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

2022-05-21 10:5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捕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草原发生退化、沙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导致草地沙化的方面很多,其中鼠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破坏青海境内草原的喜马拉雅旱獭非常猖獗,吉林与内蒙的草原鼠害一般指的是达乌尔黄鼠,又称蒙古黄鼠、草原黄鼠、大眼贼等。达乌尔黄鼠在草原地下钻洞、破坏草根,掘洞挖出的土堆在洞口会压住青草,自身繁殖较快,而且其天敌数量较少。由于其生活地域广、流动性大,至今尚未有特效的方法治理草原鼠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所述捕鼠装置可以依靠风力在草地里滚动,自带gps模块实时向中控系统报告位置,自带老鼠诱饵,可大批捕捉老鼠。
4.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包括管状容器、伪装鼠洞组件、步行轮组件和端盖组件;所述管状容器包括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连接伪装鼠洞组件的接口ⅰ和连接步行轮组件的接口ⅱ;在所述管体的两端均设有端部螺纹,所述端盖组件通过所述端部螺纹与管状容器连接;所述伪装鼠洞组件包含伪装鼠洞和单向盖板组件;所述伪装鼠洞为一端带弯头的直管,所述弯头内设有与所述接口ⅰ配套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和接口ⅰ将伪装鼠洞与管状容器连接,连接后伪装鼠洞的直管延伸方向与所述管状容器管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所述弯头内设有仅向管体内侧开合的单向盖板组件;所述步行轮组件为两组,分别连接滚设在所述管状容器的管体上;所述步行轮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步行轮壳体,所述步行轮壳体内部中空,所述步行轮壳体的外侧面为弧形,在所述步行轮壳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接口ⅱ配套的步行轮接口,通过接口ⅱ与步行轮接口将步行轮壳体连接在所述管状容器的管体上;所述端盖组件为两组,分别盖设在所述管状容器管体的两端;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在所述端盖的外缘设有防滑凸起,在所述端盖内部设有与管状容器上的端部螺纹相配套的内螺纹,端盖内部设有可充电的gps模块。
5.作为对上述捕鼠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管体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接口件,每个接口件沿管体周向包含四对接口ⅰ和两对接口ⅱ;两对接口ⅱ沿管体周向对称设置,四对接口ⅰ两两分设在两对接口ⅱ之间;所述伪装鼠洞通过接口ⅰ与管状容器连接,所述步行轮壳体通过接口ⅱ与管状容器连接;在所述步行轮壳体的上下两端内侧均设有弧板结
构,所述弧板结构与所述伪装鼠洞相贴合。
6.接口设置的另一种方案为:在所述管体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接口件,每个接口件包含两对接口ⅰ和两对接口ⅱ,接口ⅰ和接口ⅱ沿管体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伪装鼠洞通过接口ⅰ与管状容器连接,所述步行轮壳体通过接口ⅱ与管状容器连接;在所述步行轮壳体的上下两端内侧均设有弧板结构,所述弧板结构与所述伪装鼠洞相贴合。
7.进一步地,在管体靠近左右两端处的两个所述接口件在管体上对称设置;每对接口ⅰ由沿管体轴向设置的两个接口ⅰ组成,每对接口ⅱ由沿管体轴向设置的两个接口ⅱ组成。更优选地,所述接口ⅰ和接口ⅱ相同,统称为鼠洞接口;所述鼠洞接口为梯形卡扣。
8.作为对上述捕鼠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单向盖板组件由盖板壳体、盖板、销钉和扭簧组成;所述盖板壳体设有用于阻挡盖板向管体外侧运动的内陷台阶;所述盖板通过销钉与盖板壳体固定,所述销钉上设有使盖板贴紧内陷台阶的扭簧。
9.作为对上述捕鼠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步行轮接口处设有铁丝网。
10.作为对上述捕鼠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捕鼠装置的主体为塑料材质。
11.作为对上述捕鼠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捕鼠装置的外围设有外部伪装。
