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27 02:06: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特别地是,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磁阀是制冷空调系统中自动控制和保护回路中最常用的自控元件。电磁线圈是控制电磁阀开启的必要部件,不可或缺。工作原理: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起阀芯,电磁阀打开,当线圈失电时,磁场消失,阀芯在自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这时电磁阀关闭。随着制冷系统在更多领域的广泛使用,故对电磁阀性能、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线圈是电磁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旦线圈发生故障,整个电磁阀就无法工作。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2023160260.5)“电磁阀中带有瞬时冲击助力的阀口开启机构”的技术方案:所述阀口开启机构由固定套管、电磁线圈、铁芯组件及阀体阀口等组成。缺点在于,固定套管与电磁线圈间存在有间隙,尽管间隙很小,但水汽还是能够沿间隙渗透进入电磁线圈,导致电磁线圈损坏。
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2023160260.5)以引文的方式全部引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电磁线圈不防水,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
6.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由固定套管、铁芯组件、线圈组件、定位衬套、固定封帽、c形卡圈、塑封外壳及阀体顶盖组成,所述固定套管内部容置有所述铁芯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环绕于所述固定套管外围,所述线圈组件具有线圈本体、绕线架及导磁架,所述定位衬套具有衬套顶壁、衬套底壁及所述衬套顶壁与所述衬套底壁间的衬套连接壁,所述衬套顶壁位于所述导磁架上方,所述衬套顶壁底面与所述导磁架顶面相面接触,所述衬套底壁位于所述导磁架下方,所述衬套底壁顶面与所述导磁架底面相面接触,所述衬套连接壁环绕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固定套管间,所述衬套连接壁覆盖所述绕线架与所述导磁架的间隙,所述固定封帽具有封帽顶壁及封帽周壁,所述封帽顶壁位于所述固定套管上方,所述封帽周壁环绕于所述固定套管外围,所述封帽周壁底面与所述衬套顶壁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封帽周壁内周面下缘形成有圆周缺口,所述圆周缺口与所述衬套顶壁共同界定出开口向内的卡圈容置空间,所述c形卡圈被置于所述卡圈容置空间内部,所述c形卡圈内周面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卡圈定位凸部,所述固定套管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卡圈定位凸部对应的套管定位凹部,所述卡圈定位凸部向内嵌入所述套管定位凹部内部,所述塑封外壳包裹于所述导磁架及所述固定封帽外围,所述阀体顶盖位于所述外壳底壁及所述衬套底壁下方,所述阀体顶盖、所述外壳底壁、所述衬套底壁、所述固定套管四者共同界定出密封容置空间,所述密封容置空间内部容置有密封圈,所述塑封外壳包裹于所述导磁架及所述固定封帽外围。
7.作为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磁架开口向内,所述绕线架开口向外,所述绕线架位于所述导磁架内部,所述绕线架与所述导磁架间容置有所述线圈本体。
8.作为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衬套连接壁断开。
9.作为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塑封外壳具有覆盖所述导磁架底面及所述衬套底壁底面的外壳底壁、覆盖所述导磁架外周面的外壳第一侧壁、覆盖所述封帽周壁外周面的外壳第二侧壁、覆盖所述封帽顶壁顶面的外壳第一顶壁及覆盖所述导磁架顶面的外壳第二顶壁。
10.作为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封帽顶壁顶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顶壁定位凸起和/或向下延伸的顶壁定位凹槽,所述外壳第一顶壁底面形成有与所述顶壁定位凸起对应的外壳定位凹槽,和/或与所述顶壁定位凹槽对应的外壳定位凸起,利用所述顶壁定位凸起与所述外壳定位凹槽相嵌合和/或所述顶壁定位凹槽与所述外壳定位凸起相嵌合,使得所述塑封外壳与所述固定封帽的固定连接。
