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0:58: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电子设备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因此,作为电子设备的周边产品之一-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充电设备包括立式结构、卧式结构、以及立卧转换式结构。在立式结构与立卧转换式结构的充电设备中通常设有用于抵接电子设备的支架,以在立式状态下限位电子设备。但在立卧转换式结构的充电设备中,且当充电设备为卧式状态时,支架会影响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性。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4.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用于放置电子设备;6.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以及7.支架,所述支架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且所述支架可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进行转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支架在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8.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通过使支架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转动进行转动,使支架可以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从而使支架既可以在立式状态下伸出第一壳体从而限位电子设备,又可在卧式状态下收容第一壳体从而提高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多样性与便捷性。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感应线圈和电池,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感应线圈相互配合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1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通过采用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设备,既可以在充电设备立式状态下使支架伸出第一壳体从而限位电子设备,又可以在充电设备卧式状态下使支架收容于第一壳体内从而提高充电设备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组件的多样性与便捷性。附图说明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1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卧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3.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1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立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5.图4为图3中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1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爆炸图。17.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8.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19.图8为图1中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20.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21.图10为图1中沿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22.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23.图1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24.图1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25.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子壳体、传动件、以及支架的爆炸图。26.图15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27.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传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8.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传动件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9.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30.图1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31.图2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32.图2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33.图2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组件的爆炸图。34.图2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35.图24为图23中沿e-e方向的截面示意图。36.标号说明:37.充电设备-1,电子设备-2,电子设备组件-3,感应线圈-4,电池-5,第一壳体-10,第一收容空间-100,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103,第一子壳体-11,第二子壳体-12,凸起部-13,第二收容空间-130,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第一转动槽-16,第一转轴-160,第一轴承-161,第二转动槽-17,第二转轴-170,卡槽-171,顶壁-18,第二通孔-180,第三转动槽-190,第三转轴-191,旋转架-192,安装槽-193,第二壳体-20,第三收容空间-200,第三子壳体-21,底壁-211,侧壁-212,第一通孔-213,第四子壳体-22,充电组件-30,充电线圈-31,散热支架-32,支架-40,定位槽-41,防滑件-42,固定孔-43,连杆轴44,电机组件-50,处理器-60,通信组件-61,距离传感器-62,扬声器-63,第一开关-64,第二开关-65,传动件-70。具体实施方式38.以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39.请一并参考图1-图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卧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为立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1,具体地,充电设备1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所述第二壳体20用于放置电子设备2。充电组件30,所述充电组件3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0内并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2充电。支架40,所述支架40可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0转动,且所述支架40可随着所述第二壳体20的转动进行转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支架40在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40.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主要用于为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其中,充电设备1可外接电源,将外部电能通过充电设备1作为中间媒介来为电子设备2充电。