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红外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8:38: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摄像机。


背景技术:

2.红外摄像机是通过红外灯的辅助照明,使红外摄像机内的镜头正常感光成像,从而便于在夜间采集图像的摄像机。常见的红外摄像机,红外灯灯杯所在轴线与镜头所在轴线平行,导致红外灯靠近镜头侧挡光较多,红外损失较多,整体画面均匀度不足,同时可能导致中心红外过曝。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红外灯倾斜设置缩短红外灯与球罩之间的距离且红外灯挡光较少的红外摄像机。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摄像机,包括上壳组件、补光组件及摄像组件;所述补光组件灯杯,所述灯杯所在轴线与所述摄像组件的镜头所在轴线具有夹角,以使得所述摄像组件的镜头不会遮挡所述灯杯发射的红外光。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红外灯杯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的镜头所在轴线具有夹角,镜头不会遮挡红外灯杯发射的红外光,实现结构性偏光,从而实现红外无遮挡,提高红外利用率,同时倾斜的光源可以保证光斑的叠加过渡更加自然,减缓中心红外过曝问题,提升整体画面均匀性,提升红外补光效果。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灯杯沿着所述摄像组件的1/2外周设置。
7.如此设置,摄像组件的外周为360度,当灯杯设置区域大于180度时,摄像组件的镜头会遮挡部分灯杯发射的红外光,因此灯杯设置于摄像组件外周任意的180度区域内,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灯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部及多个倾斜部,多个所述倾斜部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外周,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多个灯板,多个所述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倾斜部,多个所述灯杯分别设置于所述灯板。
9.如此设置,通过调节倾斜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角度,调节灯杯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的镜头所在轴线之间的夹角,同时每一个灯杯对应于一个灯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组件包括球罩,所述球罩罩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挡光圈,所述挡光圈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挡光圈包括缓冲部及第一挡光部,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球罩相抵,所述第一挡光部设置于所述缓冲部外周,所述第一挡光部沿所述球罩内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挡光部外周与所述球罩相抵,所述第一挡光部开设有多个灯杯口,多个所述灯杯分别伸入所述灯杯口内。
11.如此设置,挡光圈的缓冲部与球罩相互干涉,对灯杯进行缓冲固定,同时第一挡光部用于遮挡外部漏光,防止灯杯发射的红外光影响摄像组件;挡光圈隔离镜头与灯杯,能够
减小灯杯与球罩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红外利用率及红外效果。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圈为具有弹性的硅胶件。
13.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挡光圈的缓冲作用,并且硅胶件性质稳定,制作成本低。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组件还包括上壳,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上半球,所述上半球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壳,且所述上半球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光部外周。
15.如此设置,上半球进一步固定挡光圈及灯杯,使红外摄像机更加稳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圈及所述上半球为一体式结构。
1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圈及所述上半球通过双色注塑成型。
1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圈及所述上半球通过二次注塑成型。
1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圈及所述上半球通过单面背胶固定成型。
20.如此设置,挡光圈及上半球之间的连接强度高,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组件包括镜头座及镜头,所述镜头座设置于所述上壳,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镜头座,所述支撑部通过螺钉设置于所述镜头座,且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镜头外周,所述球罩罩设于所述镜头座。
22.如此设置,支撑部与镜头座通过螺钉固定,进一步提高支撑部及镜头座的稳定性,保证镜头的拍摄效果。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圈还包括第二挡光部,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光部外周,所述第二挡光部中心凹陷设置,所述第二挡光部中心开设有镜头口,所述镜头伸入所述镜头口内。