1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动捕鼠的装置和方法,适合在草地作业。该装置可重复利用,对抓到的黄鼠基本没有伤害,方便做下一步处理,自身具有定位系统,方便工作人员寻找,具体的效果如下:其一、该装置为圆柱型,方便在草地滚动,并且两端着地,中间悬空,便于自身改变方向;其二、该装置自带黄鼠诱饵,诱饵藏在步行轮内,不易丢失,香味通过步行轮的接口散发到管状容器内,再由管状容器传递到各个伪装鼠洞,对黄鼠极具诱惑力;其三、和捕鼠夹相比,捕到的黄鼠不受伤害。和捕鼠药相比,不至于伤害鼠类的捕食者,更加生态环保;其四、可捕鼠量大。正常的捕鼠工具通常对老鼠造成伤害,如捕鼠板、捕鼠笼、电猫等。这种伤害会使黄鼠发出一种含有危险含义的气味或声音信号,致使其它黄鼠不敢靠近。而本捕鼠装置不会使黄鼠产生恐惧;其五、实时可报告自身位置和电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置;其六、该装置在滚动中容易被鼠洞旁边的土堆阻挡,刚好有利于捕捉黄鼠。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所述流动捕鼠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状容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伪装鼠洞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单向盖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步行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端盖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盖板壳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盖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状容器;11、管体;12、鼠洞接口;13、端部螺纹;2、伪装鼠洞组件;21、伪装鼠洞;22、单向盖板组件;221、盖板壳体;222、盖板;223、销钉;224、扭簧;3、步行轮组件;31、步行轮壳体;32、步行轮接口;33、弧板结构;4、端盖组件;41、防滑凸起;42、内螺纹;43、gps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向”、“上”、“下”、“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5.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如图1所示。其所用装置可在草地上自由滚动,是一款流动性捕鼠装置。该捕鼠装置主要由管状容器1、伪装鼠洞组件2、步行轮组件3,端盖组件4及外部伪装组成。装置主体为硬质塑料。
16.如图2所示,所述管状容器1为容纳黄鼠的装置,通过鼠洞接口12连接伪装鼠洞组件2,通过鼠洞接口12连接步行轮组件3,管状容器1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端盖组件4。
17.如图3所示,所述伪装鼠洞组件2由伪装鼠洞21和单向盖板组件22组成。
18.所述伪装鼠洞21为一只一端带弯头的直管,弯头内设有具有和管状容器1的鼠洞接口12上配套的凹槽。所述弯头内设台阶,可容纳单向盖板组件22。
19.如图4、7和8所示,单向盖板组件22由盖板壳体221、盖板222、销钉223和扭簧224组成。所述盖板壳体221设有内陷的台阶,用于阻挡盖板222向其中一侧运动,盖板222通过销钉223与盖板壳体221固定,销钉223上设有扭簧224,使盖板222贴紧内陷台阶。
20.如图5所示,所述步行轮组件3主要有步行轮壳体31、步行轮接口32、弧板结构33等组成。步行轮壳体31内为中空,用来盛放一定量的诱饵,如炒熟的坚果。所述弧板结构33正好和伪装鼠洞12相互贴合,实现了相互间的定位。所述步行轮接口32也与管状容器1上的鼠洞接口12配套。该接口为普通的塑料采用的梯形卡扣,如图9所示。
21.如图6所示,所述端盖组件4包括端盖,端盖外缘设有防滑凸起41,方便安装和拆卸,端盖内部设有与管状容器1端部配套的内螺纹42,端盖内部设带有可充电的gps模块43。gps模块43可向中央控制端发射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实施例1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包括管状容器1、伪装鼠洞组件2、步行轮组件3和端盖组件4。
24.如图2所示,所述管状容器1包括一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管体11,在靠近所述管体11左右两端处分别设有一个接口件,每个接口件包括12个鼠洞接口12,通过所述鼠洞接口12连接伪装鼠洞组件2和步行轮组件3;在所述管体11的两端均设有端部螺纹13,所述端盖组件4通过所述端部螺纹13与所述管状容器1连接。