或者,充电设备1内部本身具有电池5,充电设备1可将自身电池5的电能传输给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另外,电子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技术以电子设备2为手机进行示意说明。4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包括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用于放置电子设备2。其中,第一壳体10可以理解为下壳,第二壳体20可以理解为上壳。第一壳体10转动连接第二壳体20,使得第二壳体20可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即第一壳体10可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第二壳体20进行转动,第二壳体20具体的转动方向如图2中的d1方向所示。由于电子设备2放置于第二壳体20上,因此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电子设备2也会同第二壳体20一同进行运动。42.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立卧转换式的充电设备1,即充电设备1可具有两种形态:卧式状态(如图2所示)与立式状态(如图4所示)。其中,卧式状态为第二壳体20平行于第一壳体10时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壳体20抵接于第一壳体10的表面上。立式状态为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之间形成夹角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进行了转动,使得第二壳体20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之间不再平行,而是形成了一定的夹角(如图4中角a所示)。可选地,在立式状态下,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之间的角度可以大于0°,且小于90°,即0°《a《90°。当充电设备1处于立式状态时,电子设备2在第二壳体20上也会随同第二壳体20一同进行转动从而使电子设备2“站”起来,满足了用户在不同角度下观看电子设备2的需求。43.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还包括充电组件30,充电组件30设于第二壳体20内,并且本实施方式就是利用充电组件30来为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的。可选地,充电设备1可通过有线传输电能,或者充电设备1可也通过无线传输电能,即无线充电设备1。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充电设备1主要具有两大功能:立卧转换功能与充电功能。可选地,充电组件30包括充电线圈31,充电线圈31是实现为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中,充电线圈31可以为有线充电线圈31或者无线充电线圈31。本实施方式以充电线圈31为无线充电线圈31进行示意,此时充电设备1即为无线充电设备1,可进一步提高充电设备1使用的便捷性。44.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还包括支架40,由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卧转换式的充电设备1,并且当充电设备1为立式状态时,电子设备2也会立起来,但此时电子设备2会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从而使电子设备2具有从第二壳体20上滑落的趋势。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了支架40,利用支架40来抵接电子设备2的一端,从而防止电子设备2滑落。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当充电设备1为立式状态时,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可围设形成定位槽41,从而来定位电子设备2。并且,由于利用支架40限制了电子设备2相对第二壳体20的位置,因此也可进一步限位电子设备2与充电组件30的位置,从而提高充电设备1的充电效率与充电的稳定性。45.但在相关技术中,支架40是一直凸设于第二壳体20上,也可以理解为支架40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0。这样在充电设备1为立式状态时便可起到上述内容描述的效果。但当充电设备1为卧式状态时,支架40仍然会一直凸设于第二壳体20上,从而影响充电设备1表面的平整性。并且由于支架40的存在,当充电设备1为卧式状态时,电子设备2在放置时无法随意摆放,因此会限制电子设备2的位置,更会严重影响充电设备1的美感,降低充电设备1的外观性能。4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将支架40设计成可活动的,即支架40可随着第二壳体20的转动而进行随同转动,以使所述支架40在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其中,“随同转动”指的是当第二壳体20在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的过程中,支架40可随着第二壳体20的转动也一同进行转动,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壳体20在转动时可带着支架40共同转动。可选地,只要第二壳体20转动,支架40便随动转动。或者,当第二壳体20转动到一定程度时,支架40才开始随动转动。47.并且,本实施方式可使支架40可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可选地,支架40可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0。本实施方式使支架40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0,首先,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便会形成一定的夹角。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便可形成各种不同的夹角,相对相关技术中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之间的夹角为固定的,本实施方式可满足不同的角度需求。其次,支架40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0,相比于相关技术,可增加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端部的距离。在限位相同尺寸的电子设备2时,可减小第二壳体20的尺寸,从而降低充电设备1整机的尺寸。48.另外,支架40随动的结果可使至少部分支架40在凸出于第一壳体10的伸出状态和收容于第一壳体10内的收容状态之间转换。其中,收容状态可以理解为当充电设备1为卧式状态时,支架40收容于第一壳体10内的状态,即支架40不凸出于第一壳体10的状态。伸出状态可以理解为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到一定位置或立式状态时,支架40进行随同转动从而使支架40凸出于第一壳体10的状态。这样的话,支架40便具有了两种功能。例如,当充电设备1为立式状态时,支架40可凸出于第一壳体10,从而用于抵接电子设备2。当充电设备1为卧式状态时,支架40可收容于第一壳体10内,这样支架40便不会凸出于充电设备1的表面,从而提高了充电设备1表面的平整性。并且电子设备2也可随意进行摆放,提高了充电设备1使用的便捷性。另外,当充电设备1为卧式状态时,支架40收容于第一壳体10内,还可提高充电设备1的外观性能。49.可选地,当支架40背离第二壳体20的表面与第一壳体10背离第二壳体20的表面齐平时可以认为此时支架40处于收容状态或者伸出状态。本实施方式以支架40与第一壳体10背离第二壳体20的表面齐平时支架40为收容状态进行示意。50.可选地,当支架40为伸出状态时,可部分支架40凸出于第一壳体10,或者全部支架40凸出于第一壳体10。本实施方式以部分支架40凸出于第一壳体10进行示意。51.综上,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支架40可随着所述第二壳体20的转动进行转动,使支架40可以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从而使支架40既可以在立式状态下限位电子设备2,又可在卧式状态下提高充电设备1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充电设备1的多样性、便捷性、以及外观性能。至于充电设备1的具体结构,以及支架40具体如何随着第二壳体20转动的,本文在下文会进行详细介绍。52.