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制冷系统、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5:26: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冰箱。


背景技术:

2.目前,风冷式冰箱因其无霜,温度均匀等优点逐渐占据大部分冰箱市场,以冰箱的冷藏间室来讲,大部分冰箱的冷藏风道分为上中下三层风道共六个风口,而控制风道的风门则只有一种开合方式,当风门开启时,上中下六个风口同时出风,风门关闭时,冷藏风道停止送风。这种风道结构及风门的开合方式不能达到冰箱间室内的局部控温要求。
3.有些实用新型专利也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方式去优化冰箱的控温方式和风道结构,例如在实用新型专利cn 205192034 u及实用新型专利cn 104266433 a中均提到了多温区的理念,通过改变风道结构和风门数量去提升冰箱的局部控温精确程度,但是在这些实用新型专利中,均使用了多个风门及控制系统,提高了生产成本。
4.在实用新型专利cn 104879985 a中,采用了单个风门系统控制多组风道,但对于风道的控制也仅局限于上中下三层上,还未能足够精确地实现区域控温。
5.在实用新型专利cn 105928298 a及大部分类似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虽然采取了特殊风门系统对冰箱间室内各风口进行独立控温,但是其采取的控温逻辑较为简单,一般为当感温包检测到间室温度到达设定温度点值时对风门系统发出动作指令,未考虑热惯性等影响因素,这种控温逻辑并不能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
6.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风冷冰箱控温区域相对固定,无法对某个区域实行单独控温;现有的能够实现区域控温的技术所使用的风门及控制系统较多;现有的单点检测控温控制方式并不能达到精确控温的要求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制冷系统、冰箱。


技术实现要素:

7.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冰箱存在其各个间室内的局部控温精度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冰箱。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中:
9.包括间室、风道和风门,所述间室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也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与所述间室一一对应连通,所述风门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风道的一端,通过所述风门的运动能分别对至少两个所述风道的通断以及流通流量的大小进行控制,每个所述间室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风门能够根据各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各个所述间室内的温度而控制与该间室连通的风道的通断以及流通流量的大小。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周面上开设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一侧外周面贯穿延伸至另一侧外周面,当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风道的一端相对时,所述风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吸入冷空气。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通通道也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
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错开布置,所述流通通道包括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周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均错开布置,所述风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能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风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能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风门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风道正对,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不连通,此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不相对;当所述风门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风道正对,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风道不连通,此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风道不相对。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还包括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流通通道还包括第三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三流通通道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周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均依次错开布置,所述风门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流通通道能与所述第三风道连通。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风门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三风道正对,所述第三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不连通,此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不相对,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风道不相对。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通通道还包括第四流通通道,所述第四流通通道在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之和,所述第四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三流通通道在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周向方向均依次错开布置;
16.当所述风门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四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风道正对时,所述第四流通通道同时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均连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三流通通道均不与所述风道连通。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为两个,包括左风门和右风门,所述间室包括左上间室、左中间室、左下间室、右上间室、右中间室和右下间室,所述风道还包括第四风道、第五风道和第六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左下间室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左风门上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左中间室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左风门上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三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左上间室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左风门上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右上间室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右风门上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五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右中间室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右风门上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右下间室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右风门上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竖隔断、第一横隔断和第二横隔断,所述竖隔断将左右两部分间室分隔且密封,所述第一横隔断将上中两部分间室分隔且密封,所述第二横隔断将中下两部分间室分隔且密封。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机和风门盖,所述电机与所述风门相接以能驱动所
述风门转动,所述风门盖能够与所述风门相接以对所述风门进行密封。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风门套筒、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风门套筒套设在所述风门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第一板设置在所述风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板设置在所述风道的另一侧。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冰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间室,每个间室对应地设置一个风道,并且设置能够运动的风门,能够对每个风道的开闭和流通流量的大小进行控制,并且风门的控制形式通过间室中检测出的温度来进行有效地控制其通断和流通流量的变化,能够提高了针对每个间室的控温精度,提高控温的区域性精细化程度,针对用户不同放置习惯及冰箱内部空间不同的利用率有了更加多样的送风模式组合;使用较少的控制系统,实现较多的控温模式及较高的控温精度;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系统采用了活动圆柱内轴设计,双风门配合实现了多种不同的送风方式,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了送风系统的模式;本实用新型采取多点拟合曲线控温方式来控制风门的转动方式,以对冰箱间室内部进行温控,能够进一步提高控温的精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和风门)内部结构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26.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7.图4为图2中的气体流动路径图;
28.图5为装载该风道组件的冰箱冷藏间室结构图(制冷系统);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点拟合曲线控温的控制逻辑图。
30.附图标记表示为:
31.1、间室;11、左上间室;12、左中间室;13、左下间室;14、右上间室;15、右中间室;16、右下间室;2、风道;21、第一风道;22、第二风道;23、第三风道;24、第四风道;25、第五风道;26、第六风道;3、风门;30、流通通道;31、第一流通通道;32、第二流通通道;33、第三流通通道;34、第四流通通道;3a、左风门;3b、右风门;4、电机;5、风门盖;61、第一横隔断;62、第二横隔断;63、竖隔断;7、风门套筒;81、第一板;82、第二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间室1、风道2和风门3,所述间室1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2也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2与所述间室1一一对应连通,所述风门3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风道2的一端,通过所述风门3的运动能分别对至少两个所述风道2的通断以及流通流量的大小进行控制,每个所述间室1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风门3能够根据各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各个所述间室1内的温度而控制与该间室1连通的风道2的通断以及流通流量的大小。
3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间室,每个间室对应地设置一个风道,并且设置能够运动的风门,能够对每个风道的开闭和流通流量的大小进行控制,并且风门的控制形式
通过间室中检测出的温度来进行有效地控制其通断和流通流量的变化,能够提高了针对每个间室的控温精度,提高控温的区域性精细化程度,针对用户不同放置习惯及冰箱内部空间不同的利用率有了更加多样的送风模式组合;使用较少的控制系统,实现较多的控温模式及较高的控温精度。
34.1.本实用新型冰箱间室内的控温区域可实现多种组合,控温区域集自由度大大提高;解决了传统风冷冰箱控温区域相对固定,无法对某个区域实行单独控温的问题;
35.2.本实用新型控温的区域更加精细,各根据空间利用率进行局部控温;
36.3.使用较少的控制系统,实现较多的控温模式及较高的控温精度;解决现有的能够实现区域控温的技术所使用的风门及控制系统较多的问题;
37.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点拟合曲线控温方式,提高了间室内部温度控制的精确性;解决现有的单点检测控温控制方式并不能达到精确控温的要求的问题。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采取了双驱动双风门系统,实现了三层风道六个风口都可以进行独立控制的目标,针对用户不同的空间使用率及不同的使用习惯均能达到较好的控温效果,同时,采用了多点拟合曲线控温方式,使冰箱间室内的温控更加精确。
39.该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装置由风道及风门系统两部分组成。
40.风道部分,整个风道被分隔为六个独立的风道,互相不干涉,如图2所示,风道安装在冰箱冷藏间室背部,下方进风口同样分为六个,与左右两个风门系统对接。风门系统部分,由风门盖5,电机4和风门3和风门套筒7组成。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3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周面上开设有流通通道30,所述流通通道30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一侧外周面贯穿延伸至另一侧外周面,当所述流通通道30与所述风道2的一端相对时,所述风道2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30吸入冷空气。
