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热层结构及其隔热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8:5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层结构及其隔热板,进一步涉及用于冷库或保温库的隔热层材料及其隔热板。


背景技术:

2.冷库是一种用于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化工、医药、育苗、科学试验等恒温贮藏冷气的设备。冷库不同于普通的仓库,冷库内部的温度通常比较低,而且对于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若冷库板选择不好,会使冷库里面的温度难以控制,容易导致存放在冷库里面的产品变质,或者是让冷库制冷压缩机频繁工作,浪费更多的资源,提高使用成本。因此,冷库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对冷库的气密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现有的冷库板通常采用混凝土结构,这样制作成的真空隔热板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而且需要预先确定好真空隔热板的形状和大小,工艺复杂,保温性能差,难以满足冷库的使用需求。
4.现有的冷库板的结合方式是将墙板和门垂直的固定在地台上,天花垂直的固定在墙板和门上,它们之间都是直接扣合的,冷库安装后,往往出现扣合处扣合不严,容易形成冷桥效应,导致冷库里的温度不稳,储藏产品容易变质,同时制冷压缩机需要频繁工作,浪费更多的资源,并且安装后的冷库从外面可以看到两条接缝,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热层结构及其隔热板。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7.一种隔热层结构,包括防水层以及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层,保温棉层;防水层包覆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包覆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后的防水层的内腔为密闭空间。
8.进一步的,保温棉层为橡塑保温棉层。
9.进一步的,聚氨酯层包括第一聚氨酯层和第二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包括第一保温棉层和第二保温棉层,第一保温棉层,第一聚氨酯层,真空隔热层,第二聚氨酯层和二保温棉层依次设置。
10.进一步的,包覆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层,保温棉层的防水层的内腔为真空密闭空间。
11.进一步的,防水层为铝箔。
12.进一步的,隔热层结构外形为长方体。
13.一种隔热板,包括插合连接的内板和外板,插合连接的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容纳腔,隔热材料容纳腔内设置有具有上述的隔热层结构的隔热材料。
14.进一步的,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母扣;外板上相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公扣;内板和外
板通过所述母扣和公扣插合连接。
15.进一步的,外板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外板公扣左侧板和外板母扣右侧板。
16.进一步的,沿外板至内板方向,外板公扣左侧板和外板母扣右侧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外板连接左公扣和外板连接右公扣,所述外板连接左公扣和外板连接右公扣之间,沿外板至内板方向,外板内侧设置有外板连接固定公扣。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结构,首次将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包覆铝箔作为隔热层结构及其制作成隔热板,用于冷库,保温库等。
19.2、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结构,创造性的通过对包覆铝箔后的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形成的隔热层结构抽真空,大幅提高了保温效果。
20.3、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隔热保温效果好,内板与外板,以及相邻隔热板均采用插合连接的方式,安装方便,气密性好,不易受力分离。
21.4、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创造性的通过插合连接的内板连接固定母扣与外板连接固定公扣与外板公扣左侧板和外板母扣右侧板构建了隔热材料容纳腔,实现了隔热材料的安装,可广泛用于冷库或保温库。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接头处结构示意图;
26.图5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内板接头处结构示意图;
28.图7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的外板接头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如图1-2所示,一种隔热层结构,尤其用于冷库或者保温库的隔热层结构,其包括
防水层11以及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13,聚氨酯层,保温棉层;所述防水层11包覆所述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13,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包覆所述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13,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后的防水层11的内腔为密闭空间。
32.优选的,所述防水层11为铝箔。
33.优选的,所述保温棉层为橡塑保温棉层。
34.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层包括第一聚氨酯层14和第二聚氨酯层16,所述保温棉层包括第一保温棉层15和第二保温棉层17,所述第一保温棉层15,第一聚氨酯层14,真空隔热层13,第二聚氨酯层16和二保温棉层17依次设置;其中,所述聚氨酯层包括第一聚氨酯层14和第二聚氨酯层16,所述保温棉层包括第一保温棉层15和第二保温棉层17通过粘合剂和/或压合连接。
35.优选的,所述防水层11为铝箔。
36.优选的,对包覆铝箔后的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13,聚氨酯层,保温棉层的防水层11形成的隔热层结构抽真空,使得所述包覆依次设置的真空隔热层13,聚氨酯层,保温棉层后的防水层11的内腔为真空密闭空间,以大幅提高了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的,进行二次抽真空处理。
37.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结构外形为长方体。
38.如图3-7所示,一种隔热板,尤其用于冷库或者保温库的隔热板,进一步用于冷库或者保温库的侧板或顶板,其包括内板300和外板400;所述内板300上设有至少一个母扣;所述外板400上相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公扣;所述内板300和外板400通过所述母扣和公扣插合连接。
39.优选的,所述外板400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外板公扣左侧板410和外板母扣右侧板420。
40.优选的,沿所述外板400至内板300方向,所述外板公扣左侧板410和外板母扣右侧板42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外板连接左公扣430和外板连接右公扣450,所述外板连接左公扣430和外板连接右公扣450之间,沿所述外板400至内板300方向,所述外板400内侧设置有外板连接固定公扣440。
41.优选的,所述内板300的左端设有内板连接左母扣310,与所述外板连接左公扣430插合;所述内板300的右端设有内板连接右母扣330,与所述外板连接右公扣450插合;所述内板连接左母扣310和内板连接右母扣330之间,所述内板300设置有内板连接固定母扣220,与所述外板连接固定公扣440插合。通过设置多个公扣和母扣的插合连接,实现了外板和内板的紧密连接。
42.优选的,所述外板公扣左侧板410的外侧设置有外板公扣左卡头460;所述外板母扣右侧板420的外侧设置有外板母扣左卡头470;所述外板公扣左卡头460和所述外板母扣左卡头470配合,使得所述外板400的外板公扣左卡头460和相邻所述外板400的外板母扣左卡头470依次插合拼接。通过所述外板400的外板公扣左卡头460和相邻所述外板400的外板母扣左卡头470依次插合拼接,实现了多隔热板的紧密拼接,不易受力分离。
43.优选的,插合连接的内板连接固定母扣220与外板连接固定公扣440与所述外板公扣左侧板410和外板母扣右侧板420之间构成隔热材料容纳腔303。通过插合连接的内板连接固定母扣与外板连接固定公扣与外板公扣左侧板和外板母扣右侧板构建了隔热材料容
纳腔,实现了隔热材料的安装,可广泛用于冷库或保温库。
44.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容纳腔303内设置有隔热材料。
45.优选的,所述内板300和/或所述外板400为玻璃钢板、pe板、不锈钢板、镀锌板、彩钢瓦、冷轧钢板、热轧钢板、铝板、塑钢板、碳纤维板、pvc板、高密度聚乙烯板、聚丙烯板或聚苯乙烯板。
4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