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2 00:04: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采用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相关技术中,吸附式的无线充电器与电子产品紧密吸附后,通过无线充电器的发射线圈与电子产品的接收线圈配合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然而,无线充电器中的发射线圈和被充电的电子产品中的接收线圈也因为紧密贴合的原因导致两个线圈距离过近,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信号解调质量变差,出现异常断充、甚至充电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用于用户终端的无线充电,能够降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效果,提高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带内通讯质量,从而减少断充、充电失效等风险。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用于用户终端的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吸附的吸附面以及与所述用户终端的接收线圈相对应的充电面,其中,在与所述用户终端吸附后,所述充电面和所述吸附面在朝向所述用户终端端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6.发射线圈,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充电面对应的位置,所述发射线圈能够与所述接收线圈配合,用以向所述用户终端充电。
7.可选地,所述吸附面围设于所述充电面的周向。
8.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在与所述用户终端吸附时朝向所述用户终端端面方向凸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凸起单元,所述凸起单元远离所述壳体内部的侧面形成所述吸附面。
9.可选地,所述凸起单元构造为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部区域形成所述充电面。
10.可选地,所述环形凸起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部,多个所述弧形凸起部的顶面共面并形成所述吸附面。
11.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扇组件;
12.所述充电面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通风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起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以使得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能够将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用户终端产生的热量经所述散热风道排出。
13.可选地,所述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发射线圈远离所述充电面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发射线圈同轴设置。
15.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pcb板,设于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发射线圈之间。
16.可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以及套设于所述风扇的风扇支架;
17.所述风扇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风扇的固定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发射线圈一侧的导风罩。
18.可选地,沿远离所述发射线圈方向,所述导风罩的内径逐渐增大。
19.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底盖,所述吸附面和所述充电面设于所述上盖,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风扇组件沿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之间。
20.可选地,所述底盖远离所述上盖的端面设有进风孔;
21.和/或,所述底盖的径向侧壁设有散热孔。
22.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抵接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吸附面远离所述充电面的侧向;
23.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充电面对应的用于设置所述发射线圈的充电腔以及与所述支撑面对应的且设有风扇组件的风扇腔,所述风扇腔朝向所述充电面设有第二通风孔,以使得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能够经所述第二通风孔吹向所述充电面,用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散热。
24.可选地,所述风扇腔与所述充电腔连通,所述充电面设有与所述充电腔连通的第三通孔,以使得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还能够经所述充电腔、所述第三通风孔吹向所述充电面,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发射线圈的散热。
25.可选地,所述吸附面与所述支撑面共面;
26.或者,所述支撑面处于所述吸附面与所述充电面之间。
27.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两侧,用于夹持所述用户终端的夹持部。
28.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吸附面对应的位置,用于将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吸附于所述用户终端。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吸附面和充电面,其中,无线充电装置与用户终端吸附后,充电面和吸附面在朝向用户终端端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也即,充电面相对于吸附面会更加远离用户终端,因发射线圈设于壳体内部且与充电面对应的位置,进而拉远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和被充电的用户终端的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能够降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效果,提高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带内通讯质量,从而减少断充、充电失效等风险。
3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3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图;
33.图2是基于图1中的爆炸图;
3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风扇组件的结构图;
