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1:53: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三元锂电池也叫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随着三元锂电池的使用数量急速增加,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压力巨大,废旧电池对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通过回收装置将废旧电池进行回收。
3.然而现有的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防护性不佳,不便于对锂电池进行分类回收,密封效果不佳,易使水汽灰尘渗入导致装置内存储的废旧锂电池损坏,并且不便于对电池进行集中取出清理,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防护性不佳,不便于对锂电池进行分类回收,密封效果不佳,易使水汽灰尘渗入导致装置内存储的废旧锂电池损坏,并且不便于对电池进行集中取出清理,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防护盖、外门、门栓、隔板和和置物仓,所述装置主体的边侧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周侧固定有螺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防护盖水平滑动的滑槽,所述防护盖的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防护盖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外门水平翻转的铰链,所述外门的表面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门栓水平安装的提示牌,所述外门的内端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隔板垂直安装的缓冲垫板,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置物仓水平安装的卡槽,所述置物仓的内壁设置有防撞垫。
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外壳之间紧密贴合,且装置主体与外壳之间通过螺栓构成固定安装结构。
8.优选的,所述防护盖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卡合连接,且防护盖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滑槽构成滑动安装结构。
9.优选的,所述外门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卡合连接,且外门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铰链构成翻转安装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外门与密封条之间紧密贴合,且外门与密封条之间采用轴线重合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缓冲垫板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缓冲垫板与隔板之间采用相互垂直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置物仓与隔板之间通过卡槽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置物仓与防撞垫之间采用胶水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护性能强,密封效果佳,防止水汽灰尘渗入导致电池腐烂损坏,便于对电池进行集中清理,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14.1.在对锂电池进行放置回收时,通过打开防护盖将废旧电池放置置物仓内进行回收,防护盖安装在装置主体的上端,提拉把手带动防护盖通过滑槽进行伸缩滑动,便于放置电池后将其内端保持密封状态,避免雨水透过防护盖渗入,从而导致电池受潮影响后期处理;
15.2.为了防止不同的电池混在一起难以清理,在装置主体的内端设置隔板,通过隔板进行分类,从而便于人员清楚的分类投放,在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缓冲垫板,通过缓冲垫板对电池落下的摔力进行缓冲,防止电池落下移速过快发出噪音且导致置物仓损坏,在隔板的中间位置放置置物仓,通过置物仓对电池进行存纳收集,当电池存放至一定的数量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外门将置物仓通过卡槽进行取出,在置物仓的内壁设置防撞垫,可以放置电池落下时磕碰造成的损坏,增加了使用的防护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与隔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置物仓与卡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主体;2、外壳;3、螺栓;4、滑槽;5、防护盖;6、把手;7、铰链;8、外门;9、提示牌;10、门栓;11、密封条;12、缓冲垫板;13、隔板;14、卡槽;15、置物仓;16、防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外壳2、螺栓3、滑槽4、防护盖5、把手6、铰链7、外门8、提示牌9、门栓10、密封条11、缓冲垫板12、隔板13、卡槽14、置物仓15和防撞垫16,装置主体1的边侧安装有外壳2,外壳2的周侧固定有螺栓3,装置主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防护盖5水平滑动的滑槽4,防护盖5的表面固定有把手6,防护盖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外门8水平翻转的铰链7,外门8的表面安装有用于带动门栓10水平安装的提示牌9,外门8的内端设置有密封条11,装置主体1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隔板13垂直安装的缓冲垫板12,隔板1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用于带动置物仓15水平安装的卡槽14,置物仓15的内壁设置有防撞垫16;
