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连接空间错位型材的转角接头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7:26: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空间错位型材的转角接头。


背景技术:

2.柔性半自动系统搭建需要管状型材及各类接头,然而,相互90度交叉的管状型材或单元的辅助加强连接时,往往由于两根型材之间具有间距而无法采用合拢式的接头固定连接,导致整体结构强度小,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空间错位型材的转角接头。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空间错位型材的转角接头,所述转角接头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三夹持件、锁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第一锁定组件、锁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三夹持件的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至少部分弯曲,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合拢形成滑槽状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三夹持件合拢形成滑槽状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平行面上的投影相交,其中,所述平行面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延伸方向及第二夹持部的延伸方向的平面。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平行面上的投影垂直。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垂直的第二弯曲部、自所述第一弯曲部的端部凸出的第一卡接部和自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端部凸出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弯曲部通过所述第一锁定组件锁定合拢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弯曲部通过所述第二锁定组件锁定合拢并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夹持部。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交部位的面积小于所述倒角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夹持件的一端与所述倒角部超出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端面相对设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倒角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交部位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部超出所述倒角部的端面相对设置。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自所述第一弯曲部的表面凸出的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块的夹持面及避让面,所述夹持面与所述避让面倾斜相交,所述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表面倾斜相交,所述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长度。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卡接主体、凸出所述卡接主体端部的第三卡接部和凸出所述卡接主体侧壁的凸块,所述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并远离所述卡接凸筋,所述第一锁定组件位于所述凸块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组件的锁定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锁定组件的锁定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延伸方向。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穿插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锁定螺栓及连接于所述锁定螺栓的锁定螺母。
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转角接头连接相邻两根交叉跨越的型材,并实现空间上的跨越连接,以构成加强型框架结构,提高型材之间连接结合的紧密性。转角接头合拢夹持锁定型材,对型材的固定及拆除方便。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角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角接头连接两根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角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第一管状型材10;转角接头20;第一夹持件21;第一弯曲部211;第二弯曲部212;第一卡接部213;夹持面2131;避让面2132;夹持块2133;第二卡接部214;倒角部215;第二夹持件22;卡接主体221;凸块222;第三卡接部223;第三夹持件23;第一锁定组件24;锁定螺栓241;锁定螺母242;第二锁定组件25;第一夹持部26;第二夹持部27;第二管状型材30;管体31;卡接凸筋32;弧形曲面321;第一卡接面322;第二卡接面323。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空间错位型材的转角接头20,该转角接头20用于连接处于不同平面的两根型材,以使两根型材互相依托连接,为方便区分表述两根型材分别定义为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
