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按摩组件和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3:42: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按摩组件和按摩仪。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按摩仪以其可以对人体肌肉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3.在相关技术中,按摩仪与人体接触的部分为硬质,这样会使按摩片与人体的贴合不够紧密,按摩仪容易与人体皮肤发生相对移位,从而使按摩仪对人体的按摩效果较差。
4.在另一些按摩仪中,按摩头通过在表面贴附水凝胶,由于水凝胶与人体皮肤的粘性较强,以此使按摩头与人体的贴合效果更好,然而,水凝胶极易沾染灰尘,使用次数有限,需要频繁更换,这样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摩组件,该按摩组件与人体的贴合效果好,并且按摩组件上的按摩件不易被污染。
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按摩仪。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组件,包括:底座;按摩件,所述按摩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以由所述底座承载,所述按摩件用于按摩人体部位;粘性件,所述粘性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粘接面和第二粘接面,所述第一粘接面粘接于所述按摩件,所述第二粘接面用于粘接人体部位,所述按摩件具有按摩面,所述按摩面在朝向人体的一侧自所述第二粘接面露出且不低于所述第二粘接面。
8.由此,通过在按摩件朝向人体一侧设置粘性件,粘性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粘性硅胶,在按摩组件对人体进行按摩时,粘性件可以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按摩件与人体的贴合性能更好,可以提升按摩件对人体的按摩效果,而且按摩件朝向人体的一侧由于粘性件的遮挡保护,不易吸附灰尘变脏,无需频繁更换按摩件。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件包括:片体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片体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粘接面粘接于所述片体,所述粘性件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凸起穿设过所述第一穿孔且凸出于所述第二粘接面,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部构造为所述按摩面的至少一部分。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为多个,所述第一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一穿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以呈同心圆的方式排布;和/或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以呈螺旋线的方式排布;和/或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以呈辐射状的方式排布;和/或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以矩阵的方式排布。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粘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一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第一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二粘接
面的高度。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为多个,所述第一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一穿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一穿孔的排布方式相同且交错设置,以保证每个所述第一凸起与人体部位的接触。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二粘接面的高度为h1,h1满足关系式:h1≤4mm。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粘性件与所述按摩件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或所述粘性件与所述按摩件为一体制成。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件和所述粘性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按摩件和所述粘性件中的另一个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以增加所述按摩件和所述粘性件的粘接区域。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粘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粘性件为多个,所述按摩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粘性件之间;或多个所述粘性件以环绕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按摩件的外周。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为弹性底座,所述按摩件为弹性按摩件,以使得所述按摩组件相对人体部分可弹性变形,且允许所述第二粘接面弹性变形适配人体部位。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为硬度在40-60ha的硅胶底座,所述按摩件为导电硅胶片,或所述按摩件为分段设置的金属电极片。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按摩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集成有电脉冲电路和/或发热电路,以控制所述按摩件发出刺激电流和/或热量。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朝向所述按摩件敞开设置,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以减少所述按摩组件的厚度。