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域环境下的横梁预制、现浇结合施工的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8:53: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现浇结合施工操作平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域环境下的横梁预制、现浇结合施工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在高等级公路上的推广应用,拱上横梁多设计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横梁,在场地条件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横梁多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或整体预制吊装进行施工;在场地条件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比如水域环境下,多采用搭设钢平台,然后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的方法进行施工。
3.在无可搭设满堂支架的场地而且无法变更为钢横梁条件下,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横梁采用整体预制吊装,则当横梁自重过大时,吊装有风险,且受环境限制无吊车站位场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域环境下的横梁预制、现浇结合施工的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域环境下的横梁预制、现浇结合施工的操作平台,此操作平台制作及安装简便,对空间受限无作业条件的横梁预制现浇相结合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域环境下的横梁预制、现浇结合施工的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三角架,两个相邻所述三角架的顶部设置有作业平台,两个相对所述三角架的相对侧设置有用于穿过横梁预制部分的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紧固装置,两个相邻三角架的顶部远离拉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作业平台为木板材料构件;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杆、紧固装置、三角架、作业平台和防护栏杆,能够在无法搭设满堂支架、无法整体吊装的预应力混凝土横梁施工时,能够利用施工现场的材料搭建操作平台,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有效缩短了工期。
8.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架包括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一端部表面焊接有连接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另一表面焊接有第三钢筋;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架用于防护栏杆和作业平台的连接,施工简单,能够在施工完成拆除后,作为废料卖掉,避免浪费。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筋远离第一钢筋的表面焊接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形状为不对称u形,所述第二钢筋靠近第三钢筋的一侧表面与第三钢筋的表面焊接,所述第一钢筋、连接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之间整体形成三角形;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具有稳定、稳固和耐压的特性,从而提升了所述第一钢筋、连接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了三角架的支撑强度。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筋的直径大于拉杆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筋和第一钢筋之间通过连接钢筋形成穿入孔;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筋的直径大于拉杆的直径设置,使穿入孔大于拉杆的直径,从而便于拉杆穿入。
14.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拉杆的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垫片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拉杆螺纹连接的螺母;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螺母,能够带动垫片将三角架固定在预制横梁的表面,从而便于后续作业平台和防护栏杆的安装。
1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杆包括数量为两个的竖向钢管,两个所述竖向钢管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相邻所述第二钢筋的端部插接,两个所述竖向钢管的相对面设置有数量为三个的横向钢管;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栏杆主要用于作业时对施工人员的防护,其材料为施工现场常见的材料,能够就地取材制成,使用便捷,节约了成本。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在无法搭设满堂支架、无法整体吊装的预应力混凝土横梁施工时,可以先将横梁的一部分预制,并横梁预制的部分上面安装操作平台,这样可以实现低负载吊装以提高作业安全性,待预制部分横梁吊装至设计位置后,在操作平台上面即可进行横梁现浇部分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经济适用。
