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13 15:0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现代车企的主流,而新能源汽车中其中的电机转子一般使用纯铝铸造,因为铝导电和导热性能较优异,密度小,符合轻量化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发展迅捷,对电机转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铸造铝合金的强度要大、延伸率高,同时又要具备良好的电导率,而对强度等参数的要求更新迭代速度很快,一年甚至半年就要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最新标准。
3.中国专利cn 112853160a-一种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中,主要通过添加钛硼增加了结晶核心,提升了合金的强度,铁铜镁锌具有固溶强化的效果。但其添加铝钛硼添加剂所制备的铝合金强度、延伸率等参数仍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为尽量减少生产和研发成本,一般都尽量减少工艺调整,但在配方调整中,往往提升了强度却牺牲了延伸率、电导率等参数,各方面性能难以同步提升且都处在良好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新的元素,调整各元素的比例,在显著提高铸造铝合金的强度的同时,还能保持优异的电导率。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包括钛0.05wt%-0.06wt%、硼0.04wt%-0.06wt%,硅0.15wt%-0.5wt%,铁0.01wt%-0.08wt%,铜0.5wt%-0.7wt%,镁0.3wt%-0.5wt%,锌0.01wt%-0.2wt%,锰0.02wt%-0.12wt%,其余为铝。
6.可选地,所述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为80mpa-95mpa。
7.可选地,所述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为85mpa-95mpa。
8.可选地,所述铝合金的屈服强度为60mpa-80mpa。
9.可选地,所述铝合金的延伸率为45%-55%。
10.可选地,所述铝合金的电导率为30ms/m-33ms/m。
11.可选地,由钛0.05wt%-0.06wt%、硼0.04wt%-0.06wt%,硅0.15wt%-0.5wt%,铁0.01wt%-0.08wt%,铜0.5wt%-0.7wt%,镁0.3wt%-0.5wt%,锌0.01wt%-0.2wt%,锰0.02wt%-0.12wt%,其余为铝组成。
12.可选地,所述铝为高纯铝,高纯铝为纯度大于99.8%的纯铝。高纯铝中的0.2%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不会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13.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锭熔融,加入各元素组分,搅拌均匀;
14.(2)转子型腔预热,离心铸造制得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
15.可选地,步骤(1)中的温度为700-760℃,步骤(2)中预热温度为680-720℃。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7.1.根据本技术的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钛和硼能够增强结晶核心,细化晶粒,但若添加过量的钛和硼则二者形成的第二相会增多,会存在过多的迁移聚焦,从而会明显降低电导率,本技术将钛限定在0.05wt%-0.06wt%,硼限定在0.04wt%-0.06wt%之间,明显提高了钛含量,最终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但仍能够保持良好的电导率,是因为本技术在新增了锰元素,限定在0.02wt%-0.12wt%的同时,降低铁元素的含量,限定在0.01wt%-0.08wt%,锰的微合金化能够提高强度,同时改变铁的微观相,使铁由原来的针状形态变为块状,中和铁的有害作用,从而同时提升合金的延伸率和电导率。
18.2.根据本技术的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限定在镁0.3wt%-0.5wt%,明显提升镁元素含量,硅限定在0.15wt%-0.5wt%之间,提升了硅的含量,提高铸造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减少焊接裂纹倾向,还使得一部分的镁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另一部分镁能够与高含量的硅形成新的异质晶核,形成mg2si相,利于结晶细化,进一步提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19.3.根据本技术的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还将铜限定在0.5wt%-0.7wt%,明显提升铜含量,增强沉淀强化效果,高含量的铜与铝能够形成更多的θ-cual2沉淀强化相,多余的镁和多余的铜也能形成一部分强化更好的s-cumgal2沉淀强化相,同时提高各沉淀相的弥散度,消除含锰粗大的脆性相、晶界网状脆性相,减少停放效应,从而提升合金强度。