请一并参考图2、图4、及图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爆炸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传动件70,所述传动件70连接所述支架40与所述第二壳体20;当所述第二壳体20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0转动时,所述第二壳体20通过所述传动件70与所述支架40间接配合从而带动所述支架40转动。53.当第二壳体20转动时,第二壳体20可直接带动支架40进行转动,例如第二壳体20转动时第二壳体20可抵接支架40从而带动支架4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或者,如同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增设传动件70,使传动件70连接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这样当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所述第二壳体20通过所述传动件70与所述支架40间接配合从而带动所述支架40转动。也可以理解为,当第二壳体20转动时,第二壳体20可带动与第二壳体20连接的传动件70转动;当传动件70转动时,可带动与传动件70连接的支架40转动,最终实现支架40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至于更具体的运动过程,本技术将在下文进行详细阐述。54.接下来,本技术将详细介绍每个部件的结构,以及多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首先,本技术先介绍第一壳体10的结构。请一并参考图5与图6,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子壳体11与第二子壳体12,所述第一子壳体1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2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00,所述第一壳体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12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一侧的凸起部13,所述凸起部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4,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4之间的第二侧壁15,所述第一侧壁14与所述第二侧壁15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30,且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4。5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0不是常规的壳体结构,而是由第一子壳体11、第二子壳体12、及凸起部13构成的。其中,第二子壳体12与凸起部1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当第二子壳体12与凸起部13为一体式结构时可以理解为申请人为了便于清晰地了解其结构特征,将第一壳体10人为地拆分成第二子壳体12与凸起部13。56.本实施方式第一壳体10由于凸起部13的存在使得第一壳体10具有一定的凸起结构,这样可便于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侧壁14与两个第二侧壁15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30,第二收容空间130用于收容例如传动件70、支架40等结构件,为这些部件提供装设空间,并提高充电设备1的外观性能。并且,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第一侧壁14,可选地,第二壳体2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4,从而提高第二壳体20的转动性能。57.另外,第二收容空间130连通第一收容空间100,由于第二壳体20在转动时会带动转动件一同转动,因此原本设于第二收容空间130的部分转动件也可转动到第一收容空间100中去,为转动件预留转动空间。并且,后续会在第一收容空间100内增设电机组件50,利用电机组件50来带动第二壳体20转动,因此也为第二壳体20连接电机组件50预留连接空间。58.请一并参考图5-图8,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图8为图1中沿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4靠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的一侧设有第一转动槽16,所述第二壳体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子壳体21与第四子壳体22,所述第三子壳体21相较于所述第四子壳体22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11,所述第三子壳体21与所述第四子壳体22围设形成第三收容空间200;所述第三子壳体21包括底壁211、及与至少部分所述底壁211周缘弯折连接的侧壁212,所述侧壁2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3,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第一转轴160,所述第一转轴16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收容空间200内,且所述第一转轴16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子壳体21,所述第一转轴16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213并设于所述第三收容空间200外,且所述第一转轴160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槽16内。59.本实施方式将详细介绍第二壳体20如何转动连接第一侧壁14。首先第一侧壁14靠近第二收容空间13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6。第二壳体20包括第三子壳体21与第四子壳体22,其中第三子壳体21更靠近第一子壳体11与第二子壳体12,因此,也可以理解为,第四子壳体22可用于放置与承载电子设备2。第三子壳体21与第四子壳体22围设形成第三收容空间200,该第三收容空间200可用于收容例如第一转轴160与充电组件30等结构件。第三子壳体21包括底壁211与侧壁212,侧壁2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3。因此第一转轴160的一端可设于第三收容空间200内,并通过例如螺钉连接在第三子壳体21上,而第一转轴160的另一端贯穿侧壁212的通孔并设于第一转动槽16内。这样便可利用第一转动槽16与第一转轴160的相互配合使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起来。具体地,当第一转轴160在第一转动槽16转动时,由于第一转轴160的一端连接第三子壳体21,因此第三子壳体21便可在第一转轴160的带动下转动起来。同理,第四子壳体22也可第三子壳体21的带动下转动起来。60.可选地,第一转轴160的另一端还套设有第一轴承161,且第一轴承161设于第一转动槽16内,利用第一轴承161与第一转轴160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第一转轴160的转动性能。61.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支架40与第一壳体10的配合关系。请一并参考图9-图10,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图10为图1中沿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4靠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的一侧还设有第二转动槽17,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第二转轴170,所述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40,所述第二转轴170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槽17内。62.本实施方式的支架40转动连接第一侧壁14,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两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侧壁14上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7,并使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连接支架40,第二转轴170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转动槽17。