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控速计量输血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5:2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中一次性输血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控速计量输血器。


背景技术:

2.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针对于血容量不足、或患有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需要进行输血的新生儿以及婴幼儿,其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输血量计算不当或输血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等并发症。因此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输注血液制品时必须精准的记录输入量。
3.其次,在进行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还发现,现有的输血器在进行生理盐水冲管的过程中,会将输血器内滤网上的杂质一并冲下沿着管路流入患儿体内,可能导致急性反应或潜在危险,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进一步的,输血袋与输血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输血袋内剩余血液制品的洒落,这进一步的增加了环境的污染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输血量不能精确计量,生理盐水容易将血液过滤器中的杂质冲入患儿体内引发不良反应以及输血袋分离过程中存在血液洒落情况,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控速计量输血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控速计量输血器,包括静脉输液管,所述静脉输血管的上游端与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输血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分支输液管相连;所述输血管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三通阀之间设置有开关夹;所述分支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静脉输液管上设置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外壁设置有计量刻度线。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输血器,该输血器上的输血管与输血器可拆卸的连接,同时,输血管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用于对静脉输入的血液进行过滤防止血液中的其他杂质进入体内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对分支输液管也设置了过滤器,当需要进行生理盐水冲管的时候,能够对生理盐水中潜在的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保证了输送到身体内的液体的纯净度;其次,当输血完成后,通过关闭开关夹后,再将输血管与三通阀拆卸,进行单独处理,基本不会存在血液洒落外部环境的风险;最后,静脉输液管上设置的带刻度的集液管还可以定量的量取过滤后的血液,保证输送到婴幼儿体内的血量精确可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所述第一滤层和所述第二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滤膜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内设
置有一层第二滤膜层。输血完毕后,需要通过生理盐水把静脉输液管中残留的细胞悬液推送至患儿体内,以达到治疗剂量,而生理盐水需要通过塑料穿刺器刺穿胶盖进入输液管路中,在这过程中,容易将微小的胶质杂质带入生理盐水中一并输送到患儿体内造成潜在的风险,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器的过滤,则避免了生理盐水中的杂质进入体内的风险。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输血管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适配。当输血完成后,输血袋需要保留,送至输血科保持24h后处理,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输血管与所述三通阀连接,配合开关夹,分离输血袋时,先关闭开关夹,然后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进行拆卸即完成了输血袋的分离,很好的避免了输血袋中血液洒落的风险。保持环境卫生、安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液管下方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和滴速调节阀。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液管量程范围为10-50ml,单位刻度为1ml。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静脉输液管的长度为150-180cm。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输血管的长度为20-30cm;所述分支输液管的长度为20-30cm。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输血器,该输血器上的输血管与输血器可拆卸的连接,输血管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用于过滤血液中凝块及储存过程中蓄积退变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同时,输血管上设置开关夹与可拆卸的接口配合,即可避免输血袋在与静脉输液管分离时输血袋中血液洒落的风险。保持环境卫生、安全。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输血器,输血管和分支输液管分别设有过滤器,极大的避免了生理盐水冲管的过程中,将过滤掉的血液杂质冲入患儿体内的风险。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计量输血量的输血器,计量筒上的刻度线能够指导医护人员输送的所需的血量。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标:1-静脉输液管;2-三通阀;3-输血管;4-分支输液管;5-第一过滤器,51-第一滤层;52-第二滤层,53-滤膜层,6-第二过滤器,7-开关夹,8-连接件;81-第一接口,82-第二接口,9-集液管,10-墨菲式滴管,11-滴速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控速计量输血器,如图1-3所示,包括静脉输液管1,所述静脉输液管1的上游端与三通阀2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三通阀2的第二端口与输血管3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具体的,所述输血管3上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包括第一接口81和第二接口82,所述第一接口81与所述第二接口82相适配;
27.所述三通阀2的第三端口与分支输液管4相连;所述输血管3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滤器5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滤层51和第二滤层52,所述第一滤层51和所述第二滤层52之间设置有第一滤膜层53。
28.所述第一过滤器5的下方设置有开关夹7;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输血管3与所述三通阀2连接,配合开关夹7,分离输血袋时,先关闭开关夹7,然后将第一接口81和第二接口82进行拆卸即完成了输血袋的分离,很好的避免了输血袋中血液洒落的风险。保持环境卫生、安全。
29.所述分支输液管4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6,具体的,所述第二过滤器6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内设置有一层第二滤膜层。输血完毕后,需要通过生理盐水把静脉输液管中残留的细胞悬液推送至患儿体内,通过设置专用的第二过滤器6,则很好的避免了生理盐水中的杂质进入体内的风险。
30.所述静脉输液管上设置有集液管9,所述集液管9外壁设置有计量刻度线。所述集液管9量程范围为10-50ml,单位刻度为1ml。更加方便医护人员精确到ml确定输送给患儿的血量。在所述集液管9下方依次设置有墨菲式滴管10和滴速调节阀11。用于调节血液滴加的速度。
31.本实用新型中,静脉输血管的长度为170cm,输血管和分支输液管的长度均为25cm,若输血管和分支输液管的长度不一致时,较长的一支易存在管路折叠影响流速。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33.排气过程:输血前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排尽静脉输液管1中的空气,首先将三通阀2旋转到分支输液管4的通路,将0.9%氯化钠注射液与分支输液管4连接,0.9%氯化钠注射液进入分支输液管4后通过第二过滤器6将生理盐水中潜在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0.9%氯化钠注射液按照医嘱用量进入集液管9精准计量后关闭三通阀,打开滴速调节器11排尽静脉输液管1中的空气后关闭滴速调节器11,将静脉输液管1底部与患儿输液通路连接,调节滴速调节器11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当集液管9内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后排空后关闭滴速调节器11;
34.输血过程:将三通阀2旋转到输血管3的通路,将血液制品与输血管3连接,血液制品进入输血管3后通过第一过滤器5将血液制品中潜在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血液制品按照医嘱需要量进入集液管9精准计量后关闭三通阀同时关闭输液管3的开关夹7,调节滴速调节器11精确控制输血速度,血液制品通过静脉输液管1连接患儿输液通路进入患儿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5.冲管过程:集液管9中的血液制品输注完成后,将三通阀2旋转到分支输液管4的通路,剩余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入分支输液管4后通过第二过滤器6将生理盐水中潜在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0.9%氯化钠注射液按照医嘱用量进入集液管9精准计量后关闭三通阀,待冲管完成后关闭滴速调节器11。
36.管路处置:冲管完成后将静脉输液管1与患儿输液通路分离,再由输血管3上的连
接件8将三通阀2的第二端口与输血管3连同剩余血液制品进行拆卸,实现血袋与输血器的部分密闭分离,保留血袋送输血科处置,输血器按医疗废物处置。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