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穿设过所述第二穿孔且凸出于所述底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相较于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磁性件邻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以在邻近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位置与所述按摩仪的主机磁性吸合。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环形,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且环绕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外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在从所述底座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间隔排布。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超出所述按摩件,所述粘性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按摩件相对应且粘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相对应且粘接。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在背离所述按摩件的一侧设置有减薄槽,
以通过减小所述底座厚度的方式使所述底座易于变形。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减薄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减薄槽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以等距的方式减小所述底座的厚度。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包括:主机;以上所述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机,所述按摩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以在所述主机的控制下按摩人体部位。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组件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主机设置有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磁性吸合。
3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仪的示意图;
3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仪的局部爆炸图;
3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仪的局部剖视图;
35.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和第一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36.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粘性件和按摩件的示意图;
37.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粘性件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
39.1000-按摩仪;
40.100-主机;101-第三磁性件;
41.10-按摩组件;
42.20-底座;21-第二安装槽;22-第二穿孔;23-第三安装槽;24-第一磁性件;25-第二磁性件;26-减薄槽;
43.30-按摩件;31-按摩面;32-片体;33-第一凸起;34-第一安装槽;
44.40-粘性件;41-第一粘接面;42-第二粘接面;421-第二凸起;43-第一部分;44-第二部分;45-第一穿孔;
45.50-电路板;51-第一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47.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组件10,按摩组件10可以应用于按摩仪1000上。
48.结合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组件10可以主要包括:底座20、按摩件30和粘性件40,其中,按摩件30设置于底座20上,以由底座20承载,按摩件30用于按摩人体部位,将按摩件30设置于底座20朝向人体的一侧,按摩件30朝向底座20一侧与底座
20连接固定,在按摩组件10对人体进行按摩的过程中,按摩件30可以由底座20承载,并且使自身远离底座20一侧可以与对人体进行按摩。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粘性件40具有相对的第一粘接面41和第二粘接面42,第一粘接面41粘接于按摩件30,第二粘接面42用于粘接人体部位。具体地,先通过第一粘接面41自身的粘性与按摩件30进行粘接连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粘性件40在按摩件30上安装设置的牢固性与稳定性,而且可以使粘性件40的安装设置简单方便,可以简化按摩组件10的生产流程。
50.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第二粘接面42位于粘性件40远离按摩件30的一侧,并且用于粘接人体部位,由于粘性件40的粘性以及形变能力均较好,所以粘性件40与人体皮肤的贴合性能较好,如此,在用户使用按摩组件10进行按摩时,粘性较好的粘性件40可以对按摩件30与人体皮肤的贴合起到辅助定位以及辅助贴合的作用,即当按摩组件10对人体进行按摩时,粘性件40不仅可以带动按摩件30发生形变,从而使按摩件30与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贴合,而且由于粘性件40可以使按摩件30与人体皮肤贴合地更加紧密,所以可以提升按摩件30的按摩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按摩组件10的性能。
51.其中,粘性件40可以为粘性的硅胶件,相较于在按摩件的表面设置水凝胶,粘性的硅胶件在被清洗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并且清洗不会对粘性件40的粘性产生影响,如此,可重复使用的粘性件40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30与底座20连接固定,粘性件40再与按摩件30连接固定,从而实现粘性件40在按摩组件10上的安装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30与底座20连接固定,粘性件40再与底座20连接固定,也可以实现粘性件40在按摩组件10上的安装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30与底座20连接固定,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和底座20均连接固定,也可以实现粘性件40在按摩组件10上的安装设置,可以根据具体地工艺需求选择性地将粘性件40设置于按摩组件10上,可以提升粘性件40的适用性。
