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实壁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8:53: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实壁缠绕管。


背景技术:

2.在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中,需要使用很多的管道。实壁缠绕管(又称hdpe实壁缠绕管)是利用挤出成型的工艺制造而成,通过将原料加热塑化,再挤出后缠绕制成,其自身具有的优异的抗拉伸性和止水性,这些性能使实壁缠绕管在建设改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实壁缠绕管的市场前景巨大。
3.现有的实壁缠绕管在制作时,挤出的实心带截面为一体平行四边形5,如图1所示,相邻两圈的实心带侧壁接触面积不多,使得实壁缠绕管的抗拉伸性能不高,不能满足某些高压环境状态的使用,且制成的管体内外壁缝隙较大,外观质量不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抗拉伸性能更好、外观质量更高的实壁缠绕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壁缠绕管,该实壁缠绕管的抗拉伸性能更好,且内外壁更加平整。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实壁缠绕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由一条实心带螺旋缠绕形成,其中,所述实心带的截面由第一平行四边形和第二平行四边形上下贴合而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位于第一平行四边形后侧,且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一侧在第一平行四边形下方形成有搭接腔,所述的搭接腔覆盖在上一圈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与第二平行四边形尺寸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搭接的距离范围为20~135mm。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与第二平行四边形的高度范围均为8~50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或第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范围值为30~150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或第二平行四边形的内角θ范围值为20~40
°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壁缠绕管,通过将实心带的截面由第一平行四边形和第二平行四边形上下贴合而成,第二平行四边形位于第一平行四边形后侧,且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一侧在第一平行四边形下方形成有搭接腔,搭接腔覆盖在上一圈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上方,这样的结构,使得相邻的实心带环圈的接触面积变大,连接后管体的抗拉伸性能更好,且管体的内外壁更加平整。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是现有实壁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16.其中:1-管体、2-第一平行四边形、3-第二平行四边形、4-搭接腔、5-一体平行四边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8.参照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壁缠绕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由一条实心带螺旋缠绕形成,其中,所述实心带的截面由第一平行四边形2和第二平行四边形3上下贴合而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3位于第一平行四边形2后侧,且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3一侧在第一平行四边形2下方形成有搭接腔4,所述的搭接腔4覆盖在上一圈的第一平行四边形2上方,这样的结构,使得相邻的实心带环圈的接触面积变大,连接后管体1的抗拉伸性能更好,且管体1的内外壁更加平整,提供了管体1的外观质量。
1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搭接的距离范围为20~135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高度范围均为8~50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或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底边长范围值为30~150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或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内角θ范围值为20~40
°
,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制作出的实壁缠绕管的外观尺寸参数与现有的实壁缠绕管相同,但其抗拉伸性能最佳,使用效果最好。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实壁缠绕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由一条实心带螺旋缠绕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带的截面由第一平行四边形(2)和第二平行四边形(3)上下贴合而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3)位于第一平行四边形(2)后侧,且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3)一侧在第一平行四边形(2)下方形成有搭接腔(4),所述的搭接腔(4)覆盖在上一圈的第二平行四边形(3)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壁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壁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搭接的距离范围为20~13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壁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与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高度范围均为8~50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或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底边长范围值为30~150mm,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2)或第二平行四边形(3)的内角θ范围值为20~4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壁缠绕管,属于管材制造的技术领域,该实壁缠绕管的抗拉伸性能更好,且内外壁更加平整;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由一条实心带螺旋缠绕形成,其中,所述实心带的截面由第一平行四边形和第二平行四边形上下贴合而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位于第一平行四边形后侧,且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一侧在第一平行四边形下方形成有搭接腔,所述的搭接腔覆盖在上一圈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上方。盖在上一圈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上方。盖在上一圈的第一平行四边形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明 陈浩 何柿桦 钟灿斌 刘孔文 林有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五一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4/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