42.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系统采用了活动圆柱内轴设计,并且在其外周面上通过贯穿的形式开始的流通通道,能够通过圆柱体结构的转动,使得流通通道转动至与风道连通与否,以及通过流通通道与风道之间连通的面积大小,从而有效控制流通流量的大小,有效实现了阀门控制,实现了精准控温的效果。
43.双风门配合实现了多种不同的送风方式,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了送风系统的模式;本实用新型采取多点拟合曲线控温方式来控制风门的转动方式,以对冰箱间室内部进行温控,能够进一步提高控温的精度。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通通道30也为至少两个,所述风道2包括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所述第一风道21和所述第二风道22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错开布置,所述流通通道30包括第一流通通道31和第二流通通道32,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周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均错开布置,所述风门3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能与所述第一风道21连通,所述风门3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能与所述第二风道22连通。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流通通道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至少两个流通通道以及两个风道的设置,两个流通通道沿圆柱体的周向方向错开,且还沿轴向方向错开设置,配合地两个风道沿着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错开布置,周向错开能够使得第一风道能够随着风门转动至与第一流通通道连通,此时第二流通通道在周向方向还未与第二风道相对,轴向错开并且保证第二流通通道在于第二风道正对时其不与第一风道相对,防止第二流通通道中的气体进入第一风道,造成送风的误差,影响控温精度,从
而有效地实现了不同风道在同一风门的结构下能够被一体化控制接通与否和调节接通流量,实现了对不同间室的精准控温的效果。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风门3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与所述第一风道21正对,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与所述第二风道22不连通,此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与所述第二风道22不相对;当所述风门3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与所述第二风道22正对,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与所述第一风道21不连通,此时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与所述第一风道21不相对。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第一和第二流通通道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风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能够使得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风道正对,而其他的流通通道则在周向上与风道错开不形成连通,而在风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使得第二流通通道与第二风道正对,其他的流通通道则在周向上与风道错开不形成连通,形成各个风道被同一风门而分别控制进风与否的控制,减少控制部件,结构紧凑,控制精度还高。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2还包括第三风道23,所述第一风道21、所述第二风道22和所述第三风道23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流通通道30还包括第三流通通道33,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和所述第三流通通道33沿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周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均依次错开布置,所述风门3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流通通道33能与所述第三风道23连通。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第三风道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形成对第三间室的连通进风以及对其进行精确控温的作用,从而对冰箱中的优选三个不同的间室分别进行送风的控制作用,提高对各个间室精准控温的效果。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风门3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流通通道33与所述第三风道23正对,所述第三流通通道33与所述第一风道21和所述第二风道22均不连通,此时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与所述第二风道22不相对,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与所述第一风道21不相对。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第三流通通道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风门转动至第三位置时,能够使得第三流通通道与第三风道正对,而其他的流通通道则在周向上与风道错开不形成连通,形成各个风道被同一风门而分别控制进风与否的控制,减少控制部件,结构紧凑,控制精度还高。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通通道30还包括第四流通通道34,所述第四流通通道34在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风道21、所述第二风道22和所述第三风道23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之和,所述第四流通通道34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和所述第三流通通道33在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周向方向均依次错开布置;
49.当所述风门3绕其轴线转动至所述第四流通通道34与所述第一风道21正对时,所述第四流通通道34同时与所述第一风道21、所述第二风道22和所述第三风道23均连通,所述第一流通通道31、所述第二流通通道32和所述第三流通通道33均不与所述风道2连通。
50.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四流通通道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第二和第三风道均同时通过第四流通通道与进风连通,实现对多个间室同时进风制冷的效果,且第四流通通道的设置位置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流通通道的设置位置在周向上也进行错开,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而将风门转动至第四位置时,三个风道处于与第四流通通道连通的位置而不与其他流通通道连通,形成同时进风制冷的模式,控
制多个间室同时降温制冷,提高控制温度的精度。
51.图3和图4共同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图3中,单独摘出了风道及风门中的一个转子进行描述。转子的开口与风道对应,在图3中,当转子在马达的驱动下转至位置第六风道26与风道正对时,风门全开,第一、第二和第三风道三条风道均接入冰箱的循环风道中,对应的风口均可出风。转子开关(风门)中的第一流通通道31与第一风道21对应,当转子的第一流通通道31旋转将第一风道21接入冰箱循环风道时,只有第一区域的风口有风吹出,同样,当开口(第二流通通道32和第三流通通道33)随着转子的旋转分别将第二风道22和第三风道23接入循环风道时,也只有各自所对应的出风口出风。当转子旋转至各开口之间时,循环风道关闭,冷藏间室没有冷空气吹进。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3为两个,包括左风门3a和右风门3b,所述间室1包括左上间室11、左中间室12、左下间室13、右上间室14、右中间室15和右下间室16,所述风道2还包括第四风道24、第五风道25和第六风道26,所述第一风道21的一端与所述左下间室13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左风门3a上的所述流通通道30连通,所述第二风道22的一端与所述左中间室12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左风门3a上的所述流通通道30连通,所述第三风道23的一端与所述左上间室11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左风门3a上的所述流通通道30连通,所述第四风道24的一端与所述右上间室14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右风门3b上的所述流通通道30连通,所述第五风道25的一端与所述右中间室15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右风门3b上的所述流通通道30连通,所述第六风道26的一端与所述右下间室16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右风门3b上的所述流通通道30连通。
53.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的优选结构形式以及多个间室的优选结构形式,双风门配合实现了多种不同的送风方式,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了送风系统的模式,能够同时对左右两侧不同的多个间室进行分别送风制冷,形成区别式送风制冷或统一式送风制冷,提高制冷效果,提高控温精度。
54.图5所示为装载了该风道系统的冰箱冷藏间室,该间室被多个隔断分割成六个独立区域,该风道系统中的每一条风道单独负责一个区域的制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户身高较高时,可能习惯性的将物品摆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上层,即冰箱冷藏间室的上部区域位置,此时,调节左右两个风门开关,将开口(流通通道30)接入冰箱循环风道,对区域进行单独制冷,在小区域内,更易于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同理,针对不同用户对冰箱冷藏间室的不用使用习惯,该风道系统均可按照实际物品摆放情况实现针对性的局部制冷,从而使温度控制更加精确。
5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竖隔断63、第一横隔断61和第二横隔断62,所述竖隔断63将左右两部分间室分隔且密封,所述第一横隔断61将上中两部分间室分隔且密封,所述第二横隔断62将中下两部分间室分隔且密封。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竖隔断和两个横隔断能够形成对彼此相邻两个间室之间的分隔和密封作用,使得各个间室处于独立的温度范围状态,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的间室进行个性化的控制,以满足需求,并且该控制通过一个或两个风门便能有效的实现,减少了控制部件的设置,结构紧凑,且一体化控制,控制精度更加高。
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机4和风门盖5,所述电机4与所述风门3相接以能驱动所述风门3转动,所述风门盖5能够与所述风门3相接以对所述风门3进行密封。本实用新
型还通过电机能够驱动风门进行转动,风门盖能够对风门进行密封,防止漏风,提高制冷效果。
5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风门套筒7、第一板81和第二板82,所述风门套筒7套设在所述风门3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第一板81设置在所述风道2的一侧,所述第二板82设置在所述风道2的另一侧。风门套筒的设置能够对风门进行固定和保护作用,第一板和第二板能够组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风道,并且优选地将风道开设在第一板上,第二板用于密封第一板上的风道结构。
5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5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60.检测步骤,检测各个所述间室1内的温度;
61.判断步骤,判断间室的温度t与预设温度t

