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轮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15:48: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特别地,涉及一种车轮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一般汽车的悬架上都会安装弹簧减震器,用于降低车轮传递过来的震动;但是对于经常需要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来说,一般的弹簧减震器由于长时间受到冲击,很容易出现老化甚至损坏,减震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具有减震效果好,不易损坏的特点。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座、缓冲柱、支撑轴、车轮支架;所述缓冲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缓冲柱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孔内;所述车轮支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支撑轴的两端。
6.优选地,所述缓冲柱整体呈圆柱形。
7.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呈c形,且两者的开口呈相对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缓冲柱的夹持口;所述上板体的两侧一体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下板体的两侧一体设置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8.优选地,所述缓冲柱的外周壁紧贴设置有若干圆弧形的垫片,所述夹持口通过夹紧垫片实现对缓冲柱夹持固定;所述垫片沿缓冲柱的周向排列,相邻两个垫片之间留有间隙。
9.优选地,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的衔接处形成有凹陷部,靠近所述凹陷部的垫片形成有与所述凹陷部适配的凸出部。
10.优选地,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的侧壁上沿夹持口的中心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通槽。
11.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的外侧一体设置有安装板。
12.优选地,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通过螺栓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孔;所述支撑轴的端部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套孔内;所述第二套孔用于安装车轮轴。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摒弃了传统的弹簧减震结构,而是利用橡胶具有高弹性的特点来实现减震,同时,也不会像普通弹簧减震器那样容易老化和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中车轮减震结构的结构图;
16.图2为实施例中车轮减震结构的爆炸图;
17.图3为实施例中车轮的安装结构。
18.附图标记:1、固定座;11、上板体;12、下板体;13、上连接板;14、下连接板;15、弧形通槽;16、安装板;2、缓冲柱;3、支撑轴;4、车轮支架;41、第一套孔;42、第二套孔;5、垫片;6、车轮轴;7、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0.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座1、缓冲柱2、支撑轴3、车轮支架4。缓冲柱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整体呈圆柱形,其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轴孔;支撑轴3固定套设于轴孔内。车轮支架4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支撑轴3的两端。
21.缓冲柱2的配方为:天然胶35份、顺丁15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1.5份、防老剂a2份、防老剂4010 2份、ns 0.6份、石蜡1份、古马隆6份、油5份、n220 40份、碳酸镁2份。其可参考以下工艺生产:
22.1、先用开裂机对生胶进行塑炼,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橡胶由弹性状态转变成可塑状态。
23.2、把塑炼24小时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
24.3、将定量的硫化剂加入放有半成品的硫化罐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生胶的线性分子间通过生成硫桥而相互交联成立体的网状结构,使塑性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
25.4、脱模后,修去毛边,再检验入库。
26.结合图1-图3,车轮支架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孔4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孔42;支撑轴3的端部固定套设于第一套孔41内;第二套孔42用于安装车轮轴,车轮轴的两端安装车轮。
27.参照图1、图2,固定座1包括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均呈c形,且两者的开口呈相对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缓冲柱2的夹持口;上板体11的两侧一体设置有上连接板13,下板体12的两侧一体设置有下连接板14,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4可拆卸连接,具体是通过螺栓连接。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的侧壁上沿夹持口的中心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通槽15,通过设置弧形通槽15,可提升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的弯曲性能,从而能够将缓冲柱2夹的更紧。
28.上连接板13的外侧一体设置有安装板16,该安装板16可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车架上。
29.缓冲柱2的外周壁紧贴设置有若干圆弧形的垫片5,夹持口通过夹紧垫片5实现对缓冲柱2夹持固定;垫片5沿缓冲柱2的周向排列,相邻两个垫片5之间留有间隙。
30.上板体11与下板体12的衔接处形成有凹陷部,靠近凹陷部的垫片5形成有与凹陷
部适配的凸出部。通过凸出部与凹陷部的结合,可避免上板体11、下板体12与垫片5之间发生同向的相对位移。
31.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座(1)、缓冲柱(2)、支撑轴(3)、车轮支架(4);所述缓冲柱(2)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上,所述缓冲柱(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轴(3)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孔内;所述车轮支架(4)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支撑轴(3)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柱(2)整体呈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包括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所述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均呈c形,且两者的开口呈相对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缓冲柱(2)的夹持口;所述上板体(11)的两侧一体设置有上连接板(13),所述下板体(12)的两侧一体设置有下连接板(14),所述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14)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柱(2)的外周壁紧贴设置有若干圆弧形的垫片(5),所述夹持口通过夹紧垫片(5)实现对缓冲柱(2)夹持固定;所述垫片(5)沿缓冲柱(2)的周向排列,相邻两个垫片(5)之间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板体(11)与下板体(12)的衔接处形成有凹陷部,靠近所述凹陷部的垫片(5)形成有与所述凹陷部适配的凸出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的侧壁上沿夹持口的中心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通槽(15)。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连接板(13)的外侧一体设置有安装板(16)。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板体(11)与下板体(12)通过螺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孔(4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孔(42);所述支撑轴(3)的端部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套孔(41)内;所述第二套孔(42)用于安装车轮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座、缓冲柱、支撑轴、车轮支架;所述缓冲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缓冲柱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中部沿轴向设置有轴孔;所述支撑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孔内;所述车轮支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支撑轴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效果好,不易损坏的特点。不易损坏的特点。不易损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褚红卫 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海市海世达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4/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