24.转角接头20包括第一夹持件21、第二夹持件22、第三夹持件23、锁定连接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的第一锁定组件24、锁定连接第一夹持件21和第三夹持件23的第二锁定组件25,第一夹持件21至少部分弯曲。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合拢形成滑槽状的第一夹持部26,第一夹持件21和第三夹持件23合拢形成滑槽状的第二夹持部27,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分别位于第一夹持件21的两端。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两个零件组装合拢,以夹持型材。其中,第一夹持部26分别由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合拢构成的夹持凹槽结构,第二夹持部27分别由第一夹持件21和第三夹持件23合拢构成的夹持凹槽结构。第一夹持部26夹持连接于第一管状型材10的外周壁,且第一管状型材10能够沿转
角接头20移动调节,近似地,第二夹持部27夹持连接第二管状型材30,第一管状型和第二管状型材30间隔分布且不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上下交错分布,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背对设置,以分别夹持上下分布的两根型材,连接效果好。
25.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在平行面上的投影相交,其中,平行面为平行于第一夹持部26的延伸方向及第二夹持部27的延伸方向的平面。第一夹持部26的延伸方向即为第一管状型材10的长度方向,第二夹持部27的延伸方向即为第二管状型材30的长度方向,平行面平行于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在平行面上的投影相交,两者的相交角度可根据所应用的场景适应性调整,如,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的相交角度设置为45度~90度,具体为,45度、60度、90度等相交角度。其中,相交角度为90度时,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在平行面上的投影垂直。
26.转角接头20连接相邻两根交叉跨越的型材,以构成加强型框架结构,提高型材之间连接结合的紧密性。转角接头20的各个配件逐一合拢夹持锁定型材,对型材的固定及拆除方便。
27.见图3至图5所示:第一夹持件21包括第一弯曲部211、与第一弯曲部211垂直的第二弯曲部212、自第一弯曲部211的端部凸出的第一卡接部213和自第二弯曲部212的端部凸出的第二卡接部214。第一夹持件21为一体的铝合金铸件,其中第一弯曲部211和第二弯曲部212为第一夹持件21的一部分,并呈垂直姿态分布于第一夹持件21。
28.第二夹持件22与第一弯曲部211通过第一锁定组件24锁定合拢并与第一卡接部213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26,第三夹持件23与第二弯曲部212通过第二锁定组件25锁定合拢并与第二卡接部214之间形成第二夹持部27。第一夹持件21、第二夹持件22和第三夹持件23为互补形结构件,以构成合拢夹持结构,从而分别夹持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相应地,第一夹持件21近似于“l”字形结构,第一卡接部213和第二卡接部214分别位于第一夹持件21的两端,以夹持具有空间错位分布的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可选地,第一管状型材10垂直于第一弯曲部211,第二管状型材30垂直于第二弯曲部212。第一弯曲部211和第二弯曲部212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以适配不同间距的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可选地,第一弯曲部2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弯曲部212的长度,以实现不同跨度型材的连接。
29.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件21还包括连接第一弯曲部211和第二弯曲部212的倒角部215,倒角部215设置为弧形弯曲结构或线性结构,以连接第一弯曲部211和第二弯曲部212。倒角部215与第二弯曲部212相交部位的面积小于倒角部215的横截面积,第三夹持件23的一端与倒角部215超出第二弯曲部212的端面相对设置。倒角部215的截面形状与第二弯曲部212的截面形状不同,两者在交汇位置具有台阶面,该台阶面即为倒角部215的端面。该端面用于限定第三夹持件23的最大安装位置,定位效果好。并且,第二弯曲部212和倒角部215之间形成缺口结构,可容纳第三夹持件23,外表美观。可选地,倒角部215为第一弯曲部211的延伸部位,其截面形状与第一弯曲部211相同。
30.进一步地,倒角部215与第二弯曲部212相交部位的面积小于第二弯曲部212的横截面积,第二夹持件22的一端与第二弯曲部212超出倒角部215的端面相对设置。倒角部215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弯曲部211的截面形状相同,倒角部215的截面形状与第二弯曲部212的截面形状不同,倒角部215和第二弯曲部212在交汇位置具有台阶面,该台阶面即为第二弯
曲部212的端面。该端面用于限定第二夹持件22的最大安装位置,定位效果好。并且,第一弯曲部211、倒角部215及第二弯曲部212之间形成缺口结构,可容纳第二夹持件22,外表美观。