53.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按摩件30具有按摩面31,按摩面31在朝向人体的一侧自第二粘接面42露出,并且按摩面31不低于第二粘接面42,以在第二粘接面42粘接人体部位时能够与人体部位接触。具体地,由于粘性件40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粘性件40通过第一粘接面41与按摩件30朝向人体一侧连接固定后,由于按摩件30朝向人体一侧具有凸出的按摩面31,凸出的按摩面31会向粘性件40的第一粘接面41施加一个朝向人体一侧的挤压力,从而使粘性件40的第一粘接面41朝向人体一侧发生凸出的弹性形变,又因为按摩件30朝向人体一侧凸出的按摩面31不低于第二粘接面42,所以这样可以使第二粘接面42也朝向人体一侧发生弹性形变,并且使第一粘接面41与凸出的按摩面31贴合紧密,由于第一粘接面41较轻薄,这样可以保证按摩面31对人体的按摩效果,可以防止粘性件40将按摩件30与人体隔开,导致按摩件30无法对人体进行按摩。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按摩件30可以主要包括:片体32和第一凸起33,第一凸起33设置于片体32背离底座20的一侧,第一粘接面41粘接于片体32,粘性件40设置有第一穿孔45,第一凸起33穿设过第一穿孔45,并且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具体地,第一粘接面41与按摩件30的片体32粘接固定,从而可以保证粘性件40在片体32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在粘性件40通过第一粘接面41与片体32朝向人体一侧粘接固定后,设置在片体32朝向人体一侧的第一凸起33将穿设粘性件40的上的第一穿孔45。
55.这样不仅可以使第一凸起33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可以防止粘性件40将第一凸出与人体隔开,导致粘性件40对按摩面31的按摩作用进行缓冲降低,而且还可以使第一凸出与人体直接接触,对人体进行直接的按摩作用,可以在粘性件40对按摩件30与人体的贴合起到辅助定位与辅助贴合的前提下,使粘性件40不对按摩件30的按摩力度产生影响,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件30对人体的按摩效果。
56.其中,按摩件30可以通过第一凸起33对人体进行按摩,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按摩件30可以通过第一凸起33将电刺激传递给人体需要按摩放松的部位,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按摩件30可以通过第一凸起33将热量传递给人体需要按摩放松的部位,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按摩件30可以通过第一凸起33对人体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高频率的振动按摩,按摩件30的按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此。
57.进一步地,第一凸起33的顶部构造为按摩面31的至少一部分,这样在使第一凸起33与人体直接接触,保证第一凸起33对人体的按摩效果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提升第一凸起33按摩面31上设置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可以防止第一凸起33从按摩面31上掉落,而且还可以方便按摩件30的生产制造,可以简化按摩件30生产制造的流程。
5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粘性件40上可以不设置第一穿孔45,即使第一凸起33通过粘性件40对人体进行按摩,这样可以使粘性件40将按摩件30与外界隔开,可以防止外界异物污染或者损坏按摩件30,这样可以降低按摩件30清理或者更换的频率。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下,需要将第二粘接面42设计地更加轻薄,来提升按摩件30的按摩效果。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5所示,第一凸起33为多个,第一穿孔45为多个,多个第一凸起33和多个第一穿孔45一一对应。具体地,在粘性件40与人体进行紧密贴合的情况下,粘性件40与人体贴合的位置将会因为不透气而相对较闷热,这样会引起用户的不适,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粘性件40与人体贴合的位置会由于闷热而出汗,汗渍不仅会降低粘性件40的粘性,会降低粘性件40与人体的贴合效果,而且汗渍还会将人体与粘性件40污染,从而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60.因此,通过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第一凸起33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穿孔45,并且使多个间隔第一凸起33与多个间隔第一穿孔45一一对应,这样在粘性件40对按摩面31起到辅助定位以及辅助贴合的前提下,由于多个第一凸起33凸出设置在人体与粘性件40之间,可以使人体与粘性件40之间更加通风透气,从而不仅可以防止用户产生闷热难受的感觉,而且还可以防止粘性件40与人体之间产生大量的汗渍,导致粘性件40与人体均被污染,在用户使用完按摩组件10后,粘性件40与人体按摩部位均较脏,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粘性件40的清洗频率,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33以呈同心圆的方式排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33以呈螺旋线的方式排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33以呈辐射状的方式排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起33以矩阵的方式排布。具体地,可以在保证第一凸起33的数量,以保证按摩件30的按摩效果和粘性件40与人体的透气性,以及第一凸起33在按摩面31上设置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将多个第一凸起33以同心圆的方式、螺旋线的方式、辐射状的方式排布以及矩阵的方式进行排布,可以在用户使用排布方式不同的第一凸起33的按摩组件10进行按摩时,具有不同的按摩体验,这样不仅可以使按摩组件10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提升按摩组件10的多样性,而且还可以方便按摩组件10的
