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23:03: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空调器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空调器除具备基本的制冷/制热功能外,部分空调器产品还具备杀菌功能,例如通过配置紫外线杀菌模块或离子发生器实现杀菌功能。但是,为了保证空调器外观的完整性,紫外线杀菌模块或离子发生器均安装在空调器内较为隐蔽的位置,用户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其具体的安装位置,也无法获知其运行时是否正在顺利发挥杀菌功能,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在使用时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配置有指示装置,其中,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发光构件,其能够向外发射光线;柔光构件,构成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接收所述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光线,以便:经由所述柔光构件透射出的柔光能够指示与所述功能模块相关的信息,其中,所述发光构件设置于所述柔光构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为配置的功能模块进一步配置指示装置,该指示装置包括发光构件和能够对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柔光处理的柔光构件,经由柔光构件透射至室内的光线的光强降低,进入人眼的光线更柔和,借助于该柔光向用户指示与功能模块相关的信息,例如指示功能模块的安装位置、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工作等等,这样,使用户可以更全面地获知该功能模块的相关信息,增加用户对室内机配置该功能模块的可信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6.此外,实施方式通过将发光构件设置于柔光构件,有利于提高提示装置的集成度,实现提示装置的小型化。
7.功能模块可以是用于空调器的杀菌模块、除湿模块、净化模块等等。举例而言,杀菌模块可以为正负离子发生器、紫外线杀菌灯等等。
8.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柔光构件的目的是降低光强,使进入人眼的光线更柔和,避免强光刺激人眼,因此,当发光构件和柔光构件的构造方式存在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中的一部分不经过柔光构件而直接进入室内空间的情况时,指示装置应当配置能够避免光线直接射出的结构,例如在直射光线的方向上设置挡光结构。
9.还可以理解的是,柔光构件可以设置于功能模块上,也可以设置于室内机除功能模块的其他结构上。柔光构件的构造方式也有多种。举例而言,柔光构件中的一部分具有柔光效果,即该部分能够接收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光线并降低光强后向室内空间发射,或者柔光构件的整个结构均可以接收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光线并降低光强后向室内空间发射。
此外,柔光构件可以采用发光材质、半透光材质、透明材质或采用多种材质的组合。
10.对于通过透射出的柔光可向用户指示的信息中,包括该功能模块在空调室内机上的位置信息、运行状态信息等等。具体地,功能模块的位置信息是通过柔光结合柔光的出射位置来实现的,换言之,在指示位置信息的情形下,柔光构件需要设置于功能模块或至少邻近功能模块设置,用户通过获取射出柔光的位置即可迅速确定相应的功能模块的位置。进一步地,可以在指示功能模块的位置信息的同时通过控制柔光的明暗程度或柔光的开闭来指示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信息,如当该功能模块的功能失效时,可以控制与该功能模块关联的发光构件停止发光,以向用户展示功能模块失效的信息。
11.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光构件包括主体部分和多个连接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能够接收所述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光线,所述多个连接部分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分连接到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或所述功能模块,其中,所述发光构件设置于所述多个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
12.这样,提供了发光构件与柔光构件集成设置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将柔光构件设置成包括主体部分和连接部分的结构,首先实现了柔光构件各部分的功能区分,有利于使主体部分更好地发挥柔光效果。其次,通过将发光构件设置于柔光构件的连接部分,实现了柔光构件与发光构件的集成,有利于节约安装空间。
13.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连接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发光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14.这样,提供了发光构件设置于柔光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分设置容纳腔,并将发光构件置于容纳腔内,使得连接部分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起到容纳发光构件的作用,可以方便安装,还有利于指示装置的小型化设计。此外,此种设置方式还有利于光线的汇聚和定向传播,从而有利于柔光构件的主体部分顺利接收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再者,此种连接方式还有利于保护发光构件,避免发光构件积尘而影响发光效果。
15.第一连接部分为实现柔光构件连接到空调室内机的主要部分。第一连接部分的结构可以是圆柱状、棱柱状、空心管状等多种结构。此外,容纳腔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分的任意位置。举例而言,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分靠近主体部分的一端,或者设置于靠近空调室内机的一端,或者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分的中部等等。
16.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面向所述主体部分的位置为开放结构,以便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同时还允许所述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部分光线到达所述主体部分。
17.这样,提供了容纳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发光构件发射的光线更顺利地到达主体部分,有利于柔光功能的顺利实现。
18.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对应于所述容纳腔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属性,以便:所述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部分光线能够到达所述主体部分。