31.第一卡接部213和第二卡接部214均卡接连接型材结构,两者的结构及功能近似相同,以第一卡接部213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一卡接部213包括自第一弯曲部211的表面凸出的夹持块2133、设于夹持块2133的夹持面2131及避让面2132,夹持面2131与避让面2132倾斜相交,夹持面2131与第一弯曲部211的表面倾斜相交,夹持面2131与第二夹持件22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26。其中,第二夹持件22设置于第一卡接部213对称的凸筋结构。第一卡接部213自第一弯曲部211的端部呈筋状凸出,以使转角接头20夹持于第一管状型材10的外周壁的卡接凸筋32上。第一卡接部213和第二夹持件22适配第一管状型材10的外周壁及卡接凸筋32的形状,以使转角接头20能够沿卡接凸筋32移动又能在第一锁定组件24锁紧后固定于第一管状型材10上。
32.可选地,第一卡接部213包括自第一弯曲部211的表面凸出的夹持块2133、设于夹持块2133的夹持面2131及避让面2132,夹持面2131与避让面2132倾斜相交,夹持面2131与第一弯曲部211的表面倾斜相交,夹持面2131与第二夹持件22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26。夹持块2133呈凸筋状凸出第一弯曲部211的第二端并相对于凹陷部的中心线倾斜,以构成倾斜的凸筋结构。夹持面2131为夹持块2133用于夹持限定卡接凸筋32的结合面,其中,夹持面2131与卡接凸筋32的侧壁面相匹配。当卡接凸筋32的侧壁面设置为内凹的斜面时,夹持块2133夹持于卡接凸筋32,并能避免沿第一管状型材10的径向与卡接凸筋32分离,提高结合的紧密性。夹持面2131与第二夹持件22相对设置以形成夹持部,夹持效果好。
33.避让面2132位于夹持块2133的端部,用于避免夹持块2133与第一管状型材10夹持过程中的干涉部位。具体地,避让面2132在第一夹持件21夹持于第一管状型材10的卡接凸筋32时与第一管状型材10的表面相对设置,以减小夹持块2133与第一管状型材10的夹持间隙。可选地,避让面2132与第一管状型材10的表面相互匹配,以减小夹持块2133的活动空间。
34.见图1至图5所示:第二管状型材30包括呈圆形管状的管体31和自管体31的表面凸出的卡接凸筋32,卡接凸筋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管体31的中心线。可选地,第二管状型材30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以构成一体成型结构,整体强度高且重量小。
35.可选地,卡接凸筋32包括弧形曲面321、相交至弧形曲面321一端的第一卡接面322和相交至弧形曲面321另一端的第二卡接面323,第一卡接面322相交至管体31的表面并且相对于管体31的径线方向倾斜。第二卡接面323相交至管体31的表面并且相对于管体31的径线方向倾斜。卡接凸筋32沿管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长条形凸筋结构。弧形曲面321呈曲面状,以减小用料,提高第二管状型材30的整体强度。可选地,弧形曲面321的中心线与管体31的中心线重合,以使卡接凸筋32的外形美观,适配管体31的结构。
36.第一卡接面322和第二卡接面323构成卡接凸筋32的两侧壁,从而转角接头20能够分别夹持于第一卡接面322和第二卡接面323,以将转角接头20与第二管状型材30连接。第一卡接面322和第二卡接面323相对于管体31的径线倾斜,即,弧形曲面321的弧长大于第一弧长,第一弧长为第一卡接面322与管体31相交的第一相交线和第二卡接面323与管体31相交的第二相交线之间的弧长。转角接头20夹持于卡接凸筋32,从而避免转角接头20沿管体31的径向与卡接凸筋32分离,夹持强度高。
37.第二夹持件22包括卡接主体221、凸出卡接主体221端部的第三卡接部223和凸出卡接主体221侧壁的凸块222,凸块222抵接于第一夹持件21并远离卡接凸筋32。第一锁定组件24位于凸块222和第三卡接部223之间,第三卡接部223与第一夹持件21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26。第三卡接部223与第一卡接部213相对设置,从而形成第一夹持部26。凸块222凸出卡接主体221的侧壁并远离第三卡接部223,以使第一锁定组件24锁定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时,夹持力作用于第三卡接部223和第一卡接部213,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8.其中,第一锁定组件24的锁定方向平行于第二夹持部27的延伸方向,第二锁定组件25的锁定方向平行于第一夹持部26的延伸方向。可选地,第一锁定组件24的锁定方向平行于平行面,第一锁定组件24的锁定方向平行于平行面,从而使第一锁定组件24从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的侧向夹持型材,操作空间大且不会干扰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27对型材的夹持。具体地,第一锁定组件24包括穿插连接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的锁定螺栓241及连接于锁定螺栓241的锁定螺母242,锁定螺栓241与锁定螺母242的锁定方向与第一夹持部26的延伸方向倾斜相交。锁定螺栓241穿插于锁定孔,以锁定至锁定螺母242。其中,锁定螺母242安装于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其中一者,锁定螺栓241安装于另一者。
39.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夹持件23与第一夹持件21之间的连接方式夹持方式均与第二夹持件22与第一夹持件21之间的连接方式夹持方式近似,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理解,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转角接头20还可结合其他交叉接头同时使用,以提高第一管状型材10和第二管状型材30连接的强度。
4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