这样第二转轴170在第二转动槽17内转动便可带动支架40一同进行转动。具体的转动过程可参考第一转轴160的转动过程。63.可选地,所述支架40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设有卡槽171,所述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设于所述卡槽171内。64.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在支架40靠近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即支架40的下侧)设置卡槽171,并使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设于卡槽171内,从而实现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连接支架40。并且,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设于卡槽171内,还可便于支架40与第二转轴170的安装。具体地,可先将第二转轴170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转动槽17内,再放置支架40,随后只需转动第二转轴170,便可将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自动卡入卡槽171内,从而实现安装。65.请一并参考图11-图12,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部分充电设备结构的爆炸图。图1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13还包括顶壁18,所述顶壁18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4与所述第二侧壁15,所述第一侧壁14、所述第二侧壁15、以及所述顶壁18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所述顶壁18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80,所述第二通孔180连通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所述顶壁18开设所述第二通孔180的孔壁上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7;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第二转轴170,至少部分所述支架40设于所述第二通孔180内,所述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40,所述第二转轴170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转动槽17内。66.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凸起部13还包括顶壁18,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以及顶壁18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并且可在顶壁18上开设连通第二收容空间130的第二通孔180。本实施方式的部分支架40可设于第二通孔180内,并在第二通孔180的孔壁上开设第二转动槽17。另外可使第二转轴170的一端连接支架40,第二转轴170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转动槽17内,通过第二转轴170与第二转动槽17相互配合使支架40在第二通孔180内转动。本实施方式将第二转轴170设于第二通孔180内,即第二壳体20与支架40之间还设有部分顶壁18,从而利用这部分顶壁18有效保护支架40,避免第二壳体20在转动时碰撞到支架40。67.请再次参考图2,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支架40处于收容状态时,所述支架40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顶壁18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齐平。68.当所述支架40处于收容状态时,即支架40还未进行旋转,此时可使支架40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顶壁18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齐平。其中,支架40背离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以及顶壁18背离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可构成充电设备1的抵接面,用于抵接电子设备2。因此,使上述两个部件的表面齐平,可提高充电设备1表面的平整度。69.可选地,所述支架40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所述顶壁18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以及第四子壳体22背离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表面均齐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充电设备1表面的平整度,使用户在卧式状态下放置电子设备2时可任意放置。70.请再次参考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01与第二面10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101与所述第二面102的第三面103,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面102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壳体20,当所述支架40处于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支架40从所述第二面102上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0。71.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面101、第二面102、以及第三面103。其中,第一面101可以理解为如图4所示的第一壳体10的下表面,第二面102则可以理解为第一壳体10的上表面,在这里第二面102并不是由一个部件构成的,而是由第二子壳体12以及凸起部13共同构成的第二面102。第三面103可以理解为第一壳体10的侧表面,同理,第三面103也不是由一个部件构成的,而是由第一子壳体11以及凸起部13共同构成的第三面103。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当支架40处于伸出状态时,使支架40从第二面102上凸出于第一壳体10,而不是从第一面101或者第三面103上凸出于第一壳体10。由于电子设备2在卧式时防止在第四子壳体22上,因此使支架40从凸起部13的第二面102上凸出(即从顶壁18上凸出),可更便于使电子设备2抵接支架40,从而简化充电设备1的结构,降低充电设备1的尺寸。72.请再次参考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具有卧式状态与立式状态;其中,所述卧式状态为所述第二壳体20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10时的状态,所述立式状态为所述第二壳体20与所述第一壳体10之间形成夹角的状态;当所述充电设备1为所述立式状态时,所述支架40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20。73.上述内容已经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卧式状态与立式状态,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当充电设备1为立式状态时,可使支架40垂直于第二壳体20,从而进一步提高限位电子设备2的效果。74.请一并参考图13,图1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防滑件42,所述防滑件42设于所述支架40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75.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增设防滑件42,使防滑件42设于支架40背离第一子壳体11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使防滑件42设于第一子壳体11的上侧。可利用防滑件42的高摩擦系数,以及防滑性能来进一步提高支架40限位电子设备2的限位效果。76.