19.这样,提供了发光构件设置于柔光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顺利到达柔光构件的主体部分,有利于柔光功能的顺利实现。可以理解的是,至少第一连接部分对应于容纳腔面向主体部分的一侧具有透光属性,以使主体
部分能够顺利接收光线。如该部分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发光材质、半透明材质等等。
20.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分借助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设置于所述功能模块。
21.这样,提供了柔光构件在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第一连接部分可以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实现与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分,可以使主体部分的设置方式更加灵活,进而有利于提升柔光效果。
22.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连接部分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多个连接单体,所述多个连接单体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外周。
23.这样,提供了连接部分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分作为主要连接部分,设置第二连接部分作为辅助连接部分,可以增强柔光构件与空调室内机对应连接位置的连接稳定性。
24.第二连接部分可以是柱状结构、板状结构等。第二连接部分与功能模块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卡接、粘接等等。在第一连接部分与功能模块连接的情形下,第二连接部分可以与功能模块连接,也可以与空调室内机上的其他相应结构连接。
25.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分为板状结构;并且/或者
26.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为柱状结构;并且/或者
27.所述连接单体为板状结构。
28.这样,提供了柔光构件的主体部分和连接部分的一种更具体的实施方式。
29.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功能模块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安装位置。
30.可以理解的是,该指示装置除了可以用于指示功能模块的安装位置之外,还可以指示如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启闭信息等等。
31.对于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模块为离子发生器。
32.通过为离子发生器配置指示装置,使用户直观地观察到空调室内机配置的离子发生器的工作位置等信息,有助于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信赖度,有利于增强用户的购买意愿,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销量。
33.进一步地,主体部分上设置有镂空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柔光构件的美观度,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34.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离子发生器和指示装置的安装位置;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和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列表:
38.1、空调室内机;10、壳体;110、出风口;20、离子发生器;210、外壳;211、离子发生电极;212、安装位;213、围壁;30、指示装置;310、主体部分;3101、镂空结构;320、连接部分;
3201、第一连接部分;3202、第二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39.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下述的实施例以功能模块为离子发生器杀菌为例来解释说明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功能模块为干燥模块、检测模块、其他类型的杀菌模块等等,这种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40.其次,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实际应用时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所要保护的设备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首先对离子发生器的构造和杀菌原理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器为正负离子发生器,顾名思义可以同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正负离子发生器具有正离子发生电极和负离子发生电极,正离子发生电极连接直流正高压,负离子发生电极连接直流负高压,电极通常采用钨针或石墨电刷。当两个电极接电后,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晕,空气中的部分气体分子在电晕作用下某些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而失去电子的原子呈正电极性;自由电子呈负电极性,由于分离出来的自由电子无法长久地独立存在于空间内,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无极性分子结合,使得得到电子的该部分气体分子呈负电极性(例如产生负氧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空气的离子化。当空气中的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结合时,会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分子蛋白结构,使其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从而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达到杀菌效果。因此,当空调配置用于杀菌的离子发生器后,相比于配置紫外线杀菌模块而言,杀菌效果更好,这是由于离子发生器产生的正、负离子可以伴随于空调出风向室内的任意区域扩散,实现室内的全方位杀菌。
43.但是,传统的空调室内机配置的离子发生器一般设置于室内机的出风口,受出风口处结构的影响,用户无法很方便地或者很直观地观察到离子发生器的位置,且在离子发生器运行过程中也无法获知离子发生器的运行状态,对于部分用户而言,很可能会对空调室内机的杀菌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存疑,不利于用户放心地使用产品,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4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对离子发生器的工作位置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的空调室内机,有助于用户放心地使用空调器产品。
45.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离子发生器和指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和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风机、换热器、风道等等。风道的进风口形成在壳体10的顶部,进风口处设置有格栅和滤网,