20.2、操作平台的三角架主要由钢筋焊接而成,取消了常用的型钢制作,与传统的型钢制作相比重量轻,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降低了吊装的重量,三角架通过螺栓与拉杆连接,紧固在预制横梁上面,横梁施工完成后只需拧下螺栓即可拆除三角架,比现有三角架通过焊接固定施工方便。
21.3、操作平台的三角架可以用主体结构钢筋截取下来的边角料加工而成,节约钢材,同时施工完成拆除后,还可以作为废料卖掉,避免浪费,操作平台中的作业平台及防护栏杆采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木板及钢管制成,宜就地取材且使用便捷,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施例的三角架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施例的防护栏杆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拉杆;2、三角架;3、紧固装置;4、作业平台;5、防护栏杆;201、第一钢筋;202、连接钢筋;203、第二钢筋;204、第三钢筋;301、垫片;302、螺母;501、竖向钢管;502、横向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一种水域环境下的横梁预制、现浇结合施工的操作平台,包括若干个三角架2,两
个相邻三角架2的顶部设置有作业平台4,两个相对三角架2的相对侧设置有拉杆1,拉杆1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紧固装置3,两个相邻三角架2的顶部远离拉杆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栏杆5,作业平台4为木板材料构件,通过设置拉杆1、紧固装置3、三角架2、作业平台4和防护栏杆5,能够在无法搭设满堂支架进行施工时,快速安装操作平台,便于对横梁现浇部分的施工,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以及经济适用的优点;
30.三角架2包括第一钢筋201,第一钢筋201的一端部表面焊接有连接钢筋202,第一钢筋201的另一表面焊接有第三钢筋204,通过设置三角架2,能够便于作业平台4和防护栏杆5的安装,三角架2的结构能够通过主体结构钢筋截取下来的边角料加工而成,节约刚才,同时能够在施工完成拆除后作为废料卖掉,避免浪费,连接钢筋202远离第一钢筋201的表面焊接有第二钢筋203,第二钢筋203的形状为不对称u形,第二钢筋203靠近第三钢筋204的一侧表面与第三钢筋204的表面焊接,第一钢筋201、连接钢筋202、第二钢筋203和第三钢筋204之间整体形成三角形,第一钢筋201、连接钢筋202、第二钢筋203和第三钢筋204之间整体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支撑结构具有稳定、稳固和耐压的特性,从而提升了第一钢筋201、连接钢筋202、第二钢筋203和第三钢筋204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了三角架2的支撑强度,连接钢筋202的直径大于拉杆1的直径,第二钢筋203和第一钢筋201之间通过连接钢筋202形成穿入孔,连接钢筋202的直径大于拉杆1的直径设置,使穿入孔大于拉杆1的直径,从而便于拉杆穿入;
31.紧固装置3包括垫片301,垫片301与拉杆1的表面滑动连接,两个垫片301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拉杆1螺纹连接的螺母302,通过旋转螺母302,使螺母302沿着拉杆1移动,从而将带动垫片301移动,在垫片301的作用下带动三角架2逐渐穿过拉杆1,被紧固装置3紧固在预制横梁的表面;
32.防护栏杆5包括数量为两个的竖向钢管501,两个竖向钢管50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第二钢筋203的端部插接,两个竖向钢管501的相对面设置有数量为三个的横向钢管502,防护栏杆5的设置用于密目安全网的挂设,防护栏杆5中的竖向钢管501和横向钢管502均为施工现场常见的材料,能够就地取材制成,使用便捷,节约了成本
33.工作原理:施工过程中,在横梁底面向上50cm处设置一排直径为5cm的预留孔,水平间距1.5m一道。预留孔采用pvc管,在横梁预制部分施工时作为对拉杆1的预留孔,再将单根长度为1.6m的拉杆1,逐根插入预留孔中,横梁宽度1.2m,使得拉杆1两端暴露在横梁两侧并露出20cm,安装三角架2时,首先将施工工地上主体架构钢筋截取下来的边角料加工制成符合第一钢筋201(尺寸:直径、22mm,长度120cm)、连接钢筋202(尺寸:直径、28mm,长度3cm)、第二钢筋203(尺寸:直径、22mm,长度170cm)和第三钢筋204(尺寸:直径、22mm,长度120cm)的规格,再焊接为三角架2,将拉杆1穿过三角架2上的穿入孔,再旋转螺母302,使螺母302带动垫片301(尺寸:长
×

×
厚为10cm
×
10cm
×
0.5cm,中间为直径3cm的圆孔)推动三角架2向预制横梁表面移动,从而在紧固装置3的作用下将三角架2固定在预制横梁表面,三角架2的制造材料采用施工现场的边角料,可在施工完成拆除后作为废品卖掉,节约成本避免浪费,三角架2按照1.5m一道全部安装完成后,在三角架2上面平铺满铺木板(尺寸:长
×

×
厚为6m
×
30cm
×
4cm),利用直径4mm的铁丝将木板与三角架2绑扎固定形成作业平台4,再将两个竖向钢管501(长度1.2m、直径48mm、壁厚3.6mm)插入第二钢筋203远离预制横梁的一端,再通过十字扣件将三道通长横向钢管502(直径48mm、壁厚3.6mm),最下面一道距离
木板20cm,上面两道间距各为50cm固定在竖向钢管501上,然后挂设密目安全网,即可完成防护栏杆5的搭建,作业平台4及防护栏杆5采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木板及钢管制成,宜就地取材且使用便捷,进一步节约成本。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