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传动件70分别与支架40和第二壳体20的配合关系。请一并参考图14-图16,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子壳体、传动件、以及支架的爆炸图。图15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传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传动件7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30内,所述传动件70连接所述支架40,所述传动件70上设有第三转动槽190,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旋转架192与第三转轴191,所述旋转架192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0靠近所述支架40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轴191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架192,所述第三转轴191相对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转动槽190内。77.在本实施方式中,部分传动件70设于第二收容空间130内,部分第传动件70设于第一收容空间100内,传动件70可连接支架40,并且传动件70上开设有第三转动槽190。78.另外,所述旋转架192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0靠近所述支架40的一侧,旋转架192与第二壳体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本实施方式以旋转架192与第二壳体20为一体式结构进行示意。也可以理解为旋转架192为第二壳体20自靠近支架40的一侧表面凸设出来的。可选地,旋转架192可连接第三子壳体21。79.本实施方式还可增设第三转轴191,使第三转轴191的一端连接旋转架192,第三转轴191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转动槽190内。这样当第二壳体20转动时便可带动旋转架19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191在第三转动槽190内进行转动。当第三转轴191在第三转动槽190内转动时,传动件70便会受到第三转轴191的作用力,从而使传动件70朝向与第三转轴19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架40也朝向与第三转轴19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最终使支架40在伸出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转换。80.可选地,旋转架192、传动件70、以及第三转轴191的数量均为2个,并且沿第二壳体对称设置,这样可提高第二壳体20转动的均匀性与稳定性。81.请一并参考图17,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传动件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40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一端设有固定孔43,所述传动件70上设有连杆轴44,所述连杆轴44设于所述固定孔43内。82.上述内容提及传动件70可连接支架40,本实施方式中可在支架40靠近第一子壳体11的一端开设固定孔43,传动件70上设置连杆轴44,使连杆轴44设于固定孔43内,从而实现传动件70插接支架40,便于支架40与传动件70的安装与拆卸。83.请再次参考图1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转动槽190的形状为弧形,且所述第三转动槽190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方向凸出。84.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件70的运动要依赖于第三转轴191的转动,由于第三转轴191运动的轨迹为弧形,因此本实施方式将第三转动槽190的形状也设计成弧形,可使第三转轴191便于在第三转动槽190内转动。另外,本实施方式还可使第三转动槽190朝向所述第一子壳体11的方向凸出,这样可使第三转轴191更易带动传动件70转动。可选地,本技术可通过设计第三转动槽190的形状从而改变传动件70的转动速度。85.请再次参考图13与图1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转动槽190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转轴191的转动方向。86.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所述第三转动槽190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转轴191的转动方向,从而使第三转轴191在转动时对传动件70的作用力更加平均,从而进一步提高传动件70转动时的均匀性。87.请再次参考图1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70靠近第二壳体20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93,所述安装槽193连通所述第三转动槽190。88.本实施方式还可增设与第三转动槽190连通的安装槽193,安装槽193开设于传动件70靠近第二壳体20的一侧表面,从而便于第三转轴191的安装,例如第三转轴191可从第二传动件70靠近第二壳体20的一侧表面进入安装槽193,再从安装槽193进入到第三转动槽190内等待第二壳体20的转动。89.请再次参考图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7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4的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三转动槽190,所述第三转轴19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架192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4的一侧。90.本实施方式可将第三转动槽190开设于传动件70背离第一侧壁14的一侧,且第三转轴191连接于旋转架192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4的一侧,从而降低传动件70与第三转轴191配合的难度。91.请再次参考图2与图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电机组件50,至少部分所述电机组件50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内,所述电机组件50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0,所述电机组件5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壳体20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0转动。9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二壳体20可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起来,可增设电机组件50,使电机组件50设于第一壳体10内的第一收容空间100,并使电机组件50连接第二壳体20,这样的话,当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时,电机组件50便可驱动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至于电机组件50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带动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的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93.上述内容是为了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的充电设备1的主要部件。接下来,本技术将详细介绍下充电设备1的运动过程。94.当充电设备1从卧式状态至立式状态的过程中,即为从图2变换到图4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支架40从收容状态至伸出状态的过程。具体地,在电机组件50未开始工作时支架40位于第一壳体10内。