25.如图3所示,所述伪装鼠洞组件2包含伪装鼠洞21和单向盖板组件22;所述伪装鼠洞21为一端带弯头的直管,所述弯头内设有与所述鼠洞接口12配套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和鼠洞接口12相互配合将伪装鼠洞21连接在管状容器1,连接后伪装鼠洞21的直管延伸方
向与所述管状容器管体11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所述弯头内设有仅向一侧开合的单向盖板组件22,使黄鼠沿伪装鼠洞21进入管状容器1后而无法再爬出。如图4所示,所述单向盖板组件22由盖板壳体221、盖板222、销钉223和扭簧224组成;所述盖板壳体221设有用于阻挡盖板222向其中一侧运动的内陷台阶;所述盖板222通过销钉223与盖板壳体221固定,所述销钉223上设有使盖板222贴紧内陷台阶的扭簧224。
26.所述步行轮组件3为两组,分别连接滚设在所述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用于在风动作用下带动整个捕鼠装置运动;所述步行轮组件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步行轮壳体31,如图5所示,所述步行轮壳体31内部中空,用于盛放捕鼠诱饵,所述步行轮壳体31的外侧面为弧形,在所述步行轮壳体31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鼠洞接口12配套的步行轮接口32,通过鼠洞接口12与步行轮接口32将步行轮壳体31连接在所述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两个步行轮壳体31与管状容器1的管体11连接好后,两个弧形外侧面相互配合形成易滚动的类圆形结构,从而实现在风力作用下的自由滚动。
27.在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每个接口件包含12个梯形卡扣结构的鼠洞接口12,如图2,以6个鼠洞接口12为一连接单元,两个连接单元沿管体11周向相对设置且尽可能相近,每一个连接单元包含3对鼠洞接口12,用于连接一个步行轮壳体31和四个伪装鼠洞21。在所述步行轮壳体31的上下两端内侧均设有弧板结构33,所述弧板结构33与所述伪装鼠洞21相贴合。因为所述弧板结构33正好和伪装鼠洞21相互贴合,可实现相互间的定位。
28.所述端盖组件4为两组,分别盖设在所述管状容器管体11的两端;所述端盖组件4包括端盖,在所述端盖的外缘设有防滑凸起41,在所述端盖内部设有与与管状容器上的端部螺纹相配套的内螺纹42,端盖内部设带有可充电的gps模块43。
29.所述捕鼠装置的主体为塑料材质,相对轻便,可增加其流动性。
30.使用时,将伪装鼠洞21内安放好单向盖板组件22后,通过鼠洞接口12安装在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将伪装鼠洞21旋转到与管状容器1轴线平行的方向。在步行轮壳体31内装少量炒制坚果等诱饵,可选择在步行轮接口32处蒙住一层薄的铁丝网后再向管状容器1上安装。这样黄鼠不会轻易吃到诱饵,始终会想办法吃诱饵,不会感到恐惧而向同类释放危险信号。安装好带有gps模块43的端盖组件4。利用车辆将其携带到草地上最近几天内的上风头按计划释放。每个一两天检查捕鼠装置一次。收集黄鼠或者更换充电电池。为了提高效率,整个装置外围可以装饰枯树皮等装饰材料。
31.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结构设置上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鼠洞接口12的设置不同,具体表现在:在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每个接口件包含8个梯形卡扣结构的鼠洞接口12,安装后如图1所示,8个鼠洞接口12包含四对鼠洞接口12,四对所述鼠洞接口12沿管体11周向均匀设置,在相对的两对鼠洞接口12上连接步行轮壳体31,其与鼠洞接口12连接伪装鼠洞21。同样地,在所述步行轮壳体31的上下两端内侧均设有弧板结构33,安装好后,所述弧板结构33与伪装鼠洞21相贴合,可实现相互间的定位。
32.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示,鼠洞接口12的数量或排列方式可适当进行调整。但以实施例2最优。
33.在本发明的结构设置中,接口ⅰ用于连接伪装鼠洞21,接口ⅱ用于连接步行轮壳体31,两种接口可均设置为梯形卡扣,也可为其他形式,如螺纹结构等。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两种接口结构相同,统称为鼠洞接口,在管状容器的管体上,步行轮壳体与伪装鼠洞也可错位设置,只要保证步行轮壳体的滚动功能以及伪装鼠洞的功能均能够实现即可。
3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