3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上盖的结构图;
3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底盖的结构图;
3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与用户终端的吸附结构图;
3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与用户终端吸附的剖视图;
39.图8是基于图7中的a部放大图;
40.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图;
41.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与用户终端的第一视角连接图;
42.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与用户终端的第二视角连接图;
43.图12是基于图9的爆炸图;
44.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与用户终端连接的剖视图;
45.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上盖的结构图;
46.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另一形式的结构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0-无线充电装置;101-吸附面;1011-散热风道;102-充电面;1021-第一通风孔;1022-第二通风孔;1023-第三通风孔;103-支撑面;110-壳体;111-上盖;1111-弧形凸起部;112-底盖;1121-进风孔;1122-散热孔;120-磁吸件;130-发射线圈;131-线圈支架;140-风扇组件;141-风扇;142-固定架;143-导风罩;150-pcb板;151-连接导线;160-夹持部;161-防滑纹;170-基座;200-用户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50.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指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远、近”是指相应结构或者相应部件远离或者另一结构或者部件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
51.实施例一
52.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100,用于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无线充电,该无线充电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包括用于与用户终端200吸附的吸附面101以及与用户终端200的接收线圈相对应的充电面102,其中,在与用户终端200吸附后,充电面102和吸附面101在朝向用户终端200端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也即,充电面102相对于吸附面101更加靠近壳体110内部。当吸附面101与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贴合吸附后,充电面102相对于吸附面101更加远离用户终端200;发射线圈130,设于壳体110内部,且与充电面102相对应的位置,发射线圈130能够与接收线圈配合,用以向用户终端200充电,通过在壳体110朝向用户终端200的端面形成高度不同的吸附面101和充电面102,以拉远充电面102与用户终端200之间,使得处于壳体110内部且位于充电面102的背侧的发射线圈130与用户终端200之间的距离被拉远。
5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10上设置吸附面101和充电面102,其中,无线充电装置100与用户终端200吸附后,充电面102和吸附面101在朝向用户终端200端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也即,充电面102相对于吸附面101更加远
离用户终端200,因发射线圈130设于壳体110内部且与充电面102对应的位置,进而拉远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发射线圈130和被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能够降低发射线圈130和接收线圈的耦合效果,提高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带内通讯质量,从而减少断充、充电失效等风险。
54.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线圈支架131,发射线圈130通过线圈支架131固定于壳体110内部与充电面102相对应的位置,用以将壳体110内部的发射线圈130的位置固定,并能够与用户终端200的接收线圈配合进行充电。
55.为了方便该无线充电装置100与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接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磁吸件120,磁吸件120设于壳体110内部且与吸附面101相对应的位置,用于将无线充电装置100吸附于用户终端200。当该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壳体110内部设置磁吸件120,该磁吸件120设置于与吸附面101相对应的壳体110的内部,当吸附面101靠近用户终端200时,能够将吸附面101吸附于用户终端200。需要说明的是,磁吸件120可以为磁铁。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面101围设于充电面102的周向。也即,吸附面101可以为环形区域,而充电面102为该环形区域内部的圆形区域,当无线充电装置100吸附于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时,环形区域与用户终端200贴合,且圆形区域的相对于该环形区域更加远离用户终端200,即圆形区域与用户终端200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拉远该充电面102背侧的发射线圈130与用户终端200的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发射线圈130和接收线圈的耦合效果,提高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带内通讯质量,还可以减少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断充、起屏困难等异常现象。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设有在与用户终端200吸附时朝向用户终端200端面方向凸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凸起单元,凸起单元远离壳体110内部的侧面形成所述吸附面101,壳体110的朝向用户终端200端面方向的其他区域可以形成充电面102。
58.当凸起单元为一个时,凸起单元构造为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顶面,即远离壳体110内部方向的侧面形成吸附面101,而环形凸起的内部区域形成所述充电面102。
59.当凸起单元为多个,多个凸起单元可以间隔设置,可以在凸起单元之间的壳体110区域形成充电面102。例如,凸起单元可以为两个,两个凸起单元间隔设置于壳体110的朝向用户终端端面,两个凸起单元之间的区域可以形成充电面102,用以用户终端的充电。当然,凸起单元也可以为三个,呈三角形排布,于三个凸起单元围设的中间区域形成充电面;同时凸起单元还可以为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以其他形式的多边形结构排布,并于多边形结构的中部形成充电面102。