之间的关系;
62.控制步骤,当t-t

>t

时,控制所述风门3不动作,其中所述风道与风门的流通通道30之间的初始状态为连通状态;当t-t

≤t

时,控制所述风门3动作,使得所述风门3转动以减小风道与所述流通通道30之间的流通流量,其中t

和t

均为预设值。
63.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温系统控制逻辑图,冰箱间室内的感温包用于监测温度,假设温度t为冷藏间室的设定温度,当感温包监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t相差超过5℃时,控温系统不启动(初始状态为全开,第四流通通道34接通),不对风门系统做出动作指令,当感温包监测到间室内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在5℃以内时,控温系统开启(由于对流传热需要时间,所以在温度相差5℃时就开始放缓降温速率),开启后,控温系统每隔10s记录一组感温包监测到的间室温度,记录10组数据后,开始拟合温度变化曲线,并随着新的记录数据调整拟合曲线,每进行一次调整,记录一次曲线的斜率变化,根据每次得到的曲线斜率数据,对风门系统的转子开关开合角度进行调整,减小热惯性的影响,当间室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拟合曲线斜率为0,此时转子开关闭合至余留缝隙位置,此处提到的余留的意思是,在冰箱运行过程中,风门系统不会完全关闭,当间室内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风门系统会留有一丝缝隙,此时,仍有冷量输入间室,这部分冷量用于补充冰箱漏冷时损失的冷量。
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步骤,在t-t设≤t差时,每隔时间t0记录一次所述间室1内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拟合出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65.所述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变化曲线的曲线斜率的大小而控制所述风门3转动的角度,以控制所述风道与所述流通通道30的流通流量的大小;当所述曲线斜率减小,则控制所述流通流量减小,当所述曲线斜率增大,则控制所述流通流量增大。
6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t

=5℃;t0=10s。
67.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每个控制区域内添加摄像头并将之与控制风门的控制器相连接,摄像头接收到冷藏间室不同区域的放置情况后,反馈给风门控制器,根据各区域物品的摆放情况自动调节各区域风门的开合。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