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带动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壳体20的转动可通过旋转架192带动第三转轴191在传动件70的第三转动槽190内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70沿与第三转轴19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顺时针转动。而传动件70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架40沿顺时针转动,最终使部分支架40转动并凸出于第一壳体10,并与转动后的第二壳体20围设形成定位槽41来定位电子设备2。95.当充电设备1从立式状态至卧式状态的过程中,即为从图4到图2的变换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支架40从伸出状态至收容状态的过程。具体地,电机组件50为开始工作时部分支架40凸出于第一壳体10外。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并带动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二壳体20的转动可通过旋转架192带动第三转轴191在传动件70的第三转动槽190内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70沿与第三转轴19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逆时针转动。而传动件70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架40沿逆时针转动,最终使支架40转动并收容于第一壳体10内。96.另外,在本技术中,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内的处理器60,所述处理器60电连接所述电机组件50,所述处理器60用于向所述电机组50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处理器60可发送不同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组件50的具体工作。接下来,本文将具体介绍几种利用处理器60和其他电子结构件配合来控制电机组件50运动的实施例。97.请一并参考图18,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内的距离传感器62,所述距离传感器62电连接所述处理器60,所述距离传感器62连接所述电机组件50。98.所述处理器60用于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当所述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时,所述距离传感器6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60发送距离信号,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号得到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当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99.除了上述内容介绍的充电设备1的机械结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1还可包括处理器60与距离传感器62等具有电控功能的结构件,其中距离传感器62设于第一收容空间100内,距离传感器62连接电机组件50,且距离传感器62电连接处理器60。处理器60用于向电机组件5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当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时,距离传感器62用于检测至少部分所述电机组件50的运动状态(即滑动件滑动的距离),以得到距离信号,随后距离传感器62将距离信号发送给处理器60,处理器60可根据距离信号得到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的角度。100.另外,处理器60还可判断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与预设角度的关系。其中,预设角度可以为事先存储在充电设备1内的信息,也可以为充电设备1从外界实时获取的信息,例如预设角度可为用户传输给充电设备1的信息。预设角度可以理解为充电设备1允许第二壳体20转动的最大角度,或者预设角度也可以理解为用户希望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101.当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此时即说明第二壳体20已转动到了用户设置的角度值了,不希望第二壳体20再继续转动下去了,因此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进而使第二壳体20停止转动,使充电设备1最终达到用户所需的立式状态。102.请一并参考图19,图1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内的扬声器63,所述扬声器63电连接所述处理器60;当所述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扬声器63发送音频信号以使所述扬声器63发声;当所述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停止向所述扬声器63发送所述音频信号。103.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第一收容空间100内增设扬声器63,使扬声器63电连接处理器60。当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电机组件50便会开始工作并运动起来,此时处理器60便可向扬声器63发送音频信号以使扬声器63进行发声。由于电机组件50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微小的噪音,因此可利用扬声器63发声来遮盖住噪音,并配合充电设备1的运动提高用户体验。另外,当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使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时,此时电机组件50便不会产生声音,因此处理器60也可停止向扬声器63发送音频信号,从而使扬声器63也不发声。并且,用户也可根据扬声器63的发声时间来得知充电设备1何时开始工作与停止工作。可选地,第一壳体10上开设有多个扬声孔,以便于扬声器63发出的声音传播至充电设备1外。104.请一并参考图20,图2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内的第一开关64与第二开关65,所述第一开关64与所述第二开关65均电连接所述处理器60;105.当所述第一开关64被按压时,所述第一开关64用于向所述处理器60发送立式信号,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根据所述立式信号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进而使所述电机组件50驱动所述第二壳体20沿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第二开关65被按压时,所述第二开关65用于向所述处理器60发送卧式信号,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根据所述卧式信号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进而使所述电机组件50驱动所述第二壳体20沿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106.本实施方式还可在第一收容空间100内增设第一开关64与第二开关65,第一开关64与第二开关65可连接第一壳体10,第一开关64与第二开关65均电连接处理器60。第一开关64与第二开关65为控制充电设备1何时开始工作的结构件。第一开关64与第二开关65均可被按压。当第一开关64被按压时,第一开关64可向处理器60发送立式信号,处理器60可根据立式信号向电机组件5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从而使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进而使所述电机组件50驱动所述第二壳体20沿第一方向转动。也可以理解为,当第一开关64被按压时,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使充电设备1从卧式状态向立式状态进行转换。而当第二开关65被按压时,第二开关65可向处理器60发送卧式信号,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根据所述卧式信号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从而使电机进而使电机组件50再次开始工作,所述电机组可件驱动所述第二壳体20沿第二方向转动。也可以理解为,当第二开关65被按压时,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使充电设备1充立式状态向卧式状态进行转换。