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6:01: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电梯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曳引式电梯已成为市场的普遍选择。为了满足客户对电梯安装和使用的需求,市场上曳引式电梯的结构设计层出不穷。现有的曳引式电梯结构设计,一种是将曳引机安装在楼顶,这种结构往往占用过多的建筑楼顶空间,设备运行时声音也会影响顶层用户;另一种结构设计是将曳引机安装在电梯井道上方设置的横梁上,或固定在电梯井道上方的井壁上,这种结构同样会占据电梯井内一定的空间,设备运行时也会影响顶层用户。但是在曳引式电梯结构设计中,将曳引机设置在电梯井底,能有效的减小对电梯井内空间的占据,提高建筑利用率,同时也能避免曳引机工作给用户带来的噪声影响,并且将曳引机置于电梯井道底部能方便曳引机的安装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结构,包括:
5.承重梁组件,其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
6.电梯轿厢架,其顶部设置有第一轿顶轮和第二轿顶轮;
7.机房第一导向轮,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组件上;
8.机房第二导向轮,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组件上;
9.曳引机,其设置在电梯井道底部;
10.其中,曳引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梁组件上,且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轿顶轮、所述第二轿顶轮、所述机房第一导向轮、所述曳引机、所述机房第二导向轮和对重反绳轮后固定在所述承重梁组件上。
1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轿顶轮和所述第二轿顶轮以一定斜角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架上。
1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机房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轿顶轮和所述第二轿顶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1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机房第二导向轮位置与所述对重组件在电梯井道同一侧。
1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曳引机与所述对重组件在电梯井道同一侧。
15.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曳引机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承重梁组件上的对重侧绳头组件和轿厢侧绳头组件上。
16.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曳引钢丝绳两端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使绳卡固定、压板固定、楔子固定、编结固定。
17.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稳定,通过将曳引机设置在电梯井道底部,并与对重组件同侧,通过合理布局机房导向轮和轿顶轮的位置,不仅减小了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占用,提高了建筑空间利用率,也解决了曳引机噪声对顶层用户影响的问题,曳引机的维修安装也更方便。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3.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结构,包括:
28.承重梁组件2,其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
29.电梯轿厢架4,其顶部设置有第一轿顶轮5和第二轿顶轮6;
30.机房第一导向轮7,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组件2上;
31.机房第二导向轮9,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组件2上;
32.曳引机8,其设置在电梯井道底部;
33.其中,曳引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梁组件2上,且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轿顶轮5、所述第二轿顶轮6、所述机房第一导向轮7、所述曳引机8、所述机房第二导向轮9和对重反绳轮后10固定在所述承重梁组件2上。
34.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曳引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侧绳头组件1上,另一端向下绕过所述第一轿顶轮5和所述第二轿顶轮6,再向上绕过所述机房第一导向轮7,再向下缠绕在所述曳引机8上,再向上绕过所述机房第二导向轮9,再向下绕过所述对重反绳轮10,最后向上固定在对重侧绳头组件12,通过所述曳引机8驱动所述曳引钢丝绳3拖动所述电梯轿厢架4和所述电梯轿厢架4上下运动;所述承重梁组件2固定在电梯井道顶部,由于承重梁组件上无需安装曳引机,所以节省了电梯井道顶部纵向建筑空间;所述曳引机8固定在电梯井道底部,且与所述对重组件11同侧,不仅节省了电梯井道横向两侧的建筑空间,曳引机运转时的噪声不会影响楼上用户。
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轿顶轮5和所述第二轿顶轮6以一定斜角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架4上,这种固定方式使得电梯轿厢架4处于电梯井道投影空间中,且投影空间占用少。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房第一导向轮7与所述第一轿顶轮5和所述第二轿顶轮6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这种布局方式使所述电梯轿厢架4和曳引机8位置更紧凑,避免电梯井道投影空间的浪费。
3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房第二导向轮9位置与所述对重组件11在电梯井道同一侧,这种布局方式使所述曳引机8和所诉对重组件11处于同侧,减小了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占用。
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曳引机8与所述对重组件11在电梯井道同一侧,这种布局方式使所述曳引机8和所诉对重组件11同侧结构紧凑,节省了电梯井道的建筑空间。
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曳引机钢丝绳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承重梁组件2上的对重侧绳头组件12和轿厢侧绳头组件1上,绳头组件使固定更牢固,安装和维修更方便。
4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曳引钢丝绳3两端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使绳卡固定、压板固定、楔子固定、编结固定,固定方式可选性多。
41.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