24.如此设置,第二挡光部为镜头遮挡外部漏光,同时防止灯杯发射的红外光影响镜头拍摄。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挡光泡棉,所述挡光泡棉套设于所述镜头外周壁。
26.如此设置,挡光泡棉用于防止内部光纤进入镜头而产生杂光。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20度至25度。
28.如此设置,灯杯能兼容的镜头视场角较多。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灯杯对称设置于所述摄像组件两侧。
30.如此设置,两个灯杯所在轴线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杯的透镜角度为100度至140度。
32.如此设置,灯杯能兼容的镜头视场角较多,灯杯具体的透镜角度能够根据实际镜头的视场角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中补光组件及摄像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中补光组件、摄像组件及球罩的剖视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中上壳组价的剖视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有两个灯杯和两个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有三个灯杯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有一个灯杯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中两个灯杯公用一个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中透镜角度为140度、灯杯所在轴线与镜头所在轴线夹角为20度时的光斑叠加情况曲线图;
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中透镜角度为100度、灯杯所在轴线与镜头所在轴线夹角为20度时的光斑叠加情况曲线图。
4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44.1、上壳组件;11、球罩;12、上壳;13、密封圈;14、压环;2、补光组件;21、支撑板;211、支撑部;212、倾斜部;2121、卡扣;2122、限位块; 22、灯杯;23、挡光圈;231、第二挡光部;232、缓冲部;233、第一挡光部; 234、灯杯口;235、镜头口;24、上半球;25、灯板;251、限位孔;3、摄像组件;31、镜头座;32、镜头;33、挡光泡棉。
45.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7.由于传统的红外摄像机,红外灯灯杯所在轴线与镜头所在轴线平行,导致红外灯靠近镜头侧挡光较多,红外损失较多,整体画面均匀度不足,同时可能导致中心红外过曝。
4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摄像机,灯杯所在轴线与镜头所在轴线具有一定的夹角,实现结构性偏光,提高红外利用率。
49.如图1及图2所示,具体地,一种红外摄像机,包括上壳组件1、补光组件2及摄像组件3;补光组件2灯杯22,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具有夹角,以使得摄像组件3的镜头不会遮挡灯杯22发射的红外光。
50.不同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 的镜头所在轴线具有夹角,镜头32不会遮挡红外灯杯22发射的红外光,实现结构性偏光,从而实现红外无遮挡,提高红外利用率,同时倾斜的光源可以保证光斑的叠加过渡更加自然,减缓中心红外过曝问题,提升整体画面均匀性,提升红外补光效果。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夹角为20度,灯杯22能兼容的镜头视场角多。
5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夹角为 25度,灯杯22能兼容的镜头视场角多。
53.如图5至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灯杯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灯杯22 沿着摄像组件3的1/2外周设置。摄像组件3的外周为360度,当灯杯22设置区域大于180度时,摄像组件3的镜头会遮挡部分灯杯22发射的红外光,因此灯杯22设置于摄像组件3外周任意的180度区域内,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灯杯22。
54.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补光组件2还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板21包括支撑
部211及多个倾斜部212,多个倾斜部212对称倾斜设置于支撑部 211外周,补光组件2还包括多个灯板25,多个灯板25分别设置于倾斜部212,多个灯杯22分别设置于灯板25。通过调节倾斜部212与支撑部211之间的角度,调节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之间的夹角,同时每一个灯杯22对应于一个灯板25。
55.进一步地,倾斜部212的倾斜角度能够根据镜头32视场角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改变灯杯22所在轴线与镜头32所在轴线之间的夹角。
56.进一步地,每个倾斜部212包括两个卡扣2121及限位块2122,灯板25通过卡扣2121设置于倾斜部212,灯板25上还开设有限位孔251,限位块2122 分别伸入限位孔251内,进一步固定灯板25及灯杯22,保证红外补光效果。
57.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壳组件1包括球罩11,球罩11罩设于支撑板21;补光组件2还包括挡光圈23,挡光圈23设置于支撑板21,挡光圈23包括缓冲部232及第一挡光部233,缓冲部232与球罩11相抵,第一挡光部233 设置于缓冲部232外周,第一挡光部233沿球罩11内壁倾斜设置,且第一挡光部233外周与球罩11相抵,第一挡光部233开设有多个灯杯口234,多个灯杯 22分别伸入灯杯口234内。
