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

2022-04-14 00:16: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2.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最佳治疗手段之一是介入手术,其最常用和最关键的器材之一是冠脉导丝,用于导引介入中需要置入血管中的材料如导管、支架、球囊等。
3.临床常用冠脉导丝的直径为0.014in(0.356mm),在手术过程中,冠脉导丝的尾端是游离在手术台上的,术中经常需要经由冠脉导丝送入或退出球囊或支架囊或血栓抽吸导管等器材。
4.送入的步骤先是将冠脉导丝的尾端穿进上述器材的内腔,然后由助手将冠脉导丝拉直并用手固定,一般是将冠脉导丝按压在台面上,术者用手将上述器材送入后助手松开固定手。这项操作中冠脉导丝的尾端由助手用手固定,虽然简单,但是也需要助手有一定的经验,否则如果助手在固定冠脉导丝的过程中,冠脉导丝没有拉直或者固定不牢,冠脉导丝可能随着术者送入而深入移位,有发生冠脉穿孔的潜在风险。当退出球囊等器材时,术者需要边固定导丝边退出器材进行双手交替操作,有可能发生导丝移位,脱出靶病变或靶血管。
5.在处理复杂病变时,往往需要通过指引导管向冠脉内置入多根冠脉导丝,一根指引导管内同时置入3根冠脉导丝的情况非常普遍,4根导丝的情况也不少见。而不同的冠脉导丝的往往颜色相同、长度相近,在体外难以辨识,为了避免误操作冠脉导丝,术者往往需要通过拉拽某根或多根导丝并同步观察显示屏下导丝头端位移的情况来判断导丝的归属,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间,也增加了x线辐射的剂量,增加了患者造影剂的使用量,且由于多根冠脉导丝尾端都处于游离状态,极易容易相互缠绕,在送入球囊等器材时发生困难。
6.另外,在导管室人员紧张时,或在紧急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而助手无法及时到位时,术者独自操作导丝缺乏助手配合,沿冠脉导丝送入球囊或其它器材有一定困难,影响手术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耽搁急诊手术的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9.提供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有:
10.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夹板,在两个所述夹板间设有留置导丝的间隙,且两个所述夹板在底部可转动连接;
11.按钮开关,与所述夹持装置可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夹持装置的开合;
12.磁力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侧边,用于将多个所述底板进行快速磁力连接;
13.粘接层,覆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固定夹具粘附于台面或床单上。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竖立于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夹板呈长块状或板状,且两个所述夹板的顶部共同组成一v型凹槽,用于导丝的导向及进入所述间隙。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夹板在所述v型凹槽的下方均设有凸起,两凸起相抵,以避免导丝由所述间隙中滑脱。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由弹性材料制成。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按钮开关包括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的复位弹簧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固定于复位弹簧上部,一端固定于所述夹板下部,中央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底板内。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呈六边形扁柱状,所述磁力连接装置为磁块,分别嵌入所述底板的六个侧边内,且相对的边内所嵌的所述磁块的磁极相反。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底面的两个对角的连线方向相同。
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呈四边形扁柱状,所述磁力连接装置为磁块,分别嵌入所述底板的四个侧边内;在四个所述侧边中有两个相对的侧边内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磁块,且分别嵌于侧边长度的1/4处及3/4处,相邻的两个所述磁块磁极不同,相对的两个磁块磁极相同。
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接层的材料为可移性不干胶或压敏胶,以反复多次使用。
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装置的数量≥1;不同的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不同的区分标志。
2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4.(1)在进行介入手术操作时,导丝可以直接放入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解放了双手,节约了医疗资源。
25.(2)当介入手术需要用到多根导丝时,可以将多个固定夹具进行组合,且固定夹具上不同的夹持装置拥有不同的区别标志,可以杜绝因遗忘导丝归属而增加的不必要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
26.(3)固定夹具上的夹持装置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中间设有缝隙,在导丝进入后能有效固定,避免了在操作某根导丝时,其他导丝被动位移的情况发生。
27.(4)固定夹具底面具有粘接层,能够贴在床边或床单上,使得多根导丝在体外的位置相对固定,大大减少了导丝间互相缠绕的机会。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的侧面示意图;
31.图3为图2中l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放大图;
32.图4为图2中l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放大图;
3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的剖面图;
