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户外快饮背包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7:44: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户外快饮背包。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休假时去更加愿意去户外感受大自然、放松心情,所以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远足、旅行及骑自行车等,人们一般都会使用背包来携带食物、水等物品,户外运动时往往对水的需求量较大,背包内放置多瓶瓶装水不仅占用过多的背包容量,还增加了背包的负重,且要喝水时需要反复停下开包拿水,十分不便。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220009704.1公开了一种户外多功能背包,为双肩背包,在背包的其中一背带上设有雨伞固定架,背包的一侧设有水袋,水袋的袋口设有带吸水管的密封盖,在吸水管的吸嘴端设有护盖;在背包上还设有照明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在背包上还设有水袋,水袋固定在背包上,然后通过吸管喝水,简单方便,但水袋设置在背包外侧,容易因为户外剧烈运动而掉出背包,且设置在外侧水袋容易受挤压导致水袋爆破溢水,吸水管长度需要较长才能满足饮用,设置在背包外侧,吸水管不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户外快饮背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户外快饮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带,所述背带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在背包主体的背面两侧,所述背包主体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隔层内衬,所述隔层内衬将容腔分隔为主容腔和副容腔,所述主容腔靠近背包主体的前面,还包括饮水袋,所述饮水袋可拆卸设置在副容腔内,所述饮水袋包括水袋、饮水软管、出水管头和吮吸阀,所述饮水软管通过固定组件从容腔内向背包主体的上端面穿出。
6.进一步的,所述背包主体的上端开设有与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通孔内,所述饮水软管通过固定组件可进出通孔。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弹性衬套和硬水管,所述弹性衬套螺纹连接在通孔内,所述硬水管竖直插设在弹性衬套内,所述饮水软管穿设在硬水管内。
8.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头压合固定在水袋上,并与水袋内部连通,所述饮水软管的一端与出水管头相连,另一端与吮吸阀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吮吸阀上设置有防尘盖。
10.进一步的,所述背带上设置有供饮水软管穿设固定的固定框,所述饮水软管从固定框穿过,并与防尘盖连接,所述防尘盖与固定框抵接固定饮水软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副容腔上设置有供水袋固定挂设的挂钩组件,所述水袋上端固设有提挂体,所述提挂体上开设有供挂钩组件卡接的直槽。
12.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带和按扣,所述连接带一端与副容腔上端边沿
连接,另一端与按扣连接,所述按扣与直槽卡接固定水袋。
13.进一步的,所述水袋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密封条。
1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为自封口密封条或易拉密封条。
15.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快饮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带,背包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物品的容腔,容腔内设置有隔层内衬将容器分为主容腔和副容腔,主容腔可放置衣物、食物等物品,副容腔内放置饮水袋,饮水带可以减小占用面积,利用挂钩组件将饮水袋固定在副容腔内,使饮水袋不易随着身体摆动而移动影响使用,也方便拆卸装水,饮水软管与背包主体接触处设置有弹性衬套和硬水管,可以防止饮水软管在使用时被弯折挤压而阻碍饮水,也方便饮水软管进出副容腔,弹性衬套对硬水管起到固定作用,方便拆卸清洗,同时,背带上设置有固定框,无需饮水时,饮水软管可暂时插设在固定框内,不会使饮水软管随意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不用打开背包就可直接喝水的饮水袋,方便户外运动时使用,既解放了双手、又减少了负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户外快饮背包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户外快饮背包的后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户外快饮背包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户外快饮背包的侧面剖视图;
20.图5为图4中标记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户外快饮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和背带2,所述背带2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在背包主体1的背面两侧,所述背包主体1内设置有容腔3,容腔3内可放置食物、衣物、水等用品,所述容腔3内设置有隔层内衬4,所述隔层内衬4将容腔3分隔为主容腔31和副容腔32,所述主容腔31靠近背包主体1的前面,还包括饮水袋,所述饮水袋可拆卸设置在副容腔32内,避免饮水袋受到外力挤压,且副容腔32可限制饮水袋移动,防止饮水袋随背包主体1晃动而漏水,所述饮水袋包括水袋61、饮水软管62、出水管头63和吮吸阀64,所述饮水软管62通过固定组件从容腔3内向背包主体1的上端面穿出,通过饮水软管62可实现不用打开背包主体1就可饮水,更加方便,且固定组件可限制饮水软管62移动,防止其受弯折、挤压而影响喝水,也可方便饮水软管62移动进出拆卸。
24.所述背包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与容腔3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通孔内,
所述饮水软管62通过固定组件可进出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弹性衬套71和硬水管72,所述弹性衬套71螺纹连接在通孔内,所述硬水管72竖直插设在弹性衬套71内,所述饮水软管62穿设在硬水管72内,弹性衬套71可固定硬水管72,使其不会随饮水软管62移动而移动,饮水软管62由硬水管72穿出容腔3,可防止饮水软管1经过背包主体1上端的通孔时被弯折、挤压造成饮水困难,所述出水管头63压合固定在水袋61上,并与水袋61内部连通,所述饮水软管62的一端与出水管头63相连,另一端与吮吸阀64连接,所述吮吸阀64上设置有防尘盖8,需要喝水时打开防尘盖8即可,更加的卫生,饮水软管62与出水管头63可拆卸,方便单独取出水带61装水,所述背带2上设置有供饮水软管62穿设固定的固定框9,所述饮水软管62从固定框9穿过,并与防尘盖8连接,所述防尘盖8与固定框9抵接固定饮水软管62,吮吸阀64与饮水软管62呈角度设置,防尘盖8盖合在吮吸阀64上,可转动吮吸阀64与固定框9卡接。
25.所述副容腔32上设置有供水袋61固定挂设的挂钩组件,所述水袋61上端固设有提挂体611,所述提挂体611上开设有供挂钩组件卡接的直槽612,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带10和按扣11,所述连接带10一端与副容腔32上端边沿连接,另一端与按扣11连接,所述按扣11与直槽612卡接固定水袋61,所述水袋61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密封条12,所述密封条12为自封口密封条或易拉密封条,密封条12可防止水袋61内的水溢出,且按扣11可固定水袋61呈竖直挂设在副容腔32内,防止其倾倒或移动,按扣11也方便拆装水袋61,及时为水袋61内补充水。
26.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快饮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带,背包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物品的容腔,容腔内设置有隔层内衬将容器分为主容腔和副容腔,主容腔可放置衣物、食物等物品,副容腔内放置饮水袋,饮水带可以减小占用面积,利用挂钩组件将饮水袋固定在副容腔内,使饮水袋不易随着身体摆动而移动影响使用,也方便拆卸装水,饮水软管与背包主体接触处设置有弹性衬套和硬水管,可以防止饮水软管在使用时被弯折挤压而阻碍饮水,也方便饮水软管进出副容腔,弹性衬套对硬水管起到固定作用,方便拆卸清洗,同时,背带上设置有固定框,无需饮水时,饮水软管可暂时插设在固定框内,不会使饮水软管随意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不用打开背包就可直接喝水的饮水袋,方便户外运动时使用,既解放了双手、又减少了负重。
27.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