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10:05: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


背景技术:

2.水下光电缆是将金属导线和光纤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同路、同走向传输电能与光信息的一体化传输介质。它实现了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的一体化融合。通过一次架设、一次施工、一次投入,在传输高压电能的同时传输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节约了资源,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电缆在工作前需要将两股电缆进行对接,而一般这种操作都是通过简单的人力进行的,非常的不方便,而且电缆对接后稳定性较差,影响对接后的电缆的性能,大大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包括两个电缆,两个所述电缆之间设置有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套设在两个所述电缆连接处的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上对称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对接管的侧壁并固定有支撑弹簧,所述电缆的外侧壁上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异于电缆的一侧与支撑弹簧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分别位于把手两侧,所述限位槽内部固定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靠近把手的一端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外侧,所述拉杆异于限位弹簧的一侧固定有卡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杆活动插接在卡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缆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光纤线芯和导体线芯,所述光纤线芯和导体线芯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外侧挤包有包带,所述包带外侧覆有内衬,所述内衬外侧挤包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外侧挤包有外护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纤线芯内设置有光纤,所述导体线芯内设置有导体,所述光纤和导体的外侧均设置有绝缘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充层为阻水纱填充层。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对接机构可以将两个电缆对接,通过卡杆将把手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两个电
缆对接后的稳固性,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14.2.通过设置有阻水纱填充层可以防止外护套和铠装层破裂后,水渗入电缆内部,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断电和无信号现象。
附图说明
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图中:1、电缆;2、导体;3、绝缘层;4、填充层;5、包带;6、内衬;7、铠装层;8、外护套;9、对接机构;91、固定块;92、对接管;93、支撑弹簧;94、把手;95、限位槽;96、卡杆;97、拉杆;98、限位弹簧;99、卡槽;10、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2.请参阅图1-3,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包括两个电缆1,两个所述电缆1之间设置有对接机构9,所述对接机构9包括套设在两个所述电缆1连接处的对接管92,所述对接管92上对称设置有把手94,所述把手94的一端贯穿所述对接管92的侧壁并固定有支撑弹簧93,所述电缆1的外侧壁上插接有固定块91,所述固定块91异于电缆1的一侧与支撑弹簧93固定连接。
23.具体的,所述对接管9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95,限位槽95分别位于把手94两侧,所述限位槽95内部固定有限位弹簧98,所述限位弹簧98靠近把手94的一端固定有拉杆97,所述拉杆97的一端与限位槽9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拉杆97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95的外侧,所述拉杆97异于限位弹簧98的一侧固定有卡杆96。
24.具体的,所述把手9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杆96相适配的卡槽99,所述卡杆96活动插接在卡槽99内。
2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对接机构9可以将两个电缆1对接,通过卡杆96将把手94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两个电缆1对接后的稳固性,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电缆1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26.具体的,所述电缆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光纤线芯和导体线芯,所述光纤线芯和导体线芯之间填充有填充层4,所述填充层4外侧挤包有包带5,所述包带5外侧覆有内衬6,所述内衬6外侧挤包有铠装层7,所述铠装层7外侧挤包有外护套8,所述填充层4为阻水纱填充层。
2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阻水纱填充层4可以防止外护套8和铠装层7破裂后,水渗入电缆1内部,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断电和无信号现象。
28.具体的,所述光纤线芯内设置有光纤10,所述导体线芯内设置有导体2,所述光纤
10和导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绝缘层3。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对接管92套设在电缆1的连接处后,拉动拉杆97使限位弹簧98压缩,将把手94插入对接管92内,从而将固定块91插接在电缆1的外侧壁上,松开拉杆97,限位弹簧98推动卡杆96卡合在卡槽99内,便可将把手94固定,当需要拆卸时,拉动拉杆97,将卡杆96与卡槽99解除卡合即可。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包括两个电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缆(1)之间设置有对接机构(9),所述对接机构(9)包括套设在两个所述电缆(1)连接处的对接管(92),所述对接管(92)上对称设置有把手(94),所述把手(94)的一端贯穿所述对接管(92)的侧壁并固定有支撑弹簧(93),所述电缆(1)的外侧壁上插接有固定块(91),所述固定块(91)异于电缆(1)的一侧与支撑弹簧(9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9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95),限位槽(95)分别位于把手(94)两侧,所述限位槽(95)内部固定有限位弹簧(98),所述限位弹簧(98)靠近把手(94)的一端固定有拉杆(97),所述拉杆(97)的一端与限位槽(9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拉杆(97)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槽(95)的外侧,所述拉杆(97)异于限位弹簧(98)的一侧固定有卡杆(9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9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杆(96)相适配的卡槽(99),所述卡杆(96)活动插接在卡槽(99)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光纤线芯和导体线芯,所述光纤线芯和导体线芯之间填充有填充层(4),所述填充层(4)外侧挤包有包带(5),所述包带(5)外侧覆有内衬(6),所述内衬(6)外侧挤包有铠装层(7),所述铠装层(7)外侧挤包有外护套(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线芯内设置有光纤(10),所述导体线芯内设置有导体(2),所述光纤(10)和导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绝缘层(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4)为阻水纱填充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该水下用光电复合铠装电缆,包括两个电缆,两个所述电缆之间设置有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套设在两个所述电缆连接处的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上对称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对接管的侧壁并固定有支撑弹簧,所述电缆的外侧壁上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异于电缆的一侧与支撑弹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对接机构可以将两个电缆对接,通过卡杆将把手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两个电缆对接后的稳固性,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 杨继麟 林进岳 严家鉴 张颖 陈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浩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3/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