用于对进入风道的空气进行过滤。风道的出风口110形成在壳体10的底部,出风口110处设置有导风板,通过改变导风板的延展方向可以调节室内机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在壳体10对应于出风口110的位置的左侧壁上预留有安装区域,离子发生器20安装在该安装区域内,该离子发生器20能够同时产生正、负离子,正、负离子能够伴随于室内机的出风而逸散至室内各处,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全方位杀菌。
4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器20包括外壳210和设置于外壳210内的离子发生模块。离子发生模块包括高压电源转化部分,其作用是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振荡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将低电压转变为交流高电压,然后通过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和直流正高压,再通过电线将直流负高压和直流正高压连接到离子发生器20的发射端。离子发生器20的发射端设置有离子发生电极211,离子发生电极211包括正离子发生电极和负离子发生电极,其中正、负离子发生电极的数量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当二者数量不同时,优选为负离子发生电极的数量多于正离子发生电极的数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电极211包括两个负离子发生电极和一个正离子发生电极,正离子发生电极与负离子发生电极彼此相邻。可以理解的是,正、负离子发生电极的数量和设置方式还可以有多种。
48.当离子发生器工作时,正离子发生电极接通正高压电,负离子发生电极接通负高压电,高压电在电极的尖端之间产生电晕,从而使空气电离,负离子发生电极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因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氧离子,即所谓的负离子。正离子发生电极电离空气中的h2o,产生h

离子,即所谓的正离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电极211采用耐电腐蚀的钨针,以钨针作为离子发生电极211可以保证释放离子的能力几乎无衰减。为电极提供正、负高压电的线路和电器元件集成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在外壳210内。
49.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配置的离子发生器20与指示装置30电连接,指示装置30随着离子发生器20的动作而动作,从而使该指示装置30可以同时指示离子发生器20的安装位置和工作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二者除电连接外,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可以通过wifi模块连接等等。当离子发生器20开始工作后,控制指示装置30随之点亮,当离子发生器20因故障停止运行或关闭后,指示装置30随之熄灭,这样用户在获知离子发生器20的安装位置的同时,还可获知离子发生器20是否工作正常。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需要时单独点亮指示装置30,以指示离子发生器20的安装位置,这样在产品销售、维修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提示作用。
50.本实施例中的指示装置30设置于离子发生器20上。具体地,指示装置30包括发光构件和柔光构件,柔光构件连接到离子发生器20,发光构件设置于柔光构件内。如图2所示,柔光构件包括主体部分310和连接部分320,主体部分310通过连接部分320连接到离子发生器20。主体部分310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主体部分310借助于连接部分320遮蔽离子发生器20的发射端,这样发光构件发射的光线大部分会被主体部分310接收,并经由主体部分310发射至室内。为了使离子发生器20产生的正、负离子能够顺利进入出风口110的空气流,该板状结构的主体部分310上还设置有镂空结构3101,如图2所示,该镂空结构3101还能增强柔光构件的美观度。优选地,至少部分镂空部位与钨针的尖端位置相对应,以使正、负离
子能够顺利逸散至室内空间。
51.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柔光构件通过连接部分320连接到离子发生器20。柔光构件的连接部分32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3201和第二连接部分3202,第二连接部分3202起辅助连接作用。第一连接部分3201为柱状结构,离子发生器20在设置钨针的位置处预设有安装位212,柱状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分3201能够安装于该安装位212,从而实现柔光构件与离子发生器20的连接。柱状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分3201在靠近离子发生器20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未图示),发光构件(未图示)设置于该容纳腔。发光构件包括灯珠和电源,电源可以为有线电源,也可以为电池,例如为纽扣电池。发光构件能够朝向容纳腔的各个方位发射光线,容纳腔可以延伸至离子发生器20的内部,也可以完全位于离子发生器20的外部。
52.为了增强柔性构件与离子发生器20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分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分3202,第二连接部分3202包括多个连接单体,每个连接单体设置为板状结构,如图2中所示,各个连接单体围设于第一连接部分3201的外围,在离子发生器2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围壁213,安装时,各个连接单体面向第一连接部分3201的一侧壁可以抵接至围壁213的外周,当连接单体组成的第二连接部分3202靠近围壁213的一端相比于围壁213的外周略有收缩时,即可使柔性构件与围壁213进一步卡接,实现二者的稳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分320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设置有卡钩,或者设置为柱状结构、针状结构等等。
53.连接部分320的材质可以与主体部分310的材质相同,如均采用发光材质,或者仅主体部分310采用发光材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分310和连接部分320一体成型,采用相同的发光材质,这样可以方便开设容纳腔,以及方便发光构件的安装。
54.替代性地,容纳腔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分3201靠近主体部分310的一侧,并且将第一连接部分3201在面向主体部分310的位置设置为开放结构,这样,当连接部分与主体部分310分体设置且采用不同材质时,例如连接部分采用不透光的材质时,可以使发光构件向外发射的部分光线通过该开放结构顺利到达主体部分310,进而实现柔光效果。例如该开放结构为朝向主体部分310开设的凹槽结构。这样设置可以使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线更多地经由柔光构件射出,此时的连接部分还具有聚光效果。
55.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