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9:3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防护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


背景技术:

2.光学仪器是由单个或多个光学器件组合构成。光学仪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成实像的光学仪器,如幻灯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另一类是成虚像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等。伴随着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内光学仪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扩张态势。
3.传统的光学仪器在户外使用时,如摄像机等,部分依靠人工手持,长时间使用中,操作员过于疲劳可能导致镜头晃动,拍摄的画面不稳,且容易发生意外,加上户外可能存在较为恶劣的环境,对摄像机等精密的光学仪器造成损害,所以需加设透明的防护罩来保护机器正常工作使用,但透明防护罩可能存在被灰尘沾染,从而导致拍摄的画面不清楚,并且在户外工作时,会存在现场环境和光景影响,需要调整摄像机等光学仪器的高度的情况。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户外拍摄时安全稳定,有除尘装置且可自由调节高度的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包括:
8.底座;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的底部;毛刷,所述毛刷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内并与所述毛刷相邻设置;底部升降机构,所述底部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u型支座上;护罩升降机构,所述护罩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u型支座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主锥形齿轮、螺纹转筒、从锥形齿轮、螺纹杆、两个第二滑块和两个固定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主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纹转筒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从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转筒上,所述从锥形齿轮与所述主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转筒内,且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u型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铰接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铰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罩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两个第三滑块、透明防护罩、安装板、两个第四滑块和两个升降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的两侧,且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 u型支座外,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
螺纹安装在所述双向螺纹杆上两端相反的螺纹上,所述透明防护罩设置在所述u型支座内并位于所述放置座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防护罩的顶部,两个所述第四滑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两个升降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三滑块上,两个升降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相铰接,且两个所述升降杆的呈x形铰接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滑孔,所述螺纹滑孔中螺纹安装固定尖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内均固定安装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相应的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手。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通过毛刷的往返移动来对整透明防护罩的表层进行清扫除污,通过底部升降机构的电机带动螺纹杆上下移动,来带动 u型支座移动,从而调整摄像高度,通过护罩升降机构的双向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两个铰接连接的升降杆的互相靠近和远离来带动透明防护罩的升降,对摄像机进行保护,通过底座底部呈阵列分布的固定尖锥对整个设置进行固定作用,通过第二滑块带动固定杆滑动,从而对u型支座升降时进行稳定和限位作用,通过双向螺纹杆上的转动把手来对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第一滑块的外沿把手使拉动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底座;2、u型支座;3、第一滑块;4、毛刷;5、放置座; 6、电机;7、主锥形齿轮;8、螺纹转筒;9、从锥形齿轮;10、螺纹杆;11、第二滑块;12、固定杆;13、双向螺纹杆;14、第三滑块;15、透明防护罩; 16、安装板;17、第四滑块;18、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1.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包括:底座1;
u型支座2,所述u型支座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滑动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2的底部;毛刷4,所述毛刷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3的顶部;放置座5,所述放置座5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2内并与所述毛刷4相邻设置;底部升降机构,所述底部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u型支座2上;护罩升降机构,所述护罩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u型支座2上,通过毛刷4的往返移动来对整透明防护罩15的表层进行清扫除污。
22.所述底部升降机构包括电机6、主锥形齿轮7、螺纹转筒8、从锥形齿轮 9、螺纹杆10、两个第二滑块11和两个固定杆12,所述电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主锥形齿轮7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所述螺纹转筒8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从锥形齿轮9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转筒8上,所述从锥形齿轮9与所述主锥形齿轮7相啮合,所述螺纹杆10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转筒8内,且所述螺纹杆10的顶端与所述u型支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1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杆12的一端均铰接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2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1相铰接,通过底部升降机构的电机6带动螺纹杆 10上下移动,来带动u型支座2移动,从而调整摄像高度。
23.所述护罩升降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13、两个第三滑块14、透明防护罩 15、安装板16、两个第四滑块17和两个升降杆18,所述双向螺纹杆13转动安装在所述u型支座2的两侧,且所述双向螺纹杆13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u型支座2外,两个所述第三滑块14分别螺纹安装在所述双向螺纹杆13上两端相反的螺纹上,所述透明防护罩15设置在所述u型支座2内并位于所述放置座 5的上方,所述安装板16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防护罩15的顶部,两个所述第四滑块17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6上,两个升降杆18的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三滑块14上,两个升降杆1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 17相铰接,且两个所述升降杆18的呈x形铰接连接,通过护罩升降机构的双向螺纹杆13的转动,带动两个铰接连接的升降杆18的互相靠近和远离来带动透明防护罩15的升降,对摄像机进行保护。
24.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滑孔,所述螺纹滑孔中螺纹安装固定尖锥,通过底座1底部呈阵列分布的固定尖锥对整个设置进行固定作用。
25.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内均固定安装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1分别与相应的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块11带动固定杆12滑动,从而对u型支座2升降时进行稳定和限位作用。
26.所述双向螺纹杆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第一滑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手,通过双向螺纹杆13上的转动把手来对双向螺纹杆13进行转动,第一滑块3的外沿把手使拉动时更加方便。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的工作原理如下:
28.在将摄像机等光学仪器放置在放置座5开始工作时,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 13上的转动把手进行转动,带动两个第三滑块14互相靠近,从而带动两个铰接安装的升降杆18互相靠近,两个升降杆18的底端带动两个第四滑块17互相靠近,从而拉长安装板16的双向螺纹杆13的距离,带动透明防护罩15向下移动,从而罩住摄像机等光学仪器,对其进行保护,在透明防护罩15上积落灰尘等杂物时,拉动第一滑块3上的拉手,带动毛刷4来对透明防护罩15的表层进行反复清扫,再需调整摄像高度时启动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主锥形齿轮7转动,主锥形齿轮7带动从锥形齿轮9转动,从锥形齿轮9带动螺纹转筒 8转动,螺纹转筒
8内的螺纹杆10开始转动并上升,带动整个u型支座2上升,反之则下降,从而调整摄像的高度。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光学仪器防护罩,通过毛刷4的往返移动来对整透明防护罩15的表层进行清扫除污,通过底部升降机构的电机6带动螺纹杆 10上下移动,来带动u型支座2移动,从而调整摄像高度,通过护罩升降机构的双向螺纹杆13的转动,带动两个铰接连接的升降杆18的互相靠近和远离来带动透明防护罩15的升降,对摄像机进行保护,通过底座1底部呈阵列分布的固定尖锥对整个设置进行固定作用,通过第二滑块11带动固定杆12滑动,从而对u型支座2升降时进行稳定和限位作用,通过双向螺纹杆13上的转动把手来对双向螺纹杆13进行转动,第一滑块3的外沿把手使拉动时更加方便。
3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