11.作为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封帽周壁外周面底缘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周壁裙边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增加固定封帽及c型卡圈,目的是方便成型包裹于线圈组件外围的塑封外壳,并且利用塑封外壳提高电磁线圈的防水、防尘功能,提高使用的可靠性;2.密封圈的设计,提高电磁线圈的防水、防尘功能,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连接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套管、铁芯组件、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封帽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c形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0.请参见图1至5,图中示出的是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
21.所述电磁阀中电磁线圈防水结构由固定套管1、铁芯组件2、线圈组件3、定位衬套4、固定封帽5、c形卡圈6、塑封外壳7及阀体顶盖8等部件组成。
22.所述固定套管1内部容置有所述铁芯组件2。所述铁芯组件2由固定上芯21及活动下芯22组成。所述固定上芯21被固定。所述活动下芯22可上下移位。当所述线圈组件3通电工作,所述固定上芯21产生的磁力能够带动所述活动下芯22移位。
23.所述线圈组件3环绕于所述固定套管1外围。所述线圈组件3具有线圈本体31、绕线架32及导磁架33。所述导磁架33开口向内。所述绕线架32位于所述导磁架33内部。所述绕线架32开口向外。所述绕线架32与所述导磁架33间容置有所述线圈本体31。
24.所述定位衬套4具有衬套顶壁、衬套底壁及所述衬套顶壁与所述衬套底壁间的衬套连接壁。所述衬套顶壁位于所述导磁架33上方。所述衬套顶壁底面与所述导磁架33顶面相面接触。所述衬套底壁位于所述导磁架33下方。所述衬套底壁顶面与所述导磁架33底面相面接触。所述衬套连接壁环绕于所述线圈组件3与所述固定套管1间。所述衬套连接壁覆盖所述绕线架32与所述导磁架33的间隙。所述衬套连接壁可断开,即所述定位衬套4呈上下独立的两个。
25.所述固定封帽5固定于所述固定套管1顶端。所述固定封帽5具有封帽顶壁51及封帽周壁52。所述封帽顶壁51位于所述固定套管1上方。所述封帽周壁52环绕于所述固定套管1外围。所述封帽周壁52底面与所述衬套顶壁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封帽周壁52内周面下缘形成有圆周缺口。所述圆周缺口与所述衬套顶壁共同界定出开口向内的卡圈容置空间。
26.所述c形卡圈6被置于所述卡圈容置空间内部。所述c形卡圈6内周面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卡圈定位凸部61。所述固定套管1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卡圈定位凸部61对应的套管定位凹部11。所述卡圈定位凸部61向内嵌入所述套管定位凹部11内部。
27.所述塑封外壳7包裹于所述导磁架33及所述固定封帽5外围。具体地说,所述塑封外壳7具有覆盖所述导磁架33底面及所述衬套底壁底面的外壳底壁、覆盖所述导磁架33外周面的外壳第一侧壁、覆盖所述封帽周壁52外周面的外壳第二侧壁、覆盖所述封帽顶壁51顶面的外壳第一顶壁及覆盖所述导磁架33顶面的外壳第二顶壁。其中,所述封帽顶壁51顶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顶壁定位凸起511和/或向下延伸的顶壁定位凹槽512。所述外壳第一顶壁底面形成有与所述顶壁定位凸起511对应的外壳定位凹槽和/或与所述顶壁定位凹槽512对应的外壳定位凸起。利用所述顶壁定位凸起511与所述外壳定位凹槽相嵌合和/或所述顶壁定位凹槽512与所述外壳定位凸起相嵌合,使得所述塑封外壳与所述固定封帽5的固定连接。
28.较佳地,所述封帽周壁52外周面底缘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周壁裙边部,增加与所述塑封外壳7的接触面积,并且避免直角过渡。
29.所述阀体顶盖8位于所述外壳底壁及所述衬套底壁下方。所述阀体顶盖8、所述外壳底壁、所述衬套底壁、所述固定套管1四者共同界定出密封容置空间。所述密封容置空间内部容置有密封圈9。
30.所述塑封外壳7的制备过程:先将漆包线根据要求规则绕制在所述绕线架32上,形成所述线圈本体31。接着,焊接上端子插片并且安装所述导磁架33。然后,套入所述定位衬套4,再将所述c型卡圈放入所述固定封帽5内部。最后,将整体放入塑封模具内成型。
31.利用所述塑封外壳7及所述密封圈9,所述线圈组件3在使用过程中上、下都存密封,水汽、水淋都无法渗透进入,可以极大地提高所述线圈组件3的使用寿命。
32.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
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