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框架及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21 00:02: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线框架(10)和与所述引线框架(10)连接的模制结构,所述引线框架(10)包括:

第一引线部,包括第一基体(11);

第二引线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基体(11)间隔设置的第二基体(17),所述第一基体(11)和所述第二基体(17)之间的间隔形成通道(12),且所述第一引线部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之间相互绝缘,部分所述模制结构(40)填充于所述通道(12);

阻隔结构(50),所述第一基体(11)和所述第二基体(17)中的至少一个的朝向所述通道(12)的一侧设有所述阻隔结构(50),在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隔结构(50)位于所述第一基体(11)和/或所述第二基体(17)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且所述阻隔结构(50)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11)和/或所述第二基体(17),所述通道(12)的相对两端的长度大于中间部分的长度,以形成“宽-窄-宽”型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0)包括两个所述阻隔结构(50),所述第一基体(11)和所述第二基体(17)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阻隔结构(50),沿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阻隔结构(50)错位布置,沿与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两个所述阻隔结构(50)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0)包括两个所述阻隔结构(50),所述第一基体(11)和所述第二基体(17)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阻隔结构(50),两个所述阻隔结构(50)关于所述通道(12)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50)的宽度≥所述第一基体(11)或所述第二基体(17)的宽度的0.25倍,且所述阻隔结构(50)的宽度≤所述第一基体(11)或所述第二基体(17)的宽度的0.5倍;或者,所述通道(12)的相对两端的长度≥所述第一基体(11)、所述通道(12)以及所述第二基体(17)的长度之和的0.1倍,且所述通道(12)的相对两端的长度≤所述第一基体(11)、所述通道(12)所述第二基体(17)的长度之和的0.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模制结构(40)位于所述引线框架(10)的一侧,所述模制结构(40)上设有与所述阻隔结构(50)对应设置的避让槽(62),以使所述阻隔结构(50)从所述避让槽(62)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体(11)的朝向所述通道(12)的一侧的第一弧形结构(51),沿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基体(11)上的阻隔结构(50)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弧形结构(51),所述阻隔结构(50)通过所述第一弧形结构(51)与所述第一基体(11)光滑过渡连接;或者,所述引线框架(1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体(17)的朝向所述通道(12)的一侧的第一弧形结构(51),沿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基体(17)上的阻隔结构(50)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弧形结构(51),所述阻隔结构(50)通过所述第一弧形结构(51)与所述第二基体(17)光滑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1)和/或所述第二基体(17)上设有通孔(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为长条孔,所述通孔(1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或者,所述通孔(16)为圆形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0)还包括与所述通孔(16)的内壁面连接的第一凸出部(52),所述第一凸出部(52)朝向所述通孔(16)的内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0)还包括第二凸出部(53),所述第一基体(11)和所述第二基体(17)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边沿设有所述第二凸出部(53);和/或,所述引线框架(10)还包括第三凸出部(54),所述引线框架(10)朝向所述通道(1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凸出部(54)。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线部还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11)设置的多个第一引脚(20);

所述第二引线部还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二基体(17)设置的多个第二引脚(30),所述第一引脚(20)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引脚(30)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通道(12)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或平行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引脚(20)位于所述第一基体(11)的背离所述通道(12)的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引脚(30)位于所述第二基体(17)的背离所述通道(12)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结构(40)包括与所述引线框架(10)的第一引脚连接的第二弧形结构(42),所述第一引脚(20)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弧形结构(42);和/或,所述模制结构(40)包括与所述引线框架(10)的第二引脚(30)连接的第三弧形结构(43),所述第二引脚(30)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三弧形结构(43)。

13.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及发光器件。框架包括引线框架和与引线框架连接的模制结构,引线框架包括:第一引线部,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引线部,包括与第一基体间隔设置的第二基体,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间隔形成通道,且第一引线部和第二引线部之间相互绝缘,部分模制结构填充于通道;阻隔结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中的至少一个的朝向通道的一侧设有阻隔结构,在通道的延伸方向上,阻隔结构位于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且阻隔结构凸出于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通道的相对两端的长度大于中间部分的长度,以形成“宽‑窄‑宽”型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框架能够提高发光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利兵;谢志国;梁平霞;赵漫;杨璐;李正凯;李福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05.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