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2:4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厂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2.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中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提供合格的树脂,以便改善凝结水的水质。在常规的设计中,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布置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构筑物区域,其中一个是凝结水精处理再生区域,布置在主厂房内;另一个是酸碱贮存区域,布置在主厂房外机组排水槽内。
3.现有凝结水再生区域与主厂房外酸碱贮存区域独立设置,距离相对较远,酸碱管道需要在厂房内外连接安装,并且管道需要伴热和保温,加大了火力发电厂的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减少主厂房占地面积,节约工程投资成本。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厂房外的机组排水槽,所述的机组排水槽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设置机组回收水池,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二层设置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和废水排放设备,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设置酸碱贮存设备;所述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酸碱计量箱,所述酸碱贮存设备通过酸碱管道在所述机组排水槽中与酸碱计量箱相连。
7.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机组排水槽第二层中设置有精处理再生间以及水泵风机间,所述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布置在所述的精处理再生间,所述的废水排放设备设置在所述的水泵风机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树脂分离塔、阴再生塔、阳再生塔、废树脂捕捉器、压缩空气罐、电热水箱、酸计量箱以及碱计量箱。
9.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酸碱贮存设备包括酸贮存罐和碱贮存罐;所述的酸贮存罐和碱贮存罐分别通过酸碱管道在所述机组排水槽中与酸计量箱以及碱计量箱对应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废水排放设备包括卸酸碱泵、废水泵、废水用罗茨风机及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所述废水泵、废水用罗茨风机及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设有多个。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组回收水池收集到的废水通过废水泵送至脱硫工艺设备回收利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中酸碱贮存设备设置在精处理酸碱贮存间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组排水槽第一层的标高为-4.00m,第二层的标高为
±
0.00m,第三层的标高为5m。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通过将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废水排放设备集中布置在主厂房外的机组排水槽内,从而充分利用机组排水槽设施的有效空间,减少了主厂房占地面积,主厂房内无需再设置精处理再生区域。
16.(2)本实用新型的酸碱贮存设备通过酸碱管道在机组排水槽中与酸碱计量箱相连,从而不需要将酸碱管道引入主厂房,避免了酸碱系统进入主厂房对其他设备腐蚀的风险。
17.(3)本实用新型综合减少了管道连接的伴热和保温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本实用新型机组排水槽的第二层布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本实用新型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布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本实用新型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布置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树脂分离塔;2-阴再生塔;3-阳再生塔;4-废树脂捕捉器;5-压缩空气罐;6-电热水箱;7-酸计量箱;8-碱计量箱;9-卸酸碱泵;10-废水泵;11-废水用罗茨风机;12-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13-酸贮存罐;14-碱贮存罐;15-机组回收水池;16-集水坑;17-酸雾吸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厂房外的机组排水槽,机组排水槽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
24.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设置机组回收水池15,机组排水槽的第二层设置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和废水排放设备,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设置酸碱贮存设备。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酸碱计量箱,酸碱贮存设备通过酸碱管道在机组排水槽中与酸碱计量箱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布置方案充分利用了机组排水槽的有效空间,主厂房内无需再设置精处理再生区域,减少了主厂房占地面积,该方案不需要将酸碱管道引入主厂房,避免了酸碱系统进入主厂房对其他设备腐蚀的风险,减少了管道连接的伴热和保温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投资成本。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机组排水槽第二层中设置有精处理再生间以及水泵风机间,将所述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布置在精处理再生间,而废水排放设备设置在水泵风机间。所述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树脂分离塔1、阴再生塔2、阳再生塔3、废树脂捕捉器4、压缩空气罐5、电热水箱6、酸计量箱7以及碱计量箱8。所述的废水排放设备包括卸酸碱泵9、废水泵10、废水用罗茨风机11及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12,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废水泵10、废水用罗茨风机11及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12设有多个。
26.参见图2,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设置机组回收水池15,机组回收水池15用来收集机组和精处理再生系统废水,收集到的废水通过废水泵10送至脱硫工艺设备回收利用。
27.参见图3,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设置有精处理再生用的酸碱贮存设备和酸雾吸收器17,酸碱贮存设备包括酸贮存罐13和碱贮存罐14;酸贮存罐13和碱贮存罐14分别通过酸碱管道在机组排水槽中与酸计量箱7以及碱计量箱8对应连接。由于无需将酸碱管道引入主厂房,也避免了酸碱系统进入主厂房对其他设备腐蚀的风险,减少了管道连接的伴热和保温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投资成本。所述酸碱贮存设备设置在精处理酸碱贮存间内。
28.精处理酸碱贮存间的标高为
±
5.00m,精处理再生间的标高为
±
0.00m。
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中,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标高为-4.00m,第二层的标高为
±
0.00m,第三层的标高为5m。
30.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还设置有集水坑16,集水坑16的标高为-4.50m。
31.以上所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该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若干简单的修改和替换,这些修改和替换也均属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厂房外的机组排水槽,所述的机组排水槽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一层设置机组回收水池(15),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二层设置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和废水排放设备,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设置酸碱贮存设备;所述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酸碱计量箱,所述酸碱贮存设备通过酸碱管道在所述机组排水槽中与酸碱计量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组排水槽第二层中设置有精处理再生间以及水泵风机间,所述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布置在所述的精处理再生间,所述的废水排放设备设置在所述的水泵风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树脂分离塔(1)、阴再生塔(2)、阳再生塔(3)、废树脂捕捉器(4)、压缩空气罐(5)、电热水箱(6)、酸计量箱(7)以及碱计量箱(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碱贮存设备包括酸贮存罐(13)和碱贮存罐(14);所述的酸贮存罐(13)和碱贮存罐(14)分别通过酸碱管道在所述机组排水槽中与酸计量箱(7)以及碱计量箱(8)对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排放设备包括卸酸碱泵(9)、废水泵(10)、废水用罗茨风机(11)以及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12),所述的废水泵(10)、废水用罗茨风机(11)及精处理再生用罗茨风机(12)设有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回收水池(15)收集到的废水通过废水泵(10)送至脱硫工艺设备回收利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排水槽的第三层中酸碱贮存设备设置在精处理酸碱贮存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排水槽第一层的标高为-4.00m,第二层的标高为
±
0.00m,第三层的标高为5m。

技术总结
一种集中式布置的凝结水精处理再生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厂房外的机组排水槽,所述的机组排水槽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一层设置机组回收水池,第二层设置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和废水排放设备,第三层设置酸碱贮存设备;所述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包括酸碱计量箱,酸碱贮存设备通过酸碱管道与酸碱计量箱相连。本实用新型将精处理再生系统设备、废水排放设备集中布置在主厂房外的机组排水槽内,充分利用机组排水槽设施的有效空间,减少了主厂房占地面积,主厂房内无需再设置精处理再生区域,不需要将酸碱管道引入主厂房,避免了酸碱系统进入主厂房对其他设备腐蚀的风险,减少了管道连接的伴热和保温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投资成本。了工程投资成本。了工程投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焦旸 付林 花立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0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