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溢油脚轮以及脚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11:22: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溢油脚轮以及脚轮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脚轮通常包括滚轮本体、横轴和支架,横轴将滚轮本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再固定在需要安装脚轮的支座上,脚轮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需要进行注润滑油,否则会因缺乏保养而造成寿命缩短,保养做法通常是将滚轮拆下,将润滑油点到需要横轴与滚轮本体相连接处,达到润滑的目的,这种脚轮润滑方式比较麻烦,需要拆卸脚轮,而且润滑油容易滴落到地面上沾污地面,润滑的方式并不是很便利;另外,即使是经常注油保养,普通脚轮因无法储存油脂,在保养注油后,随即流失,达不到最好的保养效果,同时浪费了润滑油和人工,也对生产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专利号为cn201820540762.4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润滑油脂储存仓的新型脚轮,所述脚轮中心设置储油仓,储油仓两侧分别设置轴承a、轴承b,轴承a、轴承b与脚轮相连接,所述轴承a外侧设置油封a,轴承b外侧设置油封b,油封a、油封b分别包裹轴承a、轴承b外侧表面,所述脚轮内设置注油通道,注油通道尾部与储油仓相连接,注油通道首部设置黄油嘴。该方案旨在解决脚轮的油脂润滑问题和油脂外溢问题,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溢油脚轮以及脚轮装置,其特点是易于往脚轮中滴加润滑油液且脚轮转动过程中油液不容易溢出。
5.其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溢油脚轮,包括内支撑体、套设在所述内支撑体上的轴承以及套设在所述轴承上的外支撑体,所述内支撑体中心有一安装孔且沿着周向外侧设有一凹槽,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凹槽内且轴承内圈与所述内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体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体和所述外支撑体通过所述轴承实现相对转动;所述内支撑体侧面上设有一注油流道,所述注油流道位于内支撑体侧面上的一端设有密封件,另一端通入所述凹槽中,所述注油流道内沿着管道周向设有一环形薄片,所述环形薄片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油流道内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一小球,脚轮转动时所述小球抵住所述通孔,以防止油液倒流。
7.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薄片的周向边缘固定在所述注油流道壁上,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内支撑体侧面。
8.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体两侧面上均设有多处加固肋板。
9.进一步地,所述注油流道为弯道。
10.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撑体与所述内支撑体的接触处光滑。
11.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体侧面上凸出一注油肋板,所述注油流道的一端位于所述
注油肋板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撑体为橡胶。
13.一种脚轮装置,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脚轮,以及横轴、u型支架,所述横轴穿过所述脚轮的安装孔,所述u型支架套在所述横轴两端且所述脚轮位于所述u型支架中间。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是:脚轮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横轴上,内支撑体与横轴保持固定不转动,外支撑体直接落地滚动,内支撑体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外支撑体实现相对转动。给脚轮注油时,打开密封件,往注油流道内滴加润滑油,润滑油顺着注油流道,经过环形薄片,再流至凹槽中,并包覆轴承,使轴承得到润滑,并放回密封件;脚轮滚动过程中,油液顺着注油流道有向外溢出的趋势,此时,注油流道内的小球同样具有向外运动的趋势,但小球被环形薄片阻挡,小球挡住环形薄片上的通孔,则润滑油无法通过该通孔,小球起到防止油液溢出的作用,小球和密封件在注油流道上形成双重防溢油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溢出效果。本实用新型是易于往脚轮中滴加润滑油液且脚轮转动过程中油液不容易溢出。
附图说明
15.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16.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轮外观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脚轮装置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3.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24.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7.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28.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2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脚轮装置,包括防溢油脚轮,以及横轴203、u型支架204,防溢油脚轮包括内支撑体101、套设在所述内支撑体101上的轴承102以及套设在所述轴承102上的外支撑体103,所述内支撑体101中心有一安装孔202且沿着周向外侧设有一凹槽105,所述轴承102位于所述凹槽105内且轴承102内圈与所述内支撑体101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体103位于所述凹槽105内且与所述轴承102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体101和所述外支撑体103通过所述轴承102实现相对转动;所述内支撑体101侧面上设有一注油流道104,所述注油流道104位于内支撑体101侧面上的一端设有密封件201,另一端通入所述凹槽105中,所述注油流道104内沿着管道周向设有一环形薄片106,所述环形薄片106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油流道104内靠近所述凹槽105的一侧设有一小球107,脚轮转动时所述小球107抵住所述通孔,以防止油液倒流,所述横轴203穿过所述脚轮的安装孔202,所述u型支架204套在所述横轴203两端且所述脚轮位于所述u型支架204中间。
30.脚轮通过安装孔202安装在横轴203上,内支撑体101与横轴203保持固定不转动,外支撑体103直接落地滚动,内支撑体101通过所述轴承102与所述外支撑体103实现相对转动。给脚轮注油时,打开密封件201,往注油流道104内滴加润滑油,润滑油顺着注油流道104,经过环形薄片106,再流至凹槽105中,并包覆轴承102,使轴承102得到润滑,并放回密封件201;脚轮滚动过程中,油液顺着注油流道104有向外溢出的趋势,此时,注油流道104内的小球107同样具有向外运动的趋势,但小球107被环形薄片106阻挡,小球107挡住环形薄片106上的通孔,则润滑油无法通过该通孔,小球107起到防止油液溢出的作用,小球107和密封件201在注油流道104上形成双重防溢油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溢出效果。本实用新型是易于往脚轮中滴加润滑油液且脚轮转动过程中油液不容易溢出。
31.如图3所示,所述注油流道104为弯道,所述环形薄片106的周向边缘固定在所述注油流道104壁上,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内支撑体101侧面。在脚轮滚动时,凹槽105内的润滑油会顺着注油流道104向外溢出,弯曲的注油流道104能降低润滑油的惯性,尽可能减少油液的溢出。由于环形薄片106上的通孔朝向内支撑体101侧面,环形薄片106成一个漏斗形,脚轮滚动时,小球107能够准确无误地堵在通孔上,提升防溢油的效果。
3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内支撑体101两侧面上均设有多处加固肋板108,所述内支撑体101侧面上凸出一注油肋板109,所述注油流道104的一端位于所述注油肋板109上。加固肋板108的作用是加强脚轮的结构强度,由于内支撑体101上设有注油流道104,注油肋板109的作用是加强注油流道104附近的结构强度,补偿挖空注油流道104所带来的结构强度
损失。
33.所述外支撑体103与所述内支撑体101的接触处光滑,所述外支撑体103为橡胶,所述密封件201为橡胶塞。内支撑体101和外支撑体103之间会有相对转动,两者接触处光滑能降低摩擦,提升脚轮的顺滑性。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用于外支撑体103承压和封闭注油流道104。
34.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