107.综上所述,第一开关64为控制充电设备1从卧式状态向立式状态转换的开关。第二开关65为控制充电设备1从立式状态向卧式状态转换的开关。用户可根据按压两个开关来控制充电设备1的状态,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108.请再次参考图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根据所述立式信号得到所述第一开关64的按压时间,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判断所述按压时间是否小于预设时间,当所述按压时间小于所述预设时间,且当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者,当所述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且当所述第一开关64上的触摸力撤去时,所述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109.由于当按压第一开关64时,即充电设备1从卧式状态向立式状态转换时,第二壳体20不能一直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第二壳体20在转动一定的角度后需要停止电机组件50运动,从而使第二壳体20停止转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60还可根据立式信号得到第一开关64的按压时间,处理器60还可判断按压时间与预设时间的关系。其中,预设时间可以为事先存储在充电设备1内的信息,也可以为充电设备1从外界实时获取的信息。110.本实施方式根据按压时间与预设时间的关系提供了两种控制方式。在一种控制方式中,当按压时间小于所述预设时间,且当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的角度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处理器60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也可以理解为,当第二壳体20转动到最大角度时,处理器60可控制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在另一种控制方式中,当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且当第一开关64上的触摸力撤去时,处理器60可向所述电机组件50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也可以理解为,当第一开关64的按压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此时需要用户主动撤去按压力,便可随时控制电机组件50停止工作,使第二壳体20在任意位置停止转动。111.请一并参考图21,图2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充电设备的电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设备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0内的通信组件61,所述通信组件61电连接所述处理器60,所述通信组件6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四控制信号,所述通信组件61还用于将所述第四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60,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组件50开始工作或者停止工作。112.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第一收容空间100内增设通信组件61,使处理器60电连接通信组件61。其中,通信组件6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四控制信号。终端可以为外界的手机、电脑、服务器等设备。这些设备会发出第四控制信号从而被通信组件61所接收。通信组件61随后将第四控制信号发送给处理器60,处理器60可根据这第四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组件50运动进而使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实现充电设备1在卧式状态与立式状态之间的转换。可选地,通信组件61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或nfc等等。113.请一并参考图2、图4、及图22,图2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充电组件的爆炸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20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子壳体21与第四子壳体22,所述第三子壳体21相较于所述第四子壳体22靠近所述第一子壳体11,所述第三子壳体21与所述第四子壳体22围设形成第三收容空间200,所述充电组件30设于所述第三收容空间200内,所述充电组件30包括充电线圈31与散热支架32,所述充电线圈31设于所述散热支架32上,所述充电线圈31电连接所述处理器60,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充电线圈31发送充电信号以使所述充电线圈31为所述电子设备2充电。1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0内具有第三收容空间200,而充电组件30便设于第三收容空间200内。充电组件30可包括充电线圈31与散热支架32。其中充电线圈31主要用于为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的结构件,散热支架32用于承载充电线圈31,并为充电线圈31进行散热,从而将充电线圈3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提高充电线圈31的散热性能。另外,充电线圈31电连接处理器60,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充电线圈31发送充电信号以使所述充电线圈31为所述电子设备2充电。可选地,充电线圈31可以为有线充电线圈31或者无线充电线圈31。本实施方式以充电线圈31为无线充电线圈31进行示意,此时充电设备1即为无线充电设备1,可进一步提高充电设备1使用的便捷性。115.另外,充电组件30还可包括制冷剂,制冷器设于散热支架32上,且制冷剂用于对充电线圈31进行冷却。具体地,制冷器电连接处理器60,所述处理器60还用于向所述制冷器发送冷却信号以使所述制冷器对所述充电线圈31进行冷却,从而进一步将充电线圈3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进一步提高充电线圈31的散热性能。可选地,制冷器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制冷器(thermo-electronicchip,tec)。116.请一并参考图23-图24,图2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沿e-e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3,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组件3包括电子设备2、以及如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感应线圈4和电池5,所述充电线圈31和所述感应线圈4相互配合用于给所述电池5充电。117.本文除了提供充电设备1的具体结构之外,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充电设备1的电子设备组件3。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组件3包括电子设备2以及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其中,电子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电子设备2包括感应线圈4和电池5,当充电设备1开始充电功能时,所述充电线圈31和所述感应线圈4相互配合用于给所述电池5充电。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3,通过采用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设备1,既可以在充电设备1立式状态下使支架40伸出第一壳体10从而限位电子设备2,又可以在充电设备1卧式状态下使支架40收容于第一壳体10内从而提高充电设备1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组件3的多样性与便捷性。11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