58.可以理解的是,挡光圈23的缓冲部232与球罩11相互干涉,对灯杯22进行缓冲固定,同时第一挡光部233用于遮挡外部漏光,防止灯杯22发射的红外光影响摄像组件3;挡光圈23沿球罩11内壁弧形设置,隔离镜头与灯杯22,能够减小灯杯22与球罩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红外利用率及红外效果。
59.在一实施例中,挡光圈23为具有弹性的硅胶件。能够进一步提高挡光圈23 的缓冲作用,并且硅胶件性质稳定,制作成本低。
60.如图2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壳组件1还包括上壳12,补光组件 2还包括上半球24,上半球24垂直设置于上壳12,且上半球24设置于第一挡光部233外周。上半球24进一步固定挡光圈23及灯杯22,使红外摄像机更加稳定。
61.在一实施例中,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为一体式结构。
6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通过双色注塑成型。
6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通过二次注塑成型。
6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通过单面背胶固定成型。
65.可以理解的是,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之间的连接强度高,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66.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上壳组件1还包括密封圈13及压环14,密封圈 13套设于球罩11与上壳12的连接处,压环14通过螺钉将球罩11及密封圈13 与上壳12固定,形成防水结构。
67.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摄像组件3包括镜头座31及镜头32,镜头座31设置于上壳12,镜头32设置于镜头座31,支撑部211通过螺钉设置于镜头座31,且支撑部211设置于镜头32外周,球罩11罩设于镜头座31。支撑部211与镜头座31通过螺钉固定,进一步提高支撑部211及镜头座31的稳定性,保证镜头32的拍摄效果。
68.进一步地,支撑板21与镜头座31通过至少2颗螺钉固定,支撑板21与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通过至少三颗螺钉固定,进一步提高支撑板21、镜头座31、挡光圈23及上半球24的稳定性。
69.在一实施例中,挡光圈23还包括第二挡光部231,缓冲部232设置于第二挡光部231外周,第二挡光部231中心凹陷设置,第二挡光部231中心开设有镜头口235,镜头32伸入镜头口235内。第二挡光部231为镜头32遮挡外部漏光,同时防止灯杯22发射的红外光影响镜头32拍摄。
70.在一实施例中,摄像组件3还包括挡光泡棉33,挡光泡棉33套设于镜头 32外周壁。挡光泡棉33用于防止内部光纤进入镜头32而产生杂光。
71.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角为20度至25度。此时灯杯22能兼容的镜头视场角较多。
72.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灯杯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灯杯22对称设置于摄像组件3两侧。两个灯杯22所在轴线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
73.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杯22的数量为三个,灯板25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一个灯杯22对应于一个灯板25,三个灯杯22沿着摄像组件3的 1/2外周均布。
74.如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杯22的数量为一个,灯板25的数量为一个,且灯杯22对应于灯板25。
75.如图8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杯22的数量为两个,灯板25的数量为一个,且两个灯杯22共用一个灯板25。
76.在一实施例中,灯杯22的透镜角度为100度至140度。灯杯22能兼容的镜头视场角较多,灯杯22具体的透镜角度能够根据实际镜头的视场角进行选择。
77.进一步地,当镜头32的视场角较小时,可以选择补光灯杯22角度较小的透镜,从而实现整体画面的补光,同时能够提高灯杯22的补光距离,实现更远距离的补光;当镜头32视场角较大时,可以选择补光灯杯22角度较大的透镜,从而实现更大镜头视场角的整体画面补光;当镜头32为变焦镜头时,为实现远近距离的同时补光,可以选择两颗不同角度透镜的灯杯,一颗用来实现大角度补光,一颗实现远距离补光。
78.如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镜角度为140度,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夹角为20度,最大光强为42左右,半光强角度为90度,整体画面均匀性好,中心不过曝,周边补光角度大。
79.如图10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透镜角度为100度,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夹角为20度,最大光强为49左右,半光强角度为80度,整体画面均匀性较好,中心不过曝,周边补光角度可达80度。
80.进一步地,灯杯22可以采用偏光透镜或常规透镜,从而实现不同镜头视场角的补光。
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摄像机,红外灯杯22所在轴线与摄像组件3的镜头所在轴线具有夹角,镜头32不会遮挡红外灯杯22发射的红外光,实现结构性偏光,从而实现红外无遮挡,提高红外利用率,同时倾斜的光源可以保证光斑的叠加过渡更加自然,减缓中心红外过曝问题,提升整体画面均匀性,提升红外补光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