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制墙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7:5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预制墙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预制厂(场)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简称为墙板或壁板。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等优势。但是由于预制墙板的质量非常大,如预制叠合板约1.5吨,普通住宅预制楼梯重约1.8吨,公建预制楼梯重达3吨,预制墙板重达8吨-10吨。
3.中国专利cn109515976a公布了一种预制墙板整体运输架,包括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第一侧架竖直设置在底架相对的两侧,第二侧架竖直设置在底架另外相对的两侧,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组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矩形框架,第二侧架设置有水平摆放的横杆,横杆两个为一组,同组的横杆上下间隔设置,同组横杆的间隙装有用于隔开预制墙板的插件,以上专利通过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底架组成矩形框架用于装载预制墙板,在利用插装在横杆上的插件对相邻的预制墙板进行间隔作用,避免了相邻的预制墙板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磨损,保证了预制墙板的质量。
4.但是以上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横杆上的插件避免了预制墙板相互磨损,但是组成的矩形框架是固定的,且预制墙板与矩形框架长度差距很小,在装卸的过程中对精准度要求较大,使得在预制墙板装卸过程中不方便,将耗费大量时间,极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预制墙板运输装置,解决预制墙板运输装置装卸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预制墙板运输装置,包括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所述底架包括第一底梁、第二底梁、以及排列在横梁组之间的多根承重杆,所述第一侧架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和多根连接板,第一顶梁位于第一底梁的上方并通过多根连接板水平固定设置,第二顶梁位于第二底梁的上方并通过多根连接板水平固定设置,第二侧架竖直设置在底架另外相对的两侧,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组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矩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梁比第一顶梁端部长若干厘米,第二底梁比第二顶梁的端部长若干厘米,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端部相对的内侧壁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底梁、第二底梁端部相对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均设有滑动装置,第二侧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一横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可以沿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的端部滑出,第三横杆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动装置连接,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三连杆固定连接,第二横杆间隙插装有用于隔开预制墙板的插件。
8.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第二侧架与底架、第一侧架滑动连接,使得在装卸预制墙板时将第二侧架向远离预制墙板的方向移动,使得矩形框架开口变大,让装卸具有足够的空间,减小装卸的精确度,同时提高装卸的工作效率。
9.2、通过将第二侧架与底架、第一侧架滑动连接,使得在预制墙板装好后,第二侧架能够完全贴合紧固运输装置内预制墙板,极大减小预制墙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惯性问题前后撞击第二侧架,降低因为运输造成的质量和美观损坏。
10.进一步,所述第二滑动装置为滚珠轴承,使得第一横杆滑出第一滑槽后,可以围绕滚珠轴承轴心向远离预制墙板的方向转动第二侧架90度,使得第二侧架与底架水平,使得运输矩形框架的开口更大,更有利于预制墙板的装卸,提高装卸的工作效率。
11.进一步,在第二侧架的上第一横杆位置可拆卸设置长度可调节的第四连杆,使得对开口处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架进行固定,提高第二侧架对矩形框内放置运输的预制墙板的固定效果。
12.进一步,插件与预制墙板接触端用柔性材料包裹,减小在运输过程中预制墙板板面与插件的摩擦,从而避免插件对预制墙板板面的损坏,柔性材料为外表面粗糙的橡胶材料,首先外表面粗糙能增加与预制墙板板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固定预制墙板板面的效果,其次橡胶材料价格便宜和轻便,能极大降低整体重量和生产成本。
13.进一步,通过在第二滑槽内设置滑动限位装置,在运输装置将预制墙板装载完成后,第二滑槽内的滑动限位装置对滚珠轴承进行滑动限位,放置在运输过程中第二侧架产生滑动。
14.进一步,底架表面与预制墙板接触部位设置表面粗糙的橡胶护垫,由于预制墙板与底架接触部位为两个直角棱边,且单块预制墙板质量较大,在运输过程中运载工具的颠簸频繁,能极大降低底架对预制墙板直角棱边的损坏,同时表面粗糙能增加与预制墙板接触的摩擦力,能有效降低预制墙板由于惯性原因的前后滑动。