20.4.根据本技术的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电导率要求达到30ms/m以上即满足需求,但现有厂家对电机转子铝合金的抗拉强度根据不同产品级别,至少需要达到70mpa以上、80mpa及以上,本技术在稍微降低电导率使其仍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电机转子铝合金的强度等力学性能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如无特别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制备方法采用现有离心铸造和熔炼工艺,其他未公开的参数如搅拌速率等均为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参数。
23.实施例1铝合金1#的制备
24.铝合金1#的组成为:钛0.05wt%、硼0.05wt%,硅0.2wt%,铁0.05wt%,铜0.6wt%,镁0.4wt%,锌0.1wt%,锰0.08wt%,其余为高纯铝,高纯铝为纯度大于99.8%的纯铝。
25.制备方法为:(1)在720℃将铝锭熔融,加入各元素组分,搅拌均匀;
26.(2)转子型腔预热至700℃,采用常规离心铸造工艺制得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1#。
27.实施例2铝合金2#的制备
28.铝合金2#的组成为:钛0.05wt%、硼0.04wt%,硅0.15wt%,铁0.01wt%,铜0.5wt%,镁0.3wt%,锌0.05wt%,锰0.02wt%,其余为高纯铝,高纯铝为纯度大于99.8%的纯铝。
29.制备方法为:(1)在700℃将铝锭熔融,加入各元素组分,搅拌均匀;
30.(2)转子型腔预热至680℃,采用常规离心铸造工艺制得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2#。
31.实施例3铝合金3#的制备
32.铝合金3#的组成为:钛0.06wt%、硼0.06wt%,硅0.5wt%,铁0.08wt%,铜0.7wt%,镁0.5wt%,锌0.2wt%,锰0.12wt%,其余为高纯铝,高纯铝为纯度大于99.8%的纯铝。
33.制备方法为:(1)在760℃将铝锭熔融,加入各元素组分,搅拌均匀;
34.(2)转子型腔预热至720℃,采用常规离心铸造工艺制得电机转子铸造铝合金3#。
35.对比例1-6铝合金4#-9#的制备
36.铝合金4#-9#的制备方法均与铝合金1#相同,组成差异如表1所示。
37.表1铝合金1#-9#的元素组成(质量分数wt%)
[0038][0039]
实施例4铝合金1#-9#性能表征
[0040]
将电机转子铝合金1#-9#分别对各自对的端面取样,电导率试样尺寸符合gb/t12966 2008要求并进行电导率测试,力学性能测试试样尺寸标准符合astm e8并进行拉伸性能分析,力学性能及电导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041]
表2电机转子铝合金1#-9#力学性能及电导率测试结果
[0042]
[0043][0044]
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所限定的元素组分所制备的电机转子铝合金1#-3#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最高能达到95mpa,屈服强度最高能达到80mpa,完全满足最新厂家抗拉强度70mpa及以上的需求,同时通过添加限定比例的锰元素,延伸率也有明显提高,电导率仍能满足30ms/m及以上的需求,电导率优异,又限定了铜、镁元素的比例,最终实现牺牲了少量的电导率,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得到明显提升,既满足厂家对强度的较高需求,又能保证铝合金电导率优异。
[0045]
铝合金4#中为现有技术中配方,与本技术的元素种类和比例差异明显,最终结果显示其虽然电导率优异,但强度等力学性能无法满足最新的需求,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较低。铝合金5#中锰的含量低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最终各项性能均远低于铝合金1#,具体分析为锰量过少,无法消除铁的有害影响;铝合金6#中锰的含量高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最终延伸率和电导率较好,但强度不够,分析为锰量较多,产生的粗大的脆性相(mn,fe)al6较多,最终影响强度。
[0046]
铝合金7#中铁含量超出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最终表明其电导率较低,强度等参数也不达标;铝合金8#中镁含量低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最终表明其强度不够,远低于铝合金1#;铝合金9#中铜含量低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最终表明其各项参数均不如铝合金1#,分析为铜含量无法生成比较多的沉淀强化相。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