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22 23:12: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机,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2.储能一体机是一种将光伏太阳能和市电电能储存起来以作为备用电源使用的电力设备,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能源管理领域,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储能一体机内设有bms控制箱和多个串联相连的储能电池,如图1所示,而这些储能电池的正负极大多采用左右排放结构,在使用铜排串联连接储能电池时,铜排与储能电池之间会形成交叉结构,增大了铜排和储能电池的空间占用率,导致储能一体机的内部散热不够,影响储能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
4.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包括机箱箱体,所述的机箱箱体内设有若干块从上往下水平均匀分布的安装板,位于机箱箱体最上层的安装板上设有bms控制箱,其余安装板上设有水平放置且数量不超过两个的储能电池,所述的bms控制箱与串联连接的储能电池相连,所述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位于安装板同侧的储能电池之间通过垂直铜排相连,位于最下层安装板不同侧的储能电池之间通过水平铜排相连,所述的安装板内嵌设有两条左右对称的冷液管,冷液管位于储能电池的正下方,所述机箱箱体的内壁上依次设有散热层、隔热层、干燥层和防护层,所述的散热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出液管道,隔热层和干燥层之间设有进液管道,所述的出液管道与冷液管的出液口相连,进液管道与冷液管的进液口相连,并且出液管道和进液管道同时与机箱箱体外的液冷装置相连。
5.更进一步地,所述机箱箱体的左右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水平槽口,水平槽口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凸块配合相连。
6.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凸块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齿条,齿条与水平槽口之间设有橡胶填充物。
7.更进一步地,所述位于同一块安装板上的两个储能电池之间设有间隔板。
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间隔板内也嵌设有冷液管。
9.更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靠近机箱箱体柜门的一端向左右两侧延伸有电池挡板,电池挡板的底部卡设在安装板的通槽内。
10.更进一步地,位于安装板左侧的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朝左侧放置,位于安装板右侧的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朝右侧放置。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机箱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散热翅板。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燥层与防护层之间还设有活性炭中和层。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层为涂覆有防潮防腐涂料的聚丙烯层。
14.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本储能一体机内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铜牌的使用量,节约了储能一体机的制作成本,另
一方面避免了铜排与储能电池之间交叉相连,减小了铜排和储能电池的空间占用率,方便储能一体机散热,保证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储能一体机内的安装板上增设了多个由液冷装置供液的冷液管,通过冷液管来进行储能一体机内的热量交换工作,提高了储能一体机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现有技术中储能一体机内储能电池的连接示意图;
16.图2是本申请中模块化储能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申请中储能一体机内储能电池的连接示意图;
18.图4是本申请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申请中机箱箱体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机箱箱体 11、散热层 12、隔热层 13、干燥层 14、防护层 15、水平槽口 16、散热翅板 17、活性炭中和层 2、安装板 21、安装凸块 22、齿条 23、间隔板 24、电池挡板 25、通槽3、bms控制箱 4、储能电池 5、垂直铜排 6、水平铜排 7、冷液管 8、出液管道 9、进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22.如图2~图5所示,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包括机箱箱体1,所述的机箱箱体1内设有若干块从上往下水平均匀分布的安装板2,位于机箱箱体1最上层的安装板2上设有bms控制箱3,其余安装板2上设有水平放置且数量不超过两个的储能电池4,所述的bms控制箱3与串联连接的储能电池4相连,所述储能电池4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位于安装板2同侧的储能电池4之间通过垂直铜排5相连,位于最下层安装板2不同侧的储能电池4之间通过水平铜排6相连,所述的安装板2内嵌设有两条左右对称的冷液管7,冷液管7位于储能电池4的正下方,所述机箱箱体1的内壁上依次设有散热层11、隔热层12、干燥层13和防护层14,所述的散热层11和隔热层12之间设有出液管道8,隔热层12和干燥层13之间设有进液管道9,所述的出液管道8与冷液管7的出液口相连,进液管道9与冷液管7的进液口相连,并且出液管道8和进液管道9同时与机箱箱体1外的液冷装置相连。
2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箱体1的左右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水平槽口15,水平槽口15与安装板2上的安装凸块21配合相连。
2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块21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齿条22,齿条22与水平槽口15之间设有橡胶填充物。
25.于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块安装板2上的两个储能电池之间设有间隔板23。
26.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间隔板23内也嵌设有冷液管7。
27.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23靠近机箱箱体1柜门的一端向左右两侧延伸有电池挡板24,电池挡板24的底部卡设在安装板2的通槽25内。
28.于本实施例中,位于安装板2左侧的储能电池4的正负电极朝左侧放置,位于安装板2右侧的储能电池4的正负电极朝右侧放置。
29.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散热翅板16。
3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层13与防护层14之间还设有活性炭中和层17。
3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层14为涂覆有防潮防腐涂料的聚丙烯层。
32.本储能一体机内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铜牌的使用量,节约了储能一体机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铜排与储能电池之间交叉相连,减小了铜排和储能电池的空间占用率,方便储能一体机散热,保证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储能一体机内的安装板上增设了多个由液冷装置供液的冷液管,通过冷液管来进行储能一体机内的热量交换工作,提高了储能一体机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箱体,所述的机箱箱体内设有若干块从上往下水平均匀分布的安装板,位于机箱箱体最上层的安装板上设有bms控制箱,其余安装板上设有水平放置且数量不超过两个的储能电池,所述的bms控制箱与串联连接的储能电池相连,所述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位于安装板同侧的储能电池之间通过垂直铜排相连,位于最下层安装板不同侧的储能电池之间通过水平铜排相连,所述的安装板内嵌设有两条左右对称的冷液管,冷液管位于储能电池的正下方,所述机箱箱体的内壁上依次设有散热层、隔热层、干燥层和防护层,所述的散热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出液管道,隔热层和干燥层之间设有进液管道,所述的出液管道与冷液管的出液口相连,进液管道与冷液管的进液口相连,并且出液管道和进液管道同时与机箱箱体外的液冷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箱体的左右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水平槽口,水平槽口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凸块配合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块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齿条,齿条与水平槽口之间设有橡胶填充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同一块安装板上的两个储能电池之间设有间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板内也嵌设有冷液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靠近机箱箱体柜门的一端向左右两侧延伸有电池挡板,电池挡板的底部卡设在安装板的通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安装板左侧的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朝左侧放置,位于安装板右侧的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朝右侧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散热翅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层与防护层之间还设有活性炭中和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层为涂覆有防潮防腐涂料的聚丙烯层。

技术总结
一种模块化储能一体机包括机箱箱体,所述的机箱箱体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BMS控制箱和储能电池,所述的BMS控制箱与串联连接的储能电池相连,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所述的安装板内嵌设有冷液管,冷液管位于储能电池的正下方。本储能一体机内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上下排放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铜牌的使用量,另一方面避免了铜排与储能电池之间交叉相连,减小了铜排和储能电池的空间占用率,保证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储能一体机内的安装板上增设了多个由液冷装置供液的冷液管,通过冷液管来进行热量交换工作,提高了储能一体机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提高了储能一体机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提高了储能一体机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王明举 张雪云 解军庆 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3/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