生产制造。
62.结合图5所示,第二粘接面42上设置有第二凸起421,第二凸起421和第一凸起33间隔设置。具体地,在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33穿设第一穿孔45与人体进行直接接触后,由于工艺的需求,按摩件30需要通过第一凸起33对人体进行按摩,所以第一凸起33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对粘性件40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弹性形变,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粘性件40与人体的贴合效果,从而降低粘性件40对按摩件30辅助定位与辅助贴合的效果。
63.因此,通过在第二粘接面42上设置第二凸起421,使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421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在使第二凸起421不影响按摩件30上的第一凸起33按摩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第二凸起421提升粘性件40对第一凸起33的辅助定位以及辅助贴合的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组件10的可靠性。
64.另外,这样还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粘性件40与人体贴合位置的通风透气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防止用户感到闷热,以及防止产生大量汗渍,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凸起421的高度不超过第一凸起33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的高度,这样可以在第二凸起421对第一凸起33起到辅助贴合作用,以及提升通风性的前提下,防止第二凸起421的高度超过第一凸起33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的高度,导致第二凸起421人体直接接触,并且将第一凸起33与人体隔开,从而使第一凸起33无法与人体进行接触,造成按摩件30无法对人体进行按摩,这样可以保证按摩组件10的可靠性。
66.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凸起33为多个,第一穿孔45为多个,多个第一凸起33和多个第一穿孔45一一对应,第二凸起421为多个,多个第二凸起421和第一穿孔45的排布方式相同,并且交错设置,以保证每个第一凸起33与人体部位的接触。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凸起421,使多个第二凸起421与多个第一穿孔45的排布方式相同,并且使多个第二凸起421与多个第一穿孔45交错设置,这样可以使多个第二凸起421与从多个第一穿孔45上穿设的第一凸起33交错设置,从而可以使第一凸起3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起421,进而可以使第二凸起421对第一凸起33的辅助定位以及辅助贴合效果更佳,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件30对人体的按摩效果。
67.进一步地,第一凸起33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的高度为h1,h1满足关系式:h1≤4mm。具体地,将第一凸起33设置地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使第一凸起33通过第二粘接面42对人体进行稳定可靠地接触按摩,这样可以保证按摩件30的按摩力度与按摩效果,可以防止第一凸起33的按摩作用被粘性件40缓冲降低。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凸起33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的高度设置地小于4mm,可以防止第一凸起33凸出于第二粘接面42的高度过大,导致粘性件40距离人体较远,粘性件40无法通过形变轻松直接地与人体进行紧密贴合,造成粘性件40无法对按摩件30起到良好的辅助定位以及辅助贴合的作用。
68.一种可选地,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具体地,在粘性件40可以对按摩件30与人体的贴合起到辅助定位和辅助贴合效果的同时,粘性件40的第二粘接面42和按摩面31也易粘黏灰尘以及外界异物,通过将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可以方便粘性件40的拆卸清洗以及安装,以及可以方便在粘性件40拆卸下来后,对按摩面31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粘性件40的每一处均具有粘性,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的连接
的缝隙处会存在灰尘或者异物,所以将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可以方便将粘性件40从按摩件30上拆卸下来清洗,可以提升粘性件40整体的清洗效果。
70.另一种可选地,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为一体制成,如此设置,粘性件40或者按摩件30的按摩面31被灰尘和异物污染后,由于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为一体制成,按摩面31与粘性件40的内部将不会被异物污染,只有按摩面31与粘性件40的第二粘接面42以及两者的周向端面会被灰尘和异物污染,可以直接用酒精或者相关清洗液对按摩面31和粘性件40的第二粘接面42,以及两者的周向端面进行擦拭清洗,无需对粘性件40进行拆卸,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对按摩组件10的后期维护,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71.结合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按摩件30和粘性件40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4,按摩件30和粘性件40中的另一个至少部分地容置于第一安装槽34内,以增加按摩件30和粘性件40的粘接区域,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粘性件40安装设置在按摩件30上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粘性件40朝向按摩件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4,按摩件3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34中,并且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粘接固定,这样不仅可以使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的粘接连接稳定可靠,可以使粘性件40对按摩件30的辅助贴合和辅助定位的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提升按摩件30的面积,从而可以使按摩件30的按摩区域较大,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件30的按摩效果。
