状结构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
13.进一步地,所述齿状结构形成为圆弧齿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限定有凹槽部,所述型腔在所述凹槽部处的最小壁厚t满足:1mm≤t≤3mm。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吸能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型腔内的吸能件。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件为塑料件且形成为块状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大致呈立方体的形状,所述吸能件形成有与齿状结构相匹配的配合齿状结构,所述配合齿状结构包括多个配合凸起部,所述配合凸起部与凹槽部相匹配,多个所述配合凸起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件选自乙烯基材料件、环氧树脂材料件、聚氨酯材料件、饱和树脂材料件中的一种。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底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边框均包括:内边框;外边框,所述外边框设于所述内边框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至少所述外边框的邻近所述内边框的一个型腔内设有所述缓冲吸能结构。
19.进一步地,所述外边框的远离所述内边框的一个型腔内设有多个螺栓套,所述多个螺栓套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内边框的远离所述外边框的一侧的底部形成有朝向所述底板延伸的连接板,所述内边框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焊接相连。
2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箱体,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托盘;以及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托盘的顶部。
21.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箱体;以及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箱体内。
22.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为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与所述车体相连。
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的一个爆炸图;
26.图2是图1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中吸能件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27.图3是图1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的一个俯视图;
28.图4是图1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的一个侧视图;
29.图5是图4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中位于底盘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边框的一个侧视图,其中,图中边框的型腔内未填充吸能件;
30.图6是图5中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
31.附图标记:
32.100、动力电池的托盘;
33.1、底板;
34.2、边框;20、型腔;21、内边框;211、连接板;22、外边框;
35.3、缓冲吸能结构;
36.31、齿状结构;311、凸起部;312、凹槽部;
37.32、吸能件;321、配合齿状结构;3211、配合凸起部;3212、配合凹槽部;
38.第一方向e1;第二方向e2。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41.相关技术中,当前动力电池托盘多数为铝型材挤出,然后拼焊制作而成,挤出型腔20 形状为规则形状,如方形或三角形。然而,现有的整车厂商对于托盘抗挤压要求越来越高,并且随着挤压力的增大,边框2会发生整体变形,挤压到内部的电芯,导致元器件短路,发生重大事故。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抗挤压能力提高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
42.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所述动力电池的托盘100 的抗挤压能力提高且使用安全性好。
4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包括:底板1以及多个边框2。具体而言,多个边框2分别设于底板1的四周,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至少一个边框2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缓冲吸能结构3被构造成当托盘100受到外力时能够缓冲吸能以减少边框2的变形。
44.例如,参照图1,底板1可以形成为矩形的板体形状,底板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保持一致,底板1的宽度方向可以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底板1的宽度方向可以参照图1中所示的第一方向e1,底板1的长度方向可以参照图1中所示的第二方向e2。
45.本技术中底板1的四周设有四个边框2,这样通过四个边框2与底板1能够共同围合成所述托盘100。记位于图1中底板1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边框2分别为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边框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二边框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分别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由此,通过设置缓冲吸能结构3,当托盘100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3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抗挤压能力,减少边框2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46.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可以在底板1沿第二方向e2上两侧的边框2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等。
4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通过在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至少一个边框2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由此,当托盘100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3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100的抗挤压能力,减少边框2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进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框2容易变形、使用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48.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处均设有所述缓冲吸能结构3。这样有利于平衡受力,能够进一步提高托盘100的抗挤压能力。
4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托盘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四周的边框2与底板1通过焊接制成,起到承载与保护电池的作用,避免在碰撞事故中电芯受到挤压变形,引发更严重的事故,所以边框2的强度与结构与承受挤压力的能力相关。
50.现有的边框2多数为正方形与三角形或者两者相结合的结构(结合图5),这两种形状都可以加强边框2的强度,起到保护电芯的作用,但是当挤压力超过极限值的时候,边框2会发生整体变形,无法吸收这部分的变形,变形太大就会挤压电芯,导致电芯发生短路、失控等现象,所以会通过增加加强筋等结构,但这样会增加型材的挤出难度。
5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的至少一个型腔20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例如,边框2可以具有多个型腔20,缓冲吸能结构3可以设在边框2的多个型腔20中的至少一个型腔20内。通过在边框2的至少一个型腔20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当托盘100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3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100的抗挤压能力,减少边框2 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外侧的型腔20可能需要用于安装,缓冲吸能结构3可以设在中间型腔20处。