60.为了形成上述的吸附面101和充电面102,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110设有或者形成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在壳体110与用户终端200吸附时朝向用户终端200端面方向凸出,环形凸起远离壳体110内部的侧面形成吸附面101;环形凸起的内部区域形成充电面102,也即,壳体110的被环形凸起围成的内部圆形区域的远离壳体110内部方向的侧面形成充电面102。其中,壳体110在其朝向用户终端200的端面向外构造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侧面形成能够与用户终端200贴合的吸附面101,而该环形凸起的中部区域形成相对于吸附面101向壳体110内部方向凹陷的充电面102,以使得充电面102与吸附面10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吸附面101的高度大于充电面102的高度。
61.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凸起构造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部1111,多个弧形凸起部1111的顶面共面并形成吸附面101。
62.环形凸起可以由多个间隔布置的弧形凸起部1111沿环形延伸方向形成,且多个弧形凸起部1111的顶面共面,以形成吸附面101;此时,磁吸件120也可以构造为多个,且与弧形凸起部1111一一对应,每个弧形凸起部1111的背侧分别设置一个磁吸件120。弧形凸起部1111可以为两个,均为近似半圆环形,两个弧形凸起部1111相对的两端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所述散热通道1011。
63.吸附式的无线充电方案中,无线充电器和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紧密吸附,因而不利于散热,从而限制了充电功率的提升,充电速率受限。相关技术中,考虑到充电器与被充电的电子产品紧密贴合,采用微型风冷以使充电器内部的空气流动,带走充电器内部发射线圈130的热量,但其无法对被充电的电子产品散热。
64.为了实现该无线充电装置100以及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共同散热,进一步提高充电速度,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10内部的风扇组件140;充电面102设有连通壳体110内部的第一通风孔1021,相邻两个弧形凸起部1111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1011,以使得风扇组件140产生的风能够将发射线圈130和用户终端200产生的热量经散热风道1011排出。
65.本公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100主用于磁吸式无线充电场景,通过对壳体110的朝向用户终端200的吸附面101做环形凸起,并在壳体110内部与其对应的内侧设置吸磁件;在环形凸起的中心部分的充电面102做凹陷设置,并在壳体110内部的充电面1052的内侧设置发射线圈130,以使充电面102与吸附面101形成高度差,而将环形凸起构造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部1111,在相邻两个弧形凸起部1111之间形成散热风道1011,再通过在壳体110内部设置风扇组件140,通过风扇组件140形成主动风冷带走发射线圈130和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提高充电速度。
66.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140可以设置于壳体110内部的任意合适位置,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140设于发射线圈130远离充电面102的一侧,且风扇组件140和发射线圈130优选为同轴设置。其中,风扇组件140与发射线圈130同轴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且发射线圈130上设有用于供风通过的通孔,以使得风扇组件140产生的风能够通过该通孔后经第一通风孔1021后由散热风道1011排出。风扇组件140由发射线圈130的后方直接对发射线圈130进行吹风,更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67.需要说明的是,风扇组件140的中心与充电面102上的通风孔1021同轴设置。
68.风扇组件140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方式构造,如图3及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风扇组件140包括风扇141以及套设于风扇141的风扇支架;风扇支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141的固定架142以及设于固定架142远离发射线圈130一侧的导风罩143。该固定架142用于风扇141的固定,也即,通过该固定架142将风扇141固定于壳体110的内部,同时,在固定架142远离发射线圈130的一侧还设置有导风罩143,用于更好地将风通过风扇141送入散热风道1011。
69.为了更好地实现导风罩143的导向作用,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沿远离发射线圈130方向,导风罩143的内径逐渐增大,用以更好地聚拢风向,提高风扇141地散热效果。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pcb板150,该pcb板150设于风扇组件140与发射线圈130之间,且分别与风扇组件140的风扇141和发射线圈130连接,用于为其供电,为了方便风扇组件140的风通过顺利通过pcb板150后到达发射线圈130,在pcb板150上也设置有通孔,以使得风扇141产生的风经该通孔后到达发射线圈130。需要说明的是,pcb板150上的通孔可以设置于该板的中部,且与风扇141以及充电面102的通风孔1021同轴设置。
71.可以理解的是,pcb板15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能够实现与风扇141和发射线圈130供电的相应结构,本公开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7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导线151,该连接导线151与pcb板150连接,用以为整个无线充电装置100供电,其中,连接导线151可以与pcb板150可拆卸连接,也即,pcb板150上可以设置有接线端口,连接导线151的端部设有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口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在pcb板150上设置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方便连接导线151与其可拆卸连接。