15.进一步,第二侧架与预制墙板接触位置设置表面粗糙的橡胶护垫,能有效降低预制墙板由于惯性原因滑动撞击第二侧架,造成预制墙板棱边的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为预制墙板运输装置正视图;
17.图2为预制墙板运输装置俯视图;
18.图3为预制墙板运输装置右视图;
19.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承重杆4、第一顶梁5、第二顶梁6、第一底梁7、第二底梁8、连接板9、第一滑槽10、第二滑槽9、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12、第三横杆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第三连杆16、第四连杆17、插件18、滚珠轴承19、橡胶护垫20、滑块21、楔块22、吊板23、吊孔24、第二楔块25、弹簧26、拉环27、拉绳28。
22.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图3所示:
23.预制墙板运输装置,包括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底架包括第一底梁7、第二底梁8、以及排列在横梁组之间的4根方形承重杆4,承重杆4表面与预制墙板接触部位设置有表面粗糙的橡胶护垫20,第一侧架包括第一顶梁5、第二顶梁6和6根连接板9,第一顶梁5位于第一底梁7的上方并通过3根连接板9水平固定设置,第二顶梁6位于第二底梁8的上方并通过3根连接板9水平固定设置,第二侧架竖直设置在底架另外相对的两侧,底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组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矩形框架,第一底梁7比第一顶梁5端部长35厘米,第二底梁8比第二顶梁6的端部长35厘米,第一顶梁5和第二顶梁6端部相对的内侧壁开有第一滑槽10,第一底梁7、第二底梁8端部相对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滑槽9,第一滑槽10内设有滑动滑块21,第二滑槽9内设有滚珠轴承19,第二侧架包括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12、第三横杆13,第一横杆11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14,第一连杆14与第一滑槽10内的滑块21连接,第一连杆14与滑块21可以沿第一顶梁5和第二顶梁6的端部滑出,第三横杆13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与第二滑槽9内的滚珠轴承19连接,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12和第三横杆13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三连杆16固定连接,第二横杆12间隙插装有用于隔开预制墙板的插件18,插件18与预制墙板接触的端部外表面包裹粗糙的橡胶护垫20,另一端设有起到紧固作用的楔块22。
24.如图4所示:第二滑槽9内还设有滑动限位装置,所述滑动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楔块25、弹簧26、拉绳28、拉环27,所述第二楔块25的斜面靠近滚珠轴承19,第二楔块25远离滚珠轴承19的侧壁与弹簧26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9远离预制墙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9远离预制墙板的端部开有通孔与外部连通,所述拉绳28的一端与第二楔块25远离滚珠轴承19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26、通孔与第二滑槽9外部的拉环27固定连接,通过在第二滑槽9内弹簧26连接第二楔块25,被赋能的弹簧26将保持推动第二楔块25最大效果的对滚珠轴承19进行限位,在运输装置将预制墙板装载完成后,第二滑槽9内的滑动限位装置对滚珠轴承19进行滑动限位,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第二侧架产生滑动。
25.具体实施过程:
26.在需要装载预制墙板时,取下连接第一横杆11上卡扣连接且长度可调节的第四连杆17,通过拉环27将第二楔块2522拉到脱离对滚珠轴承19的限位,将第二侧架往矩形框内反方向水平移动,使得第一横杆11滑出第一顶梁5和第二顶梁6的第一滑槽10,再将第二侧架转动连接的滚珠轴承19轴心为转动轴心转动90度,使得第二侧架与底架水平,扩大操作空间,提升装载效率。
27.利用起重装置开始吊装预制墙板依次放入预制墙板运输矩形框架内底部承重杆44上表面粗糙的橡胶垫子上,装载完成后,将第二侧架以滚珠轴承19为轴心向预制墙板方向旋转90度,使得第二侧架与底架垂直,再将第二侧架向放置的预制墙板方向水平移动,使得第一横杆11上的滑块21进入第一顶梁5和第二顶梁6上的第一滑槽10,继续将第二侧架向预制墙板方向移动,使得第二侧架3紧贴预制墙板,同时将第二横杆12上的插件18依次插入预制墙板的通孔内,依次通过楔块22固定插件18并固定预制墙板,最后将第四连杆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杆11卡扣连接,调节第四连杆17拉紧对立的第二侧架,同时放开被拉紧的拉环27,被拉紧赋能的弹簧26将第二楔块25推向滚珠轴承19并紧贴滚珠轴承19外壁对其限位,对运输的预制墙板进行有效固定。
28.在卸载预制墙板时,先解除第四连杆17的固定,再通过拉环27将第二楔块25远离滚珠轴承19,接触对滚珠轴承19的限位,依次取下第二横杆12上的插杆,将第二侧架向远离预制墙板方向水平移动,待第一横杆11上的滑块21脱出第一滑槽10后,以第三横杆13连接的滚珠轴承19为轴心将第二侧架向远离预制墙板的方向旋转90度,使得第二侧架与底架水平,增大墙板卸载操作空间,更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减小墙板与矩形框架的碰撞,有效避免对墙板的损坏。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