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蔬菜废弃物沤肥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1:37: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蔬菜废弃物沤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蔬菜废弃物,俗称尾菜,是指新鲜蔬菜在采收、流通、出售等过程产生的根、茎、叶、果等废弃物以及随着季节性蔬菜价格波动造成无法运输销售的剩菜,其产生量约占蔬菜产量的35%以上。2020年,定西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尾菜产生量达到95万吨。受技术经济等条件制约,这些尾菜大量堆积于农村田间地头、沟渠内、道路旁、农贸市场等地方,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尾菜腐烂变质后污染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3.目前,尾菜处理主要以直接还田和饲料化为主,直接还田存在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的风险,而饲料化成本较高,处理难度大,群众不易接受。尾菜肥料化处理能起到变废为宝、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投入,达到降耗、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为土壤补充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给农田土壤带来持久且稳定的有机态肥料,使农田土壤质量保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蔬菜废弃物肥料化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蔬菜废弃物沤肥处理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蔬菜废弃物沤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开挖多个沤肥池,每个沤肥池底部铺设棚膜,棚膜上铺垫底层干燥土壤,第一次倒入蔬菜废弃物,并喷施腐解菌剂,再覆盖顶层干燥土壤,顶层干燥土壤上方与沤肥池顶部之间具有一定高度的预留空间,所述顶层干燥土壤上覆盖聚乙稀保温棚膜,开始第一次减量化沤肥;
8.(2)第一次减量化沤肥2-3天后,沤肥池内的覆盖层形成一定程度的塌陷,揭开顶部覆盖棚膜,继续向沤肥池中依次加入一层蔬菜废弃物和干燥土壤,蔬菜废弃物上喷施腐解菌剂,再覆膜继续进行减量化沤肥2-3天;
9.(3)不断重复步骤(2),直至最后一次加入蔬菜废弃物和干燥土壤后高出地面2m,然后覆盖聚乙烯保温棚膜,周边用土压实,继续发酵3-4月;同时在沤肥池上方搭建保温防雨日光大棚,对沤肥池进行防雨增温;
10.(4)揭开覆盖棚膜,将尾菜生物肥挖出,晾晒3至5天,碾压粉碎即可。
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底层干燥土壤的厚度、第一次倒入蔬菜废弃物的厚度、顶层干燥土壤的厚度、预留空间的高度之间比例为1:(3-4):1:(1-1.5)。该比例下,蔬菜废弃物的减量化沤制程度最大,同时又能确保尾菜中水分的不下渗。
12.优选地,步骤(3)之后,揭开覆盖棚膜,对没有完全发酵腐熟的部分,还可将沤肥池中的初次沤制肥料进行深翻倒池,合并沤肥池中的初次沤制肥料,充分搅拌后,覆盖聚乙烯棚膜进行二次发酵,继续沤制3-4月,之后再进行晾晒工序。
13.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采用宽3米,深2米,长100米,容积600立方米的大型沤肥池,先按照“一层土壤 一层尾菜 一层土壤”的模式,进行首次减量化沤肥,然后按照“一层尾菜 一层土壤”的模式重复进行多次减量化沤肥,之后再进行发酵,使尾菜与土壤充分混合,完全发酵,能够最大化发挥菌剂沤肥效果,尾菜处理量大,沤制过程最大程度达到减量化的目标。
15.(2)沤肥池底部铺设棚膜,能够确保尾菜减量化处理过程中,尾菜水分不能下渗,保护土壤下层生态环境。
16.(3)本发明蔬菜废弃物沤肥处理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周期短、利用率高、群众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1、开挖多个沤肥池,沤肥池宽3m,深2m,长100m;每个沤肥池底部铺设厚1.6mm棚膜进行防渗处理,其上铺垫30cm厚的干燥黄土,然后第一次倒入蔬菜废弃物,厚度100cm左右(约200吨),用菌剂专用喷施车喷施本项目组自行研发的腐解菌剂约40kg,再覆盖厚30cm干燥黄土,该层黄土顶面距离沤肥池顶部约40cm,在顶层干燥土壤上覆盖聚乙稀保温棚膜,开始第一次减量化沤肥。
19.2、第一次减量化沤肥2-3天后,尾菜在腐解菌剂的作用下,上下层的干燥黄土吸收大量水分,尾菜含水量减少到25-45%左右,覆盖层出现大幅塌陷。
20.3、揭开覆盖棚膜,向沤肥池内二次倒入蔬菜废弃物,厚度约100cm,喷施腐解菌剂,覆盖厚30cm干燥黄土,再覆膜继续进行减量化沤肥2-3天;依次按照“一层尾菜 一层土壤”的模式不断重复该步骤进行减量化沤肥,直至最后一次加入蔬菜废弃物和干燥土壤后高出地面2m,这样可进行10次左右的减量化沤肥,每一个沤肥池一次可以处理尾菜约2000吨。覆盖聚乙烯保温棚膜,周边用土压实,防止雨水渗入。
21.4、在沤肥池上方搭建保温防雨日光大棚,对沤肥池进行防雨增温;尤其是位于沤肥池顶部地面上方的蔬菜废弃物,保障其温度和水分,确保温度达到生物肥沤制的标准,并且沤制过程不会受到外界水分的影响。
22.5、最后一次倒入蔬菜废弃物并开始沤肥后,持续3-4月,揭开覆盖棚膜,利用挖掘机等工具对沤肥池中的初次沤制肥料进行深翻倒池,合并沤肥池中的初次沤制肥料,可将三个沤肥池中的沤制肥料合并至二个沤肥池中,充分搅拌后,对没有完全发酵腐熟的部分,覆盖聚乙烯棚膜进行二次发酵,继续沤制3-4月。
23.6、揭开覆盖棚膜,利用挖掘机等机械将尾菜生物肥挖出,晾晒(此时颜色呈黑褐色,无刺鼻气味)3至5天,利用机械碾压至大块肥料粉碎。
24.7、碾压过的生物肥料进行初筛作业(筛除杂质),没有完全粉碎的重复粉碎,直到
所有肥料全部完全粉碎(粒径不大于0.5cm)。
25.8,粉碎后的生物肥按照宽200cm
×
高150cm条垛堆放,履盖聚乙烯棚膜,防止雨水渗入,根据种植需要随时取用还田。
26.经检测,本发明沤制的尾菜生物肥肥效良好,其中,ph值8.05、全氮1.51g\kg、有效磷71.8mg/kg、速效钾1393mg/kg、大肠杆菌含量《3.0个/g、蛔虫卵未检出。据计算,处理1吨尾菜成本平均为20元,每吨尾菜可以沤制200公斤有机肥。本项目是民生环保项目,优点是处理方式简单易行、成本低、周期短、利用率高、群众易于接受。
27.本发明先采用“一层土壤 一层尾菜 一层土壤”的模式,进行首次减量化沤肥,然后采用“一层尾菜 一层土壤”的模式重复进行多次减量化沤肥,之后再深翻倒池混合后进行二次发酵。相比于直接进行发酵,首先本发明处理量可增加5倍做左右;其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尾菜中水分的下渗,确保对土壤不会造成污染;再次,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尾菜与菌剂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效率,节省发酵时间,提升肥效。
28.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菜农收入。通过对蔬菜尾菜处理利用,将使得田间地头、乡村街道不再有大量烂菜叶乱堆乱放,消除了烂菜叶长期堆沤排出的难闻气味,改变环境卫生,使乡村容貌更加干净整洁。本发明的实施,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壤改良、农作物增产增收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