73.为了方便壳体110内部各部件的安装,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111和底盖112,吸附面101和充电面102设于上盖111,发射线圈130和风扇组件140沿远离上盖111的方向依次设于上盖111和底盖112之间。其中,上盖111与底盖112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组件连接,或者采用卡扣形式进行卡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74.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底盖112远离上盖111的端面设有进风孔1121;和/或,底盖112的径向侧壁设有散热孔1122。其中,可以仅在底盖112的远离上盖111的端面设置进风孔1121,以使得气体能够直接由该进风孔1121进入壳体110风部并被风扇141吹向发射线圈130,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孔1121可以为多个,间隔设置于底盖112的底部端面;也可以仅在底盖112的径向侧壁设置散热孔1122,散热孔1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孔1122沿底盖112的侧壁间隔设置,该散热孔1122用于风扇组件140的散热,提高风扇组件140的性能。当然,也可以在底盖112的远离上盖111的端面设置进风孔1121,同时在底盖112的径向侧壁设置散热孔1122。
75.实施例二
76.如图9至图1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用于与用户终端200抵接的支撑面103,支撑面103设于吸附面101远离充电面102的侧向;在无线充电装置100与用户终端贴合充电时,吸附面101与支撑面103圴与用户终端200的端面抵接。壳体110内部形成有与充电面102对应的用于设置发射线圈130的充电腔以及与支撑面103对应的且设有风扇组件140的风扇腔,风扇腔朝向充电面102设有第二通风孔1022,以使得风扇组件140产生的风能够经第二通风孔1022吹向充电面102,用于用户终端200的散热。相比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100中,风扇组件140与充电面102上的第一通风孔1021同轴设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10分隔为充电腔与风扇腔,且风扇腔位于充电腔的侧向,同时,与风扇腔对应的支撑面103同样位于吸附面101的一侧,在吸附面101与用户终端200贴合的同时对用户终端200进行支撑,以提高用户终端200的稳定性。同时,风扇腔内风扇组件140产生的风由第二通风孔1022排出至充电面102处,用于对吸附于该装置的用户终端200进行散热。
7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100适用于车载式无线充电场景,因
此,还可以在该壳体110的远离用户终端200的侧面设置与壳体110转动连接的基座170,该基座170可以固定于车辆,其中,车辆可以为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78.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10与基座170之间可以采用球铰结构连接,以使得壳体110的转动方向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
79.如图9、图13及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面101与支撑面103共面;或者,支撑面103处于吸附面101与充电面102之间。其中,无线充电装置100中,吸附面101可以与支撑面103平齐,以使得吸附面101和支撑面103同时与用户终端200完全贴合,实现更好的支撑用户终端200;另外,支撑面103可以处于吸附面101与充电面102之间,吸附面101与用户终端200贴合的同时,支撑面103的部分与用户终端200抵接,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还有利于风扇腔内有风扇组件140的散热。
80.需要说明的是,在与风扇腔对应的底盖112远离上盖111的侧面设有进风孔1121,实际工作时,风由该进风孔1211进入,依次经风扇腔、第二通风孔1022后至充电面102,最终由形成于弧形凸起部1111之间的散热风道1011排出,实现对用户终端200的散热。
81.为了进一步地对该装置内部的发射线圈130进行散热,如图15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扇腔与充电腔连通,充电面102设有与充电腔连通的第三通风孔1023,以使得风扇组件140产生的风还能够经充电腔、第三通风孔1023吹向充电面102,用于用户终端200和发射线圈130的散热。该第三通孔1023可以设置于两个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部1111围成圆形的中心,并可以设置成圆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在实际使用时,风扇腔内风扇组件140产生的风在经第二通风孔1022排出至充电面102的同时,还可以经充电腔、第三通风孔1023吹向充电面102,用于用户终端200和发射线圈130的共同散热。
82.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装置100与用户终端200连接的可靠性,如图9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10两侧,且用于夹持用户终端200的夹持部160。夹持部160可以为两个,具有伸缩功能,能够夹持用户终端200的相对的两侧,以使无线充电装置100通过磁吸件120与用户终端200吸附连接的同时,通过夹持部160夹持,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使该无线充电装置100适用于移动场景,或者振动较大的场景,提高无线充电装置100的适用性。
83.需要说明的是,夹持部160的用于与用户终端200抵接的侧面设有防滑纹161,该防滑纹161可以直接设置于夹持部160的内侧面,也可以采用弹性材料构造并设于夹持部160的内侧面,在防滑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擦伤用户终端200。
84.本公开的用户终端2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为其他具有接收线圈能够实现无线充电的相应电子产品。
85.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100中,通过在壳体110与用户终端200贴合充电时朝向被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端面形成吸附面101和充电面102,其中,无线充电装置100与用户终端200吸附后,充电面102和吸附面101在朝向用户终端200端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也即,充电面102相对于吸附面更加远离用户终端200,因发射线圈130设于壳体110内部且与的充电面102相对应的位置,进而拉远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发射线圈130和被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能够降低发射线圈130和接收线圈的耦合效果,提高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带内通讯质量,从而减少断充、充电失效等风险。进一步的,将用于形成上述吸附面101和充电面102的环形凸起构造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部1111,且相邻
两个弧形凸起部1111之间形成散热风道1011,再通过在壳体110内部设置风扇组件140,通过风扇组件140形成主动风冷带走发射线圈130和待充电的用户终端200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提高充电速度。
86.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87.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88.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