53.进一步地,缓冲吸能结构3包括形成于型腔20内顶壁和/或内底壁的齿状结构31。例如,缓冲吸能结构3包括齿状结构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状结构31可以形成于型腔20 的内顶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状结构31可以形成于型腔20的内底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状结构31可以分别形成于型腔2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此时,内顶壁和内底壁的齿状结构31可以对称布置。
5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齿状结构31包括多个凸起部311,多个凸起部311沿第二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e2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凸起部311可以在第一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e1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即齿状结构31为等间距结构,等间距的结构模具制作简单,可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向e2可以与第一方向e1垂直,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
5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当挤压力超过边框2承受上限时,边框2会被压缩发生变形,相邻两个凸起部311会慢慢接触到一起,在挤压过程中产生一段吸能缓冲距离,延长挤压的时间,最终减少内壁所受到挤压力,减小内壁的挤压变形量,避免电芯受到挤压。
56.进一步地,齿状结构31形成为圆弧齿状结构,通过将齿状结构31设计为圆弧齿状结构,有利于降低齿状结构31的加工难度。并且,中间型腔采用圆弧齿状结构挤出,当托盘100 的边框2受到挤压时,齿状结构31可吸收部分挤压力,减少边框2承受的力,减少变形量。
57.参照图6,齿状结构31中相邻的两个凸起部311之间限定有凹槽部312,型腔20在凹槽部312处的最小壁厚t满足:1mm≤t≤3mm。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将圆弧薄壁处最小厚度设计为1mm至3mm,小于1mm的时候型材挤出比较困难,而当壁厚大于3mm时,由于型腔20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在受外力作用时可能不会发生压溃变形。本技术通过将型腔20在凹槽部312处的最小壁厚t设置为满足:1mm≤t≤3mm,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当挤压力超过边框2承受上限时,边框2会被压缩发生变形,相邻两个圆弧齿(即两个凸起部311)会慢慢接触到一起,在挤压过程中产生一段吸能缓冲距离,延长挤压的时间,最终
减少内壁所受到挤压力,减小内壁的挤压变形量,避免电芯受到挤压,型腔 20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性提高。
58.参照图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吸能结构3还包括设于型腔20内的吸能件 32。例如,缓冲吸能结构3还可以包括吸能件32,吸能件32可以设于型腔20内,通过吸能件32能够吸收一定的能量,这样通过吸能件32与齿状结构31的相互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边框2的抗挤压变形能力。
5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吸能件32变形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吸收撞击能量,较大部分的撞击能量都被吸能件32吸收,使得传递至电芯上的撞击能量较少,避免电芯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导致损坏,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6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吸能件32为塑料件且形成为块状结构。也就是说,吸能件 32可以为塑料件,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件32可以形成为块状的结构,块状结构形状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有利于降低成本。
61.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吸能件32大致呈立方体的形状,吸能件32形成有与齿状结构31相匹配的配合齿状结构321,配合齿状结构321包括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配合凸起部3211与所述凹槽部312(参照图6)相匹配,相邻两个配合凸起部3211之间限定出配合凹槽部3212,凸起部311与配合凹槽部3212相匹配,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沿第二方向 e2延伸且在第一方向e1上均匀间隔开布置。
62.例如,吸能件32的截面可以大致呈矩形,将矩形沿第二方向e2拉伸可以形成块状结构的吸能件32。吸能件32形成有配合齿状结构321,配合齿状结构321与齿状结构31相匹配。配合齿状结构321包括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可以设于吸能件32的顶面与底面中的至少一处,配合凸起部3211与凹槽部312相匹配,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沿第二方向e2延伸,并且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在第一方向e1上均匀间隔开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的截面呈圆弧形,且相邻两个配合凸起部3211之间通过圆弧(配合凹槽部3212)过渡,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在第一方向e1上均匀间隔开布置,吸能件32可以形成为在第三方向(参照图2中的e3方向)上对称的结构。
6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型腔20内部填充吸能件32如硬质塑料等,这些材料受到挤压会发生变形,吸收一部分能量,减少内壁的变形,避免电芯受到挤压,保证电芯的安全。
6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吸能件32可以选自乙烯基材料件、环氧树脂材料件、聚氨酯材料件、饱和树脂材料件中的至少一种。吸能件3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适应性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边框2均包括:内边框 21以及外边框22,外边框22设于内边框21的远离底板1的一侧,至少外边框22的邻近内边框21的一个型腔20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
66.例如,参照图3和图4,参照前述,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边框2分别记为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结合图5,底板1右侧的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内边框21和外边框22,外边框22设于内边框21的右侧,至少外边框22的邻近内边框21的一个型腔20(中间型腔)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这样通过在中间型腔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当托盘100的边框2受到挤压时,齿状结构31可吸收部分挤压力,减少内边框21承受的力,减少变形量。
6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铝型材边框2采用铝型材挤压、拼焊加工工艺制成,型腔20有方形、三角形,可提升边框2整体强度。中间型腔20采用圆弧齿状结构 31挤出,当托盘边框2受到挤压时,齿状结构31可吸收部分挤压力,减少内边框21承受的力,减少变形量。型腔20内部填充吸能件32,吸能件32采用注塑或发泡工艺制成,可采用乙烯基、环氧树脂、聚氨酯、饱和树脂等材料,挤压时产生变形吸收一部分能量。
68.进一步地,外边框22的远离内边框21的一个型腔20内设有多个螺栓套,多个螺栓套沿第一方向e1间隔开布置。多个螺栓套可以设于图5中所示的外边框22最右侧的一个型腔 20内,当托盘应用于车辆时,通过多个螺栓套便于实现边框2的固定。
69.内边框21的远离外边框22的一侧的底部形成有朝向底板1延伸的连接板211,内边框 21通过连接板211与底板1焊接相连。连接板211可以设于图5中所示的内边框21的左侧,通过连接板211便于实现内边框21与底板1之间的可靠连接。
70.图5中边框2其他型腔20用于布置安装点,其中的一个型腔20设计为圆弧齿状结构31 的截面形状,然后由边框2拼焊成托盘,最终通过螺栓与整车连接。圆弧齿状为等间距结构,等间距的结构模具制作简单,可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
