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业废水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1:5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门类渐多,工厂规模扩大,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种类日益增加,且未经处理排入附近水体,污染水质,工业废水的量和质随产品和生产工艺而定,变化很大,不宜采用典型数据,应实地考察。
3.一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液体和洗涤废水(除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的废水外),一般水量不大,但水质却极复杂,浓度一般也高。现有的自动废水采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滤网装配在吸水罩底部,滤网虽能过滤工业废水中的杂质,但是在泵机的启动下,杂质随水流方向移动,仍会产生大量杂质附着在滤网底部,堵塞滤网,使得装置清理难度大,提高了维护成本。
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成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便于清理过滤结构件的工业废水采样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采样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采集瓶,所述主壳体一侧与输液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下设置的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底端设置有吸水罩;
7.所述吸水罩的底部配合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拆装部件;
8.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泵机,所述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采集瓶连通。
9.所述拆装部件包括靠近所述传输管并与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输管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
10.所述套管内同轴套设且滑动配合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套管上下两侧的外部,所述连接杆底部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固定件与所述过滤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1.所述连接杆的上侧外部同轴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所述限位环靠近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上螺纹孔,对应每个所述上螺纹孔在所述套管的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若干个下螺纹孔,所述上螺纹孔与所述下螺纹孔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
12.所述套管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贯穿的与所述固定件滑动配合的通槽。
13.所述连接杆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杆;
14.所述限位环顶部一侧靠近外沿处设置有第一指向标记,对应所述第一指向标记在
所述输液管的竖直段设置有与其高度相同的第二指向标记,当第一指向标记与所述第二指向标记正对时,所述过滤网板顶部与所述吸水罩底部贴合。
15.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泵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通有延伸至所述主壳体上下两侧外部的排液管和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贯穿安装套的中心部,所述安装套内壁与所述采集瓶端口螺纹连接;
16.所述采集瓶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17.所述传输管靠近所述吸水罩一侧设置有单通电磁阀;
18.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电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和单通电磁阀的驱动件。
19.所述固定件包括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板外壁的工字形固定块,对应所述连接块在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内侧具有工字形凹槽的连接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连接块滑动配合且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
20.所述传输管外壁由上至下设置有高度标示线。
21.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将装置放入工业废水中,根据需要和传输管上的高度标识线确定放入深度,启动泵机并开通单通电磁阀使得工业废水经传输管和输液管进入到主体壳内部,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首先使工业废水流向采集瓶中,采集瓶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收集完毕后控制三通电磁阀将多余废水排至到排液管,通过过滤网板可以有效地阻止杂质进入到管道中,造成管道中堵塞,同时需要对过滤网板进行清理时,通过拆卸限位环的固定螺栓,使得连接杆在套管内可以转动,通过校准第一指向标记,使得第一指向标记对准套管的通槽位置,向上移出连接杆,方便连接杆以及过滤网板在套管上进行拆卸,可以有效地对过滤网板底部杂质进行清理,安装时,将连接杆上的过滤网板以及固定件从套管的通槽插入,移动转动杆位置,使得校准第一指向标记与第二指向标记进行平齐,此时,过滤网板位于吸水罩底部,与吸水罩底部进行贴合以起到过滤作用,当固定件采用固定块和连接块的分体结构时,可直接拆卸连接螺栓,将过滤网板和固定块一同拆出再进行过滤网板的清洗。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杆、套管以及过滤网板的配合使用以及连接件的分体结构设计使得过滤网板可以方便有效地对底部杂质进行清理,避免了现有泵机使用时,使得杂质随水流方向移动,大量杂质附着在滤网底部,堵塞滤网情况发生,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内壁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集瓶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的a区放大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与过滤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31.其中,附图标记为:1、主体壳;2、输液管;3、排液管;4、采集管;5、安装套; 8、采集瓶;9、传输管;10、连接件;11、单通电磁阀;12、吸水罩;13、过滤网板;14、连接杆;15、套管;1501、通槽;16、限位环;17、电池组;18、泵机;19、三通电磁阀;20、排气管;21、连接块;22、转动杆;23、第一指向标记;24、固定螺栓;25、固定块;26、第二指向标记;2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3.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废水采样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壳体1,主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采集瓶8,主壳体1一侧与输液管2固定连接,输液管2远离主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下设置的传输管9,传输管9外壁由上至下设置有高度标示线,传输管9底端设置有吸水罩12,吸水罩12的底部配合有过滤网板13,过滤网板13一侧固定连接有拆装部件,主壳体1内设置有泵机18,泵机18的输入端与输液管2连通,输出端与采集瓶8连通。主壳体1内设置有三通电磁阀19,三通电磁阀19的输入端与泵机18的输出端连通,三通电磁阀19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通有延伸至主壳体1上下两侧外部的排液管3和采集管4,采集管4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贯穿安装套5的中心部,安装套5内壁与采集瓶8端口螺纹连接,采集瓶8顶部连通有排气管20,传输管9靠近吸水罩12一侧设置有单通电磁阀11,主壳体1内设置有电池组17,电池组17电连接三通电磁阀19和单通电磁阀11的驱动件。
34.拆装部件包括靠近传输管9并与其通过连接件10固定连接的套管15,套管15的中心轴线与传输管9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套管15内同轴套设且滑动配合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位于套管15上下两侧的外部,连接杆14底部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固定件27与过滤网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14的上侧外部同轴套接有限位环16,限位环16直径大于套管15的直径,限位环16靠近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上螺纹孔,对应每个上螺纹孔在套管15的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若干个下螺纹孔,上螺纹孔与下螺纹孔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24,套管15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贯穿的与固定件27滑动配合的通槽1501。固定件27包括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过滤网板13外壁的工字形固定块25,对应固定块25在连接杆14底部设置有内侧具有工字形凹槽的连接块21,固定块25与连接块21滑动配合且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杆14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杆22,限位环16顶部一侧靠近外沿处设置有第一指向标记23,对应第一指向标记23在输液管2的竖直段设置有与其高度相同的第二指向标记26,当第一指向标记23与第二指向标记26正对时,过滤网板13顶部与吸水罩12底部贴合。
35.实际使用时:将装置放入工业废水中,根据需要和传输管9上的高度标识线确定放入深度,启动泵机18并开启单通电磁阀11使得工业废水经传输管9和输液管2进入到主体壳1内部,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19首先使工业废水流向采集瓶8中,采集瓶8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20排出,收集完毕后控制三通电磁阀19将多余废水排至到排液管3,通过过滤网板13可以有效地阻止杂质进入到管道中,造成管道中堵塞,同时需要对过滤网板13进行清理时,通过拆卸限位环16的固定螺栓24,使得连接杆14在套管15内可以转动,通过校准第一指向标记23,使得第一指向标记23对准套管15的通槽位置,向上移出连接杆14,方便连接杆14以及过滤网板13在套管15上进行拆卸,可以有效地对过滤网板13底部杂质进行清理,安装时,
将连接杆14上的过滤网板13以及固定件27从套管15的通槽1501插入,移动转动杆22位置,使得校准第一指向标记23与第二指向标记26进行平齐,此时,过滤网板13位于吸水罩12底部,与吸水罩12底部进行贴合以起到过滤作用,当固定件27采用固定块25和连接块21的分体结构时,可直接拆卸连接螺栓,将过滤网板13和固定块25一同拆出再进行过滤网板13的清洗。
36.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