7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30朝向粘性件40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4,通过将粘性件4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34,使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连接固定,这样不仅可以使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贴合紧密,可以使粘性件40对按摩件30的辅助贴合和辅助定位的效果更好,而且这样可以使粘性件40处于按摩件30的内周,在粘性件40的粘性降低时,可以防止粘性件40相对按摩件30发生移动,这样可以保证按摩组件10的结构可靠性。
7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粘性件40设置于底座20,粘性件40为多个,按摩件30位于相邻的两个粘性件40之间,即可以先在按摩件30和底座20之间设置粘性件40,使按摩件30和底座20通过粘性件40粘接固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按摩件30与底座20的连接固定更加稳定可靠,而且按摩件30在底座20上的安装与拆卸均简单直接,可以方便按摩件30的清理更换。进一步地,在按摩件30远离底座20一侧再设置粘性件40,从而使按摩件30与人体皮肤之间的粘性件40对按摩件30起到辅助贴合以及辅助定位的效果。
7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粘性件40以环绕的方式设置在按摩件30的外周,这样也使多个粘性件40对按摩件30与人体皮肤的贴合起到辅助定位以及辅助贴合的效果,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需求以及生产成本,选择性地设置粘性件40、底座20以及按摩件30之间的配合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使按摩组件10的安装设置更加简单,可以简化生产流程,而且还可以提升按摩组件10的结构多样性,可以使按摩组件10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而可以提升按摩组件10的适用性。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为弹性底座20,按摩件30为弹性按摩件30,以使得按摩组件10相对人体部分可弹性变形,并且允许第二粘接面42弹性变形适配人体部位。具体地,由于粘性件40的弹性形变能力以及粘性均较好,所以粘性件40可以通过第二粘接面42的形变与粘性与人体皮肤进行紧密贴合,但是,由于粘性件40与按摩件30和/或底座20连接固定,所以当底座20与按摩件30不易发生形变时,即使粘性件40的弹性形变能力好,粘性件40也
无法通过形变与人体的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贴合。
77.因此,通过将底座20和按摩件30分别设置成弹性底座和弹性按摩件,在按摩组件10对人体不同部位或者对不同体型的用户进行按摩时,用户可以使弹性底座顺应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形状或者不同体型用户的皮肤形状发生弹性形变,并且带动弹性按摩件进行弹性形变,这样可以使粘性件40也进行相应的弹性形变,从而使粘性件40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的粘性与人体进行贴合,而且由于粘性件40会根据不同形状的人体部位进行弹性形变,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粘性件40与人体的贴合的紧密性。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为硬度在40-60ha的硅胶底座,这样可以使底座20的硬度适中,可以在保证底座20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体部位进行弹性形变,从而使粘性件40与不同的人体部位进行稳定贴合的前提下,保证底座20自身的结构的稳定性,可以防止底座20过软,导致按摩组件10在结束按摩后,底座20无法正常复位,造成底座20之后无法被正常使用,这样可以提升底座20的结构可靠性。
79.另外,由于底座20处于按摩组件10的相对外侧,在按摩组件10对人体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底座20有可能会跟人体的皮肤进行接触,所以将底座20设置成硅胶底座20,可以使人体对底座20的触感相对柔和,并且硅胶表面的温度相对稳定,不会在底座20刚跟人体进行接触时,使人体感觉到不适,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80.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30为导电硅胶片,这样可以在保证按摩件30导电,可以与电源连通,并且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的前提下,保证按摩件30弹性形变的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件30与人体的贴合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件30的按摩效果。
8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30为分段设置的金属电极片,金属电极片可以保证按摩件30的导电按摩性能,但是由于金属片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较差,所以将按摩件30设置成分段设置的金属电极片,在按摩件30与用户不同部位进行贴合按摩时,可以通过各段金属电极片的相对弯折,从而使按摩件30与人体不同部位进行适配,这样也可以使按摩件30与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紧密贴合,可以提升按摩件30的可靠性。
82.需要说明的是,在按摩件30的总长度和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金属电极片的数量,来控制按摩件30形变的能力,另外,在按摩件30结束按摩后,可以通过人为的掰动金属电极片,来使发生相对弯折的各段金属电极片复位,这样也可以保证按摩件30的结构稳定性。