3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的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37.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38.底板1,夹板2,间隙3,v型凹槽4,凸起5,铰轴6,扭簧7,按键8,复位弹簧9,传动杆10,磁块11,粘接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1.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夹板,在两个所述夹板间设有留置导丝的间隙,且两个所述夹板在底部可转动连接;按钮开关,与所述夹持装置可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夹持装置的开合;磁力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侧边,用于将多个所述底板进行快速磁力连接;粘接层,覆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固定夹具粘附于台面或床单上。
43.实施例1
44.由于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将冠脉导丝的尾端穿进球囊或支架囊或血栓抽吸导管等器材的内腔后,需要由助手将冠脉导丝拉直并用手固定在台面上,术者用手将上述器材送入后助手松开固定手;而在导管室人员紧张时,或在紧急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而助手无法及时到位时,术者独自操作导丝缺乏助手配合,沿冠脉导丝送入球囊或其它器材有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在进行介入手术操作时,导丝可以直接放入该固定夹具,而该固定夹具又能粘贴到床边或床单上,解放了双手,节约了医疗资源。
45.参考图1-图6,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包括底板1,在该底板1上还进一步设有夹持装置、按钮开关、磁力连接装置及粘接层12。
46.根据图1-图4,上述夹持装置竖立于底板1的上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夹板2,夹板2呈长块状或板状,由弹性材料制成;在两个夹板2间留有用于留置导丝的间隙3,该间隙3略小于导丝的直径,且两个夹板2的顶部共同组成一个v型凹槽4,用于导丝的导向及进入上述
间隙3。
47.优选的,弹性材料可选择橡胶、硅胶、硅橡胶及tpe材料等,要求在产生一定弹性的同时还提供一定的摩擦力和支撑力,弹性可以方便在两个夹板2的间隙3极小时导丝仍能进入夹持装置;摩擦力可以保持导丝在进入间隙3后位置的相对固定,以避免在操作某根导丝时,其他导丝被动位移等情况发生;支撑力是指两个夹板2的形状和结构相对保持稳定,而不会发生巨变,以避免导丝的滑落。
48.优选的,每个夹板2在v型凹槽4下方均设有凸起5,该凸起5优选为圆滑的半球形,如图3,或弧形板状,如图4,且两凸起5相抵,不仅有利于导丝进入v型凹槽4后继续向下滑入间隙3,还能避免导丝因意外滑动而从夹持装置中脱落。
49.参考图5,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夹板2通过底部的铰轴6铰接,该铰轴6固定于底板1上,且在铰轴6上还穿插有扭簧7,夹持装置可以通过铰轴6进行开合,以夹持或释放导线;优选的,在夹持装置的一端还设有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与夹持装置可动连接,用于控制其开合。
5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按钮开关包括按键8、设置于按键8下方的复位弹簧9及传动杆10,传动杆10一端固定于复位弹簧9上部,一端与铰轴6上的扭簧7相连,中央可转动的固定于底板1内。当手术结束需要退出球囊等器材时,按下按键8,按键8下压使得传动杆10转动,驱动其另一端上跷,由于传动杆10的另一端和铰轴6上的扭簧7相连,传动杆10上跷使得扭簧7打开,带动铰轴6转动,使得两个夹板2开启,以释放导丝。
51.参考图6,底板1呈四边形扁柱状,在底板1的四个侧边内分别嵌有磁力连接装置,优选为磁块11。为实现将多个底板1间的快速磁力连接,在底板1的四个侧边中,有两个相对的侧边内设有两个磁块11,另外两个相对的侧边内各设有一个磁块11,且夹持装置的长度方向与设有一个磁块11的侧边相平行。
52.优选的,在嵌有两个磁块11的侧边内,磁块11嵌入的位置分别为侧边长度的1/4处及3/4处,相邻的两个磁块11磁极不同,相对的两个磁块11磁极相同;而在设有一个磁块11的侧边内,磁块11嵌入的位置为侧边的中央位置,且相对的两个磁块11的磁极不同。这种设置可以使得多个底板1的导丝的轴向上的错位连接,以避免多根导丝的打结等情况发生。如图6,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底板1的上下两个侧边中,磁块11由左到右均为s和n,而底板1的左右两个侧边中,磁块11由左到右分别是s和n。
53.在一种优选实施中,为实现该固定夹具可以多次、反复粘贴于床单或床边的目的,在底板1的底面还覆设有粘接层12,该粘接层12的材料优选为可移性不干胶、压敏胶或其他可反复使用的胶黏剂。
54.优选的,当多个固定夹具组合后夹持导丝时,为区别和分类各个导丝,在夹持装置或按钮开关上还设有不同的区分标志,具体可以是不同的色块、标签或印制的文字,以提高辨识度。
55.在本实施例中,该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在使用时,直接将导丝由v型凹槽4滑入两夹板2的间隙3中,然后将该固定夹具粘到床单或床边上进行介入手术操作,当手术需要多根导丝时,只需将多个固定夹具通过磁力连接装置快速磁力连接,就可以对多根导丝同时进行固定并分类;手术结束后只需按下夹持装置一端的按键8,夹持装置即可开启并释放导丝。
56.实施例2
57.参考图7-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与实施例1的结构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呈正六边形的扁柱状,磁力连接装置亦为磁块11,分别嵌入底板1的六个侧边内,且嵌入位置均为侧边的中央位置处,且相对的边内所嵌的磁块11的磁极相反,以实现多个固定夹具可以呈蜂巢状进行快速拼接。
58.进一步地,如图7,夹持装置在长度方向上与正六边形底面的两个对角的连线方向相同,以实现多个底板1的导丝轴向上的错位连接,以避免多根导丝的打结等情况发生。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底板1上面两个侧边中,磁块11均为n,底板1的左下面两个侧边中,磁块11均为s,而底板1的左右两个侧边的磁块11的磁极分别为s和n。
59.实施例3
60.本实施例在实施1或2的结构基础上,在底板1的中部设有平行的两个或更多的夹持装置,以期固定更多根导丝;进一步地,底板1侧边的磁力连接装置不限于磁块11一种形式,亦可以是其他快速连接形式,例如插接或卡合连接等结构。
6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62.(1)在进行介入手术操作时,导丝可以直接放入本技术所述的组合式医用导丝固定夹具,解放了双手,节约了医疗资源。
63.(2)当介入手术需要用到多根导丝时,可以将多个固定夹具进行组合,且固定夹具上不同的夹持装置拥有不同的区别标志,可以杜绝因遗忘导丝归属而增加的不必要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
64.(3)固定夹具上的夹持装置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中间设有缝隙,在导丝进入后能有效固定,避免了在操作某根导丝时,其他导丝被动位移的情况发生。
65.(4)固定夹具底面具有粘接层,能够贴在床边或床单上,使得多根导丝在体外的位置相对固定,大大减少了导丝间互相缠绕的机会。
6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