23.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与外壳2之间紧密贴合,且装置主体1与外壳2之间通过螺栓3构成固定安装结构,由于装置长期放置在外,易使外界雨水灰尘渗入内部,为了加强对装置
主体1的防护,在装置主体1的外部周侧设置外壳2,通过外壳2对装置主体1起到防护性效果,防护外部水汽灰尘直接粘附装置而导致内部电池损坏,周侧通过螺栓3固定可以防止长时间使用边角卷翘置脱落,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
24.进一步的,防护盖5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卡合连接,且防护盖5与装置主体1之间通过滑槽4构成滑动安装结构,在对锂电池进行放置回收时,通过打开防护盖5将废旧电池放置置物仓15内进行回收,防护盖5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提拉把手6带动防护盖5通过滑槽4进行伸缩滑动,便于放置电池后将其内端保持密封状态,避免雨水透过防护盖5渗入,从而导致电池受潮影响后期处理;
25.进一步的,外门8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卡合连接,且外门8与装置主体1之间通过铰链7构成翻转安装结构,在对置物仓15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若安装不封闭会导致置物仓15滑脱,从而使得电池扔进去散落在外,在装置主体1的表面安装外门8,通过铰链7连接,使得置物仓15完全紧固在装置主体1内端,当工作人员对置物仓15进行清理时,可以通过打开外门8将其取出进行清理,反之则闭合,增加了使用的紧固性;
26.进一步的,外门8与密封条11之间紧密贴合,且外门8与密封条11之间采用轴线重合设置,在外门8的内部设置密封条11,密封条11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的效果,通过密封条11将外门8与装置主体1之间紧密吸附,对装置主体1内部空间达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汽灰尘渗入装置内部难以清理,增加了使用的密封性;
27.进一步的,缓冲垫板12与装置主体1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缓冲垫板12与隔板13之间采用相互垂直设置,为了防止不同的电池混在一起难以清理,在装置主体1的内端设置隔板13,通过隔板13进行分类,从而便于人员清楚的分类投放,在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缓冲垫板12,通过缓冲垫板12对电池落下的摔力进行缓冲,防止电池落下移速过快发出噪音且导致置物仓15损坏,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28.进一步的,置物仓15与隔板13之间通过卡槽14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置物仓15与防撞垫16之间采用胶水连接,在隔板13的中间位置放置置物仓15,通过置物仓15对电池进行存纳收集,当电池存放至一定的数量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外门8将置物仓15通过卡槽14进行取出,在置物仓15的内壁设置防撞垫16,可以放置电池落下时磕碰造成的损坏,增加了使用的防护性。
2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装置时,首先对置物仓15进行安装,若安装不封闭会导致置物仓15滑脱,从而使得电池扔进去散落在外,在装置主体1的表面安装外门8,在外门8的内部设置密封条11,密封条11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的效果,通过密封条11将外门8与装置主体1之间紧密吸附,对装置主体1内部空间达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汽灰尘渗入装置内部难以清理,两者之间通过铰链7连接,使得置物仓15完全紧固在装置主体1内端,通过打开防护盖5将废旧电池放置置物仓15内进行回收,防护盖5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提拉把手6带动防护盖5通过滑槽4进行伸缩滑动,便于放置电池后将其内端保持密封状态,避免雨水透过防护盖5渗入,从而导致电池受潮影响后期处理,为了防止不同的电池混在一起难以清理,在装置主体1的内端设置隔板13,通过隔板13进行分类,从而便于人员清楚的分类投放,在装置主体1的底端安装缓冲垫板12,通过缓冲垫板12对电池落下的摔力进行缓冲,防止电池落下移速过快发出噪音且导致置物仓15损坏,在隔板13的中间位置放置置物仓15,通过置物仓15对电池进行存纳收集,当电池存放至一定的
数量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外门8将置物仓15通过卡槽14进行取出,在置物仓15的内壁设置防撞垫16,可以放置电池落下时磕碰造成的损坏,由于装置长期放置在外,易使外界雨水灰尘渗入内部,为了加强对装置主体1的防护,在装置主体1的外部周侧设置外壳2,通过外壳2对装置主体1起到防护性效果,防护外部水汽灰尘直接粘附装置而导致内部电池损坏,周侧通过螺栓3固定可以防止长时间使用边角卷翘置脱落,增加了使用的稳定性。
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