8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按摩组件10还可以主要包括:电路板50,电路板50设置于底座20,电路板50与按摩件30电连接,电路板50集成有电脉冲电路和/或发热电路,以控制按摩件30发出刺激电流和/或热量。具体地,将电路板50设置在底座20上,并且使电路板50与按摩件30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50位于按摩件30与底座20之间,不仅可以保证电路板50在底座20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与牢固性,而且还可以使按摩件30与底座20对电路板50形成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力的冲击或者外界异物对电路板50造成损坏,这样可以保证电路板50的使用寿命。
84.其中,电路板50可以为fpc膜,这样不仅可以使电路板50较轻薄,而且还可以使电路板50的形变能力也较好,可以使电路板50跟随按摩件30的形变而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保证按摩组件10与人体的贴合效果。
85.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50上可以集成有电脉冲电路和发热电路,电路
板50可以与按摩组件10的电源连接,从而使电源持续为电路板50供电,以维持电脉冲电路和发热电路的正常工作,在电脉冲电路和发热电路正常工作后,由于按摩件30与电路板50电连接,所以可以使按摩件30对人体的相应部位进行电脉冲按摩和发热按摩,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使按摩组件10的结构相对简单,而且还可以保证按摩组件10正常按摩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86.其中,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控制电路板50上的电脉冲电路和发热电路同时导通工作,即用户可以控制按摩件30同时进行电脉冲按摩和发热按摩,用户也可以仅仅控制电路板50上的电脉冲电路或发热电路单独导通工作,从而使按摩件30对人体单独进行电脉冲按摩或者发热按摩,这样可以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避免按摩件30不必要地同时进行电脉冲按摩和发热按摩,从而可以降低按摩组件10的能耗。
8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50上可以仅仅设置电脉冲电路,在电脉冲电路导通,按摩件30与电路板50电连接后,按摩件30可以对人体进行电脉冲按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50上可以仅仅设置发热电路,在发热电路导通,按摩件30与电路板50电连接后,按摩件30可以对人体进行发热按摩。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具体地工艺需求以及生产制造的成本选择性在电路板50上设置电脉冲电路和发热电路,这样可以提升按摩组件10的适用性。另外,按摩件30包括上述两种按摩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按摩件30也可以对人体进行振动按摩。
88.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底座2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1朝向按摩件30敞开设置,电路板50至少部分地容置于第二安装槽21,以减少按摩组件10的厚度。具体地,通过在底座20朝向电路板50一侧开设第二安装槽21,将电路板50至少部分地容置于第二安装槽21中,不仅可以使电路板50在底座2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稳定牢固,而且电路板50位于第二安装槽21内的部分将不会增加按摩组件10的厚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按摩组件10的厚度。
89.可以理解地,在按摩组件10的材质不变的前提下,按摩组件10的厚度越小,按摩组件10越易发生弹性形变,因此,这样还可以使按摩组件10更易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使按摩组件10与人体的贴合更加紧密稳定。另外,按摩组件10更易发生弹性形变还可以对电路板50上的电路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需要向按摩组件10施加较大的外力才能使按摩组件10发生弹性形变,导致较大的外力损坏电路板50上的电路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组件10的可靠性。
90.结合图2-图4所示,电路板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51,底座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穿孔22,第一接线端子51穿设过第二穿孔22,并且凸出于底座20。具体地,通过将电路板50上的第一接线端子51穿设底座20上的第二穿孔22,并且使第一接线端子51凸出于底座20,可以使第一接线端子51与底座20远离电路板50一侧的相应部件进行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电路板50通过第一接线端子51实现电流的导通,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使电路板50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可以使电路板50与底座20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按摩组件10的厚度。
91.进一步地,相较于通过电线的电连接实现电路板的导通,如此设置,无需留出多余的空间供电线穿设,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按摩组件10的尺寸。另外,通过第一接线端子51与相应部件的电接触来实现电路板50的导通,不仅可以使电路板50的导通更加可靠,
而且在拆卸更换电路板50的过程中,直接将电路板50从底座20上拆卸便可以使第一接线端子51与相应接触的部件脱离接触,从而断开电连接,这样可以提升电路板50的独立性,可以方便电路板50的安装或拆卸。
92.结合图2所示,按摩组件10还可以主要包括:第一磁性件24,第一磁性件24设置于底座20,相较于电路板50的另一端,第一磁性件24邻近电路板50的一端设置,以在邻近第一接线端子51的位置与按摩仪1000的主机100磁性吸合。具体地,通过将第一磁性件24设置于底座20,并且使第一磁性件24邻近电路板50的一端设置,如此,在第一磁性件24与按摩仪1000的主机100磁性吸和后,可以将按摩组件10安装设置于按摩仪1000上,这样可以方便按摩组件10在按摩仪1000上的安装或拆卸。
93.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磁性件24为环形,底座20设置有第三安装槽23,第一磁性件24设置于第三安装槽23内,并且环绕在第一接线端子51的外侧。具体地,通过将环形的第一磁性件24设置在底座20的第三安装槽23中,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磁性件24增加按摩组件10的厚度,而且由于第一磁性件24仅仅与底座20的一小部分相对应,这样可以防止底座20在按摩组件10中的安装不稳定。