7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几种具体实施例。
72.实施例一:
7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包括:底板1以及多个边框2。具体而言,多个边框2分别设于底板1的四周,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至少一个边框2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缓冲吸能结构3被构造成当托盘受到外力时能够缓冲吸能以减少边框2的变形。
7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通过在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e1两侧的至少一个边框2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由此,当托盘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3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抗挤压能力,减少边框2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进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边框2容易变形、使用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7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的至少一个型腔20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例如,边框2可以具有多个型腔20,缓冲吸能结构3可以设在边框2的多个型腔20中的至少一个型腔20内。通过在边框2的至少一个型腔20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当托盘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3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抗挤压能力,减少边框2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外侧的型腔20可能需要用于安装,缓冲吸能结构3可以设在中间型腔20处。
77.进一步地,缓冲吸能结构3包括形成于型腔20内顶壁和/或内底壁的齿状结构31。例如,缓冲吸能结构3包括齿状结构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状结构31可以分别形成于型腔 2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此时,内顶壁和内底壁的齿状结构31可以对称布置。
7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状结构31包括多个凸起部311,多个凸起部311沿第二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e2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凸起部311可以在第一方向(参照图 1中所示的e1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即齿状结构31为等间距结构,等间距的结构模具制作简单,可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
7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当挤压力超过边框2承受上限时,会被压缩发生变形,相邻两个凸起部311会慢慢接触到一起,在挤压过程中产生一段吸能缓冲距离,延长挤压的时间,最终减少内壁所受到挤压力,减小内壁的挤压变形量,避免电芯受到挤压。
80.进一步地,齿状结构31形成为圆弧齿状结构31,通过将齿状结构31设计为圆弧齿状结构31,有利于降低齿状结构31的加工难度。齿状结构31中相邻的两个凸起部311之间限定有凹槽部312,型腔20在凹槽部312处的最小壁厚t满足:1mm≤t≤3mm。
8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将圆弧薄壁处最小厚度设计为1mm至3mm,小于1mm的时候型材挤出比较困难,而当壁厚大于3mm时,由于型腔20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在受外力作用时可能不会发生压溃变形。本技术通过将型腔20在凹槽部312处的最小壁厚t设置为满足:1mm≤t≤3mm,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当挤压力超过边框2承受上限时,边框2会被压缩发生变形,相邻两个圆弧齿(即两个凸起部311)会慢慢接触到一起,在挤压过程中产生一段吸能缓冲距离,延长挤压的时间,最终减少内壁所受到挤压力,减小内壁的挤压变形量,避免电芯受到挤压,型腔20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性提高。
8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底板1的沿第一方向两侧的边框2均包括:内边框21 以及外边框22,外边框22设于内边框21的远离底板1的一侧,至少外边框22的邻近内边框21的一个型腔20内设有缓冲吸能结构3。
83.进一步地,外边框22的远离内边框21的一个型腔20内设有多个螺栓套,多个螺栓套沿第一方向e1间隔开布置。多个螺栓套可以设于图5中所示的外边框22最右侧的一个型腔20内,当托盘应用于车辆时,通过多个螺栓套便于实现边框2的固定。
84.内边框21的远离外边框22的一侧的底部形成有朝向底板1延伸的连接板211,内边框 21通过连接板211与底板1焊接相连。连接板211可以设于图5中所示的内边框21的左侧,通过连接板211便于实现内边框21与底板1之间的可靠连接。
85.实施例二:
8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吸能结构3还包括设于型腔20内的吸能件32。例如,缓冲吸能结构3还可以包括吸能件32,吸能件32可以设于型腔20内,通过吸能件32能够吸收一定的能量,这样通过吸能件32与齿状结构31的相互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边框2的抗挤压变形能力。
8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吸能件32为塑料件且形成为块状结构。进一步地,吸能件大致呈立方体的形状,吸能件形成有与齿状结构31相匹配的配合齿状结构321,配合齿状结构321包括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配合凸起部3211与所述凹槽部312相匹配,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沿第二方向e2延伸且在第一方向e1上均匀间隔开布置。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的截面呈圆弧形,且相邻两个配合凸起部3211 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多个配合凸起部3211在第一方向e1上均匀间隔开布置,吸能件32可以形成为在第三方向上对称的结构。
8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箱体,包括:托盘以及上盖,所述托盘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托盘的顶部。由此,通过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箱体上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当托盘受到外力时能够通过缓冲吸能结构3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抗挤压能力,减
少边框 2的变形,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90.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电芯,所述箱体为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箱体;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箱体内。由此,通过在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置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箱体,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包的抗挤压能力。
91.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为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与所述车体相连。由此,通过在所述车辆上设置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9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托盘100、箱体、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9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9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9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