94.进一步地,将第一磁性件24环绕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51的外侧,这样可以使第一磁性件24避让开第一接线端子51,可以保证第一接线端子51与第一磁性件24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可以提升设置第一磁性件24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95.结合图2和图3所示,按摩组件10还可以主要包括:第二磁性件25,第二磁性件25设置于底座20,第二磁性件25可以设置于底座20朝向电路板50一侧上,这样可以使第一磁性件24和第二磁性件25分别处在底座20的两侧,第一磁性件24和第二磁性件25的磁性吸和作用,可以使底座20稳定牢固地夹设于第一磁性件24和第二磁性件25之间,在第一磁性件24与主机100磁性吸和后,便可以使底座20更加稳定牢固地设置在主机100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按摩组件10的可靠性。
9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5设置于底座20的中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5在从底座2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间隔排布,可以根据底座20的重量分布以及第一磁性件24和第二磁性件25之间磁性吸和力选择性地设置第二磁性件25在底座20上的设置位置,以使按摩组件10的重量更加均匀,以及使底座20在主机10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稳定可靠。
97.结合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电路板50的一端超出按摩件30,粘性件40具有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4,第一部分43与按摩件30相对应,并且粘接,第二部分44与电路板50的一端相对应,并且粘接。具体地,电路板50设置在按摩件30远离粘性件40的一侧,按摩件30可以将电路板50和按摩件30连接的部分与粘性件40隔开,但是电路板50上存在超出按摩件30的部分,电路板50超出按摩件30的部分无法与按摩件30进行连接,粘性件40的第一部分43与按摩件30相对应,粘性件40的第二部分44与第一部分43一端相连,并且超出按摩件30,第二部分44可以与电路板50一端超出按摩件30的部分相对应,粘性件40的第二部分44可以与电路板50超出按摩件30的一端进行粘接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粘性件40、按摩件30和电路板50相互配合连接的紧密性,从而可以使按摩组件10的结构更加可靠。
98.结合图5所示,底座20在背离按摩件30的一侧设置有减薄槽26,以通过减小底座20厚度的方式使底座20易于变形。具体地,减薄槽26不仅可以降低底座20的厚度,可以使底座
20更易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使按摩组件10与人体皮肤的贴合更加紧密稳定,而且还可以降低底座20的重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按摩组件10更加轻量化,在用户使用按摩组件10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户对按摩组件10产生的压迫感较小,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99.结合图5所示,减薄槽26为多个,多个减薄槽26在底座2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底座20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以等距的方式减小底座20的厚度。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减薄槽26,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底座20形变的能力,以及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底座20的重量。进一步地,将多个减薄槽26以等距的方式在底座20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这样不仅可以使底座20的重量分布均匀,而且还可以使底座20整体的形变能力均匀可靠,可以防止底座20一部分形变能力较强,另一部分形变能力较弱,导致按摩组件10在对人体进行按摩的过程中,一部分与人体贴合,另一部分无法与人体贴合,从而降低按摩组件10与人体的贴合按摩效果。
100.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仪1000可以主要包括:主机100和上述按摩组件10,按摩组件10设置于主机100,按摩件30与主机100电连接,以在主机100的控制下按摩人体部位。具体地,主机100内设置有电源,将按摩件30与主机100电连接,当主机100中的电源为按摩件30持续供电时,可以维持按摩件30的正常工作,当主机100停止供电时,按摩件30停止工作,所以主机100可以控制按摩件30的开闭。进一步地,用户可以通过主机100调节控制按摩件30的工作模式,从而使按摩件30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模式进行工作,以此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101.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摩仪1000可以为挂坠式按摩仪1000,但不限于此。
102.结合图1和图2所示,按摩组件10设置有第一磁性件24,主机100设置有第三磁性件101,第一磁性件24与第三磁性件101磁性吸合。具体地,通过在主机100上对应第一磁性件24的位置设置第三磁性件101,可以使第一磁性件24与第三磁性件101磁性吸和,从而不仅可以使按摩组件10被稳定牢固地安装设置于主机100上,而且可以使按摩组件10在主机100上的安装简单直接,无需设置其他辅助安装部件。另外,此种连接方式还可以方便按摩组件10的拆卸更换,从而可以方便对按摩组件10的清理,以及方便对按摩仪1000的收纳,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第一磁性件24与第三磁性件101的自动磁性吸和可以自动对位,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将按摩组件10设置在主机100上。
10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0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10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